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在阴极发射活性材料中的掺杂及其对M型阴极发射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娜 张培先 +2 位作者 张珂 邵文生 冯进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4-611,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铬掺杂的覆膜阴极用发射活性材料,并对材料的成分、形貌及对应覆膜扩散阴极(M型阴极)的发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成功将铬掺入发射活性材料中,发射活性材料由碱土金属碳酸盐、铬酸钡(BaCrO_(4))和铝...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铬掺杂的覆膜阴极用发射活性材料,并对材料的成分、形貌及对应覆膜扩散阴极(M型阴极)的发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成功将铬掺入发射活性材料中,发射活性材料由碱土金属碳酸盐、铬酸钡(BaCrO_(4))和铝的氢氧化物构成;Cr的掺入量对材料的发射性能有明显影响,采用适量掺杂铬的发射活性材料,能制得发射性能优异的覆膜扩散阴极,阴极在1050℃_(B)时(℃_(B)表示亮度温度),发射电流密度可达44.59 A/cm^(2)。结合阴极发射机理分析认为,铬在阴极发射体系中能分别与活性元素Ba和基体W发生作用,适量Cr通过影响阴极中Ba的生成、迁移和分布,对阴极的发射性能产生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cr) 发射活性材料 覆膜扩散阴极(m型阴极) 发射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m(Cr)/m(Fe)铬铁矿除铁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青 张波 +1 位作者 刘承军 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1,共5页
以南非铬铁矿为对象,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热还原法开展了低m(Cr)/m(Fe)铬铁矿除铁工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铬铁矿选择性除铁的适宜温度为1 100℃左右,符合热力学计算结果.低于此温度时还原出的富铁相与基体分离不彻底,... 以南非铬铁矿为对象,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热还原法开展了低m(Cr)/m(Fe)铬铁矿除铁工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铬铁矿选择性除铁的适宜温度为1 100℃左右,符合热力学计算结果.低于此温度时还原出的富铁相与基体分离不彻底,难以结瘤析出;高于此温度时尖晶石相中的铬元素还原严重,影响铬的回收率.在1 100℃还原0.5 h并经酸浸处理后,铬铁矿可由化工级提升至冶金级,在相同温度下还原2 h后,m(Cr)/m(Fe)可由1.7提高至5.8,为实现低m(Cr)/m(Fe)铬铁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 cr与Fe质量比 除铁 碳热还原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强酸催化剂S_2O_8^(2-)/ZrO_2-Al_2O_3-M_2O_3(M=Cr,Ce,La)的制备 被引量:14
3
作者 但悠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06-1108,共3页
Three kinds of new type solid strong acid catalysts S2O 2-8/ZrO2-Al2O3-M2O3(M=Cr,Ce,La) were prepar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 surface area, acid strength and sulfur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XRD, BET, fl... Three kinds of new type solid strong acid catalysts S2O 2-8/ZrO2-Al2O3-M2O3(M=Cr,Ce,La) were prepar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 surface area, acid strength and sulfur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XRD, BET, flow Hammett indicator method and chemical analysis.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in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n-butano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rO2 in the catalysts mainly in tetragonal phase and few in monoclinic phase. The tetragonal phase of ZrO2 and S2O 2-8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guarante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Incorporation of appropriate amounts of metallic oxides(Cr2O3,Ce2O3,La2O3) into the catalyst favors the stabilization of sulfur species and surface area, which increase the activity sites on the cataly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catalysts S2O 2-8/ZrO2-Al2O3(2%)-M2O3(1%)(M=Cr,Ce,La) ha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mentioned esterification, with the conversion of acetic acid reached 96.8%, 95.7% and 96.1%, respectively.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 of the catalysts show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强酸催化剂 S2O^2-8/ZrO2-Al2O3-m2O3 制备 二氧化铬 氧化铝 氧化锰 酯化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激光诱导C_60与M(CO)_6(M=Cr,Mo,W)的配位反应
4
作者 张杰 林金谷 +2 位作者 王文华 佘永柏 傅克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研究了用紫外激光(355nm)诱导C60与金属羰基化合物M(CO)6(M=Cr;Mo,W)的配位反应,合成了具有C4υ对称性的配位络合物(η2-C60)M(CO)5,并初步讨论了C60与M(CO)6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m(CO)6 配位反应 碳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M-Cr-Al-Y合金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杨永强 钟敏霖 运焕然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9-93,共5页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Co-Cr-Al-Y涂层为最好,其次依次为Ni-Cr-Al-Y,Ni-Co-Cr-Al-Y_2O_3,Fe-Cr-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m-cr-Al-Y 合金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TiO_2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江芳 郑寿荣 +4 位作者 郑正 郭照冰 袁守军 帖靖玺 陈立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9-393,共5页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O42-/TiO2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静态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特性的SO42-/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O42-/TiO2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了具有不同特性的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静态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特性的SO42-/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Ⅵ)的行为,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TiO2在300-600℃下焙烧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而在700℃及800℃下焙烧其催化活性显著降低.SO42-/TiO2的这种催化特性是由其吸附性能、晶相组成及表面酸量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4/TiO2 cr(Ⅵ) 光催化还原 热重-差热分析 TIO2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 程序升温脱附 X射线衍射 静态吸附 催化效率 催化活性 吸附性能 催化特性 表面酸量 晶相组成 焙烧 600 7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复合Cu-Cr合金综合性能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立明 毛协民 丁文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9-314,共6页
研究了用于电车线材料的自生复合Cu Cr合金的综合性能及其热稳定性。实验表明 :自生复合Cu Cr合金不仅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M指标 (σ2b·σr)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室温下 ,自生复合Cu Cr合金线的综合性能可高达 18.3... 研究了用于电车线材料的自生复合Cu Cr合金的综合性能及其热稳定性。实验表明 :自生复合Cu Cr合金不仅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M指标 (σ2b·σr)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室温下 ,自生复合Cu Cr合金线的综合性能可高达 18.3× 10 6MPa2 · % ,高于目前所知各种铜合金电车线 ;而在 5 0 0℃ ,3h加热保温条件下 ,自生复合Cu Cr合金的综合性能仅下降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复合 CU-cr合金 热稳定性 m指标 电车线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膜萃取Cr(Ⅲ)的内相反萃步骤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向楠 党亚固 +2 位作者 费德君 唐晓泯 陈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文章采用恒界面法对乳化液膜分离Cr(Ⅲ)的液膜内相反萃步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面积、水相p H值、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和络合物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得到反萃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数据,并推导出反萃的反... 文章采用恒界面法对乳化液膜分离Cr(Ⅲ)的液膜内相反萃步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搅拌速度、温度、界面面积、水相p H值、DEHPA[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和络合物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得到反萃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数据,并推导出反萃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大于0.45 m/s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化学反应控制"坪区",且反萃速率与界面面积成正比,此时反应属于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并且反应主要发生在相界面上;由温度与反萃速率的关系得知,该反萃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的活化能Ea=24.25 k J/mol,焓变ΔH=-55.85 k J/mol,熵变ΔS=-566.37 J/mol,在T=308 K时ΔG=118.59 k J/mol;在控制步骤反应式中,DEHPA反应级数为0,络合物浓度和水相氢离子的反应级数为1,并推导出反萃反应的控制步骤的方程式为r=k0[Cr(OH)2HL2(o)][H+(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 动力学 恒界面池 DEHPA cr(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Al电热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武英 谢建刚 +2 位作者 曾克里 于月光 毕革平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4期83-86,共4页
本文介绍了传统电热体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其用途,着重评述了传统Fe-Cr-Al电热合金如1Cr13A14及0Cr25A15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对现有Fe-Cr-Al电热合金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同时... 本文介绍了传统电热体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其用途,着重评述了传统Fe-Cr-Al电热合金如1Cr13A14及0Cr25A15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对现有Fe-Cr-Al电热合金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采用粉末冶金工艺,既可提高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又可改善加工性能、降低晶粒长大倾向。此外,还介绍了国内外Fe-Cr-Al合金的研究现状及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潜在效益.最后,分析了Fe-Cr-Al合金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并指出,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Fe-Cr-Al电热合金是Fe-Cr-Al合金研究的重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合金 粉末冶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MATLAB的核脉冲信号高斯成形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炜煌 张怀强 李卓岱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4-609,共6页
核脉冲信号的高斯滤波成形广泛应用于核谱仪系统中。利用Multisim设计了CR-(RC)^(m)和多级Sallen-Key高斯成形电路,实现了模拟核脉冲信号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高斯成形;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分析推导出CR-(RC)^(m)和Sallen-Key电路的数值递推... 核脉冲信号的高斯滤波成形广泛应用于核谱仪系统中。利用Multisim设计了CR-(RC)^(m)和多级Sallen-Key高斯成形电路,实现了模拟核脉冲信号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高斯成形;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分析推导出CR-(RC)^(m)和Sallen-Key电路的数值递推函数,在MATLAB平台中实现了实际核信号的数字化高斯成形处理。通过获取两种成形电路、数值递推丽数在不同参数下的高斯成形效果,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际核信号的高斯成形均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为核脉冲信号的高斯滤波成形处理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高斯成形 Sallen-Key电路 cr-(RC)^(m)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元素对Al-Ni合金凝固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称文 甘章华 +2 位作者 倪明 刘静 卢志红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6-362,共7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Cr元素对Al-Ni合金的相组成、凝固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Ni2.5Crx合金凝固组织主要为α(Al)相和共晶组织Al-Al_3Ni;Cr的添加细...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Cr元素对Al-Ni合金的相组成、凝固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Ni2.5Crx合金凝固组织主要为α(Al)相和共晶组织Al-Al_3Ni;Cr的添加细化了合金凝固组织,当Cr的原子分数为0.2%时,α(Al)细化效果最佳,当Cr的原子分数为0.3%时,Al_3Ni细化效果最佳;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硬度得到提高,当Cr的原子分数为0.5%时,合金硬度达到最大值51.2HV,这是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晶格畸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合金 cr 微合金化 凝固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间苯二胺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涂敏 匡尹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5-190,共6页
通过重氮化反应和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聚间苯二胺接枝的氧化石墨烯(P-G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pH、接触时间和初始六价铬[Cr(Ⅵ)]离子浓度对Cr(Ⅵ)吸附行... 通过重氮化反应和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聚间苯二胺接枝的氧化石墨烯(P-G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pH、接触时间和初始六价铬[Cr(Ⅵ)]离子浓度对Cr(Ⅵ)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间苯二胺成功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P-GO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和平衡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其饱和吸附容量为118.34mg/g,远高于氧化石墨烯。P-GO对Cr(Ⅵ)的高吸附效率得益于聚间苯二胺接枝后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引入了大量含氮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胺 间苯二胺 氧化石墨烯 吸附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