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石粉负载型非晶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Cr(Ⅵ)的性能
1
作者 高燕 王海莉 +5 位作者 项园 符婷婷 全凤娇 李建芬 裴超 申文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零价铁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表现出广泛应用前景,但零价铁活性常因其磁性团聚而降低,制备负载型零价铁可增加铁颗粒的分散度.目前研究表明,非...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零价铁在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表现出广泛应用前景,但零价铁活性常因其磁性团聚而降低,制备负载型零价铁可增加铁颗粒的分散度.目前研究表明,非晶体零价铁通常具有比晶体零价铁更优异的性能,因此,该研究以廉价易得的废弃石粉(WSP)为载体,以乙二胺为诱导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合成负载型非晶零价铁(WSP-AZVI),有效地解决了零价铁易团聚的问题,同时将Cr(VI)的去除百分率从49%提升至100%.进一步的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WSP-AZVI的含铁量为10%,铁与乙二胺的比例为1∶1时,可获得最佳的Cr(VI)去除效果,该研究为零价铁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 零价铁 六价铬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与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废水过程中pH值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晓英 鲁安怀 +2 位作者 陈洁 唐军利 姚志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71-277,共7页
与六方磁黄铁矿相比 ,单斜磁黄铁矿Fe缺位较普遍。在初始 pH值分别为 3.4 0~ 9.6 6和3.4 7~ 9.6 6较宽范围内 ,利用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废水 ,当反应达到充分平衡时 ,废水的 pH值分别变化在 3.6 1~ 4 .4 7和 5.39... 与六方磁黄铁矿相比 ,单斜磁黄铁矿Fe缺位较普遍。在初始 pH值分别为 3.4 0~ 9.6 6和3.4 7~ 9.6 6较宽范围内 ,利用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处理含Cr(VI)废水 ,当反应达到充分平衡时 ,废水的 pH值分别变化在 3.6 1~ 4 .4 7和 5.39~ 6 .57范围内。六方磁黄铁矿除Cr(VI)效果明显不及单斜磁黄铁矿 ,但被氧化的六方磁黄铁矿除Cr(VI)效率有所提高。电化学分析表明 ,在酸性介质中处理的反应过程为H+ 的消耗过程 ,而在碱性介质中则为OH 的消耗过程。根据 pH值的这一变化规律 ,可自行调节处理过程中水质的酸性变化 ,能节省传统工艺中需要加碱以中和处理后酸性水的环节 ,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磁黄铁矿 六方磁黄铁矿 废水处理 含铬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印迹水凝微球对Cr(VI)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伟成 郭牧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前水环境污染物成分复杂,常用的化学沉淀法已很难将重金属污染物分类去除并资源化利用,由此产生了大范围的危废污染环境,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利用离子印迹技术对壳聚糖基水凝微球进行改性,制备具有对Cr(VI)特异识别性能的吸附材料(CTS-... 目前水环境污染物成分复杂,常用的化学沉淀法已很难将重金属污染物分类去除并资源化利用,由此产生了大范围的危废污染环境,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利用离子印迹技术对壳聚糖基水凝微球进行改性,制备具有对Cr(VI)特异识别性能的吸附材料(CTS-IGB),对其在单一Cr(VI)溶液和模拟电镀废水中的吸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pH值为3时,CTS-IGB在单一Cr(VI)溶液和模拟电镀废水中Cr(VI)的吸附量在180 min内分别达到37.4和44.3 mg/g,半饱和吸附时间仅分别为5.8和23.5 min;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拟合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且吸附后无序度减小;相比于未改性壳聚糖水凝微球,CTS-IGB在共存离子(模拟电镀废液及其他双组份溶液)工况下对Cr(VI)的选择性提高32%~74%。该材料可作为潜在的吸附材料用于污染水环境中Cr(VI)的分离及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离子印迹 cr(vi)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电解锰废水中Cr(VI)的去除及其产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则强 张蕊 +3 位作者 龙秋萍 万祖杨 谢彪 熊利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37-1947,共11页
构建以F026为阳极产电菌和含Cr(VI)电解锰废水为阴极液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电解锰模拟废水pH、Cr(VI)初始质量浓度、MFC运行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r(VI)的还原率及MFC产电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最优条件下MFC处理实际电解锰含... 构建以F026为阳极产电菌和含Cr(VI)电解锰废水为阴极液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考察电解锰模拟废水pH、Cr(VI)初始质量浓度、MFC运行温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r(VI)的还原率及MFC产电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最优条件下MFC处理实际电解锰含铬废水的效果和Cr(VI)的还原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2、MFC运行温度为303K时,MFC对含Cr(VI)废水具有最佳的处理效果。在此条件下,MFC对Cr(VI)质量浓度为124 mg/L的电解锰废水处理80 h后,92.1%的Cr(VI)可有效还原为α-Cr_2O_3,而155h处理后还原率可达100%,产电功率达到914.7 mW/cm^2,表明MFC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含Cr(VI)电解锰废水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废水 六价铬 微生物燃料电池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青霉SL2处理高盐含Cr(VI)电镀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龙碧波 叶斌晖 +2 位作者 刘青林 罗亚婷 施积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6-1623,共8页
为探究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SL2处理环境中Cr(VI)污染的潜力,利用Gompertz模型分析盐度对SL2生长的影响,通过摇瓶试验研究盐度对SL2处理Cr(VI)的影响,并考察SL2清除实际电镀废水中Cr(VI)的能力.与未添加Na Cl的对照组相比,在... 为探究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SL2处理环境中Cr(VI)污染的潜力,利用Gompertz模型分析盐度对SL2生长的影响,通过摇瓶试验研究盐度对SL2处理Cr(VI)的影响,并考察SL2清除实际电镀废水中Cr(VI)的能力.与未添加Na Cl的对照组相比,在添加100 g/L Na Cl的土豆培养基中生长的SL2菌斑最大直径和最大生长速率分别降低19.1%和57.8%,延滞时间增加110.1%,但SL2处理Cr(VI)的能力没有受到显著抑制.在实际电镀废水中,SL2能通过吸附累积和还原作用在6 d内清除102.2 mg/L的Cr(VI),每克菌丝体吸附累积铬元素9.09 mg,吸附累积量占电镀废水中铬元素总量的9.9%.研究表明,SL2具有处理高盐电镀废水中Cr(VI)污染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青霉SL2 cr(vi) 盐度 电镀废水 Gompertz模型 cr吸附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efficient removal and mineralization of Cr(VI)from water by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fungus nanocomposites 被引量:3
6
作者 CHEN Run-hua CHENG Yu-ying +3 位作者 WANG Ping LIU Zhi-ming WANG Yu-guang WANG Yang-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503-1514,共12页
A hydroxyl-functionalized magnetic fungus nanocomposite(MFH@GO)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one-pot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Cr(VI)from wastewater.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MFH@GO to Cr(VI)in wastewater was discussed in... A hydroxyl-functionalized magnetic fungus nanocomposite(MFH@GO)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one-pot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Cr(VI)from wastewater.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MFH@GO to Cr(VI)in wastewater was discussed in detail.At pH of 5.0 and temperature of 323.15 K,MFH@GO had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to Cr(VI)(58.4 mg/g)than the unmodified fungus and G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ray diffraction(XRD),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G-DTA),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SEM-EDX)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FH@GO.Results showed that magnetic graphene oxide nanoparticle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ungi.In addition,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analyses show that Cr(VI)could be reduced and mineralized into ferric chromate in residue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FH@GO could be used as an promising and alternative biosorbent for removal of Cr(VI)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cr(vi) fungus nanocomposites BIOMINER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处理Cr^6+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尹国勋 王亮亮 杨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利用电厂粉煤灰进行了处理含铬(VI)废水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温度和含铬浓度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10左右、Cr6+浓度<100mg/L,粉煤灰的用量140g/L时,在常温下吸附处理2h,对铬的去除率可达... 利用电厂粉煤灰进行了处理含铬(VI)废水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投加量、pH值、接触时间、温度和含铬浓度等因素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10左右、Cr6+浓度<100mg/L,粉煤灰的用量140g/L时,在常温下吸附处理2h,对铬的去除率可达到72%以上。粉煤灰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以物理吸附为主。对于低浓度含铬(VI)的废水,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含铬废水 吸附 吸附等温线 六价铬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介孔γ-Fe_2O_3制备及其处理含Cr(Ⅵ)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永娟 罗鸣 +3 位作者 闫俊英 赵恒新 魏雨 吴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7,21,共4页
以价格低廉的葡萄糖为模板剂,合成了磁性介孔γ-Fe2O3,其比表面积为99.97 m2/g,平均孔容为0.25cm3/g,孔径为33 nm。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300 K下介孔γ-Fe2O3对Cr(Ⅵ)的吸附特性和介孔γ-Fe2O3的再生及Cr(Ⅵ)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pH... 以价格低廉的葡萄糖为模板剂,合成了磁性介孔γ-Fe2O3,其比表面积为99.97 m2/g,平均孔容为0.25cm3/g,孔径为33 nm。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300 K下介孔γ-Fe2O3对Cr(Ⅵ)的吸附特性和介孔γ-Fe2O3的再生及Cr(Ⅵ)的回收。试验结果表明:pH为3.5时,介孔γ-Fe2O3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到44.56 mg/g。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了介孔γ-Fe2O3吸附Cr(Ⅵ)的行为,表明此吸附是多分子层物理吸附。300 K下,用0.01 mol/L的NaOH处理吸附有Cr(Ⅵ)的介孔γ-Fe2O3,可以实现介孔γ-Fe2O3的很好再生。再生的γ-Fe2O3经过5次循环使用,仍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γ-Fe2O3 吸附 cr(vi)废水 磁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解残渣对废水中Cr(Ⅵ)去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文川 刘任露 +3 位作者 曾晓岚 杨阳 何琴 王彦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为探索污泥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污泥热解残渣直接用作吸附剂去除废水中Cr(Ⅵ)的可行性,分析热解温度、时间以及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污泥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下热解1.0h的污泥残渣的吸附... 为探索污泥热解残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污泥热解残渣直接用作吸附剂去除废水中Cr(Ⅵ)的可行性,分析热解温度、时间以及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污泥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下热解1.0h的污泥残渣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污泥残渣对Cr(Ⅵ)的吸附受多种过程(如化学吸附、颗粒内扩散等)反应速度的影响;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相对而言,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模型;当吸附时间为24.0h,初始溶液pH=4.0,吸附剂质量浓度为20g/L时,污泥残渣对Cr(Ⅵ)的最大吸附质量比q_(max)为13.87mg/g。研究表明,将污泥热解残渣作为廉价吸附剂处理含Cr(Ⅵ)废水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热解污泥残渣 废水 cr(vi)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对模拟废水中Cr(Ⅵ)的动态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秀国 钟璐 孟锋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模拟水样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6~2.5 mm花生壳作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流量为3 mL/min,吸附后水样中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08%,Cr(Ⅵ)...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模拟水样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6~2.5 mm花生壳作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流量为3 mL/min,吸附后水样中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08%,Cr(Ⅵ)质量浓度为0.184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花生壳饱和吸附容量为9.4 mg/g。从动态吸附穿透曲线中可见,219 min时达到吸附穿透点,1312 min时达到吸附衰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花生壳 模拟废水 cr(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絮凝剂PAC-CTS处理废水中的Cr(Ⅵ)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婷 蒋闪闪 +2 位作者 刘蓓蓓 张晓莉 尹大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6,共2页
采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壳聚糖(PAC-CTS),在不同实验条件(Cr6+初始浓度及药剂投入量、T、t)下,以PAC-CTS(B=2.0,C=1/10,η=800mpa.s)对Cr6+拟废水做去除试验。最后得出处理含Cr6+六价铬废水的最佳条件:复合絮凝剂PAC-CTS在pH=8... 采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壳聚糖(PAC-CTS),在不同实验条件(Cr6+初始浓度及药剂投入量、T、t)下,以PAC-CTS(B=2.0,C=1/10,η=800mpa.s)对Cr6+拟废水做去除试验。最后得出处理含Cr6+六价铬废水的最佳条件:复合絮凝剂PAC-CTS在pH=8,初始Cr6+浓度50mg/L,投入量为120mg/L,室温反应90min的条件下,其Cr6+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合氯化铝 PAC-CTS cr(vi)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钛铁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Cr(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姣姣 羊依金 +1 位作者 能子礼超 毛佳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添加微量钛铁矿,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复合吸附剂,并考察了其对含Cr(Ⅵ)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钛铁矿添加量1.5%、氯化锌浓度3 mol/L、固液比1∶2、活化温度550℃和活化时间40 min时,复合吸附剂碘...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添加微量钛铁矿,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复合吸附剂,并考察了其对含Cr(Ⅵ)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钛铁矿添加量1.5%、氯化锌浓度3 mol/L、固液比1∶2、活化温度550℃和活化时间40 min时,复合吸附剂碘吸附值可达523.24mg/g,比表面积为285.003 m2/g,相对于不添加钛铁矿的纯污泥吸附剂分别提高了27.95%和43.08%;吸附Cr(Ⅵ)废水研究表明,当pH为1.5、吸附剂用量为4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吸附率可达99.17%,吸附量为12.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钛铁矿 复合吸附剂 cr(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改性膨润土吸附水中Cr(Ⅵ)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琳 孙根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070-11071,11096,共3页
以河南信阳膨润土为原料,制备钠化土。用氯化钡对钠改型膨润土进行改性,并用制备的改性土对六价铬模拟废水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剂用量与膨润土的用量比为0.25,pH为5.0~9.0,温度为25℃,改性土的投加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60 mi... 以河南信阳膨润土为原料,制备钠化土。用氯化钡对钠改型膨润土进行改性,并用制备的改性土对六价铬模拟废水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剂用量与膨润土的用量比为0.25,pH为5.0~9.0,温度为25℃,改性土的投加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改性土对19 mg/L的含铬废水的去除率达到了8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含铬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含Cr(Ⅵ)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君丽 邵友元 易筱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7,共5页
为了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含Cr(Ⅵ)废水,提出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Cr(Ⅵ)废水以20 mL/min连续10.5 h流经离子交换柱,Cr(Ⅵ)的吸附率高达99.9%;用5%NaOH溶液洗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 为了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含Cr(Ⅵ)废水,提出采用离子交换—还原沉淀耦合工艺处理该废水。结果表明,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Cr(Ⅵ)废水以20 mL/min连续10.5 h流经离子交换柱,Cr(Ⅵ)的吸附率高达99.9%;用5%NaOH溶液洗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液含Cr(Ⅵ)高达6 918.7 mg/L。FeSO4.7H2O还原处理浓缩后的高浓度含Cr(Ⅵ)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7,反应时间30 min,搅拌速度100 r/min,FeSO4.7H2O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2倍,此条件下Cr(Ⅵ)去除率高达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废水 离子交换树脂法 FeSO4·7H2O还原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铝溶胶MAHs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丽霞 徐艳艳 +3 位作者 李玉江 陈位锁 王静 吴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镁铝溶胶MAHs,研究MAHs对模拟Cr(Ⅵ)废水的吸附行为和效果。分析溶液pH值、温度、吸附时间、MAHs投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等对MAHs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IR表征MAHs结构,探索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AHs对Cr(...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镁铝溶胶MAHs,研究MAHs对模拟Cr(Ⅵ)废水的吸附行为和效果。分析溶液pH值、温度、吸附时间、MAHs投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等对MAHs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IR表征MAHs结构,探索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AHs对Cr(Ⅵ)的适宜吸附条件为pH=6、30℃、吸附20 min,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适宜条件下,氢氧化镁铝溶胶MAHs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90 mg/g,去除率达95%以上,对Cr(Ⅵ)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规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0.5mg/L)。氢氧化镁铝溶胶MAHs对Cr(Ⅵ)的吸附是由于铬酸根阴离子插入了MAHs样品层间,吸附剂可通过pH=2的FeCl_2溶液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氢氧化镁铝溶胶 含铬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S的Cr(Ⅵ)-染料复合废水协同处理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松 张成武 +1 位作者 李天一 秦传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71-3276,共6页
通过投加过一硫酸盐(PMS)探讨其协同处理偶氮染料金橙Ⅱ(AO7)及Cr(Ⅵ)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体系可以在有效去除AO7的同时降低Cr(Ⅵ)浓度,120min时降解率分别达到97.9%及22.1%;随着初始pH值降低AO7降解及Cr(Ⅵ)去除效率逐... 通过投加过一硫酸盐(PMS)探讨其协同处理偶氮染料金橙Ⅱ(AO7)及Cr(Ⅵ)的可行性、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体系可以在有效去除AO7的同时降低Cr(Ⅵ)浓度,120min时降解率分别达到97.9%及22.1%;随着初始pH值降低AO7降解及Cr(Ⅵ)去除效率逐渐升高;AO7的降解主要是由于Cl^-与PMS反应产生的氧化性物质HClO以及PMS投加创造的酸性条件使得Cr(Ⅵ)具有强氧化性的共同作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HClO;Cr(Ⅵ)的转化是由于自身与AO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本研究可以为复合污染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复合污染 过一硫酸盐 cr(Ⅵ) 协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facial coupling effects in g-C_(3)N_(4)/In_(x)Sb_(2-x)S_(3) heterojunction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被引量:6
17
作者 YANG Ting HU Xin-yu +2 位作者 WANG Jun-tao YANG Tian-li WANG Wen-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47-1462,共16页
A series of In_(x)Sb_(2-x)S_(3) nanosheets modified g-C_(3)N_(4)(In_(x)Sb_(2-x)S_(3)-TCN)heterojunctions with different g-C_(3)N_(4) contents were fabricated by an in situ deposition method.All the In_(x)Sb_(2-x)S_(3)... A series of In_(x)Sb_(2-x)S_(3) nanosheets modified g-C_(3)N_(4)(In_(x)Sb_(2-x)S_(3)-TCN)heterojunctions with different g-C_(3)N_(4) contents were fabricated by an in situ deposition method.All the In_(x)Sb_(2-x)S_(3)-TCN composites were applied as photocatalysts in Cr(Ⅵ)polluted water treatment and the results displayed that In_(x)Sb_(2-x)S_(3)-TCN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Cr(Ⅵ)under visible light through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Especially,In_(x)Sb_(2-x)S_(3)-TCN-70(70 mg g-C_(3)N_(4)) exhibited the most excellent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performance among all composites,which possessed a high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12.45 mg/g in a 30.0 mg/L Cr(Ⅵ)aqueous solution,and reduced Cr(Ⅵ)to Cr(Ⅲ)within 10 mi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DRS and P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facial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g-C_(3)N_(4)and In_(x)Sb_(2-x)S_(3) enhanced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visible light and suppressed photoinduced carrier recombination,which improve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omposites.Moreover,the photocatalyst exhibited satisfactory reduction activity and good stability after 5 cycles of Cr(Ⅵ)adsorptionphoto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x)Sb_(2-x)S_(3)-TCN PHOTOCATALYST interfacial coupling effects cr(Ⅵ)-contained wastewater adsorption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电镀废水中Cr(Ⅵ)的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佳萍 阮慧渊 张燕辉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7,共9页
Cr(Ⅵ)作为电镀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因毒性高、易迁移,因此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光催化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Cr(Ⅵ)还原技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光催化剂催化还原Cr(... Cr(Ⅵ)作为电镀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因毒性高、易迁移,因此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光催化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Cr(Ⅵ)还原技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光催化剂催化还原Cr(Ⅵ)到Cr(Ⅲ),从而降低环境中存在的铬离子毒性,在此综述了光催化还原Cr(Ⅵ)到Cr(Ⅲ)的反应机理和光催化Cr(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还原去除电镀废水中Cr(Ⅵ)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出高效率光催化还原Cr(Ⅵ)的催化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cr(vi)还原 光催化机理 氧化物催化剂 硫化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荷锐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被引量:17
19
作者 肖轲 徐夫元 +1 位作者 降林华 段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1,17,共7页
AQUTATECH CHINA上海国际水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官方支持,荷兰阿姆斯特丹RAI,上海荷瑞会展有限公司联手举办的。展会一直着眼于水质健康与环保事业,并且推出三大主题:上海国际污水处理展(环保主题展)、
关键词 会展服务 国际水 环保主题 城乡建设 展示面 专业度 固废 金球 高端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硫铁复合材料处理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谢翼飞 李旭东 李福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60-1265,共6页
研究了由硫酸盐还原菌(SRB)与其原位生成的纳米硫铁化合物组成的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耐铬性能和再生性能,并利用其再生特性,设计了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的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生物硫铁处理含铬废水后,污... 研究了由硫酸盐还原菌(SRB)与其原位生成的纳米硫铁化合物组成的生物硫铁复合材料(生物硫铁)的耐铬性能和再生性能,并利用其再生特性,设计了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及铬资源化的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生物硫铁处理含铬废水后,污泥中的SRB仍具有活性,能以反应产物Fe3+和S单质为电子受体,重新生成生物硫铁;而且SRB在Cr(VI)浓度600mg/L的废水中仍能存活并逐渐将Cr(VI)去除.还原-再生循环处理工艺处理含铬废水结果表明,出水Cr(VI)低于0.019mg/L,总Cr低于0.929mg/L,能达标排放.经10个循环处理后污泥中铬(Cr2O3)含量达到40.47%,铬铁比达到6.98,污泥达到冶金级(湿法冶炼铬)铬矿标准和化工级铬矿标准,可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硫铁复合材料 硫酸盐还原菌 铬(vi) 含铬废水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