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Property of Salicylaldehyde Schiff Base Metal Complexes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Model Sulfides 被引量:2
1
作者 Jia Chaoyang Liang Shuyuan +4 位作者 Liu Lei Shao Xue Zhang Longli Wang Fangzhu Jiang Cuiyu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1期58-66,共9页
Seven kinds of Schiff base metal complexes(C1-C7)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substituted salicylaldehyde Schiff base with cobalt nitrate,nickel nitrate,and copper nitrate,respectively.The oxygen carrying perfo... Seven kinds of Schiff base metal complexes(C1-C7)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substituted salicylaldehyde Schiff base with cobalt nitrate,nickel nitrate,and copper nitrate,respectively.The oxygen carrying performance,and the catalytic property of complexes for the oxidation of model sulfides 1-hexanethiol,dibutyl sulfide,and 2-methylthiophene along with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explored,while the oxidized products of the model sulfides were also analyzed and characteri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property of the complexes is determined by their oxygen carrying performance and solubility in n-octane.The oxygen carry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mplexe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entral ion species,the electronic effects,and the spatial effects of the substituents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conjugation.More specifically,the oxygen carrying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by enhancing the oxygenation capacity of the central metal ions,increasing the electron donating ability of the ligand substituent,and diminishing the steric hindrance as well as extending the conjugated chain.Complexes C7 were found to be with high oxygen carrying capacity and high solubility in n-octane,which shows the best catalytic oxidation property,and the oxidation conversion rates for 1-hexylthiol,dibutyl sulfide,and 2-methylthiophene are 74.2%,65.1%,and 22.7%,respectively.Upon using the oxidation catalyst of Schiff base metal complexes,three sulfides can be oxidized by oxygen to form sulfones and sulfoxides.1-Hexanethiol and dibutyl sulfide will continue to be oxidized to form sulfates and sulf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 base metal complexes 1-hexanethiol dibutyl sulfide 2-methylthiophene catalytic oxidation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吡啶-2-甲醛缩氨基脲铅(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冬青 周健 +3 位作者 刘星 袁余洲 罗志辉 张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 of [Pb(PNS)(NO3)Cl]·H2O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ligand PNS and lead nitrate.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b(PNS)(NO3)Cl]·H2O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a single crystal diffrac...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 of [Pb(PNS)(NO3)Cl]·H2O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ligand PNS and lead nitrate.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b(PNS)(NO3)Cl]·H2O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a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analysis.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1-.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s:a=0.7634(3)nm,b=0.7794(3)nm,c=1.0679(5)nm,d=102.087(13)°,β=91.605(13)°,(γ=91.605(10)°,V=0.6262(5)nm3,Z=2,Mr=2.582g/cm3),μ=13.709mm-1,F(000)=452,R1=0.0355,wR2=0.0785 for the title complex.In [Pb(PNS)(NO3)Cl]·H2O,the Pb(Ⅱ) ion has a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ed coordination geometry coordinated by two N and one O atoms from PNS,one Cl-ion and one 0 atom from nitrate 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Ⅱ)配合物 吡啶-2-甲醛 氨基脲 希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酰胺缩2,4-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抗O_2^-·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易国斌 陈德余 崔英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合成了天冬酰胺缩 2 ,4 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La、Nd、Er、Dy四种稀土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EPR技术对所合成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性能... 合成了天冬酰胺缩 2 ,4 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La、Nd、Er、Dy四种稀土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EPR技术对所合成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性能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O-2 ·的功能 ,而配合物对O-2 ·的清除率高于Schiff碱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缩2 4-二羟基苯甲醛亚佛碱 稀土配合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生理活性 合成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Zn(Ⅱ)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陶偌偈 梅崇珍 牛景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单核配合物CuHL(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三核配合... 合成了不对称双Schiff碱Cu(Ⅱ)单核配合物CuHL(H3L为N3羧基水杨醛N′水杨醛缩乙二胺)及其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三核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862(2)nm,b=15440(3)nm,c=19488(4)nm;α=9004(3)°,β=9786(3)°,γ=9012(3)°;V=35356(12)nm3,Z=1;R1=00614,wR2=01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水杨醛 不对称双Sehiff碱 cu(Ⅱ)-Zn(Ⅱ)-cu(Ⅱ)异三核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荧光探针用于水体系中Cu^(2+)的高选择性测定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书献 秦丽媛 董振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8-羟基久洛尼定-9-甲醛和4-苯基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荧光探针(L)。在乙腈-水(1∶1,v/v,HEPES,pH=7. 4)缓冲溶液中,L与Cu^(2+)以1∶1和1∶2两种比例结合,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黄色,荧光发生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和Cu^(... 以8-羟基久洛尼定-9-甲醛和4-苯基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荧光探针(L)。在乙腈-水(1∶1,v/v,HEPES,pH=7. 4)缓冲溶液中,L与Cu^(2+)以1∶1和1∶2两种比例结合,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黄色,荧光发生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和Cu^(2+)浓度在0~13μM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可以实现水体系中对Cu^(2+)的高选择性定量检测,检测限为6. 7×10^(-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荧光探针 cu^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还原-缩合配位法合成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雪梅 蔡照胜 +1 位作者 杨春生 商士斌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5-687,690,共4页
通过原位还原-缩合配位法合成了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并用FTIR、1H NMR、TG-DTG和DSC方法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锌(Ⅱ)配合物的收率为53.1%,且β-(2,4-二硝基苯氧基)乙醇(2,4-DNPE... 通过原位还原-缩合配位法合成了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并用FTIR、1H NMR、TG-DTG和DSC方法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锌(Ⅱ)配合物的收率为53.1%,且β-(2,4-二硝基苯氧基)乙醇(2,4-DNPE)还原产物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2,4-DAPE)的氧化被有效抑制;TG-DTG及DSC分析表明,产物在温度超过114℃时即出现明显分解,在630℃时基本分解完全;在N2氛围中,锌(Ⅱ)配合物完全分解后的残余物为原样品质量的27.81%,结合FTIR和1H NMR的分析结果,说明锌(Ⅱ)配合物为目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还原-缩合配位 β-(2 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2 4-DAPE) β-(2 4-二硝基苯氧基)乙醇(2 4-DNPE) schi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型羧酸开链冠醚和Cu(Ⅱ)配合物配位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宋楚华 何晓梅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Schiff碱型羧酸开链冠醚与Cu(Ⅱ)所形成的配合物之组成、最大吸收波长λmax、差热曲线以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的测定,获得了有关配位结构的信息。
关键词 schiff碱型 羧酸开链冠醚 cu(Ⅱ) 配合物 结构 铜(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chiff碱配合物模拟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程爱玲 任萌 +1 位作者 王霞 杨帆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介绍不同生物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及其催化反应机理 ,从结构、电化学性能及模拟酶催化反应的活性等不同方面对含Cu配合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Sehiff碱 模拟酶 催化 cu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Cu^(2+)的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叶红 畅怡宁 +3 位作者 宋丽雪 韩辉 董川 王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9-655,共7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型席夫碱荧光探针9-(9H-芴基)甲基-2-(3-苯并噻唑基)-2-羟基苯甲亚氨基肼基-1-甲酸酯(L1)。探针L1以2-羟基-5-甲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在pH 7.4浓度为2.0×10^(-2)mol/L Tris-HCl缓冲溶液...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turn-off”型席夫碱荧光探针9-(9H-芴基)甲基-2-(3-苯并噻唑基)-2-羟基苯甲亚氨基肼基-1-甲酸酯(L1)。探针L1以2-羟基-5-甲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在pH 7.4浓度为2.0×10^(-2)mol/L Tris-HCl缓冲溶液中,L1可以选择性地与Cu^(2+)发生络合,引起其在590 nm处的荧光强度急剧下降,基于此可用于特异性检测Cu^(2+),检出限为2.8×10^(-7)mol/L。Job法和高分辨质谱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L1与Cu^(2+)以1∶1结合,其结合常数为2.8×10^(4)L/mol。红外光谱数据为阐明探针与Cu^(2+)结合位点提供了数据支撑。探针L1有良好的细胞膜穿透性,可在Hela细胞内实现Cu^(2+)的荧光成像,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席夫碱 cu^(2+)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香草醛谷氨酸铜、锌配合物的合成、波谱及其抗O_2^-性能 被引量:26
10
作者 江银枝 陈德余 陈伟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2-405,共4页
合成了谷氨酸缩邻香草醛席夫碱(简写LG)及其铜、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用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了铜配合物抗O-2性能。
关键词 LG 超氧自由基 席夫碱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表明席夫碱Cu(Ⅱ)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 II)配合物 鲱鱼精DNA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催化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瑞仁 刘长辉 +1 位作者 罗一鸣 郭灿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8-723,共6页
合成了芳环上含不同取代基的Sch iff碱配体(水杨醛缩组氨酸(H2L1)、5-溴水杨醛缩组氨酸(H2L2)、5-硝基水杨醛缩组氨酸(H2L3))及其铜(Ⅱ)配合物,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制备4-氧代-β-紫罗兰酮中的行为。提... 合成了芳环上含不同取代基的Sch iff碱配体(水杨醛缩组氨酸(H2L1)、5-溴水杨醛缩组氨酸(H2L2)、5-硝基水杨醛缩组氨酸(H2L3))及其铜(Ⅱ)配合物,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制备4-氧代-β-紫罗兰酮中的行为。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取代基影响铜(Ⅱ)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效果为CuL2>CuL1>CuL3,吡啶可增强其催化活性。以CuL2作催化剂,当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75℃、催化剂用量为1.6%(摩尔分数)、O2气压力为1 MPa、添加摩尔分数为30%吡啶时,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收率为50.2%,纯度超过98.5%。氧化产物、Sch iff碱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的结构经EA、IR、1H NMR和MS等测试方法表征。未反应的原料经减压蒸馏回收利用,催化剂经过滤分离、活化,其重复使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酮 氧代-β-紫罗兰酮 Sehiff碱 铜(Ⅱ)配合物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L丙氨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O_2^(.-)性能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德余 江银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共4页
合成了L-丙氨酸缩邻香草醛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和Fe(Ⅲ)等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及顺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L-丙氨酸 席夫碱 过渡金属 配合物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手性Schiff碱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管月清 刘晓明 +2 位作者 王倩 陈丽慧 周国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而且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价廉、易得的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了一类新型手性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用IR,1H NMR对手...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而且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价廉、易得的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了一类新型手性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用IR,1H NMR对手性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到目前为止,该类手性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合成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手性schiff 铜(Ⅱ)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对质粒DNA的切割作用
15
作者 王常荣 吕健 +2 位作者 高陆 王永梅 张金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01-2204,共4页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PBP-L-Val-Cu)是新合成的一类非酶类切割工具,合成了4种类型样品分别为L-CH3Cu,D-CH3Cu,L-Ph Cu和D-Ph Cu.以质粒DNA(pUC18)为材料,分别对这4种类型化合物进行核酸切割效率的研究,得出适合的反应体系后,通...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PBP-L-Val-Cu)是新合成的一类非酶类切割工具,合成了4种类型样品分别为L-CH3Cu,D-CH3Cu,L-Ph Cu和D-Ph Cu.以质粒DNA(pUC18)为材料,分别对这4种类型化合物进行核酸切割效率的研究,得出适合的反应体系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反应不同时间后核酸切割产物进行检测,最终分别得到每种化合物将超螺旋型DNA切割成为开环型DNA和直线型DNA的切割效率,经比较得出L-CH3Cu型的切割效率是最快的.将直线型DNA切割产物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得到的直线型切割产物可以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重新连接起来.利用酶切法对切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切割作用是具有特异性的.另外,该化合物对质粒pNQ216也具有切割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schiff碱金属铜配合物 质粒DNA 特异性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Cu(Ⅱ)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及其手性光谱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石 曾丽丽 +3 位作者 谢菁 万仕刚 李丹 章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0-2490,共11页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 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性二胺(pn=1,2-丙二胺、chxn=1,2-环己二胺、dpen=1,2-二苯基乙二胺)与脱氢乙酸(dha)缩合,获得了N_2O_2型手性席夫碱配体(dha-en),进而合成了相应的三对手性席夫碱Cu(Ⅱ)络合物([Cu(dha-R/S-pn)](1a和1b)、[Cu(dha-R,R/S,S-chxn)](2a和2b)、[Cu(dha-R,R/S,S-dpen)](3a和3b),对其进行的固体和溶液电子圆二色(ECD)及溶液振动圆二色(VCD)光谱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在固体和溶液状态下的金属中心的主要配位模式和绝对构型基本一致。此外,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对于络合物2a/2b以及3a/3b,中心金属Cu(Ⅱ)除了与手性dha-en四齿配位外,还与相邻分子内酯环上的羰基发生弱的轴向配位形成一维超分子螺旋链,即实现了配位键构筑的席夫碱络合物的手性超分子自组装。本文对两对手性络合物2a/2b以及3a/3b的手性结构基元及其与超分子螺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将本文所获实验VCD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相互印证,并呈现一定的绝对构型关联规律且具有手性配位立体化学结构的指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cu(Ⅱ)络合物 电子圆二色 振动圆二色 单晶结构 超分子手性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芳亚甲基氨基)丙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双环[3,3,3]十一烷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17
作者 丁齐柱 罗宣干 卓仁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254-1256,共3页
我们曾对1-亚甲基氨基烷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双环[3,3,3]十一烷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作过研究,发现1-[3-(2-羟基苯亚甲基氨基)丙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双环[3,3,3]十一烷和1-[3-(2,4-二羟基苯亚甲基氨基)丙基]-2,8,9... 我们曾对1-亚甲基氨基烷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双环[3,3,3]十一烷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作过研究,发现1-[3-(2-羟基苯亚甲基氨基)丙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双环[3,3,3]十一烷和1-[3-(2,4-二羟基苯亚甲基氨基)丙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双环[3,3,3]十一烷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已知亚甲胺类(Schiff碱)化合物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能提高它们的抗肿瘤活性。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种亚甲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络合物 schiff 抗癌活性
全文增补中
N,N,N-三齿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儿茶酚酶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一泽 刘睿端 +1 位作者 鲁秋然 赵海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6,共10页
选用N,N,N-三齿席夫碱化合物2-氨基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1))和2-氨基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2))为配体,与过渡金属Cu(Ⅱ)盐反应合成了4个单核铜配合物:[Cu(L^(1))Cl_(2)](1),[Cu(L^(1))(SCN)_(2)](2),[Cu(L^(1))bpy](Cl... 选用N,N,N-三齿席夫碱化合物2-氨基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1))和2-氨基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2))为配体,与过渡金属Cu(Ⅱ)盐反应合成了4个单核铜配合物:[Cu(L^(1))Cl_(2)](1),[Cu(L^(1))(SCN)_(2)](2),[Cu(L^(1))bpy](ClO_(4))_(2)·CH_(3)OH(3)和[Cu(L^(2))bpy](ClO_(4))_(2)(4)(b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循环伏安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固体状态下,配合物1~4均为单核Cu(Ⅱ)配合物,中心Cu(Ⅱ)均为畸变四方锥构型,结构参数τ=0.088~0.340.以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1~4模拟儿茶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采用Michaelis-Menten模型和Lineweaver-Burk图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具有儿茶酚氧化酶活性,催化活性顺序为2>3≈4>1,氧化速率取决于Cu(Ⅱ)配位环境的畸变程度、离去基团与中心Cu(Ⅱ)的键长和配合物的空间位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儿茶酚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性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苯甲醇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23
19
作者 袁淑军 蔡春 吕春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0,共3页
An amphipathic Schiff base complex with Cu(Ⅱ) was synthesized from p-cresol a nd dodecanoyl chloride with total yield of 36 8%. The structure and amphipathic property of the ligand and Cu complex have been invest iga... An amphipathic Schiff base complex with Cu(Ⅱ) was synthesized from p-cresol a nd dodecanoyl chloride with total yield of 36 8%. The structure and amphipathic property of the ligand and Cu complex have been invest igated. Th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catalyzed by the complex in alkali solution gave benzaldehyde in yield of 57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性席夫碱 铜(Ⅱ)配合物 合成 苯甲醇 催化氧化 催化剂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条件下碳酸乙烯酯的均相催化合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吕小兵 张华 何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09-2312,共4页
合成了几种四齿 Schiff碱铝配合物 ,并用其在超临界条件下均相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碳酸乙烯酯 .其中 ,以轴向为乙氧基链的 Schiff碱铝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高 .在一定条件下 ,由于环氧乙烷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混溶性 ,使得环... 合成了几种四齿 Schiff碱铝配合物 ,并用其在超临界条件下均相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碳酸乙烯酯 .其中 ,以轴向为乙氧基链的 Schiff碱铝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高 .在一定条件下 ,由于环氧乙烷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混溶性 ,使得环加成反应在超临界条件下比非临界条件下进行得更快 .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碱性配体如 1 -甲基咪唑的存在能有效地提高这些铝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同时 ,基于低温下的一些光谱数据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合成 超临界二氧化碳 环氧乙烷 碳酸乙烯酯 schiff碱铝配合物 环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