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五元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显威 赵颖 +3 位作者 吴雪梅 邓嘉莉 王莹 范志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7-540,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 31G 水平上对三种五元杂环物质进行了构型优化,对优化后的构型做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通过轨道分析,探索了分子内部电子跃迁的机理。结果表明,这三种五元化合物HOMO到LUMO的跃...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 31G 水平上对三种五元杂环物质进行了构型优化,对优化后的构型做振动分析,均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通过轨道分析,探索了分子内部电子跃迁的机理。结果表明,这三种五元化合物HOMO到LUMO的跃迁是电子从C1、C2、C3和C4转移到杂原子(吡咯中的N原子,呋喃中的O原子和噻吩中的S原子)上,并在6 31G 水平上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分别计算了三种物质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杂环 量子化学 荧光光谱 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等离子体M带谱3d→4f和3d→5f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强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宁选 张建军 董晨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8,共9页
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强度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平衡金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跃迁中离子的平均电离度、电荷态分布和能级布居数等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 电子离子碰撞激发强度在超组态碰撞辐射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平衡金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跃迁中离子的平均电离度、电荷态分布和能级布居数等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高离化态金离子(Au51+、Au50+、Au49+)精细结构能级3d→4f和3d→5f的碰撞强度,计算中详细考虑了电子关联效应和Breit相互作用对碰撞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可获得的其它理论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电子碰撞强度 电子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_3PAuX和Ph_3AsAuX(X=Cl,Br)的最低三重激发态(英文)
3
作者 莽朝永 自俊青 +1 位作者 赵霞 吴克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13-2117,共5页
分子水平上的激发态理论研究能够用来解释分子材料的多色发光机理.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种二配位的Au(I)配合物Ph3PAuCl,Ph3PAuBr,Ph3AsAuCl和Ph3AsAuBr的分子结构限制的三重激发态(T1a)和分子结构松弛的三重激发态(T1b... 分子水平上的激发态理论研究能够用来解释分子材料的多色发光机理.采用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研究了四种二配位的Au(I)配合物Ph3PAuCl,Ph3PAuBr,Ph3AsAuCl和Ph3AsAuBr的分子结构限制的三重激发态(T1a)和分子结构松弛的三重激发态(T1b)的分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由于θ(PAuX)/θ(AsAuX)从180°扭曲到120°左右,T1b态的能量在单线态组态相互作用(CIS)水平上降低了0.805-1.124eV,在密度泛函理论(DFT)水平上降低了0.820-0.947eV.自然键轨道电荷布居数分析表明,在T1a态中两个单电子主要分布在一个苯基上,而在T1b态中两个单电子分布在PAuX/AsAuX上.因此,在晶体中观察到的较高能磷光归属于T1a态的苯基之间的3π*→1π电子跃迁,而较低能磷光主要起源于T1b态的Au的3σ*→1σ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配合物 发光 激发态 单组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组态相互作用理论方法及程序的实现
4
作者 周泰锦 莫亦荣 +1 位作者 孟辉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17-819,共3页
特征组态相互作用理论方法及程序的实现周泰锦,莫亦荣,孟辉,张鸿斌(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原子簇化合物,结构多面体及化学吸附,过渡态、激发态、反应动力学,催化反应等的量子化学研究,对于探讨化... 特征组态相互作用理论方法及程序的实现周泰锦,莫亦荣,孟辉,张鸿斌(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原子簇化合物,结构多面体及化学吸附,过渡态、激发态、反应动力学,催化反应等的量子化学研究,对于探讨化学反应过程,研究反应机理,验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组态相互作用理论 量子化学 群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咔唑异构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会萍 白福全 +3 位作者 郑清川 赵增霞 赵晓杰 张红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分别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在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5个吲哚咔唑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在此结构的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相同基组水平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计算了模型分子的吸收... 分别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在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5个吲哚咔唑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在此结构的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相同基组水平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计算了模型分子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这几个吲哚咔唑异构体的发射光谱有明显的差别,如异构体5([3,2-b]型)有较大的振子强度,但是相对于其他异构体,其发射能量最小;异构体4([3,2-a]型)的发射能量最大;异构体2([2,3-b]型)的最大振子强度在250-450 nm范围内,与其他几个分子相比为最小.这主要是由分子的激发态几何变化和轨道能级的不同导致的.本文还考察了这类分子的一阶超极化率,结果显示5个分子极化率在同一水平,但静态第一超极化率(β0)有明显差别,异构体2的β0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吲哚咔唑 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吸收和发射光谱 非线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咔唑间连接方式不同引起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王会萍 白福全 +2 位作者 郑清川 赵增霞 张红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4-2438,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了咔唑分子和14种双咔唑结构异构体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下计算了模型分子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及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了咔唑分子和14种双咔唑结构异构体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下计算了模型分子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及电荷跃迁性质.讨论了双咔唑构型的变化带来的性质上的变化,与实验值相比得到了精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双咔唑的前线轨道能量值、电离能和亲和势及重组能的变化,全面研究了不同构型的应用,为实验上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吸收发射光谱 重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