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生命表及灯下成虫种群动态 被引量:4
1
作者 楚士娇 刘冰 +1 位作者 王佩玲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4,共9页
【目的】研究温度对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确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方法】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比较15, 20, 25, 30和35℃下八字地老虎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发育历期及繁殖... 【目的】研究温度对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确其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方法】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比较15, 20, 25, 30和35℃下八字地老虎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发育历期及繁殖力,分析不同温度对其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并计算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利用灯诱监测数据分析2020-2022年期间新疆库尔勒农区八字地老虎种群动态与日平均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15℃时八字地老虎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均低于30%,30℃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低于10%且蛹不能正常羽化,35℃时幼虫不能存活。八字地老虎各发育阶段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5, 20, 25, 30和35℃时卵历期分别为15.52, 7.40, 5.47, 4.88和3.88 d;15, 20, 25和30℃时幼虫历期分别为109.43, 40.53, 26.48和24.55 d;15, 20和25℃时蛹历期分别为41.43, 18.00和12.54 d。15℃时种群呈负增长,20和25℃时种群呈正增长,其中25℃时内禀增长率(r_m)最大。八字地老虎卵、1-6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1, 8.43,9.95, 10.26, 12.52, 13.58, 12.60和10.81℃,有效积温依次为79.62, 92.17, 56.09, 57.03, 39.35, 38.16, 80.72和172.39日·度。2020-2022年灯诱监测数据表明,八字地老虎在新疆库尔勒每年发生3代,成虫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对应的日平均温度在19.5~26.5℃之间。【结论】低于15℃时八字地老虎种群呈负增长,超过30℃时不能完成生活史,而20~25℃比较适合八字地老虎的生长与繁殖,该结果为明确新疆库尔勒八字地老虎的温度适应能力及其发生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地老虎 生命表参数 温度 发育历期 种群动态 两性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47
2
作者 梅增霞 吴青君 +1 位作者 张友军 花蕾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组建了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在 15℃、2 0℃、2 5℃和 30℃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在 15℃下卵—成虫的发育历期最长 (72 4天 ) ,而 30℃时仅为 2 1 2天 ,2 0... 组建了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在 15℃、2 0℃、2 5℃和 30℃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在 15℃下卵—成虫的发育历期最长 (72 4天 ) ,而 30℃时仅为 2 1 2天 ,2 0℃和 2 5℃时分别为 2 7 3天和 2 3 9天 ;韭菜迟眼蕈蚊卵、幼虫 ,蛹和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5 9℃、8 7℃ ,3 3℃和 7 8℃ ,有效积温分别为 77 7、2 6 7 2、75 7和 4 18 2日·度 ;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 ,雌虫寿命在 2 0℃时最长 ,为 11 7天 ,在 30℃下最短 ,仅存活 4 1天 ,除 30℃外在其它温度下雌蚊寿命均长于雄蚊 ;单雌产卵量在 2 0℃时最高 ,平均为 15 9 9粒 ,30℃时最低 ,为 114 7粒。 2 0℃~ 2 5℃是韭菜迟眼蕈蚊的最适生长温度 ,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种群趋势指数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实验种群 温度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定旭 王红伟 +3 位作者 王佳阳 康照奎 董钧锋 沈佐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3-779,共7页
为探索温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17,20,23,26,29和32(±1)℃,80%±7%RH和15L∶9D条件下,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存活率和/或产卵量,组建了桃小食心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 为探索温度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17,20,23,26,29和32(±1)℃,80%±7%RH和15L∶9D条件下,测定了桃小食心虫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存活率和/或产卵量,组建了桃小食心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初孵幼虫的蛀果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幼虫脱果率与温度之间呈抛物线关系:y=-0.5638x2+27.882x-269.18(R2=0.9801,P<0.01);结茧率和羽化率在17~29℃间无明显变化,但在32℃时则明显降低;雌蛾的产卵量和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3℃时雌蛾交配率最高。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趋势指数在17~29℃间均大于1,26℃时内禀增长率最高;世代存活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S=-0.073x3+4.626x2-92.019x+596.57(R2=0.9832)表示;内禀增长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rm=-0.0008x2+0.0409x-0.4438(R2=0.9851)描述。据此得出,23~26℃是最适宜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实验种群 温度 生命表 发育历期 存活率 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马铃薯块茎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秀萍 李正跃 +1 位作者 陈斌 孙跃先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773-776,共4页
在10,14,18,22,26,29,32和35℃恒温下,观察了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蛾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马铃薯块茎蛾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04±0.66℃和497.83±18.40日度。29℃时全代... 在10,14,18,22,26,29,32和35℃恒温下,观察了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蛾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马铃薯块茎蛾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04±0.66℃和497.83±18.40日度。29℃时全代发育历期最短,22℃时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量最大达114.67粒。7种温度下马铃薯块茎蛾种群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1.2%、28.9%、56.1%、56.8%、62.9%和29.9%、7.01%。29℃时世代存活率最高。29℃下种群趋势指数、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均高于其它温度处理。26℃时种群加倍时间只需7.53 d。14℃时种群出现负增长,10℃下马铃薯块茎蛾幼虫和蛹均不能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蛾 温度 实验种群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金英 邓望喜 +1 位作者 杨石城 汪钟信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在15 、20 、25 、30 和35 ℃五种温度下, 观察了美洲斑潜蝇 Lirio myza sativae Blanchard 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 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 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 在15 、20 、25 、30 和35 ℃五种温度下, 观察了美洲斑潜蝇 Lirio myza sativae Blanchard 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等, 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 估测了种群参数。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缩短, 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 卵、幼虫、蛹的历期变化分别为76 ~20 天, 127 ~29 天, 343 ~68 天; 成虫寿命变化为173 ~65 天。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5 ℃, 98 ℃, 115 ℃, 109 ℃, 有效积温为539 , 527 , 1285 , 2299 日度。在五种温度下, 卵的存活率均在842 % 以上。幼虫除在15 ℃时存活率为667 % 外, 其它温度均在946 % 以上, 蛹的存活率变化幅度最大, 25 ℃时为803 % , 35 ℃时仅为100 % 。30 ℃时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 最大, 加倍时间最短, 净生殖率最高。在20 ~35 ℃四种温度下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阶段所占比例均在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温度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星瓢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宏祖 王兰 董红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组建了十一星瓢虫在16℃、20℃、24℃、28℃和32℃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6℃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64.2天),而32℃时仅为16.4天,24℃和28℃时分别为27.1天和21.5天。卵、幼虫、蛹和世代... 组建了十一星瓢虫在16℃、20℃、24℃、28℃和32℃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6℃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64.2天),而32℃时仅为16.4天,24℃和28℃时分别为27.1天和21.5天。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11.1℃,12.5℃和10.6℃,有效积温分别为40.9,110.3,39.7,359.4日.度。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16℃时最长,为34.7天,在32℃下最短,为14.1天;单雌产卵量在24℃时最高,平均为463.8粒,32℃时最低,为96.4粒。在恒温24℃~28℃内,十一星瓢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力较高,种群加倍时间较短。16℃时种群增长受到较大制约,种群趋势指数仅为24℃时的10.7%,种群加倍时间约22.3天,为24℃时的4.1倍。32℃时十一星瓢虫的发育历期缩短,存活率、繁殖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星瓢虫 实验种群 温度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天敌——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 (Doubleday & Hewitson)) 被引量:9
7
作者 刘雪凌 韩诗畴 曾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27-3531,共5页
为了研究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 & Hewitson))能否在广东省室温下顺利繁殖以及探讨其繁殖的最适温度,研究通过观察建立了室温和恒温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在温度18~35 ℃之间,相对湿度85%左右时,安婀珍蝶从第1代到第4... 为了研究安婀珍蝶(Actinote anteas(Doubleday & Hewitson))能否在广东省室温下顺利繁殖以及探讨其繁殖的最适温度,研究通过观察建立了室温和恒温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在温度18~35 ℃之间,相对湿度85%左右时,安婀珍蝶从第1代到第4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2.78、34.28、12.53、19.47;其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287、0.0308、0.0250、0.0282,表明在室温下安婀珍蝶实验种群的世代繁殖力较高.在14~26 ℃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中,安婀珍蝶23 ℃时,内禀增长率rm为0.0401,最高,说明23 ℃是安婀珍蝶的繁殖最适温度.这些都为安婀珍蝶能否在广东地区顺利建立稳定的种群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婀珍蝶 室温 恒温 实验种群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粉蝶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4
8
作者 徐世才 延志连 +2 位作者 贺民 张维 王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组建了菜粉蝶(PierisrapaeL.)在16、19、22、25℃和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且在16-28℃内,菜粉蝶的各虫态均能正常发育。在16℃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为49.52d,而28℃时仅为20.... 组建了菜粉蝶(PierisrapaeL.)在16、19、22、25℃和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且在16-28℃内,菜粉蝶的各虫态均能正常发育。在16℃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为49.52d,而28℃时仅为20.38d。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16℃时最长为8.62d,在28℃下最短为3.01d;单雌产卵量在25℃时最高,平均为120.13粒,16℃和28℃最低,平均为110.01粒。在恒温22-28℃内,种群趋势指数较高,这说明在该温区较适合于菜粉蝶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温度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恒定温度下苜蓿斑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应武 窦彩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2,共5页
通过对苜蓿斑蚜Therioa phistrifolii(Monell)实验种群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的观察与统计,组建了苜蓿斑蚜在5种恒定温度(18,20,23,25,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对其实验种群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8~28... 通过对苜蓿斑蚜Therioa phistrifolii(Monell)实验种群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生长与繁殖的观察与统计,组建了苜蓿斑蚜在5种恒定温度(18,20,23,25,28℃)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对其实验种群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8~28℃,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ifolii(Monell)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单雌一生平均生殖力分别为49.89,64.51,76.42,84.73和64.76头;其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率(m)和周限增长率(λ)在18~25℃之间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5℃最高,分别为71.802,0.2843和1.3289,到28℃时又下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苜蓿斑翅蚜世代历期(T)在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斑蚜 恒定温度 生命表参数 实验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欣诺 王丽艳 +6 位作者 张海燕 王鹏南 陈茜 孙红 刘爽 郭婷婷 杨克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869-1872,共4页
为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螟,了解玉米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尤为重要。在实验室中设置5个恒温(35℃、30℃、25℃、20℃、15℃)环境,相对湿度为75%,研究不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玉米螟实验种群生... 为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螟,了解玉米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尤为重要。在实验室中设置5个恒温(35℃、30℃、25℃、20℃、15℃)环境,相对湿度为75%,研究不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卵的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和羽化率在25℃下均为最高.繁殖力也在25℃下达到最大值:在15-30℃温度范围下玉米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生长速度;净生殖力(R0)和内禀增长率(rm)分别在36.80~60.14和0.07-0.10之间,且25℃下的这两项指标最高:根据生命表显示.玉米螟种群趋势指数与繁殖天数呈抛物线趋势,在25℃时种群趋势指数达到最大。据此可知.25℃为最适宜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种群生命表:不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4
11
作者 焦懿 赵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90,共5页
在 15、 18、 2 1、 2 4、 2 7和 30℃恒温下 ,观察了温度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ericeri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 ,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2 1℃和 499 4日&... 在 15、 18、 2 1、 2 4、 2 7和 30℃恒温下 ,观察了温度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ericeri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 ,组建了相应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2 1℃和 499 4日·度。2 7℃时发育历期最短 ,产卵量、产卵率和卵孵化率最高。 2 4℃时雌虫怀卵量最多 ,3~ 5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最高。 6种温度下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种群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 8 5 %、 2 5 2 %、 5 0 3%、 6 8 2 %、 49 8%和 38 1%。 2 4℃时世代存活率、种群趋势指数、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力均高于其它温度处理。 2 4℃和 2 7℃时种群加倍时间只需 12天。 18℃时种群出现负增长 ,15℃时白蜡虫花翅跳小蜂不产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花翅跳小蜂 温度 实验种群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寄生性天敌 白蜡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下铃木氏果蝇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远鹏 陈晓 +4 位作者 陈婷婷 吴道慧 肖春 张帅 张立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1,110,共7页
为进一步阐明温度对铃木氏果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补充铃木氏果蝇基础生物学信息,本研究在室内14~20℃、26~32℃变温条件下人工饲养铃木氏果蝇,对比不同变温条件下铃木氏果蝇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并构建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为进一步阐明温度对铃木氏果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补充铃木氏果蝇基础生物学信息,本研究在室内14~20℃、26~32℃变温条件下人工饲养铃木氏果蝇,对比不同变温条件下铃木氏果蝇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并构建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表明:与26~32℃处理相比,14~20℃变温处理下铃木氏果蝇的各阶段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及产卵前期均较长。14~20℃变温处理下该虫年龄-阶段特征存活率(sxj)、年龄-特征存活率(lx)、年龄-阶段特征生殖能力(vxy)以及期望寿命(exy)均高于26~32℃处理,而繁殖力(fxj、mx)低于26~32℃处理。14~20℃变温处理下该虫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低于26~32℃处理,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高于26~32℃处理。在变温条件下,高温相较于低温更利于铃木氏果蝇的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氏果蝇 变温 生长发育 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玉婷 梁玲 +2 位作者 史彩华 谢文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研究了该虫北京种群在4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其他的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以及产卵前... 为了明确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研究了该虫北京种群在4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其他的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以及产卵前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5℃条件下的单雌产卵量为85.34粒,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平均世代周期(T)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25℃下净增殖率(R_0)最大,为45.77。韭菜迟眼蕈蚊在15~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但25℃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温度 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 发育历期 种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华南冠网蝽生长发育及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亮 丁茜 +4 位作者 叶茂翔 吴蓉 黄智慧 任秋霞 刘寿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54-56,共3页
为了了解温度对华南冠网蝽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和室外调查2种方式,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华南冠网蝽的发育历期、生命参数、自然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华南冠网蝽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试验种群生命表参数有明显差异;在18... 为了了解温度对华南冠网蝽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和室外调查2种方式,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华南冠网蝽的发育历期、生命参数、自然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华南冠网蝽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试验种群生命表参数有明显差异;在18℃下,华南冠网蝽生长发育较为迟缓,完成1个世代所需的时间为33.25 d,在30℃下所需时间最短,发育历期为24.48 d,18℃下华南冠网蝽的世代存活率最高,为82.2%,其次是27℃,为74.3%。室外调查结果显示,华南冠网蝽在适温季节喜欢在温暖、向阳的枝条上活动取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冠网蝽 温度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