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铸魂强师”: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新时代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认知坐标、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向 |
姜勇
曹岳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共情能力如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 |
罗银科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活动理论视角下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中的矛盾与行动——以中国文化课程建设为例 |
薛丽娜
王永亮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理论逻辑与提升路径——基于情境学习理论 |
闫丽霞
陈玉祥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人工智能介入医务社工专业能力建设的前景对话及伦理探讨 |
杜今
姚蕙怡
李作兵
|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马勇
刘志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我国师德建设工作的实践发展研究——基于16家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的质性分析 |
赵倩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新时代师范生评价素养的价值意蕴、基本框架与培育路径——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视角 |
李华伟
李荣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关于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前提性思考 |
饶从满
王玥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0
|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向度及行动策略 |
容华
邓小华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1
|
新中国乡村教师媒介形象的国家叙事研究——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文本分析(1949-2021) |
张文明
陈嘉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2
|
《中庸》思想在教师专业道德生成中的运用 |
王鹏
徐思妍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高职领军教师的成长历程与启示:一项质性研究 |
王雪莲
涂三广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厘定、问题溯源与培养策略 |
李游
李笋南
张少杰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5
|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之规则立德:前提、价值和践行 |
王言胜
康秀云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6
|
基于教师权益的自主人工智能应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解读 |
苗逢春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4
|
|
17
|
美国高校面向职前教师培养的专业伦理课程:发展历程、目标定位与实践路径 |
丁奕
田凌晖
马世红
包雷
|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
徐孝民
刘冬青
杨恬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9
|
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 |
傅维利
刘磊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20
|
基于高校内部各群体差异性的师德建设与评价路径研究 |
丁兵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