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岸关系的清晰与模糊--基于“两岸一家亲”隐喻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天航 桑玉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3,共8页
自民进党主政台湾以来,尽管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但"两岸一家亲"仍然是拉近两岸关系、增进互信最为有力的表述。"一家亲"根隐喻下包含若干子隐喻,如母子、兄弟、夫妻、恋人、邻居等,它们在"有机体-契约"的... 自民进党主政台湾以来,尽管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但"两岸一家亲"仍然是拉近两岸关系、增进互信最为有力的表述。"一家亲"根隐喻下包含若干子隐喻,如母子、兄弟、夫妻、恋人、邻居等,它们在"有机体-契约"的连续谱系中展示了两岸关系亲疏的流变。事实上,隐喻存在适用边界。光谱上渐进变化的子隐喻并不能应用到所有层次,而是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有明确区分。审慎地运用隐喻与敏感问题的模糊化之间始终存在张力。政治默契的达成在短期可以为各方创造调适的空间,而两岸共赢的实现则有赖于持久的交流互信以及两岸人民的政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台湾地区 政治隐喻 “有机体-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南海争议的务实解决机制--推进南海争议逐步解决合作性方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洪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1期16-32,121-122,共17页
此文旨在根据南海形势最新动态,探索最为务实的争端解决机制,搭建一个由借两岸合作寻求南海问题突破、将海洋环境安全作为南海合作的驱动力、将渔业合作作为解决南海争端的起点、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海洋治理的框架、以思维转化... 此文旨在根据南海形势最新动态,探索最为务实的争端解决机制,搭建一个由借两岸合作寻求南海问题突破、将海洋环境安全作为南海合作的驱动力、将渔业合作作为解决南海争端的起点、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海洋治理的框架、以思维转化引领政策和研究的方向五个维度组成的争端解决模式。为决策者与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探讨了在解决海洋争端的过程中将国际关系和国际法融合在一起的跨学科视角的可行性,为寻求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进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争议 解决机制 合作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统一论纲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叶中 段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共13页
探索中国解决统一问题的理论方案,是牢牢把握国家统一进程主导权主动权,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重大且紧迫的课题。应当对事关实现总体方略的中国国家统一性质、统一过程和统一制度三大重要问题予以探讨。“统一性质论”回... 探索中国解决统一问题的理论方案,是牢牢把握国家统一进程主导权主动权,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重大且紧迫的课题。应当对事关实现总体方略的中国国家统一性质、统一过程和统一制度三大重要问题予以探讨。“统一性质论”回答“实现何种统一”的问题,在形成主客观相结合的主权、政权、认同“三要素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统一应包含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解决政权对立与消除认同冲突三个方面;“统一过程论”回答“如何走向统一”的问题,在对统一状态进行静态描述、对统一路径进行动态规划基础上,提出中国应按照先解决政权对立、再着手处理认同冲突的步骤推进统一过程;“统一制度论”回答“以何种制度实现和保障统一”的问题,在形成对国家统一制度表征及其回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中国可通过“吸纳”或“替代”方式解决制度冲突,以反分裂国家法律机制保障政权统一,以认同凝聚和塑造机制消解认同冲突,从而确保统一后国家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一 统一性质 统一过程 统一制度 台湾问题 两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金融危机下的台湾经济形势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非 郭涛 胡少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8,62,共8页
在国际经济景气回暖的环境下,台湾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景象,对外贸易由衰转盛,民间投资大幅增加,工业生产旺盛,民间消费也有相当幅度提升,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82%,创21年来新高。从近年台湾经济表现来看,台湾经济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 在国际经济景气回暖的环境下,台湾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景象,对外贸易由衰转盛,民间投资大幅增加,工业生产旺盛,民间消费也有相当幅度提升,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82%,创21年来新高。从近年台湾经济表现来看,台湾经济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随国际经济景气周期循环而涨落,这与台湾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密切相关。随着两岸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ECFA的实施,台湾经济将进一步复苏,预期2011年将进入平稳增长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经济 两岸经贸 国际经济景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当局“活路外交”评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冈 刘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8,共9页
本文分析台湾二次政党轮替后,国民党当局所提出的"活路外交"思路,辨析其与"弹性外交"、"务实外交"等相关概念的异同,探讨其意涵和特点,并从台湾"国际空间"的阶段性变化,说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 本文分析台湾二次政党轮替后,国民党当局所提出的"活路外交"思路,辨析其与"弹性外交"、"务实外交"等相关概念的异同,探讨其意涵和特点,并从台湾"国际空间"的阶段性变化,说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大国外交的拓展,台湾当局的"国际空间"只会更加紧缩;其现有"邦交国"对其生存的实际意义有限,台湾的对外交往问题,只能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协商逐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路外交” “务实外交” 两岸关系 国际组织 对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白光裕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6,共9页
长期以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欧"这一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贸联系。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 长期以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欧"这一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岸之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经贸联系。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经贸政策的影响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有所增加。为规避中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两岸经贸合作态势也出现相应调整。一是两岸贸易出现了明显的替代和转移效应;二是部分台商加快调整全球产业布局;三是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步伐放缓。鉴于中美贸易摩擦前景尚不明朗,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也值得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 中美 贸易摩擦 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关系中的话语权问题初探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两岸关系话语结构是两岸关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话语权系指对两岸关系话语结构的主控权和话语走向的主导权。两岸关系话语结构随着台海局势的发展逐渐嬗变,话语权的分布也相应呈现出不同样态。和平发展背景下两岸关系话语权问题... 两岸关系话语结构是两岸关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话语权系指对两岸关系话语结构的主控权和话语走向的主导权。两岸关系话语结构随着台海局势的发展逐渐嬗变,话语权的分布也相应呈现出不同样态。和平发展背景下两岸关系话语权问题的要义在于不断建构和扩大两岸的共识性话语,并取得共识性话语建构的主导权,进而对两岸关系的走向施加更加积极的影响,加速国家统一大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两岸关系 话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投资协议的制度创新与实施前景 被引量:7
8
作者 季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94,共9页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围绕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的谈判大致经历了两会议题交换、两会准备启动但被搁置、民间酝酿重启以及实质性推进四个阶段。《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既参考了国际投资保护与促进协议的一般体例,又在充分...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围绕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的谈判大致经历了两会议题交换、两会准备启动但被搁置、民间酝酿重启以及实质性推进四个阶段。《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既参考了国际投资保护与促进协议的一般体例,又在充分考虑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双方投资者的关切以及协议的执行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在适用范围、投资待遇、人身保护和争端解决等方面作出了具有两岸特色的制度创新。在短期内,该协议在促进两岸相互投资方面的经济效应仍有待观察,但其有助于锁定两岸相互投资关系法律化的成果,避免两岸新增投资壁垒的出现,是逐步迈向两岸双向投资便利化的必要法律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 两岸关系 双向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治思维析论 被引量:8
9
作者 祝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将法治思维运用于两岸关系研究,不应仅将法律规范作为一种复现政治立场的工具,更应是为解决两岸间的棘手问题提供可资适用的法治策略,继而使法律规范实现从"法理立场"到"法治策略"的功能嬗变。在法治思维下,"... 将法治思维运用于两岸关系研究,不应仅将法律规范作为一种复现政治立场的工具,更应是为解决两岸间的棘手问题提供可资适用的法治策略,继而使法律规范实现从"法理立场"到"法治策略"的功能嬗变。在法治思维下,"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内涵可从法律发生意义和法律实施的角度两方面加以理解,而解决"承认争议"则构成巩固"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意识。通过构造和运用"宪制-治理"框架,为运用法治思维巩固"一个中国"原则提供了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一个中国”原则 “宪制-治理”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先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78,共7页
"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为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更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两岸特色是至关重要的。新时期推进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为海峡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更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两岸特色是至关重要的。新时期推进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建构,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加强以融为主的顶层设计,详细的战略规划、两岸实践平台建设及夯实保障基础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经济关系 经济合作机制 两岸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民间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国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13,共9页
闽台民间信仰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 ,主要表现形式是福建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 ,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改革开放以来 ,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有了新的发展 ,除了成千上... 闽台民间信仰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 ,主要表现形式是福建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 ,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改革开放以来 ,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有了新的发展 ,除了成千上万的台湾信众前来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外 ,福建祖庙的主神也应邀频繁赴台湾巡游 ,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自古以来 ,闽台民间信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还有力地推动当今海峡两岸政治的改善和经济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闽台文化 两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结构:两岸关系研究新视角的引入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贞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81,共9页
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所面临的困境不断凸显。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解释当前两岸关系中物质性因素和观念性因素相分离的客观事实,都需要一定的分析框架。从文化结构的生成、差异、冲突与弥合入手... 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双方所面临的困境不断凸显。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解释当前两岸关系中物质性因素和观念性因素相分离的客观事实,都需要一定的分析框架。从文化结构的生成、差异、冲突与弥合入手分析两岸关系,是当前研究两岸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是必然现象,也是两岸关系发展必须要跨越的阵痛期;随着双方互动性实践的深入,两岸会建构更为稳固的共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结构 两岸关系 群际互动 共有文化 文化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合作治理的结构要素与实践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8,共7页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时期,交通的便利、信息传递的迅捷和合作的深化伴随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都在呼唤两岸走向主体多元化、权力分散化和机制综合化的合作治理,其核心要义是最大限度地增进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认同要素、逻辑... 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新时期,交通的便利、信息传递的迅捷和合作的深化伴随非政府组织的蓬勃发展,都在呼唤两岸走向主体多元化、权力分散化和机制综合化的合作治理,其核心要义是最大限度地增进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认同要素、逻辑要素和载体要素是处理两岸共同事务过程中的三个结构性关键要素,采取正确的策略,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整合参与资源、激发合作动力和培育文化意识四种途径来构建两岸合作治理模式,将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实现对两岸共同事务的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合作治理 结构要素 实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特征、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安林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4期1-14,共14页
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及其动向事关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将对中美关系、台湾地区与美国的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有别于奥巴马政府,台海政策不在其施政的优先位置;台海政策从属于美国的对外战略、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 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及其动向事关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将对中美关系、台湾地区与美国的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有别于奥巴马政府,台海政策不在其施政的优先位置;台海政策从属于美国的对外战略、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但突出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台海政策整体上服务于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同时服务并服从于"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目标;这些构成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主要特征。基于此,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主轴仍是"分而不独、和而不统";不会"弃台",不会放弃"一个中国政策",但也不会严格按照"一个中国政策"行事,更不会支持中国统一;不希望两岸关系紧张或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让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障碍。影响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走向的因素既包括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和官僚体系对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的认知,也包括中美关系的发展,还包括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对美活动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但在不同阶段其敏感程度有异,这取决于中国大陆对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调整的反应与反制程度,以及特朗普政府是否明确中方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台海政策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平崛起的困境与因应之道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亚中 《学术前沿》 2013年第Z1期17-27,共11页
中国崛起应该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中国应建立完整而有系统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以补充现有西方价值体系的不足,让世界因中国的崛起而变得更为和平与繁荣。但主宰性的大国往往会用预防性战争、约束、遏制、交往等方式来因应崛起大国的... 中国崛起应该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中国应建立完整而有系统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以补充现有西方价值体系的不足,让世界因中国的崛起而变得更为和平与繁荣。但主宰性的大国往往会用预防性战争、约束、遏制、交往等方式来因应崛起大国的挑战。中国在现阶段必须遵守现有的国际建制与规则,必须要妥善处理与它周边的关系,让西方了解中国的崛起是东方文明大国的崛起,是对西方文明大国的警醒,是一个能够共同携手为人类创造福祉与和平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和平崛起 两岸关系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闽台两地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看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少琴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闽台两地近年来开展的体育赛事为切入点,研究闽台两地体育赛事旅游市场的发展,探讨了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关系的促进,旨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体育赛事旅游 福建 台湾地区 两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海洋合作问题的研究路径及其反思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龙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4,共9页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海洋合作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既有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路径:一是动力阻力研究路径(假设为X轴),二是内部外部研究路径(假设为Y轴),三是政务事务研究路径(假设为Z轴)。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通常将三种研究路径交... 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海洋合作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既有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路径:一是动力阻力研究路径(假设为X轴),二是内部外部研究路径(假设为Y轴),三是政务事务研究路径(假设为Z轴)。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通常将三种研究路径交叉使用,X、Y、Z三个轴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用以分析两岸海洋合作问题。三维立体坐标系基本能够涵盖两岸海洋合作问题中的所有变量,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二元对立的划分方法可能忽视了中间状态的存在,中间状态并非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其对合作空间的影响也就不是绝对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二是研究路径可能成为思维惯式,导致研究人员在分析中泛泛而谈,忽视了不同议题之间的差异性,或是同一议题内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导致两岸海洋合作的空间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海洋合作 两岸关系 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关系变迁研究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国深 何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9,共13页
两岸关系研究中存在着政治因素的作用被过度评价的问题。当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政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时,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仍保有较强韧性,经贸和社会等领域的两岸依存度不降反升。这种现象表明政治因素对两岸关系变迁的影响虽然... 两岸关系研究中存在着政治因素的作用被过度评价的问题。当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政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时,两岸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仍保有较强韧性,经贸和社会等领域的两岸依存度不降反升。这种现象表明政治因素对两岸关系变迁的影响虽然很大,但也存在局限性。现有的两岸关系研究模式缺乏基于交叉学科逻辑体系的分析框架。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引入两岸“大系统”观,以跨学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视野构建两岸关系变迁研究中的“大系统”分析框架,可以更好地阐释两岸“大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变迁机制,并在两岸关系现实中进行实证检验。两岸“大系统”分析框架显示,相较于政治体系,整体系统环境更具决定性作用,两岸关系变迁的方向和进程是全要素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系 环境系统 两岸关系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日渔业协议”的背景、内容及可能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男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7期56-66,共11页
"台日渔业协议"的签署,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台湾当局与日本之间自1996年开始的渔业会谈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背景。自2010年以来围绕钓鱼岛争议而展开的中国大陆、台湾与日本之间的三方博弈,则是该协议得以签署的现实背景... "台日渔业协议"的签署,有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台湾当局与日本之间自1996年开始的渔业会谈是其最重要的历史背景。自2010年以来围绕钓鱼岛争议而展开的中国大陆、台湾与日本之间的三方博弈,则是该协议得以签署的现实背景。从该协议的具体内容来看,台当局确有"以主权换渔权"之嫌,但对此我们应客观、冷静地看待。该协议的签署,将对台湾岛内政治生态、两岸关系、两岸各自与日本的关系及东海划界争议产生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日渔业协议” 钓鱼岛争议 东海划界 两岸关系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海峡两岸围绕“九二共识”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子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1,共8页
根据当前祖国大陆、台湾当局、台湾民众三者之间在"九二共识"问题上的互动关系构造动态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逆推归纳法判断博弈的路径和各博弈方的得益,最终获得三个博弈主体在整场博弈中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虽然现阶... 根据当前祖国大陆、台湾当局、台湾民众三者之间在"九二共识"问题上的互动关系构造动态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逆推归纳法判断博弈的路径和各博弈方的得益,最终获得三个博弈主体在整场博弈中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民进党在台湾实现"全面执政",但是在大陆业已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的情势下,如果蔡英文执政团队真正以台湾民众福祉为念,就势必要承认"九二共识"。当前,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重点仍然是积极争取台湾民心,进一步夯实"九二共识"在岛内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应强化不承认"九二共识"将引发严重后果的可置信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九二共识” 动态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