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分析山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志慧 曹文豪 +2 位作者 李新宝 雒廷亮 刘国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2,178,共4页
用水蒸汽蒸馏法收集山茱萸挥发性成分,其浓缩的乙酸乙酯溶液用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共分离得到52个峰,鉴定了其中的45种,占总峰面积的93.16%。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面积归一化法含量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5.12%)、邻... 用水蒸汽蒸馏法收集山茱萸挥发性成分,其浓缩的乙酸乙酯溶液用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共分离得到52个峰,鉴定了其中的45种,占总峰面积的93.16%。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面积归一化法含量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5.1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85%)、乙酸(5.45%)、糠醛(4.64%)、1-二十二碳烯(3.07%)、E-5-二十碳烯(3.02%)、2.4-二苯基-4-甲基-2(E)-戊烯(2.5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48%)、环二十四烷(2.18%)、1-十八碳烯(2.15%)、反-氧化芳樟醇(1.9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延惠 冯建灿 +5 位作者 郑先波 李继东 武应霞 毕会涛 吴国新 姚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而珍贵的中药材。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山茱萸资源,综述了近30年来我国有关山茱萸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及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并指明了今后有关山茱萸的科研、栽培和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山茱萸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茱萸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艳妮 李慧敏 +2 位作者 徐融 韦春桃 康杰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中药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maceae)植物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主产河南、浙江和陕西,四川、安徽和山东也有栽培。山茱萸还具有调节免疫、降血糖、抗氧化及抗癌等... 中药山茱萸为山茱萸科(Comaceae)植物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主产河南、浙江和陕西,四川、安徽和山东也有栽培。山茱萸还具有调节免疫、降血糖、抗氧化及抗癌等作用,包含有机酸及其酯类、五环三萜及其酯类、环烯醚萜类、鞣质、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活性成分,其中,马钱苷是山茱萸药材检测的标准成分,没食子酸具有抗肿瘤作用,5-羟甲基糠醛(5-HMF,5-hydroxymethylfurfural)有保护肝肾、抗氧化等药理活性,原儿茶酸具有抗菌及抗肿瘤作用,因此,这4种成分可作为山茱萸药材和饮片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HPLC—DAD 马钱苷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原儿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如新 羊卫平 樊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超声功率(A)、时间(B)、溶媒用量(C)和频率(D)4个因素对熊果酸提取的影响.得出超声波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用15倍量无水乙醇浸泡24 h在输入功率40%下超声10 m in.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法 山茱萸 熊果酸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鲜果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劲光 刘延琳 +1 位作者 宋建强 张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198,共5页
【目的】检测新鲜山茱萸的香气成分,为山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茱萸新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 【目的】检测新鲜山茱萸的香气成分,为山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茱萸新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山茱萸新鲜果实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分离共得到50个峰,鉴定出47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3%,其中醇类、醛类、酸类分别为16,6,6种,分别占山茱萸鲜果香气成分总量的27.12%,13.89%,9.11%;香气成分含量排在前10位的物质分别为:4-(2-羟乙基)酚、戊烯二酐、苯并噻唑、水杨酸甲酯、十一酸、间呋喃醛、对-(孟)-8-烯-3-醇(、Z)-3-己烯-1-醇、芳樟醇和4-戊烯醛。【结论】醇类、醛类和羧酸类物质对山茱萸鲜果的香气有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香气成分 水蒸气蒸馏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山茱萸ISSR-PCR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关锰 白成科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4,共5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从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Mg^2+浓度和dNTP浓度4种因素3个水平,对山茱萸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模板DNA浓度、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检测.结果表明,20弘LISSR—PCR反...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从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Mg^2+浓度和dNTP浓度4种因素3个水平,对山茱萸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模板DNA浓度、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检测.结果表明,20弘L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PC Rbuffer、150μmol/LdNTP、1.0μmaol/L引物、2.5mmol/L Mg^2+和2.0U TaqDNA聚合酶,最佳模板DNA浓度为20-80ng,引物UBC835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山茱萸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山茱萸中丁香酚的含量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先敏 伍文聪 +1 位作者 吴银梅 祁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12-5613,5618,共3页
[目的]建立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药材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毛细管柱,未涂层毛细管(50cm×50μm,有效长度40cm);1×TBE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80nm;温度,15℃;进样条件,压力差进样,10s;... [目的]建立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药材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毛细管柱,未涂层毛细管(50cm×50μm,有效长度40cm);1×TBE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80nm;温度,15℃;进样条件,压力差进样,10s;进样高度,8cm。每天分析之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重蒸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柱5min;进样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重蒸水、运行缓冲液冲洗3min。[结果]丁香酚在0.08~1.0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9760.03x-19.02(R2=0.9903),平均回收率为97.5%,RSD值为1.4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山茱萸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丁香酚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茱萸种实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火根 方升佐 +2 位作者 洪岩 解荷锋 梁呈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6-58,共3页
The length, diameter, shape coefficient of fruit, the fresh weight, length, diameter, shape coefficient, weight of seed and pulp production ratio from 6 sources of Macrocarpium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Nakai were ... The length, diameter, shape coefficient of fruit, the fresh weight, length, diameter, shape coefficient, weight of seed and pulp production ratio from 6 sources of Macrocarpium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Nakai were analyzed. For all 9 character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within mother trees, howe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among sources and trees with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vary from 13.39% to 36.43%. The order of the variation degree is among sources>among mother trees>within mother trees. Drupe size and shape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ose of seed, but the pulp production ratio was not relat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产地 种实性状 性状变异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优化山茱萸果肉的提取条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慧敏 刘艳妮 +1 位作者 王小蕊 康杰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新鲜山茱萸果肉中含有单糖、多糖、有机酸、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蒽醌、甾体和内酯等成分,临床上多用山萸肉和酒山萸肉;山茱萸是常用的降血... 山茱萸(Com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新鲜山茱萸果肉中含有单糖、多糖、有机酸、苷类、环烯醚萜类、黄酮、蒽醌、甾体和内酯等成分,临床上多用山萸肉和酒山萸肉;山茱萸是常用的降血糖药物,常出现在中医降血糖的组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果肉 乙醇提取物 提取条件 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抑制率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呈 李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0-994,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预处理4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山茱萸...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预处理4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山茱萸多糖平均提取得率为5.29%;超声法提取与传统热水醇沉法比较,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耗能较少,提取效率更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作为山茱萸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山茱萸多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利口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劲光 刘延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9-715,共7页
山茱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促进我国山茱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应用溶液萃取法与固相微萃取法对山茱萸利口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共鉴定出山茱萸利口酒中6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酯类、酸类分别为15... 山茱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促进我国山茱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应用溶液萃取法与固相微萃取法对山茱萸利口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共鉴定出山茱萸利口酒中6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酯类、酸类分别为15,22,12种,占利口酒香气成分总量的56.12%,13.61%,27.66%。含量较高的有: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丁二酸单乙酯、2,3-丁二醇、2-苯乙醇、3-甲基-1-丁醇、乙酸、辛酸乙酯、辛酸等。结果表明两种萃取技术结合使用,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山茱萸利口酒香气成分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利口酒 香气成分 溶剂萃取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大孔树脂脱色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呈 王桂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6-1120,1169,共6页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细胞抑制率3个指标,从D301、D303、D315、D900树脂筛选出脱色效果较好的树脂;采用MTT法检测,脱色后的山茱萸粗多糖抗HL-60细胞活性提高;对D303树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是时间7 h... 以脱色率、多糖保留率和细胞抑制率3个指标,从D301、D303、D315、D900树脂筛选出脱色效果较好的树脂;采用MTT法检测,脱色后的山茱萸粗多糖抗HL-60细胞活性提高;对D303树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是时间7 h、温度50℃、样品浓度15 mg/m L,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9.71%、81.12%。大孔树脂脱色工艺的研究,为山茱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多糖 大孔树脂 脱色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霞 孔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78-1779,共2页
目的:建立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VP-ODS(250mm×4.6mm)色谱柱,甲醇-0.05mol/L乙酸铵溶液(84: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在0.010~0... 目的:建立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VP-ODS(250mm×4.6mm)色谱柱,甲醇-0.05mol/L乙酸铵溶液(84: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在0.010~0.320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052×10^7×C+2745.1552,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1.45%。结论:HPLC法可使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达到基线分离,简便准确,可用于药材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齐墩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提取中蛋白质去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呈 李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比较Sevag法、酶法、酶法-Sevag法,选择最优的脱蛋白方法,为山茱萸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多糖损失率、蛋白质脱除率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选用Sevag法、酶法和酶-Sevag法分别对山茱萸粗多糖进行脱蛋白... 目的:比较Sevag法、酶法、酶法-Sevag法,选择最优的脱蛋白方法,为山茱萸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多糖损失率、蛋白质脱除率和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选用Sevag法、酶法和酶-Sevag法分别对山茱萸粗多糖进行脱蛋白。对酶法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的工艺。结果:Sevag法、酶法、酶-Sevag法的蛋白脱除率分别为84.50%、78.55%、81.24%,多糖损失率分别为61.30%、28.54%、10.13%;酶法最优工艺条件是酶量4.0%、时间2 h、温度60℃、pH值6.8。结论:酶-Sevag法是山茱萸粗多糖脱蛋白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脱蛋白 正交试验 酶-Sevag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和水蜡树果实中多糖与总黄酮含量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欣 杨欣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990-18991,19015,共3页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女贞子和水蜡树果实中的总黄酮,用蒸馏水提取其中的多糖。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总黄酮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蜡树果和女贞子中总黄酮与多糖含量分别为1.788%、2.036%和8.789%、9.476%。
关键词 水蜡树果 女贞子 总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对AGEs诱导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沈红胜 许惠琴 +5 位作者 陆春红 戴国英 徐康 吕兴 陈玉萍 吴云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特征成分马钱苷、莫诺苷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用马钱苷、莫诺苷(终浓度分别为100、10、μmol·L^-1)预孵1h后,再加人AGE/(200mg&... 目的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特征成分马钱苷、莫诺苷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用马钱苷、莫诺苷(终浓度分别为100、10、μmol·L^-1)预孵1h后,再加人AGE/(200mg·L^-1)刺激,并设氨基胍为阳性对照,孵育24h后,采用MTT法检测马钱苷、莫诺苷对HUVEC增殖率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氧化氮(NO)、内皮素(ET-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HU-VEC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NF-kB)的蛋白表达.结果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特征成分马钱苷、莫诺苷能抑制AGEs导致的HUVEC损伤,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RAGE、NF-kB蛋白表达上调(/3〈0.01),ET-1、MCP-1、VCAM-1分泌增加(P〈0.01),NO水平降低(P〈0.01).马钱苷、莫诺苷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下调RAGE、NF-kB蛋白表达,减少ET-1、MCP-1、VCAM-1分泌,升高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特征成分马钱苷、莫诺苷对AGEs导致的HUV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下调RAGE蛋白表达,抑制RAGE受体相关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马钱苷 莫诺苷 糖尿病 AGEs HU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叶挥发性成分的SHS-GC-MS分段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亚荣 杜勇军 +5 位作者 李倩 杨群力 杨水萌 王锴 石颖 倪士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13,共13页
分析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变化规律。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在不同温度段下,采集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山茱萸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鉴定出了80种、93种和85种成分。结果显示,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 分析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变化规律。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在不同温度段下,采集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GC-MS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山茱萸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鉴定出了80种、93种和85种成分。结果显示,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醇类、萜烯类、酯类、醛酮类、酚酸类、烃类、呋喃类及其他类成分组成;且主要为醇类及醛酮类成分,其中,醇类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7.532%,23.482%,29.583%,醛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56.197%,51.846%,35.189%;低温条件下质量分数较高的特殊成分有(1R)-(+)-α-蒎烯(8.870%)、4-甲基环己醇(5.105%);中温条件下质量分数较高的特殊成分是己基过氧化氢(2.098%);高温条件下质量分数较高的特殊成分有3-糠醛(2.286%)、正己醇(2.585%),β-月桂烯(2.439%)和1-氯十一烷(3.610%)。该研究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技术对3个温度段下山茱萸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温度下其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山茱萸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挥发性成分 静态顶空进样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山茱萸种子中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韶君 王耀辉 +3 位作者 李成海 孙智霖 康杰芳 王喆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山茱萸(Cornus o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 Linn.)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产自中国的陕西、河南和浙江等地,在四川、安徽和山东等地亦有栽培.山茱萸是世界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临床上常以成熟果实... 山茱萸(Cornus oficinalis Sieb.et Zucc.)为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 Linn.)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产自中国的陕西、河南和浙江等地,在四川、安徽和山东等地亦有栽培.山茱萸是世界三大名贵木本药材之一,临床上常以成熟果实去核后的果肉入药,而占山茱萸果实质量约80%的种子则被大量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种子 GC-MS 油脂含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和溶剂法提取山茱萸中总皂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励建荣 夏道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本文通过溶剂法和超声法对山茱萸中总皂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等为因素,选用L16(43×26)和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提取效率高于溶剂提取,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优化工艺条件是:提... 本文通过溶剂法和超声法对山茱萸中总皂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等为因素,选用L16(43×26)和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提取效率高于溶剂提取,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优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20min,95%乙醇用量为50ml。在此条件下,总皂甙的提取效率较高,其水解产物人参二醇含量可达5.1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总皂甙 超声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丽 许海丹 裘秋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0期7494-7496,共3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茱萸中多糖的含量,正交实验优化显色条件,确定5%苯酚用量1.2mL,浓硫酸用量7.0mL,反应时间20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6.0393C-0.0148,r=0.9994(n=6),在(10~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4.93%...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茱萸中多糖的含量,正交实验优化显色条件,确定5%苯酚用量1.2mL,浓硫酸用量7.0mL,反应时间20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6.0393C-0.0148,r=0.9994(n=6),在(10~1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4.93%,RSD=1.87%(n=6)。测得多糖平均含量为45.2%,RSD=1.72%(n=6)。该法快速、准确、灵敏,可为山茱萸中多糖的测定、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多糖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