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
王卫民
赵连锋
李娟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5
|
|
2
|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
何宏林
孙昭民
王世元
王纪强
董绍鹏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2
|
|
3
|
铲形逆冲断层地震破裂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汶川地震研究中的启示 |
陶玮
胡才博
万永革
沈正康
王康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4
|
用多种数据构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同震位移场 |
杨少敏
兰启贵
聂兆生
王庆良
李恒
廖华
谭凯
乔学军
王琪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5
|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川以北段的基本特征 |
李传友
叶建青
谢富仁
郑文俊
韩用兵
刘玉法
王伟涛
魏占玉
赵冬
马保起
任俊杰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3
|
|
6
|
汶川地震同震形变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
徐韶光
熊永良
廖华
吴耀强
吕弋培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7
|
1556年华县地震地表破裂带同震垂直位移 |
马冀
冯希杰
李高阳
李晓妮
张艺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8
|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 |
颜照坤
王绪本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9
|
汶川M_S 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端位置的修订 |
李传友
魏占玉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0
|
汶川M_S8.0地震中央断裂北段地表破裂特征 |
乔宝成
李勇
董顺利
闫亮
陈浩
马博琳
|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1
|
汶川大地震前后GPS观测的精密单历元解得到的震区地壳运动 |
顾国华
孟国杰
方颖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2
|
汶川M_S8.0地震北川附近同震和震后垂直位移特征 |
董运洪
罗三明
韩月萍
陈长云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3
|
基于GPS同震位移场约束反演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破裂空间分布 |
王敏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7
|
|
14
|
汶川Ms8.0地震北川附近同震垂直位移特征 |
董运洪
陈长云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综合分析 |
倪晓寅
赖见深
朱培育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16
|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
张桂芳
屈春燕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7
|
基于ASAR影像亚像元匹配技术研究汶川地震同震形变特征 |
姜文亮
刘斌
张景发
龚丽霞
罗毅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8
|
应用2类Newmark简易模型进行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评估 |
马思远
许冲
王涛
刘甲美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19
|
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破裂触发过程 |
贺鹏超
沈正康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20
|
基于近场强震记录和同震位移的汶川地震破裂过程 |
尹得余
刘启方
刘畅
季鑫洋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