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林 林珊 +1 位作者 王孝洪 连维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通过解调正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初步估计转子位置;然后,针对主要非理想因素进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调负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提取出相位滞后角,完成补偿;最后,为避免启动阶段位置收敛错误,通过获取电感变化趋势判断出磁极极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类工况均能稳定收敛,且最大平均误差不超过1°,说明了算法的抗扰性以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正交方波注入法 误差分析 时延补偿 磁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加速度计交叉耦合误差参数标定及补偿方法
2
作者 魏宗康 高荣荣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针对陀螺加速度计非线性输出值表达式中横向加速度耦合误差未解耦的问题,综合考虑了陀螺加速度计在时变输入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同时作用时对输出的影响,利用基座3个正交方向的加速度,将外框架轴与转子轴不垂直度角作为已知量,计算得到... 针对陀螺加速度计非线性输出值表达式中横向加速度耦合误差未解耦的问题,综合考虑了陀螺加速度计在时变输入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同时作用时对输出的影响,利用基座3个正交方向的加速度,将外框架轴与转子轴不垂直度角作为已知量,计算得到陀螺加速度计的理论输出值。在此基础上,采用递推迭代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同时,给出了陀螺加速度计输出值补偿模型。通过对比参数补偿前后的误差结果,输入加速度误差由0.05g减小到0.002g,验证了输出模型中交叉耦合误差的补偿对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加速度计 交叉耦合误差 误差标定 误差补偿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偏器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测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学勤 曹志峰 梁兰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为了分析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偏振主轴间的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光相干域偏振检测(OCDP)技术测试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光纤环中偏振耦合点耦合强度与检偏器对轴角度间的关... 为了分析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偏振主轴间的对轴角度误差对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光相干域偏振检测(OCDP)技术测试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光纤环中偏振耦合点耦合强度与检偏器对轴角度间的关系模型。根据模型仿真分析了耦合点偏振耦合强度测量值随检偏器对轴角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环偏振轴夹角为45°时测量误差最小,夹角偏离45°越大,产生的强度测量误差越大。当检偏器偏振轴与光纤环偏振轴的对轴误差为0.6°时,对轴误差引起的偏振耦合强度测量误差为0.18 dB。将对轴误差控制在3°以内,可使得偏振轴对轴误差引起的偏振耦合强度测量误差<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保偏光纤环 偏振耦合强度 对轴角度误差 检偏器 光相干域偏振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相移瞬时极化滤波器 被引量:13
4
作者 毛兴鹏 刘永坦 +2 位作者 邓维波 于长军 马子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95-1498,共4页
常规极化滤波方法会造成目标信号相位的改变 ,滤波器参数的变化影响相移的大小 ,进而导致相位失真 .为避免相位失真 ,本文在普通单凹口、多凹口逻辑积极化滤波器的基础上提出零相移瞬时极化滤波器 ,通过线性极化变换、普通极化滤波和相... 常规极化滤波方法会造成目标信号相位的改变 ,滤波器参数的变化影响相移的大小 ,进而导致相位失真 .为避免相位失真 ,本文在普通单凹口、多凹口逻辑积极化滤波器的基础上提出零相移瞬时极化滤波器 ,通过线性极化变换、普通极化滤波和相位 (和幅度 )的补偿实现目标相位 (幅度 )的保持 .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 ,在抑制高频雷达电台干扰的实验中 ,信干比改善可以达到 2 7dB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极化 滤波 高频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仿生偏振测角传感器及角度误差补偿算法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开春 褚金奎 +1 位作者 张强 王体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3-509,共7页
沙漠蚂蚁神奇的导航本领为我们研制新型导航传感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分析了沙漠蚂蚁利用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导航的机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偏振测角传感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向角度求解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沙漠蚂蚁神奇的导航本领为我们研制新型导航传感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分析了沙漠蚂蚁利用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导航的机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仿生偏振测角传感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向角度求解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航向角输出误差补偿算法。利用精密旋转测试台进行了室外航向角度输出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角度解算方法是可行的,角度误差补偿算法是健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偏振视觉 测角传感器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误差建模的多轴联动机床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学伟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精度,减小由传动机构和运动部件质量、刚度、阻尼及摩擦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交叉耦合控制参数难以选择及容易使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轴联动机床进行运动轨迹误差建模和补偿的方法.该方...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精度,减小由传动机构和运动部件质量、刚度、阻尼及摩擦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交叉耦合控制参数难以选择及容易使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多轴联动机床进行运动轨迹误差建模和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机床的典型实际联动轨迹,来建立轮廓误差模型,实现了加工过程轮廓误差的实时估算和补偿.通过对x、y轴工作台的联动轮廓误差建模和补偿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显著减小圆弧及曲率连续变化曲线轨迹的加工误差,从而提高了在高速条件下的数控机床多轴联动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 交叉耦合 误差补偿 多轴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传动误差的耦合补偿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朝兵 陈小安 +1 位作者 李云松 陈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7-292,共6页
通过几何学方法将行星齿轮偏心类误差转换为在啮合线上的当量啮合误差,再对各当量啮合误差分量在角频率分别为0、相同和不相同3种情况下的耦合传动误差进行计算和推导,论证了前两种情况均能实现最佳补偿效果,得出耦合误差能有效补偿时... 通过几何学方法将行星齿轮偏心类误差转换为在啮合线上的当量啮合误差,再对各当量啮合误差分量在角频率分别为0、相同和不相同3种情况下的耦合传动误差进行计算和推导,论证了前两种情况均能实现最佳补偿效果,得出耦合误差能有效补偿时误差初相差的取值区间和最佳补偿效果时各误差初相的数值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提高系统传动精度的行星齿轮装配方法———误差初相调试装配法。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调试装配、随机装配和提高加工精度等多种情况下行星齿轮的传动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这一方法是有效且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 传动误差 几何学 耦合补偿 误差初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铁飞 李伟 +1 位作者 杨峰 崔树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8-685,共8页
针对采用偏振编码的卫星量子通信中的偏振保持问题,研究了大气散射和卫星与地面站间相对运动对量子偏振态相位和对准的具体影响。仿真分析了量子偏振态相位延迟和对准误差对系统量子误码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BB84协议与半波片旋转相... 针对采用偏振编码的卫星量子通信中的偏振保持问题,研究了大气散射和卫星与地面站间相对运动对量子偏振态相位和对准的具体影响。仿真分析了量子偏振态相位延迟和对准误差对系统量子误码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BB84协议与半波片旋转相结合的偏振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准提前量补偿的加入弥补原有补偿方案补偿过程中不能进行通信的缺陷,可基本实现零角度偏振误差,保证卫星量子通信的安全可靠性,且因该方案仅需在原有系统上添加一个半波片,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偏振补偿 BB84协议 偏振误差 相位延迟 量子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重力测量动态环境效应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谟涛 刘敏 +5 位作者 孙岚 陆秀平 欧阳永忠 翟国君 吴太旗 邓凯亮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使用小型测量船搭载摆杆型海洋重力仪获取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海洋环境动态效应误差特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分析的交叉耦合效应修正法,对高动态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实施综合误差补偿和精细处理。使用典型恶劣海况... 针对使用小型测量船搭载摆杆型海洋重力仪获取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在深入分析海洋环境动态效应误差特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分析的交叉耦合效应修正法,对高动态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实施综合误差补偿和精细处理。使用典型恶劣海况条件下的观测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重力测线成果内符合精度从原先的±9.35×10-5m/s2大幅提升到±1.43×10-5m/s2,同时使用卫星测高反演重力对精细处理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外部检核,外符合精度也从原先的±7.73×10-5m/s2提高到±5.63×10-5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测量 交叉耦合效应 互相关分析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KF技术的天线罩瞄准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安相宇 董朝阳 王青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099-4103,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控制方法解决天线罩误差斜率影响的补偿方案,降低了设计导弹导引控制器的时间常数,提高了导弹机动性能。首先,对天线罩斜率严重影响导弹稳定性这一关键问题做了分析,指出其影响方式的本质所在;然后,通过定量分析导引头输出... 提出了一种用控制方法解决天线罩误差斜率影响的补偿方案,降低了设计导弹导引控制器的时间常数,提高了导弹机动性能。首先,对天线罩斜率严重影响导弹稳定性这一关键问题做了分析,指出其影响方式的本质所在;然后,通过定量分析导引头输出与天线罩斜率、姿态角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补偿途径;最后,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天线罩斜率并用所提补偿方案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明显改善了导弹的稳定性和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罩瞄准误差 天线罩瞄准误差斜率 耦合回路 补偿方法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微陀螺正交误差自补偿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学 陈志华 +4 位作者 肖定邦 吴学忠 苏剑彬 侯占强 贺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微陀螺正交误差会影响陀螺的零偏稳定性,为了提高微陀螺的性能,必须减小正交误差。针对正交误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导了包含交叉耦合误差效应的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交叉耦合误差引起的正交误差表达式,提出了一种正... 微陀螺正交误差会影响陀螺的零偏稳定性,为了提高微陀螺的性能,必须减小正交误差。针对正交误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导了包含交叉耦合误差效应的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交叉耦合误差引起的正交误差表达式,提出了一种正交误差闭环控制自补偿方法。通过将经正交误差幅值调幅控制的驱动位移信号闭环反馈作用到检测模态的输出,实现正交误差的自补偿。制作PCB电路测试了微陀螺的性能。正交误差自补偿后微陀螺零偏输出均值从778 mV减小到了2 mV,零偏稳定性从75°/h提高到了34.5°/h。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正交误差 自补偿 振动式微陀螺 交叉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宗易 周军 郭建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8,共9页
针对具有强耦合和强不确定性特点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耦合特性的新型鲁棒姿态控制律。首先,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并基于反步法思想转化为误差动态模型;然后结合干扰观测器提出基于耦合特性的飞行器鲁... 针对具有强耦合和强不确定性特点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耦合特性的新型鲁棒姿态控制律。首先,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并基于反步法思想转化为误差动态模型;然后结合干扰观测器提出基于耦合特性的飞行器鲁棒控制方法,并设计滑模补偿项保证姿态角渐近收敛到跟踪指令;最后基于绝对误差积分(IAE)指标从理论上证明本文方法相对于未考虑耦合特性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保证系统渐近稳定性和强鲁棒性,而且将耦合特性考虑进控制器设计中,进而提升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数值仿真考虑气动参数拉偏以及实际的执行机构幅值和速率限制,仿真结果校验了本文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耦合特性 干扰观测器 滑模补偿项 绝对误差积分(I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齿轮箱的蜗杆砂轮磨齿机几何误差补偿解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江 张魁榜 +1 位作者 杨清艳 夏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3-1158,共6页
文章依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加工原理,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各运动副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基于小误差补偿运动假设,分析了误差运动和补偿运动间的相互关系,对磨齿机各运动副的位置及方向误差补偿运动进行了解耦;根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各... 文章依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加工原理,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各运动副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基于小误差补偿运动假设,分析了误差运动和补偿运动间的相互关系,对磨齿机各运动副的位置及方向误差补偿运动进行了解耦;根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各轴的运动特点,进一步就基于电子齿轮箱联动关系的各运动轴补偿进行了解耦;根据解耦推导出蜗杆砂轮磨齿机各运动轴的误差补偿值,在自主研发的蜗杆砂轮磨齿机数控系统平台上进行误差补偿实验,验证了误差补偿算法,提高了蜗杆砂轮磨齿机磨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 几何误差模型 误差补偿解耦 电子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式风洞应变天平动态解耦-补偿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双龙 周全 徐科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98-1605,共8页
采用串行动态解耦-补偿网络实现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的动态解耦-补偿,对已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基于单通道加载实验数据,通过系统辨识方法设计网络的各个环节。具体针对六维杆式风洞应变天平,采用负阶跃单元加载法进行动态标定实验。... 采用串行动态解耦-补偿网络实现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的动态解耦-补偿,对已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基于单通道加载实验数据,通过系统辨识方法设计网络的各个环节。具体针对六维杆式风洞应变天平,采用负阶跃单元加载法进行动态标定实验。对力矩加载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OE模型描述串行动态解耦-补偿网络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基于预报误差的系统辨识方法确定其参数。对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杆式风洞应变天平动态解耦-补偿网络能将杆式天平的维间动态耦合误差由高至88.85%降低至6%以内,主通道阶跃响应调节时间缩短至30 ms以内且超调量降低至5%以下,从而大幅度改善了杆式风洞应变天平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应变天平 动态解耦-补偿 系统辨识 动态耦合误差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联动的机床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万军 张峰 +3 位作者 张景轩 张景怡 张景妍 苟小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159,共6页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了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了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轴、y轴及z轴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轮廓误差补偿的算法使用交叉耦合误差补偿算法进行控制,可以大大减小轮廓误差,提高插补控制精度,也减小数控插补系统的单轴震动,对其他数控插补过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联动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交叉耦合控制 轮廓误差补偿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发分体式四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耦合误差建模与补偿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真英 梅寒冰 +2 位作者 刘欣 雷英俊 李瑞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9-1417,共9页
线性导轨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和仪器,其运动精度直接影响所在设备的空间定位精度。针对团队前期研制的收发分体式四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导轨直线度、俯仰角和偏摆角,但其直线度与角度测量结果间存在耦合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 线性导轨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和仪器,其运动精度直接影响所在设备的空间定位精度。针对团队前期研制的收发分体式四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导轨直线度、俯仰角和偏摆角,但其直线度与角度测量结果间存在耦合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建模与补偿方法。根据激光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分析并确定了耦合误差的主要来源,利用矩阵光学及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耦合误差的补偿模型。以雷尼绍XL-80型激光干涉仪为基准,对所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建模型补偿后的直线度和角度测量误差均降低了75%以上。所提出的误差建模与补偿方法不但有助于提高四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的精度,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几何运动误差 线性导轨 激光测量系统 四自由度 耦合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C多轴联动的机床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万军 张峰 +3 位作者 张景轩 张景怡 张景妍 张万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7,共6页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 为了提高多轴联动CNC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小由机械传动及电气控制等因素造成的轮廓误差,针对多轴联动CNC机床伺服采用交叉耦合参数选择困难及稳定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轮廓补偿的控制方法,建立交叉耦合轮廓误差补偿的模型,搭建了x轴、y轴及z轴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轮廓误差补偿的算法使用交叉耦合误差补偿算法进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轮廓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交叉耦合控制 轮廓误差补偿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推理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秋菊 李宏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21,共3页
提出模糊推理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的原理、算法及实现方法,该法能在不增加硬件,不改变轮廓系统各进给轴位置环的情况下,根据系统的轮廓误差,通过模糊推理和自学习校正,向各轴提供附加补偿作用,进而提高系统的轮廓精度。针对二轴... 提出模糊推理耦合轮廓误差补偿方法的原理、算法及实现方法,该法能在不增加硬件,不改变轮廓系统各进给轴位置环的情况下,根据系统的轮廓误差,通过模糊推理和自学习校正,向各轴提供附加补偿作用,进而提高系统的轮廓精度。针对二轴轮廓系统的闭环数字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补偿 轮廓加工 模糊控制 模糊揄 轮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偏振干涉相位补偿器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正茂 齐文博 +1 位作者 吴国俊 何俊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9,共7页
相位补偿器是偏振干涉仪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偏振干涉光谱仪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相位补偿器的光程差相对灵敏度、光楔倾斜误差、斜入射角误差和温度适应性等指标,并给出相应的误差容限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相位补偿器移动光楔沿... 相位补偿器是偏振干涉仪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偏振干涉光谱仪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相位补偿器的光程差相对灵敏度、光楔倾斜误差、斜入射角误差和温度适应性等指标,并给出相应的误差容限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相位补偿器移动光楔沿运动方向的抗干扰能力是经典迈克尔逊干涉仪的2/Δnsinθ倍,抗倾斜能力是经典迈克尔逊干涉仪的1.75/Δn倍;当入射光以微量倾斜误差入射后,相位补偿器不会产生额外的附加光程差;―20~85℃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相位补偿器产生的最大光程差误差为1.8μm,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当光楔角为30°时,干涉仪在性能、尺寸和成本之间达到均衡;晶体材料的双折射率差通常远小于1,偏振干涉的稳定性更加明显.本研究为相位补偿器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补偿器 稳定性 偏振干涉 光谱仪 近红外光谱 误差容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插补的多轴联动交叉耦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国勇 赵玉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68-1972,共5页
针对高精度轮廓跟踪需要,将曲线插补和交叉耦合控制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每个采样周期根据各轴反馈的实际刀具位置与插补缓冲区中存储的一定数量的插补点,研究了一种"三点圆弧法"轮廓误差计算模型,并研究了轮廓误差补偿修... 针对高精度轮廓跟踪需要,将曲线插补和交叉耦合控制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每个采样周期根据各轴反馈的实际刀具位置与插补缓冲区中存储的一定数量的插补点,研究了一种"三点圆弧法"轮廓误差计算模型,并研究了轮廓误差补偿修正量计算及分配方法。在数控试验台上跟踪一段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轮廓曲线,对比试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曲线插补的轮廓误差交叉耦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轮廓误差,获得更高轮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插补 交叉耦合控制 轮廓误差 补偿修正量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