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水禽圆环病毒感染调查及自然共感染病例病毒基因组分子特征
1
作者 林永强 李卫 +13 位作者 梁齐章 傅秋玲 焦文龙 曹申 程龙飞 万春和 刘荣昌 陈红梅 江南松 王威威 林建生 郑小兰 黄瑜 傅光华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探明鹅群水禽圆环病毒(waterfowl circovirus, WFCV),包括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 GoCV)和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的感染情况及首例自然共感染病例中两种WFCV(GoCV和DuCV)基因组分子特征。【方法】应用三引物... 【目的】探明鹅群水禽圆环病毒(waterfowl circovirus, WFCV),包括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 GoCV)和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的感染情况及首例自然共感染病例中两种WFCV(GoCV和DuCV)基因组分子特征。【方法】应用三引物PCR方法对2023—2024年自福建、广西和安徽等地养鹅场收集的153份患病鹅组织样品进行WFCV检测,并对发现的一例GoCV和DuCV自然共感染病例中两种病毒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自153份鹅样品中检测到53份WFCV阳性样品,阳性率为34.6%,其中GoCV单纯阳性样品47份,DuCV单纯阳性5份,1份安徽来源的样品(AH2367)为GoCV和DuCV共感染。AH2367样品中的GoCV(Go-AH2367)基因组全长1 821 n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GoC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2.9%~99.0%,与DuCV序列同源性在67.0%~70.9%;DuCV(Du-AH2367)基因组全长1 992 nt,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DuCV序列同源性在84.4%~99.7%,与GoCV序列同源性在66.1%~68.8%。共感染病毒的两个主要功能蛋白(Rep、Cap)氨基酸序列仅出现零星位点变异,未出现基因重组、位点缺失和插入,蛋白中的重要功能基序均高度保守。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oAH2367株与基因I型GoC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Du-AH2367株与基因1型DuCV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鹅群中WFCV感染较为严重,以GoCV为主,伴有DuCV的跨种感染及GoCV和DuCV共感染,呈现病毒生态多样性流行。共感染样品中的两株病毒基因组遗传稳定,未出现基因缺失或重组等明显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圆环病毒 鸭圆环病毒 跨种感染 共感染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圣坤 杨树军 +3 位作者 卫浩 杨海宏 卢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全世界完成了2例活体异种器官移植、6例脑死亡异种器官移植,并启动了异种肾移植的Ⅰ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结果。因此,本文在回顾、分析近几年活体及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与异种移植临床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伦理问题,希望为我国异种器官移植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促进临床异种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 基因修饰猪 非人灵长类动物 免疫抑制 生理性匹配 跨物种感染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基因池中的新成员: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存在及潜在威胁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灵茜 崔梦一 樊晓晖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2-837,共6页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pandemic H1N1virus,pdm/09)于2009年在人群中暴发以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起了21世纪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pdm/09是由人的流感病毒、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经过重配后形成的病毒...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pandemic H1N1virus,pdm/09)于2009年在人群中暴发以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起了21世纪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pdm/09是由人的流感病毒、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经过重配后形成的病毒,它的基因片段已经进入了猪流感病毒当中并开始产生新的变异毒株,这些新的变异流感毒株在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及中国南部的各个地区被不断报道和发现,这表明猪源性pdm/09在人间流行后可返传给猪,成为猪流感病毒基因池中的固有组成,获得与SIV重组形成新的重配病毒的能力,并可能仍然具有感染人类的潜能。因此,必须关注新型重配病毒的进化:包括其在猪群中的生长适应、以及适应性感染人的进化过程。不仅如此,还必须加强对猪群及人群流感病毒的检测,了解重配病毒在人和猪两个种群中的进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基因池 基因重配病毒 跨种属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某野生动物园戊型肝炎跨种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沈权 蒲颖艳 +7 位作者 张文 牟静 曹祥荣 崔立 杨志彪 华修国 胡钧 徐春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90-3691,3716,共3页
从皖南某野生动物园采集包括鸟类在内的22种动物粪便样品共计38份,采用RT-nPCR法检测HEV。结果表明,28.9%的粪样呈HEV RNA阳性,其中包括多种鸟类粪样。对所有11个HEV分离株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属基因4型,同源性为96%-100%。这提示... 从皖南某野生动物园采集包括鸟类在内的22种动物粪便样品共计38份,采用RT-nPCR法检测HEV。结果表明,28.9%的粪样呈HEV RNA阳性,其中包括多种鸟类粪样。对所有11个HEV分离株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属基因4型,同源性为96%-100%。这提示,在该野生动物中心发生了HEV的跨种间感染,并且哺乳动物HEV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感染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跨种感染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体外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吉阳 任鹏 +1 位作者 陈敬贤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体外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生物学特征,为探讨HCMVAD169株能跨种属感染MEF提供依据。方法将100TCID50HCMV AD169株病毒悬液接种至MEF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F)上,逐日观察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效... 目的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体外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生物学特征,为探讨HCMVAD169株能跨种属感染MEF提供依据。方法将100TCID50HCMV AD169株病毒悬液接种至MEF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F)上,逐日观察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分别收集感染后1、3、5 d的MEF和HF培养物,提取细胞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立即早期基因(IE)拷贝数变化;分别采用HCMV立即早期基因(IE-1)、主要衣壳蛋白(MCP)和包膜糖蛋白(gB)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感染后的1、3、5 d MEF和HF中相应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到HCMV AD169株接种MEF出现病毒所致CPE,与HF出现的CPE相似;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 IE基因拷贝数发现,MEF在HCMVAD169感染后的1、3、5 d,病毒基因拷贝数呈增长趋势,但均低于相同时间点的HF中病毒拷贝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HCMV感染MEF和HF后1、3、5 d HCMV IE-1、MCP和gB蛋白表达情况时发现,在MEF上HCMV IE-1、MCP和gB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结论 HCMV AD169株可以体外感染MEF,并在其中复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跨种属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技术难题和伦理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凤娇 邓瑞姣 贺达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4期96-97,132,共3页
动物器官如果能应用于临床,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的供体器官来源,推动器官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进行异种移植必须克服排斥反应和移植后所带来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跨物种感染,虽然由于器官移植而发生跨物种感染的事件目前尚未发生,但试管... 动物器官如果能应用于临床,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的供体器官来源,推动器官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进行异种移植必须克服排斥反应和移植后所带来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跨物种感染,虽然由于器官移植而发生跨物种感染的事件目前尚未发生,但试管内实验证实了跨物种感染的可能。并且利用动物器官涉及的一些相关的伦理问题也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跨物种感染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群相互竞争具有脉冲预防接种的SIR传染病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运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091-4094,共4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脉冲预防接种的两种群相互竞争S(易感染者)-I(感染者)-R(治愈者)传染病模型,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局部渐进稳定性,脉冲接种有效的预防种群内,及其竞争种群间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该接种方法可以在珍稀物种中推广。
关键词 脉冲接种 竞争系统 平衡点稳定性 交叉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HEV实验感染SD大鼠的研究
8
作者 王晓娟 常义宾 +4 位作者 王玲 耿家宝 卜秋宁 付红伟 朱永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索SD大鼠对猪HEV的易感性。方法 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设一只对照。前两组实验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0.6×102GE和1.2×102GE猪HEV 4型病毒液(病毒滴度为102GE/mL),其余两组实验鼠分别经灌胃途径给予0.6×102GE... 目的探索SD大鼠对猪HEV的易感性。方法 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设一只对照。前两组实验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0.6×102GE和1.2×102GE猪HEV 4型病毒液(病毒滴度为102GE/mL),其余两组实验鼠分别经灌胃途径给予0.6×102GE和1.2×102GE病毒液。每组的对照鼠均以相应途径给予相应剂量的PBS。在注射前及注射后分别采集鼠血清和粪便标本,用RT-nPCR法检测HEV RNA及ELISA法检测血清抗-HEV总抗体;且当血清ALT水平升高后取鼠肝组织通过光镜和电镜检查病理学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大剂量病毒组的4只SD大鼠在感染2周后血清ALT明显升高,其中3只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出现轻微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1只鼠出现抗-HEV抗体阳转;其他组的鼠感染后未见异常改变。所有血清标本和粪便标本均未检测出HEV RNA。结论猪HEV可能会跨种系传播感染SD大鼠但易感性较低且需较大的感染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HEV 实验感染 跨种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之病毒学学术沙龙概述
9
作者 康翠洁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2021年10月22-23日,“生物科学之病毒学学术沙龙”在合肥市举办,本次会议由生物学杂志社主办,来自国内12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年轻病毒学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围绕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病毒进化与跨种传播、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2021年10月22-23日,“生物科学之病毒学学术沙龙”在合肥市举办,本次会议由生物学杂志社主办,来自国内12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年轻病毒学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围绕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病毒进化与跨种传播、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病毒诊断与防治等主题,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冠状病毒、寨卡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番茄黄曲叶病毒、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并与线上和线下共计5000余人次的参会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集中展示了我国病毒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了不同学科研究的交流和融合发展。简要概述了这次学术沙龙中的重点交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抗体应答 致病机制 跨种传播 分子机制 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物种感染是伦理上无关的吗?
10
作者 雷瑞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1-52,68,共3页
目前没有确定的证据表明异种移植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考察了关于跨物种感染的科学和哲学争论,总结出关于“跨物种感染是伦理上无关的”正反论证,提出自己的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跨物种感染不是伦理上无关的。并且,由于跨物种感染蕴藏... 目前没有确定的证据表明异种移植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考察了关于跨物种感染的科学和哲学争论,总结出关于“跨物种感染是伦理上无关的”正反论证,提出自己的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跨物种感染不是伦理上无关的。并且,由于跨物种感染蕴藏的对公众的潜在的巨大风险,新的全球生命伦理学研究范式和涉及人体研究的新的伦理框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物种感染 异种移植 伦理论证 反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演变及跨种属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熹婧 朱银川 +1 位作者 庞夏凤 张增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8-562,共5页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在欧亚大陆野生鸟类和家禽中广泛流行,通过适应性突变和基因重配,其宿主范围逐渐扩大,遗传分析表明该病毒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6的先祖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H6N6亚型AIV可以感染小鼠、雪雕、猪等哺乳动物,甚至...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在欧亚大陆野生鸟类和家禽中广泛流行,通过适应性突变和基因重配,其宿主范围逐渐扩大,遗传分析表明该病毒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6的先祖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H6N6亚型AIV可以感染小鼠、雪雕、猪等哺乳动物,甚至在健康人群中检测到H6亚型AIV的血清特异性抗体,表明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跨越物种屏障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并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从H6N6病毒起源、流行情况、进化演变及跨种属传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6N6亚型AIV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 基因进化 跨种属传播 感染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鸟源H8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井满 李明慧 +4 位作者 白晓利 李玉磊 刘丽娜 李雁冰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7-582,共6页
本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常规主动监测野鸟源禽流感病毒(AIV)时,于山东省荣成市分离到一株H8N2亚型AIV,为了解该株H8N2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和NA基因分别来自鸭源H8N4和H9N... 本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常规主动监测野鸟源禽流感病毒(AIV)时,于山东省荣成市分离到一株H8N2亚型AIV,为了解该株H8N2亚型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和NA基因分别来自鸭源H8N4和H9N2亚型AIV,其部分内部基因来源于野鸟源AIV,而且该H8N2亚型AIV的PB2基因起源于北美,表明该H8N2亚型AIV是一株跨大陆、跨物种、多亚型的重组AIV。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其HA蛋白碱性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SIEPK/GLF,为低致病AIV分子标志;PB1蛋白出现D622G突变,NS1蛋白存在P^(42)S、I^(106)M、C^(138)F突变,提示其具有增强对哺乳动物致病性的潜在能力。采用该H8N2亚型AIV感染SPF鸡后采集各脏器及拭子样品,接种鸡胚后通过病毒滴定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毒不能通过SPF鸡的喉头或泄殖腔排毒,且在感染鸡各脏器中均未检测到该病毒的有效复制。进一步采用该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观察临床症状,并采集各脏器后利用普通鸡胚进行脏器病毒滴定试验,结果显示,小鼠感染病毒后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质量下降。该H8N2亚型AIV虽不致死小鼠,但在其肺脏、鼻甲、肾脏以及脾脏均可有效复制。本研究对该H8N2亚型AIV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为H8N2亚型AI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8N2 野鸟 跨大陆重组 跨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编码蛋白的功能与跨种属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安乐 杨永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87,共4页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引发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大量研究来阐释HE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机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及高效的体外病毒培养系统,HEV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空白。作为唯一...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引发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大量研究来阐释HE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机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及高效的体外病毒培养系统,HEV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空白。作为唯一具备跨物种传播能力的肝炎病毒,HEV在不同物种间传播的特征,特别是决定HEV跨种属感染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明。论文从HEV编码蛋白功能的角度探讨了HEV编码蛋白与HEV跨种属感染机制及宿主范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EV分子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人兽共患病 跨种属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的基因复制机制与潜在跨动物种属感染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卓霖 王玥婷 +4 位作者 逄国梁 张秀萍 季天润 康煜坤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4,共6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之一。PCV2基因的高变异性,受体在多种宿主动物表面存在的特性,使得PCV2具有潜在跨动物种属感染的可能。在反刍动物、啮齿动物、犬科动物等的组织中检...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之一。PCV2基因的高变异性,受体在多种宿主动物表面存在的特性,使得PCV2具有潜在跨动物种属感染的可能。在反刍动物、啮齿动物、犬科动物等的组织中检测到PCV2核酸或分离到病毒,甚至在人类血清、粪便及呼吸道拭子中也检测到PCV2核酸或其抗体。论文对PCV2的基因复制机制进行总结,并对PCV2跨动物种属感染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期深入了解PCV2及其跨动物种属感染的潜能,对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基因复制机制 感染 致病机理 跨动物种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