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基于LAN/Control Net/Fieldbus分层结构的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林鹰 王小旭 刘畅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大型的生产线网络结构一般分为3层:生产现场层,过程监控制层和管理层,文章以某企业控制系统改造为背景,基于MelsecNet/10控制网络,对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控制方案,控制网络与企业管理层局域网的连接及系统运行模式等主要技术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现场总线 控制网络 局域网 分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trategy of smart manipulation by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of the reactionary zones for enhanced extreme thrust control of the next-generation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2
作者 Alexander N.Luk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35-642,共8页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get a bette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behavior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and nano...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get a bette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behavior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and nano-scale combustion mechanisms is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next-generation technologies for extreme control of the solid propellant thrust. Both experiments and theory confirm that the micro-and nan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excitation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is a rather universal phenomenon.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ncept,the micro-and nano-scale structures form both the fractal and self-organized wave patterns in the solid propellants reactionary zones. Control by the shape, the sizes and spacial orientation of the wave patterns allows manipulate by the energy exchange and release in the reactionary zones. A novel strategy for enhanced extreme thrust control in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are based on manipulation by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micro-and nan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and self-organized patterns formation in the reactionary zones with use of the system of acoustic waves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generated by special kind of ring-shaped electric discharges along with resonance laser radiation. Application of special kind of the ring-shaped electric discharges demands the minimum expenses of energy and opens prospects for almost inertia-free control by combustion processes. Nano-sized additives will enhance self-organizing and self-synchronization of the micro-and nan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on the nanometer scale. Suggested novel strategy opens the door for completely new ways for enhanced extreme thrust control of the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propulsion systems EXTREME thrust control Reactionary ZONES MICRO-SCALE OSCILLATORY networkS Self-organized wave patterns Energy-releasing ar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性自注意力机制CAN总线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彦彬 刘桂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数据采集、车联网等领域,对其安全入侵检测非常重要。为全面提升检测方法性能,提出一种双线性自注意力机制CAN总线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堆叠集成思想利用DNN、CNN和LSTM模型提取深度学习层特征;...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数据采集、车联网等领域,对其安全入侵检测非常重要。为全面提升检测方法性能,提出一种双线性自注意力机制CAN总线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堆叠集成思想利用DNN、CNN和LSTM模型提取深度学习层特征;随后通过双线性层分别提取自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与FNet特征,再将其与深度学习层特征残差连接融合;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入侵检测预测,体现高准确率、检测率和良好泛化性特点。在Car_Hacking公开数据集上实验表明,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和AUC值分别达0.951、0.996、0.997、0.960和0.984,且随着训练轮数增加其准确率、损失值误差分别保持在5%、10%以内,本文方法优于其他比较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实验装置评估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异常攻击识别检测率达99.23%,对于提高测控系统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控制区域网络CAN 自注意力机制 F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水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与分区管控——以雪绿漾片区为例
4
作者 丁金华 须如怡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苏南水网地区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加剧,采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测度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可持续性,为区域空间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增强水网地区生态系统自适应性。以苏州市的雪绿漾片区为例,... 苏南水网地区景观格局日趋破碎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加剧,采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测度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可持续性,为区域空间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增强水网地区生态系统自适应性。以苏州市的雪绿漾片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分析2002-2022年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分异特征,依据生态系统健康等级转移空间分布特征划定管控分区,并提出相应管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02-2022年雪绿漾片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均值持续下降,由0.38下降至0.28,Ⅰ级和Ⅱ级健康空间占比减少了约13.72%,Ⅲ级健康空间占比下降了约4.66%,Ⅳ级和Ⅴ级健康空间占比上升了约18.38%;健康指数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健康高值区多为水域密集地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完善;健康低值区以高度城镇化区域为主,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弱,生态健康整体水平较低。依据2002-2022年雪绿漾片区生态系统健康等级转移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区、稳定区和退化区3类空间管控分区,并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策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为空间分区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网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分区管控 水网地区 VOR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ic+:用于跨数据中心网络的改进Cubic拥塞控制算法
5
作者 龙铁 肖甫 +2 位作者 樊卫北 何昕 王俊昌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5-342,共8页
跨数据中心网络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DCNs)通过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组成的网络,分布式应用通常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DCNs和WAN的缓冲区大小、往返时延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 跨数据中心网络是处于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DCNs)通过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组成的网络,分布式应用通常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DCNs和WAN的缓冲区大小、往返时延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现有的Cubic拥塞控制算法在跨数据中心网络场景下出现降速不准确、丢包率过高以及与其他拥塞控制算法兼容性差等问题。针对以上挑战,提出了一种通过匹配不同发送速率模式的改进Cubic算法Cubic+。具体地,Cubic+整合了网络中的时延、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和丢包信号。当拥塞发生在浅缓冲交换机时,Cubic+会周期性地排空队列;当拥塞发生在深缓冲路由器时,Cubic+会快速减少堆积的数据包。基于大规模NS3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跨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模型下,Cubic+与现有流行算法相比,平均流完成时间最多减少了20.77%,第99百分位流完成时间最多减少了15.88%,为跨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了一种高吞吐的拥塞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拥塞控制 吞吐公平性 TCP传输 广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Transformer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6
作者 王浩轩 苏圣超 崔文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0-1716,共7页
针对当前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可用的训练数据集稀少且类别不均衡、难以提取时序性及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将报文输入到模型中进行对抗训练得到捕获正常报文时序特征的生成器和判别器... 针对当前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可用的训练数据集稀少且类别不均衡、难以提取时序性及泛化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将报文输入到模型中进行对抗训练得到捕获正常报文时序特征的生成器和判别器;通过判别器将输入的报文进行精确分类。为提升算法的泛化能力,使用生成器以随机掩码预测的方法进行入侵检测。经过测试并采用消融实验验证后,针对各类入侵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最新车载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实现更优异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局域网络 小样本学习 车载网络 入侵检测系统 自注意力模型 生成对抗网络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协同的低压配电台区DG分阶段电压控制策略
7
作者 李帅虎 邹谈 +2 位作者 李汉典 张志丹 曹一家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0,122,共10页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输出高峰期与负荷重载期不同步引发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DG分阶段电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云主站接收智能融合终端采集的台区历史运行数据,在云层构建基...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输出高峰期与负荷重载期不同步引发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DG分阶段电压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云主站接收智能融合终端采集的台区历史运行数据,在云层构建基于谱图论和图卷积网络的电压短时预测模型;然后,边层智能融合终端利用云层下发的电压预测模型和台区实时数据对电压进行短期预测,考虑低压配电网阻感比较大以及有功分布对电压的影响,将DG并网逆变器根据边层下发的电压预测值进行无功协调、有功削减、功率恢复3个阶段的控制,快速将电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当电压预测值与实时电压出现误差时,边层将出现误差的新数据集上传至云主站以对模型进行优化,实现电压实时控制策略下云层与边层协同;最后,通过某农村低压配电台区算例,分析所提的控制策略处理台区电压越限问题的实际效果,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低压配电台区 图卷积网络 云边协同 分阶段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
8
作者 陈波 张辉 +2 位作者 江一鸣 钟杭 王耀南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0-902,共13页
针对多机器人系统在战场、灾难现场等复杂未知环境下的区域搜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首先将仿生神经网络(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BNN)和不同分辨率下的区域栅格地图结合,构建分层仿生神... 针对多机器人系统在战场、灾难现场等复杂未知环境下的区域搜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仿生神经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区域搜索算法.首先将仿生神经网络(Bio-inspired neural network,BNN)和不同分辨率下的区域栅格地图结合,构建分层仿生神经网络信息模型,其中包括区域搜索神经网络信息模型(Area search ne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l,AS-BNN)和区域覆盖神经网络信息模型(Area coverage neural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l,AC-BNN).机器人在任务区域内实时探测到的环境信息将转换为AS-BNN和AC-BNN中神经元的动态活性值.其次,在分层仿生神经网络信息模型基础上引入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框架,并设计多机器人分层协同决策机制.当机器人处于正常搜索状态时,基于AS-BNN进行搜索路径滚动优化决策;当机器人陷入局部最优状态时,则启用ACBNN引导机器人快速找到新的未搜索区域.最后,在复杂未知环境下进行多机器人区域搜索仿真实验,并与该领域内的3种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在复杂未知环境下引导多机器人系统高效地完成区域搜索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环境 多机器人系统 区域搜索 仿生神经网络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TTCAN总线控制器的设计与验证
9
作者 曹燕 许高斌 +2 位作者 周东升 马渊明 冯建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为了提高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的实时性,文章基于时间触发CAN(time-triggered CAN,TTCAN)协议,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现TTCAN总线控制器。该控制器可在经典CAN模式与TTCAN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同时兼... 为了提高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的实时性,文章基于时间触发CAN(time-triggered CAN,TTCAN)协议,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现TTCAN总线控制器。该控制器可在经典CAN模式与TTCAN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同时兼容可变速率CAN(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CAN FD)协议下的高速通信。实验结果证明,相较于经典CAN总线控制器,该TTCAN总线控制器能够减少在高总线负载率下周期性报文的发送延时,在全波特率范围内且总线负载率大于等于60%的情况下,能够减少75%以上的CAN报文发送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时间触发 可变速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 FD) 总线负载率 周期性报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CANbus机床加工通讯的研究
10
作者 徐进 马建广 黄桂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本文采用了DSP和CAN总线的技术 ,利用DSP的实时和CAN数字传输、分布控制的特点 ,提出了实现现代机床加工控制的新方法 ,使机床加工控制更加高效、方便。
关键词 机床 DSP CANbus 串行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技术在皮卡森林消防车上的应用
11
作者 汤明明 于洪涛 +1 位作者 刘焕荣 苗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
森林火灾初期控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小型的四驱森林消防车的电气控制系统多由传统的电气元件组合而成,存有布线安装复杂、故障率高、操作步骤多等问题。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PLC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人机操作... 森林火灾初期控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小型的四驱森林消防车的电气控制系统多由传统的电气元件组合而成,存有布线安装复杂、故障率高、操作步骤多等问题。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PLC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一键式控制功能和安全保护等功能操作简便,以皮卡森林消防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AN总线技术在皮卡森林消防车上的集成技术应用、软件研发和结合方法,并进行实践测验。结果得出,CAN总线技术可以在该类型消防车上进行安装和使用,不仅促进了皮卡消防车通信系统的先进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还大幅度提升森林水罐消防车系统的性能及操作性;对拓展森林消防车以及在其他特种车辆的控制系统和功能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卡森林消防车 控制器局域网 消防车电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rate control on wireless transcoder
12
作者 Chen Xudong Zhu Qingxin Liao Yong Fu Qingyun Xiong Guangz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633-640,共8页
To guarantee the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a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method, a frame layer adaptive rate control algorithm for the wireless transcoder is proposed, which is capable of dyn... To guarantee the real-time transmission of a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method, a frame layer adaptive rate control algorithm for the wireless transcoder is proposed, which is capable of dynamically determining the transcoder's objective bit rate, according to the bandwidth variation of the wireless channel and the buffer occupancy. Then the transient performance, steady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rate control through the compromise between the end-to-end delay and the playout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aming media rate control transcode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H.264/A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圩区复合下垫面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彬权 陈丞 +2 位作者 肖洋 余煌浩 许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5-816,共12页
平原圩区地势低洼,下垫面类型多样,产汇流过程较为复杂,水文过程模拟和预报十分困难。为解决平原圩区洪水预报难题,建立考虑水田、旱地、林地、城市区与水域等多种下垫面类型的产汇流模型,利用MIKE 11 HD水动力模型模拟河道汇流过程,提... 平原圩区地势低洼,下垫面类型多样,产汇流过程较为复杂,水文过程模拟和预报十分困难。为解决平原圩区洪水预报难题,建立考虑水田、旱地、林地、城市区与水域等多种下垫面类型的产汇流模型,利用MIKE 11 HD水动力模型模拟河道汇流过程,提出面向平原圩区复合下垫面条件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河道水位预报误差校正,以提高模型精度。选择广州市南沙蕉门河排涝片为研究区,检验耦合模型的水位预报精度,并以2023年“9·7深圳特大暴雨”为移置场景输入,模拟不同排涝措施对河道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场次洪水的河道水位过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86和0.91,10场洪水中有8场的最高水位模拟误差小于0.05 m;采用BP神经网络校正后所有场次洪水的Nash效率系数均大于0.9,满足洪水预报的精度要求。研究区面临“9·7深圳特大暴雨”场景时存在内涝风险,需提升圩内蓄洪排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误差校正 MIKE 11 HD模型 平原圩区 BP神经网络 防洪排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演化路径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昌友 王昱 张彦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58-3369,共12页
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突出,探索安全风险演化路径并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对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意义重大。针对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特点,运用文本挖掘分析历史安全事故资料、铁路标准规范资料、现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相关... 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突出,探索安全风险演化路径并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对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意义重大。针对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特点,运用文本挖掘分析历史安全事故资料、铁路标准规范资料、现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等,结合“4M1E”理论和专家经验识别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和安全风险事件。采用质性分析法,结合现场调研和专家访谈,提取安全风险因素间、安全风险事件间、安全风险因素及事件间相互关系,构建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演化网络模型。基于风险演化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等,利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聚类系数、特征向量中心性、中间中心度等多项指标分析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演化网络节点重要度、边的关键性,从而确定关键链演化路径,并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包括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环境5类共41个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和塌方、突泥涌水等6个主要安全风险事件,确定了安全风险演化网络中8个关键节点、20条关键边和3条关键链,针对关键链风险演化路径提出了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为提高山区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铁路隧道 钻爆法 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演化路径 安全风险防控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轻量化网络的车载CAN入侵检测方法
15
作者 陈虹 张立昂 +2 位作者 金海波 武聪 齐兵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1-420,共10页
车载控制区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因缺少安全措施而易被攻击,因此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在保护车载CAN总线免受网络攻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载CAN总线入侵检测方法存在资... 车载控制区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因缺少安全措施而易被攻击,因此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在保护车载CAN总线免受网络攻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载CAN总线入侵检测方法存在资源开销大和延迟较高的问题.为减少检测延迟,提高检测率,提出一种利用改进的轻量化MobileViT模型对车载CAN总线进行入侵检测的方法.首先,将攻击流量可视化为彩色图,再使用GELU替换MobileViT的MV2模块中常规ReLU6,从而作为该模块的激活函数,可有效解决神经元死亡问题,提升模型收敛速度.使用指数衰减自动更新学习率,并通过迁移学习加速训练过程实现对彩色图分类,从而达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基于CAR-HACKING DATASET数据集的实验表明,改进后的MobileViT在消耗较少算力的情况下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准确率为100%,模型参数仅为2.12 MB,平均响应时间仅为1.6 ms,节省了训练资源,并保证了检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车载网络安全 轻量化 MobileViT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GAN的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数据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想 刘蓬勃 +2 位作者 赵剑 范科峰 李琳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4-1402,1456,共10页
针对目前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因攻击样本缺少而导致数据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GAN的CAN入侵检测数据增强方法,引入one-hot编码将CAN报文特征图像化,结合构建的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与真实攻击格式一致且内容差异的有效样本。通过... 针对目前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因攻击样本缺少而导致数据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GAN的CAN入侵检测数据增强方法,引入one-hot编码将CAN报文特征图像化,结合构建的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与真实攻击格式一致且内容差异的有效样本。通过采集实车数据作为真实样本进行训练,从特征图、t-SNE可视化、统计学分析和分类器验证角度验证了所生成的增强数据集的实用性,可提高入侵检测分类器准确率;与传统过采样算法含随机过采样(ROS)、合成少数过采样(SMOTE)、SMOTE-ENN、自适应合成过采样(ADASYN)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控制器局域网络 入侵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南星湖片区水网乡村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动态变化与分区管控研究
17
作者 丁金华 汪大庆 王沁园 《园林》 2024年第6期4-11,共8页
苏南地区是中国城镇发展的先行区,具有复杂的水网空间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殊性。伴随快速化城镇发展,水网乡村景观格局破碎化、生态风险增加等问题突显,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提出分区管控策略是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苏南地区是中国城镇发展的先行区,具有复杂的水网空间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殊性。伴随快速化城镇发展,水网乡村景观格局破碎化、生态风险增加等问题突显,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提出分区管控策略是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以苏州市南星湖片区为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研究区2010–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CA-Markov模型对2030年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测,提出时空动态变化下的空间分区管控策略。研究表明2010–2020年南星湖片区景观生态风险呈上升趋势,高、较高风险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77%、4.58%,中、较低风险面积有所下降,多向更高一级风险转移,其中荷花荡、甫港村等建设用地扩张区域风险等级上升较显著。2030年情景模拟下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不断上升,高、较高、中风险范围逐步扩张,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3%、0.23%、2.16%,较低、低风险面积则逐步缩减,相较于现状,2030年情景模拟下风险等级上升区主要集中于南星湖、汾湖周边等建设用地与水域镶嵌分布区域。将2020年与2030年土地利用模拟下的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进行叠置分析,基于现状与潜在风险区识别结果并提出时空动态演变下的空间分区管控策略,为实现苏南水网乡村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动态 分区管控 水网乡村 情景模拟 苏州市南星湖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C模型的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控策略——以吴江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须如怡 丁金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活力及组织力,抵御和适应外界压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模型,定量评价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异特征...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活力及组织力,抵御和适应外界压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模型,定量评价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异特征,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吴江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性,表现出“高值区较离散,低值区较集聚”的特征。健康高值区多聚集于乡村水网密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功能较完善;健康低值区主要集中于乡村工业产业建设集聚区域,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水网乡村景观生态健康水平下降。结合健康等级将吴江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协调发展区和开发管控区等4类空间管控分区,并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管控策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水网乡村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空间分区管控 水网乡村 苏州吴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四网融合的市域(郊)铁路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力 王冬海 +4 位作者 李雪飞 弓剑 池春玲 温艳辉 李红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四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对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战略,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是实现“四网融合”的关键条件。从信号系统应用情况看,近期市域(郊)铁路信号系统列控制式大多数采用CTCS2+ATO,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主要采用CBTC,有... 近年来,“四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对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战略,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是实现“四网融合”的关键条件。从信号系统应用情况看,近期市域(郊)铁路信号系统列控制式大多数采用CTCS2+ATO,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主要采用CBTC,有必要对这两种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依托实际工程应用需求,采用重点内容举例和类比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互联互通土建及设备系统需要具备的工程条件,并对两种典型列控系统情况进行说明;之后,结合国内互联互通线路接驳及车站配线工程需求,阐述互联互通主要设计原则、制式转换最关键的共管区设计要点,以举例分析方式对停车和不停车切换的典型运营场景进行说明;最后,根据不同的设备设置方式,从调度指挥、车载列控和联锁设备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全独立和完全融合两种系统互联互通的建议方案;系统阐述互联互通需要具备的工程条件、共管区结合列控系统统一布置的设计要点,按两套车载设备同时在线和作业流程研究典型运营场景,提出了完全独立和完全融合两种方案的调度信息处理、车辆接口方式和联锁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铁路 列车控制系统 四网融合 互联互通 共管区 运营场景 接口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水网地区绿色空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与调控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晓杰 丁金华 汪大庆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3-1292,共10页
【目的】研究快速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苏南水网地区绿色空间面临景观破碎化、生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及其引起的景观生态风险。【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 【目的】研究快速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苏南水网地区绿色空间面临景观破碎化、生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及其引起的景观生态风险。【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2000—2020年昆山市绿色空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依据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转移变化特征划定绿色空间管控分区。【结果】①2000—2020年,昆山市绿色空间总面积呈持续缩减态势,其中耕地面积下降明显,共减少20203.11 hm^(2),占比下降21.70%;水域面积先小幅增加后持续减少,总体减少3813.66 hm^(2);林地和草地面积占比较小,维持相对平稳。绿色空间用地类型间面积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转向建设用地,反映出绿色空间受人工建设干扰程度不断增强。②研究期间景观生态风险分布发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为低风险等级向更高一级转变。高、较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8.10%、6.61%,较低、低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缩减了8.25%和9.73%。③依据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转移变化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修复区、协调缓冲区和优化利用区3类管控分区。【结论】研究期间昆山市绿色空间景观生态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绿色空间用地类型转变与景观生态风险具有关联性,反映出绿色空间在人为建设活动扰动下生态压力不断增加。基于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提出绿色空间分区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景观生态风险 水网地区 风险调控 昆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