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在麦套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马宏燕 王建宏 +1 位作者 张辉 霍嘉慧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8期9-12,共4页
为探索集成花生健康绿色增产技术,验证花生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对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作物增产效果和农户增收效果,2023年河南省浚县进行了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对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增产增收作用验证试验。试验结... 为探索集成花生健康绿色增产技术,验证花生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对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作物增产效果和农户增收效果,2023年河南省浚县进行了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对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增产增收作用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生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试验可以看出,花生苗期示范区苗齐苗壮,突显了“一拌多效”的防治效果;杂草、蚜虫减退率均高于常规区,防控效果明显;叶斑病防效表现为示范区落叶少,保叶率高;花生主根长,侧枝多,茎粗节密,开花早,生命力旺盛,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单位面积净增收益多,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建议花生施乐健^(R)增产新产品在周边麦套花生区进一步示范推广,促进花生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乐健^(r) 增产新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 被引量:77
2
作者 朱光 牛漫兰 +3 位作者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李长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16,共14页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之后是否发生过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其准确的时间,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重要问题。郯庐断裂肥东段地表出露了大规模的、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野外构造、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皆指示为左旋走滑韧性剪...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之后是否发生过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其准确的时间,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重要问题。郯庐断裂肥东段地表出露了大规模的、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野外构造、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皆指示为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变形矿物组合与矿物变形行为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高绿片岩相环境。通过对该段走滑糜棱岩中角闪石与黑云母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本次工作中获得了一个角闪石(N14)的40Ar/39Ar坪年龄为143.3±1.3Ma(早白垩世初),据变形温度判断其代表了该断裂带左行平移中的变形年龄。该糜棱岩(N14)中新生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4.1±0.6Ma,而同一采场中另一糜棱岩(N13)中新生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0.3±0.6Ma,皆指示了左行平移活动的冷却年龄。另外4处走滑糜棱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7.2±0.8Ma(N47)、135.6±0.6Ma(N17)、124.8±0.7Ma(N21)和125.9±0.4Ma(N22),也都属于冷却年龄,反映了该走滑韧性剪带内的不均匀冷却现象。由此变形年龄与冷却年龄可以判断该断裂带的左行平移持续时间不超过6Ma左右。由N14糜棱岩中的角闪石与黑云母坪年龄得到该处的平均冷却速率为21.7℃/Ma,属于较快速的冷却。本次40Ar/39Ar测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40Ar/^39Ar年代学 ^^40Ar/^39Ar测年 走滑运动 东段 韧性剪切带 左行平移 定年 r 冷却年龄 早白垩世 糜棱岩 黑云母 不均匀冷却 角闪石 板块碰撞 左旋走滑 组构分析 显微构造 绿片岩相 变形行为 矿物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细菌感染时CD4^+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晓东 朱建幸 +5 位作者 李玉峰 沈铮 孙建华 黄萍 张永红 陈同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2,共4页
为探讨新生儿CD4+ T细胞表面白介素_2受体 (interleukin_2receptor,IL_2R)的表达对临床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 ,用全血法标记CD4 +T细胞表面IL_2R三条肽链CD25、CD122和CD132 ,借助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 为探讨新生儿CD4+ T细胞表面白介素_2受体 (interleukin_2receptor,IL_2R)的表达对临床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 ,用全血法标记CD4 +T细胞表面IL_2R三条肽链CD25、CD122和CD132 ,借助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和17例细菌感染足月新生儿 (感染组 )治疗前后CD25、CD122和CD132的表达。并将对照组和感染组首次样本结果及感染组治疗前后样本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 ,对照组新生儿脐血CD4 +T细胞表面CD25、CD122和CD132的表达较低 ,分别为3.84 %±3.61 %、0.74 %±0.53%和12.70 %±8.54% ,与治疗前感染组(分别为9.89%±9.66 %、5.79 %±11.14%和21.78 %±11.34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而细菌感染组治疗后新生儿CD4 +T细胞表面CD25、CD122和CD132的表达量为11.11 %±7.06%、6.35 %±6.23%和27.41 %±17.19 % ,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提示CD25、CD122和CD132在脐血CD4 +T细胞上的表达较低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CD4 +T细胞表面CD25、CD122和CD132表达的升高 ,表明CD4 +T细胞活化 ,故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将CD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感染 ^CD4^+T细胞 IL-2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O系统的R矩阵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振鹏 齐卉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14,共7页
采用多道多能级R矩阵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17)O系统中10.5 MeV激发能以下有关^(16)O(n,n)^(16)O·^(16)O(n,a)^(13)C和^(13)C(a,a)^(13)C的全部实验数据。有关^(16)O的中子反应截面计算值被收入中国评价数据库CENDL-2和美国的评价... 采用多道多能级R矩阵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17)O系统中10.5 MeV激发能以下有关^(16)O(n,n)^(16)O·^(16)O(n,a)^(13)C和^(13)C(a,a)^(13)C的全部实验数据。有关^(16)O的中子反应截面计算值被收入中国评价数据库CENDL-2和美国的评价数据库ENDF/B-6。对在R矩阵分析中如何确定本底、道半径和边界条件等问题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O系统 r矩阵分析 中子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r射线辐射对长寿花某些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芮 强继业 马佶 《青海农林科技》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用不同剂量60Co-r射线辐射处理整株长寿花后,测定不同处理叶的生理指标。发现经辐射后,与对照相比,叶片的POD比活力、CAT比活力、蛋白质含量一致上升,SOD比活力下降而PPO比活力在10Gy、50Gy、80Gy处理时上升。同时,丙二醛(MDA)在10Gy、3... 用不同剂量60Co-r射线辐射处理整株长寿花后,测定不同处理叶的生理指标。发现经辐射后,与对照相比,叶片的POD比活力、CAT比活力、蛋白质含量一致上升,SOD比活力下降而PPO比活力在10Gy、50Gy、80Gy处理时上升。同时,丙二醛(MDA)在10Gy、30Gy处理时有下降趋势。由统计分析得出,丙二醛与蛋白质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OD比活力与丙二醛存在显著正相关,CAT比活力与丙二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花 ^^60Co—r射线 酶指标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O系统的约化R矩阵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振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用多道多能级约化R矩阵理论,综合分析了E_n=6.2-10.5MeV之间中子全截面以及 ̄(16)O(n,n) ̄(16)O和 ̄(16)O(n,a)~(13)C的实验数据,发现和标定了一些能级参数,讨论了应用约化R矩阵理... 用多道多能级约化R矩阵理论,综合分析了E_n=6.2-10.5MeV之间中子全截面以及 ̄(16)O(n,n) ̄(16)O和 ̄(16)O(n,a)~(13)C的实验数据,发现和标定了一些能级参数,讨论了应用约化R矩阵理论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O系统 r矩阵分析 ^n+^(16)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6R,IL-6和SCF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扩增作用
7
作者 隋星卫 王红美 +3 位作者 侯怀水 曾凤华 张丽萍 沈柏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2-304,共3页
1995年,我们发现由于细胞因子(SCF)和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复合物同时激活c-kit和gp130信号系统,有利于CD34^+细胞的扩增。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激活这两个信号系统对更原始的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 1995年,我们发现由于细胞因子(SCF)和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复合物同时激活c-kit和gp130信号系统,有利于CD34^+细胞的扩增。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同时激活这两个信号系统对更原始的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ong-term culture-initiating cell,LTC-IC)和混合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的扩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SIL-6r SCF GP130 c-kit 脐血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提取定量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与R2^(*)值预测卵巢囊腺肿瘤的侵袭性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文君 刘爱连 +3 位作者 李烨 王洪凯 庄明睿 宋清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8-592,599,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R2^(*)值及自动提取定量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ITSS)预测卵巢囊腺肿瘤侵袭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5T MRI扫描(含ESWAN序列)、经...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R2^(*)值及自动提取定量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ITSS)预测卵巢囊腺肿瘤侵袭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5T MRI扫描(含ESWAN序列)、经病理证实的14例卵巢囊腺癌(OCAC)和24例卵巢囊腺瘤(OCA,包括良性和交界性囊腺瘤)患者的资料。测量两组病灶的R2^(*)值,使用AnatomySketch软件自动获得定量ITSS比率。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差异参数单独及联合对两组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OCAC组的R2^(*)值及ITSS比率分别为9.08(7.50,10.61)/s、0.23±0.09,均高于OCA组的2.70(1.33,4.31)/s、0.1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73、t=−4.748,P均<0.001)。ITSS、R2^(*)及两者联合诊断OCA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915、0.951。ITSS与R2^(*)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6,P>0.05),两参数联合的诊断效能优于ITSS单独诊断(Z=2.023,P<0.05)。结论ITSS和R2^(*)均可有效地预测卵巢囊腺肿瘤的侵袭性,自动提取定量ITSS更加便捷,两者联合对诊断效能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腺瘤 磁共振成像 定量肿瘤内部磁敏感信号 ^r2^(*)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的^99mTc-DTPA-CGRRAGGSC显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瑶 李天女 +6 位作者 孙晋 丁德芹 刘璐 王强 徐玄飞 刘圣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环九肽CGRRAGGSC通过连接螯合剂DTPA与放射性核素^(99m)Tc螯合;纸层析法检测^(99m)Tc-DTPA-CGRRAGGSC的标记率和稳定性;免疫荧光检测DTPA-CGRRAG...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环九肽CGRRAGGSC通过连接螯合剂DTPA与放射性核素^(99m)Tc螯合;纸层析法检测^(99m)Tc-DTPA-CGRRAGGSC的标记率和稳定性;免疫荧光检测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结合能力;经荷瘤鼠瘤体内分别注射剂量为1.85 MBq/0.05 m L的^(99m)TcDTPA-CGRRAGGSC、^(99m)Tc O-4和^(99m)Tc O-4+DTPA-CGRRAGGSC,分别于注药后0、0.5、1.0、2.0、3.0、4.0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免疫组织化学评估IL-11Rα表达。结果:成功制备^(99m)Tc-DTPA-CGRRAGGSC,其标记率达到95%以上,在PBS和血清中37℃下放置12 h时放化纯仍有90%以上;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显著结合;经荷瘤鼠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DTPACGRRAGGSC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仍未消退,而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 O-4和^(99m)Tc O-4+DTPA-CGRRAGGSC在0.5 h时肿瘤间质内放射性明显消退。乳腺癌组织IL-11Rα有较高的表达。结论:^(99m)Tc-DTPA-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具有靶向特异性,为进一步利用治疗性核素标记CGRRAGGSC对高表达IL-11Rα的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 IL-11rα 乳腺癌 放射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7^(OE)亚基1B/1R易位系材料的创制及其品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楚玄 张磊 +6 位作者 秘彩莉 周硕 董福双 刘永伟 杨帆 焦博 柴建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8-684,共7页
为提高小麦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本研究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9/2+12的小麦1B/1R易位系品种科农199为母本,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OE)+8^(*)/5+10的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杂交,利用分子标记在F4代株系中筛选... 为提高小麦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本研究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9/2+12的小麦1B/1R易位系品种科农199为母本,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OE)+8^(*)/5+10的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杂交,利用分子标记在F4代株系中筛选到一个7^(OE)亚基基因与黑麦碱基因聚合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1B/1R易位系材料。PCR结果显示,该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在Glu-A1和Glu-D1位点没有差异。在温室种植条件下,对这些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麦谷蛋白溶胀指数(SIG)测定,结果表明,与1B/1R易位系亲本科农199比较,聚合5+10优质亚基后SIG值显著提高,聚合7^(OE)优质亚基后,SIG值进一步显著提高,部分聚合材料达到了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将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种植于大田,发现聚合5+10和7^(OE)优质亚基株系的乳酸-SDS溶剂保持力(LA-SDS SRC)和SDS沉降值均显著高于只聚合5+10优质亚基的株系,但未达到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综合来看,聚合了7^(OE)亚基的1B/1R易位系材料的加工品质显著提升。本研究为改良我国众多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提供了一项新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7^(OE) 1B/1r易位系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502螯合树脂吸附硫酸根溶液中高含量镍离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先念 刘杰 +2 位作者 黄少斌 周瑞兴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8,71,共5页
研究了弱碱性阴离子螯合树脂R502对SO42-溶液中高含量Ni2+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情况,考察了pH、温度、接触时间以及SO42-含量等对树脂静态吸附镍的性能影响,动态试验通过改变树脂层高度得出不同的吸附流出曲线,进而分析了该树脂对镍的... 研究了弱碱性阴离子螯合树脂R502对SO42-溶液中高含量Ni2+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情况,考察了pH、温度、接触时间以及SO42-含量等对树脂静态吸附镍的性能影响,动态试验通过改变树脂层高度得出不同的吸附流出曲线,进而分析了该树脂对镍的吸附容量以及有效利用率。结果表明,该阴离子交换树脂对Ni2+最高时的吸附量能达到26 mg.g-1,且具有50%利用率,是一类很具有开发潜力的两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502螯合树脂 ^NI^2+ ^SO4^2- 吸附容量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N-氨荒酸盐脑放射性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洁 张俊波 王学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3-506,共4页
对 16个99mTcN核类氨荒酸盐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 ,采用Hansch方法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该类配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 ,得到了较为理想的QSAR方程 ,为该类脑灌注显像药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结果表明 :在设计新的99m... 对 16个99mTcN核类氨荒酸盐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 ,采用Hansch方法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该类配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 ,得到了较为理想的QSAR方程 ,为该类脑灌注显像药物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结果表明 :在设计新的99mTcN核氨荒酸盐类配合物时 ,应重点考虑对配体取代基的结构修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荒酸盐 ^^99mTcN(r(r’)NCS)2类配合物 脑显像剂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温度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的计算
13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非共振情况)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在CNO循环中,这两个核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16O和20Ne的含量,进而影响着17F和18F中微子的流量.计算表明,在(2~3)×107K温度范围内其分... 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非共振情况)下19F(p,α)16O与19F(p,γ)20Ne两反应道分支比.在CNO循环中,这两个核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16O和20Ne的含量,进而影响着17F和18F中微子的流量.计算表明,在(2~3)×107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值R约为1.189×103.这表明在CNO循环中,核反应19F(p,γ)20Ne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F(ρ ^α)^16O ^^19F(ρ ^γ)^20Ne 分支比r 极高温度 WKB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温度下^(17)O(p,α)^(14)N与^(17)O(p,γ)^(18)F两反应道分支比的计算
14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7-461,共5页
本文计算在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情况 )下 1 7O(p,α) 1 4N与 1 7O(p,γ) 1 8F两反应道分支比。在 (2~ 3)× 10 7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 R约为 5 .4× 10 - 8。这表明在 CN O循环中 ,核反应 1 7O(p,α) 1
关键词 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 CNO循环 ^^17O(p ^α)^14N ^^170(p ^γ)^18F 分支比r 核反应 反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志畑 林晓平 黄朝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924,共6页
【目的】结合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初步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共54例临床新近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病例... 【目的】结合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初步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共54例临床新近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并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病例,按国际分期系统(ISS及R-ISS)进行分期,并按1按病灶放射性浓聚最高层面测量SUVmax为SUVmax≥4组及SUVmax<4组;2按FLs数量分为FLs<3、FLs≥3及弥漫病灶分组;3按有无溶骨性破坏分为骨质破坏组及无骨质破坏组;4按病变区是否有软组织肿块分为有软组织肿块组及无软组织肿块组;5按有无髓外病变分为有EMD组及无EMD组进行分组;分析^(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与国际分期的相关性。【结果】54例多发性骨髓瘤中,ISSⅠ期12例、ISSⅡ期18例、ISSⅢ期24例。33例行染色体检测患者中,R-ISS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22例。局限性病灶与弥漫病灶在ISSⅠ、Ⅱ组与ISSⅢ组及ISS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4及0.004)。局限性病灶<3与局限性病灶≥3及弥漫病灶组在ISSⅠ组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有无软组织肿块在ISSⅠ组与Ⅱ、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有无髓外病变在ISSⅠ、Ⅱ组与ISS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比ISS及R-ISS分期,7例分期上调病例中6例为弥漫病灶。【结论】初诊MM患者^(18)F-FDG PET/CT浸润病灶的数量多少、是否有软组织肿块及是否有髓外病变的存在与患者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初诊MM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可为临床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8F-FDG PET/CT 国际分期系统(ISS及r—I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温度下^(27)Al(p,α)^(24)Mg与^(27)Al(p,γ)^(28)Si两个融合核反应分支比的计算
16
作者 叶波 盛祥东 戴长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66,共3页
采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 (非共振情况 )下2 7Al(p ,α) 2 4Mg与2 7Al(p ,γ) 2 8Si两反应道分支比。在T9=(0 .0 7~ 1)温度范围内 ,R≤ 1,且在T9=(0 .0 7~ 0 .3 )范围内 ,R≤ 0 .0 2。计算表明 ,融合核反应2 7Al(p ,α) 2 4Mg可以忽... 采用WKB方法计算在极高温度 (非共振情况 )下2 7Al(p ,α) 2 4Mg与2 7Al(p ,γ) 2 8Si两反应道分支比。在T9=(0 .0 7~ 1)温度范围内 ,R≤ 1,且在T9=(0 .0 7~ 0 .3 )范围内 ,R≤ 0 .0 2。计算表明 ,融合核反应2 7Al(p ,α) 2 4Mg可以忽略 ,Mg -Al循环是不封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Al(p ^a)^24Mg与^27Al(p ^r)^28Si 分支比r Ag-Al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色光度法测定菠菜及韭菜中的C_(2)O_(4)^(2-)含量
17
作者 庞海霞 李煜 +2 位作者 姜敏 张丹 熊海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4-268,共5页
C_(2)O_(4)^(2-)与Fe^(3+)可形成稳定的配离子[Fe(C_(2)O_(4))_(3)]^(3-),使铬菁R与Fe^(3+)形成的络合物发生配位转换,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从而实现水相中对C_(2)O_(4)^(2-)离子的裸眼识别,且体系在647 nm处的吸光度降低值ΔA与加入的C_... C_(2)O_(4)^(2-)与Fe^(3+)可形成稳定的配离子[Fe(C_(2)O_(4))_(3)]^(3-),使铬菁R与Fe^(3+)形成的络合物发生配位转换,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从而实现水相中对C_(2)O_(4)^(2-)离子的裸眼识别,且体系在647 nm处的吸光度降低值ΔA与加入的C_(2)O_(4)^(2-)浓度成正比,而其他常见阴离子则不会引起相应的颜色及光谱变化,由此建立了一种识别与检测C_(2)O_(4)^(2-)的新方法。在实验确定的最佳检测条件下,草酸根浓度在2.0×10^(-5)~1.4×10^(-4)mol/L内符合郎伯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用于蔬菜中的草酸根测定,测定回收率为93.3%~104.3%,可满足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铬菁r ^C_(2)O_(4)^(2-) 识别 检测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法测定二苯胺磺酸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家全 宋俊峰 张雪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7-570,共4页
 通过配合0.5mol·L-1硫酸溶液中二苯胺磺酸根在一支铂电极上的氧化和0.05mol·L-1硫酸溶液中高锰酸根在另一支铂电极上的还原,构建了类似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体系,在两铂电极间电位差为OV时,实现了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法测...  通过配合0.5mol·L-1硫酸溶液中二苯胺磺酸根在一支铂电极上的氧化和0.05mol·L-1硫酸溶液中高锰酸根在另一支铂电极上的还原,构建了类似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体系,在两铂电极间电位差为OV时,实现了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法测定二苯胺磺酸盐。二苯胺磺酸盐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被隔离在两个用盐桥相连的电极室中,以避免两者发生化学均相反应。在试验条件下,回路电流与二苯胺磺酸根的浓度在2.0×10-6-2.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10-7mol·L-1(S/N=3)。连续11次测定1.0×10-5mol·L-1二苯胺磺酸钠,电流值的RSD为0.52%。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工业产品中二苯胺磺酸盐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双安培法 二苯胺磺酸盐 高锰酸钾 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睦旦.nr'7 1 冉薯 摹仁j口r ^^^ ^^土岫口 ……………一…一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视觉电生理及对比敏感度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凤娟 董雅儒 刘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7-478,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的图形视网膜电图 (P- ERG)、图形视诱发电位 (P- VEP)及对比敏感度 (CS)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 37例早期 PACG患者行 P- ERG、 P- VEP及 CS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 (30例 )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 P...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的图形视网膜电图 (P- ERG)、图形视诱发电位 (P- VEP)及对比敏感度 (CS)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 37例早期 PACG患者行 P- ERG、 P- VEP及 CS检测 ,并与正常对照组 (30例 )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 PAC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ERG的 P50 波及 P- VEP的 P1 0 0 波均发生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 (P<0 .0 5 ) ;CS在高空间频率 MTF下降 (P<0 .0 5 )。结论 :P- ERG、P- VEP及 CS联合检测可以发现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视网膜电描记术 诱发电位 视觉 对比敏感度 ] ^…^ .n r一蚰上_’n一1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可保险性——对当前构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被引量:15
20
作者 竺效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99,共3页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已进入环境风险高发期,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可行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制度已迫在眉睫。在建立和实践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为了既能给受害人以及时、充分的救济,又能避免责任企业因承...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已进入环境风险高发期,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可行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制度已迫在眉睫。在建立和实践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为了既能给受害人以及时、充分的救济,又能避免责任企业因承担的赔偿责任过重而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量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可区分性、道德风险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细化相关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可保险性 环境责任保险 风险可预见性 道德风险 . ..…… .—L!电 ^^口1… ^州1/^nn一 N1 r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