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orag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competition failure of multi-components in missile 被引量:11
1
作者 Yunxiang Chen Qiang Zhang +1 位作者 Zhongyi Cai Lili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606-616,共11页
The degradation data of multi-components in missile is derived by periodical testing. How to use these data to assess the storage reliability (SR) of the whole missil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current research. An SR... The degradation data of multi-components in missile is derived by periodical testing. How to use these data to assess the storage reliability (SR) of the whole missile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current research. An SR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competition failure of multi-components in missile is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missile life profile and its storage failure feature, the key components in missile are obtai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voltage is assumed to be its key performance parameter. When the voltage testing data of key components in missile are available, a state space model (SSM) 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whole missile degradation state,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missile degradation degree (DD). A Wiener process with the time-scale model (TSM) is applied to build the degradation failure model with individual variability and nonlinearity.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and proportional risk model are applied to build an outburst failure model with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effect. Furthermore, a competition failure model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gradation failure and outburst failure is proposed. A numerical example with a set of missiles in storage is analyzed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etition failure model storage reliability (SR) missile degradation degree (DD) proportional risk model individual var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及现实路径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其仔 李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是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必然选择,是破除制度约束、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先手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要构建以治理取向、治理机制、治理架构、治理工具... 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是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必然选择,是破除制度约束、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先手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要构建以治理取向、治理机制、治理架构、治理工具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治理取向方面,要以赋能人类社会发展为目标,实施“负责任”的监管;治理机制方面,要发挥行政治理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治理和社群治理等多种治理模式;治理架构方面,要强化协同治理、构建人工智能监管合力;治理工具方面,要充分利用法律、政策、规范标准等强制性和指导性治理工具。未来,我国应明确监管范围、技术要求和底线原则,推动人工治理国际合作,构建“1+N”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 治理模式 国家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于大数据交易平台建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正平 冯朝秀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共13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标志着我国正式将数据提升至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并重的地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金融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可复制、可共...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标志着我国正式将数据提升至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并重的地位。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金融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可复制、可共享的特性为破解普惠金融发展瓶颈提供新动能。自2014年起,我国开始分批设立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探究数据要素释放普惠金融潜能的路径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场景。基于此,利用2011—2022年间我国285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显著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提高银行竞争水平,进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化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重点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低、市场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市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政府应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包括加大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平台建设力度,并出台深化大数据应用政策,拓宽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应用场景;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通过优化银行机构城乡网点布局、引导并鼓励各类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普惠金融 银行竞争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国际竞争对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8,共6页
近年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在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就业形成巨大的挑战。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技术进步的程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对就业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近年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在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就业形成巨大的挑战。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技术进步的程度、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对就业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直接影响方面,人工智能在替代原有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具有就业创造效应,因此,人工智能发展快、更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创造的相关新就业岗位更多,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品出口还会带动更多就业岗位的增加。在间接影响方面,人工智能的要素替代效应会改变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重构效应会使产品架构、产业链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人工智能水平高的国家保持和增强产业竞争力,进而带来国家间产出规模与相关行业就业岗位的此消彼长。为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建议加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加强人工智能人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国际竞争 就业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寡头电商平台竞争研究:基于纵向产品差异化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甄艺凯 崔凯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70,共20页
本文在Mussa&Rosen(1978)所提供的质量差异基本分析框架下,构建了电商平台间存在纵向差异(不同平台上的商品质量高低有别)而平台内不同卖家所售的同类产品间存在横向差异(Salop,1979)的双寡头平台竞争模型。在卖家自由进入的市场中... 本文在Mussa&Rosen(1978)所提供的质量差异基本分析框架下,构建了电商平台间存在纵向差异(不同平台上的商品质量高低有别)而平台内不同卖家所售的同类产品间存在横向差异(Salop,1979)的双寡头平台竞争模型。在卖家自由进入的市场中,电商平台通过设置第三方卖家费用间接控制平台内卖家的数量,并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卖家在平台上展开价格竞争。我们将通过一个平台、卖家、消费者三方参与的五阶段动态博弈来展示平台间以及平台内的竞争过程。在均衡结果基础上,容易发现,平台间可替代性增强,会同时导致平台间竞争程度以及平台内竞争程度的增强;而平台内商品之间横向替代性增强反而会导致平台内竞争程度减弱,但最终并不会影响平台间的竞争程度。福利分析表明,无论提升“低质量”还是“高质量”,都将带来消费者总剩余的增加以及社会总福利的提升。但随着“低质量”变高,消费者总剩余增加得更快;而随着“高质量”的增加,社会总福利增加得更快。最后,分析了质量选择内生时的电商平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平台间竞争 平台内竞争 纵向产品差异 Salop环形城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核桃出口增长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白丽 杨璇 李锐凯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6,共8页
中国是世界核桃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自2019年来,中国的核桃出口量和出口额稳居世界前三。为进一步发掘中国核桃出口潜力,在对中国核桃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个贸易指标... 中国是世界核桃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自2019年来,中国的核桃出口量和出口额稳居世界前三。为进一步发掘中国核桃出口潜力,在对中国核桃出口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个贸易指标对中国和其他5个核桃主要出口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并采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2013—2022年中国核桃出口增长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建议。结果表明,中国核桃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带壳核桃和核桃仁的出口额均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带壳核桃增长较快;带壳核桃的出口市场较少,主要集中在中亚,而核桃仁的出口市场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2018—2022年,中国核桃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强,贸易竞争力指数介于0~1之间且逐渐趋向于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大部分小于0.8,说明我国核桃国际竞争力较弱,但在逐步增强。CMS模型分析表明,竞争力效应是影响中国核桃出口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我国应优化市场结构、扩大核桃出口规模,科学生产核桃、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核桃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核桃 国际竞争力 CMS模型 出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何以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双重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迪 张芷媛 汪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虹吸效应显著抑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正向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东部地区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大于西部地区,而在中部地区不显著;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存在遮掩效应,在西部地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市场竞争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种业贸易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8
作者 陈卫洪 王莹 +1 位作者 刘娜 安龙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当前我国种子贸易常年处于逆差状态,严重威胁了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在国家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高我国种子自主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对中国种业“内外循环”演进的梳... 当前我国种子贸易常年处于逆差状态,严重威胁了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在国家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提高我国种子自主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对中国种业“内外循环”演进的梳理及内外循环系统对种子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CMS模型分析2011—2019年影响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出口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动。2011—2019年我国种子出口的竞争力效应均为负,农作物种子竞争力缺乏是阻碍我国种子出口的主要因素。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产品结构和竞争力变动与世界需求变化未趋同,对农作物种子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不能及时扩大市场份额。在进口方面,农作物种子进口持续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大豆种子、蔬菜种子以及草种等种子品质和国外差距大,与我国市场的种子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同时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农作物种子的竞争力优势强于我国。面对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应加强利用国家种质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种质资源在种业创新中的作用;培育种企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国产种子竞争力;完成国内种业市场的并购重组,优化种子市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保障我国种子安全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贸易逆差 CMS模型 种子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木莲群落幼苗、幼树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9
作者 况小宝 李婷 +3 位作者 林国江 张称称 徐佳文 杨清培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2,共8页
探究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为该濒危植物的针对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江西省玉京山落叶木莲群落更新层进行调查,结合Hegyi单木竞争模型量化了186株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落叶木莲幼苗、幼树受到... 探究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为该濒危植物的针对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江西省玉京山落叶木莲群落更新层进行调查,结合Hegyi单木竞争模型量化了186株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落叶木莲幼苗、幼树受到的竞争压力以种间竞争为主,种间竞争指数为1390.66,占总竞争指数的61.55%;落叶木莲幼苗、幼树所受种内、种间和总竞争指数与胸径的关系均符合指数函数,证明其所受的3种竞争强度均随胸径的增加而变小。此外,落叶木莲幼苗、幼树所受竞争强度在胸径小于2.80 cm的表现为种间高于种内,随后呈相反趋势。在生长进程中,落叶木莲幼苗、幼树的竞争压力整体以种间竞争为主,种内和种间竞争会逐渐减弱,且种内竞争占总竞争强度的比重会逐渐升高。针对落叶木莲的保护,应在群落更新层中适当移除竞争力较强的非濒危树种,以缓解竞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极小种群 物种更新 竞争模型 阳性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能力对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马鸿佳 王春蕾 陈欣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7-1235,共9页
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以“能力-行为-绩效”为主线构建理论框架,收集407家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法验证数字平台能力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平台能力对数字化转型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 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以“能力-行为-绩效”为主线构建理论框架,收集407家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法验证数字平台能力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平台能力对数字化转型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均在数字平台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数字平台能力与效率型/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数字平台能力通过效率型/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的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能力 数字化转型绩效 数字可供性 商业模式创新 竞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特钻石模型视角下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11
作者 吴雪蒙 杨笑冰 李金侠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58,共7页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构建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4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得到香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探究传统手工艺服饰品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集群战略...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法构建手工艺服饰品竞争力4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马庄香包为例,运用德尔菲法得到香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数,探究传统手工艺服饰品的竞争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集群战略、结构和竞争等直接因素,叠加政府要素和机会两大辅助因素,是徐州马庄香包手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研究认为,生产要素扎实、政府要素完善、需求和机会要素充分是香包产业发展的优势指数,而人力和设施建设有待完善、需求挖掘不够精准、未抓住新兴机遇是制约其竞争力的劣势指数,应优化香包的生产要素构成,改善需求及营销策略,完善产业及支撑条件,同时优化其运行及竞争环境,进一步提升香包产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艺服饰品 马庄香包 波特钻石模型 产业化开发 竞争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互操作性对市场竞争与创新激励的影响
12
作者 吴汉洪 王正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61,共25页
互操作对促进平台市场良性竞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平台横向互操作行为的霍特林模型,探讨了不同情形下平台最优的互操作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情形下平台选择的互操作水平主要取决于互操作的价格效应与需求... 互操作对促进平台市场良性竞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平台横向互操作行为的霍特林模型,探讨了不同情形下平台最优的互操作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情形下平台选择的互操作水平主要取决于互操作的价格效应与需求效应大小。消费者单归属时价格效应主导,平台间实施完全互操作,社会最优互操作水平与其一致。消费者多归属时需求效应主导,平台间不实施互操作,社会最优互操作水平取决于平台间差异程度。在内容提供商可进行创新的情形下,平台同样会实施完全互操作,且相较消费者单归属时实施互操作的动机更强,互操作对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创新的类型。本文研究结果为反垄断机构推进竞争平台间互操作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互操作 市场竞争 创新 霍特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争夺与补充的轨交对公交非对称竞合关系评价
13
作者 王殿海 徐梦丹 +2 位作者 张萌 曾佳棋 蔡正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对轨交(轨道交通)与公交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准确量化是促进公交线路合理规划的前提,本文考虑公交与轨交之间的非对称影响,从客流争夺和补充的角度分析轨交对公交客流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同一评价维度下,提出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概念,... 对轨交(轨道交通)与公交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准确量化是促进公交线路合理规划的前提,本文考虑公交与轨交之间的非对称影响,从客流争夺和补充的角度分析轨交对公交客流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在同一评价维度下,提出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概念,进而建立“站点对-公交站-公交线”三个层次的竞争度、合作度和竞合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居民出行方式离散选择模型以定量计算竞合指标。基于杭州市4条典型公交线路展开案例研究,对比了考虑客流因素前后各线路的竞合指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客流因素后,部分线路的竞合评价结果产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43路公交线与轨交2号线的关系由合作变为竞争,竞合度由0.069上升至0.999。最后,本文通过出行需求分布的可视化结果验证了这一变化的合理性,表明所提竞合模型能够有效量化轨交对公交在三个层次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获得更加真实合理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用于识别与轨道交通竞争关系显著或者合作程度较低的公交线路,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竞合关系 离散选择模型 常规公交 轨道交通 线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竞争效应的空铁联运网络脆弱性修复策略研究
14
作者 赵桂红 郭家羽 邹灿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7,共12页
为探究高铁快速发展对民航运输造成的竞争冲击,进一步优化空铁联运复合交通网络结构稳定性,提出一种考虑竞争效应的空铁联运网络脆弱性评估和修复方法 .首先,基于旅客出行需求与运输供给的动态平衡关系,引入空铁竞争效应指标,改进网络... 为探究高铁快速发展对民航运输造成的竞争冲击,进一步优化空铁联运复合交通网络结构稳定性,提出一种考虑竞争效应的空铁联运网络脆弱性评估和修复方法 .首先,基于旅客出行需求与运输供给的动态平衡关系,引入空铁竞争效应指标,改进网络脆弱性评估模型;其次,针对不同攻击策略和失效情景,提出修复成本和脆弱性能同时最小化目标的修复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最后,以东航国铁联运网络为案例开展多情景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情景下的最优网络修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空铁竞争效应指标的加入使得各节点脆弱性指数平均提升约2倍,关键节点辨识度和准确性显著增强.通过划分城市节点的网络脆弱等级,主要识别出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厦门等15个重度脆弱城市;蓄意攻击下节点和区域失效方案的修复效果最好,流量分配更加均匀,修复成本平均增加23%,网络性能提升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铁联运 竞争效应 网络脆弱性 攻击策略 修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宠物类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15
作者 王龙 万香庆 +1 位作者 周启扉 姜文博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535-538,共4页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面临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提出“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岗位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将1+X证书标准融入教学,结合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实践表明,该模...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面临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文章提出“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通过岗位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将1+X证书标准融入教学,结合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实践表明,该模式下学生1+X证书获取率达92%,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率提升35%,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高至87%;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为宠物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未来需持续跟踪行业动态,强化师资建设与国际合作,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宠物护理与美容 岗课赛证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岗课赛证”融通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宠物类专业为例
16
作者 王龙 万香庆 +1 位作者 周启扉 姜文博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文章聚焦1+X证书制度下宠物类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融通情况,通过分析其实施现状,梳理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优化宠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宠物... 文章聚焦1+X证书制度下宠物类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融通情况,通过分析其实施现状,梳理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整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优化宠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宠物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宠物专业教育 岗课赛证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问题识别与规范进路研究
17
作者 曹景川 颜秀真 +2 位作者 连小刚 樊峻甫 杨易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3,101,共8页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泛伦理化特征明显,缺乏对伦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因而难以规范问题。本研究基于“伦理问题识别—规范模型构建—规范效能验证”研究链,提出以自觉性、价值性、社会性三原则作为伦理判准;进而阐明功利论、道义论、契约...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泛伦理化特征明显,缺乏对伦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因而难以规范问题。本研究基于“伦理问题识别—规范模型构建—规范效能验证”研究链,提出以自觉性、价值性、社会性三原则作为伦理判准;进而阐明功利论、道义论、契约论与德性论的协同机制,构建动态适配模型,实现伦理问题规范的情境化适配。通过跨案例对比检验,揭示规范模型实践效能并修正规范理论适配模型。本研究为竞技体育伦理问题识别与规范提供了兼具哲学严谨性与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推动伦理问题规范从“原则空转”迈向“精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伦理问题 问题识别 规范进路 动态适配模型 情境化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研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
18
作者 刘德生 苏娜 +3 位作者 刘梓恒 刘世瑾 苏健蛟 周圣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提升竞赛状态焦虑的控制能力、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以及临场运动表现。方法: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匹兹堡量表和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将人口学变量纳入考虑范围,通过SPSS22.0... 目的:探讨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提升竞赛状态焦虑的控制能力、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以及临场运动表现。方法: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匹兹堡量表和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将人口学变量纳入考虑范围,通过SPSS22.0对参加2023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72名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利用SPSSAMOS26Graphics构建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21~24岁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水平显著高于18~20岁年龄阶段运动员(P<0.05)和≥25岁年龄阶段运动员(P<0.05),健将运动员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一级运动员(P<0.05);(2)认知状态焦虑能够正向影响心理应激(β=0.341,P<0.05),躯体状态焦虑能够正向影响心理应激(β=0.401,P<0.05);(3)心理应激可以正向强化竞赛状态焦虑中的认知状态焦虑(β=0.627,P<0.001)和躯体状态焦虑(β=0.735,P<0.001)。结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较为显著,双向作用会形成恶性循环。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增大和训练年限增长,心理应激水平呈倒“U”型曲线,逐渐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与竞赛状态焦虑的双向作用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运动员 竞赛状态焦虑 心理应激 双向作用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19
作者 曾宪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9,共9页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主体。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具有深刻的意义:各种所有制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为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积极条件;提高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成功率,...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主体。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具有深刻的意义:各种所有制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为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积极条件;提高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成功率,推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但当前,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还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民营企业中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对企业制度的严谨性要求较高等。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主要通过间接政府资助、政治关联、更高水平研发资源的利用等途径实现,具体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新型举国体制模式和企业主导创新模式两种。加快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应加大对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这一规定的宣传力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或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的相应规则与标准;在政策倾向上适度向中西部地区企业倾斜;通过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度与广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技术攻关 同等使用资源 公平竞争 新型举国体制 企业主导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企业破坏性技术开放与选择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连家 林军 +1 位作者 卢小军 许婷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88,共17页
破坏性技术通过定义新的质量维度改变了网络化市场的商业竞争格局。已有的一维模型无法解释企业在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破坏性技术开放与选择问题。本文基于多维度纵向差异化理论,建立竞争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网络外部性强度和新技术创新程... 破坏性技术通过定义新的质量维度改变了网络化市场的商业竞争格局。已有的一维模型无法解释企业在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破坏性技术开放与选择问题。本文基于多维度纵向差异化理论,建立竞争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网络外部性强度和新技术创新程度影响下企业最优的技术开放与选择策略。研究发现,企业在技术开放前后对新技术采纳的要求是不同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企业开放技术,但这对企业维持竞争优势并非一定有利;在一定网络外部性强度下,由于技术开放对技术竞争的影响,企业需要战略性提前采纳新技术以避免竞争劣势。本文的研究对创新者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的解释以及考虑网络外部性的风险等研究方向都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竞争 纵向差异化 博弈模型 网络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