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粘弹性及界面活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夏惠芬 刘春泽 +3 位作者 侯吉瑞 岳湘安 宋文玲 刘中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93,共5页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耗模量、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均不断下降,表明溶液粘弹性不断减小;溶液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60min稳定值)基本上不受聚合物浓度的影响,而随碱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碱浓度≥8.0×103mg/L时达到超低值(10-3mN/m)。用注入水(矿化度3.7×103mg/L)配制的相同ORS 41和HPAM浓度、不同碱浓度(0、3.0×103、6.0×103、1.2×104mg/L)的ASP溶液在不同岩心上的驱油效率变化规律有很大不同,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在碱浓度3.0×103和6.0×103mg/L时达到高峰值,在标准长度和加长至两倍长度的两组天然均质岩心上随碱浓度增大而逐步提高,在碱浓度增大至1.2×104mg/L时略有降低。高碱浓度ASP溶液尽管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由于粘度低、粘弹性低,驱油效率也低;油水界面张力在10-1~10-2mN/m、粘弹性(和粘度)较高的ASP溶液在岩心上驱油效率最高;超低界面张力不是绝对必要的。图4表2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粘弹性 界面张力 粘度 驱油效率 浓度 界面活性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率对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及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克亮 闫文华 +1 位作者 王天凤 高振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化学驱油剂色谱分离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研究方法。在天然油砂充填的填砂管模型中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动实验 ,研究了渗透率对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三元复合体系在天然油砂充填的多孔介质... 论述了国内外化学驱油剂色谱分离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研究方法。在天然油砂充填的填砂管模型中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动实验 ,研究了渗透率对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三元复合体系在天然油砂充填的多孔介质中流动时化学剂间发生色谱分离现象 ,渗透率越低 ,色谱分离程度越明显。用天然岩心研究了渗透率对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滞留量和驱油效果的影响。当三元体系注入量为 0 .6PV时 ,多孔介质的渗透率越低 ,则表面活性剂在岩心中的滞留量越大。三元复合驱在中渗透率岩心中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 色谱分离 表面活性剂 油田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复合驱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5
3
作者 杨振宇 陈广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4-96,共3页
对复合驱技术概况做了简要阐述 ,并从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制、超低界面张力机理、室内配方筛选及矿场试验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复合驱技术研究现状做了总结与分析 ,提出了复合驱技术发展中需要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三次采油 化学驱 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原油馏分与复合体系界面活性及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康万利 李俊刚 +2 位作者 单希林 杨润梅 祁宝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47,共3页
为考察原油成分对复合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将原油通过实沸点蒸馏法切割成不同的馏分,对各馏分与三元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还探讨了馏分油的乳化液稳定性及重组分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为考察原油成分对复合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将原油通过实沸点蒸馏法切割成不同的馏分,对各馏分与三元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还探讨了馏分油的乳化液稳定性及重组分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轻馏分最低,其次是重组分,再次是沸点依次升高的中间馏分;在轻馏分中加入重组分可以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馏分油与二元( A/S) 体系形成的乳状液,其稳定性随馏分沸点升高而降低,加入重组分可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馏分 复合驱油体系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三元复合驱替液用防垢剂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红艳 张本艳 +3 位作者 张继超 涂文利 张林彦 张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孤岛西区实施三元复合驱后,注采系统出现较重的碳酸钙结垢.胜利ASP三元复合驱替液含碱(碳酸钠)1.0%~1.5%,配制驱替液用水为回注污水,矿化度6188 mg/L,含Ca2++Mg2+78 mg/L,用Odd-Tomson法计算,地层条件下CaCO3饱和指数Is>0,有CaCO3结... 孤岛西区实施三元复合驱后,注采系统出现较重的碳酸钙结垢.胜利ASP三元复合驱替液含碱(碳酸钠)1.0%~1.5%,配制驱替液用水为回注污水,矿化度6188 mg/L,含Ca2++Mg2+78 mg/L,用Odd-Tomson法计算,地层条件下CaCO3饱和指数Is>0,有CaCO3结垢趋势,PTB值为210,表明CaCO3生成量较多且质硬.筛选出的4种多聚膦酸盐类防垢剂,70℃时高加剂量下(100 mg/L,DZ-4和He-7;200 mg/L,HE-8和P-10)的防垢率,在模拟污水中为100%,在现场污水中分别为95.4%,58.7%,86.5%和84.0%.以DZ-4为主剂进行二元复配,得到70℃时在用现场污水配制的三元复合驱替液中防垢率超过85%的2个低加剂量配方:DZ-4+HE-7(20+100 mg/L),DZ-4+P-10(20+50 mg/L).在三元复合驱替液中加入防垢剂单剂,加剂量50 mg/L时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加剂量50、100 mg/L时对粘度影响也不大.图1表5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多聚膦酸盐 二元复配 防垢 碳酸钙垢 回注污水 asp三元复合驱替液 胜利孤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结垢物质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贤君 谢朝阳 王庆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09,330,共4页
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驱区2口采油井中垢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垢样中所含的化学元素有硅、铝、钙、铁、钠、钡;化合物有SiO2(67.7%~71.4%)、Al2O3(3.49%~5.... 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驱区2口采油井中垢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垢样中所含的化学元素有硅、铝、钙、铁、钠、钡;化合物有SiO2(67.7%~71.4%)、Al2O3(3.49%~5.56%)、CaO(6.22%~9.04%)、Fe2O3(~2.45%)、BaO(2.0%~12.0%,一口井垢样),这些氧化物合计占垢样总质量的~80%。垢样中有吸附水存在。垢样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非晶质二氧化硅、六方球状方解石、普通方解石,次要矿物有碎屑石英、长石、粘土颗粒,还鉴定出多种微量矿物。介绍了主要矿物和前2种次要矿物的形态、成分、结构特征。结垢类型主要为非晶SiO2垢。根据一口井的数据,在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由于发生水岩反应,油井采出水中Ca2+、Mg2+和HCO-2浓度由102mg/L增至3.0×103mg/L,Si离子浓度3消失,CO2-由465mg/L增至2366mg/L(水驱时为129mg/L),pH值由8.5升至11.27。图4表3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结垢 物质组成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三元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在多孔介质中的色谱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权生 李之平 韩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36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石油磺酸盐KPS 2在砂管岩心中的色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单、双磺酸盐在岩心砂上的吸附有明显的差别 ,是导致KPS 2的色谱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复合驱体系中加入 1%碱剂碳酸钠可以大大地降低石油磺酸钠的吸附量... 本文研究了石油磺酸盐KPS 2在砂管岩心中的色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单、双磺酸盐在岩心砂上的吸附有明显的差别 ,是导致KPS 2的色谱效应的主要因素。在复合驱体系中加入 1%碱剂碳酸钠可以大大地降低石油磺酸钠的吸附量和色谱分离程度 ;在稀表面活性剂体系中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兼容性表现为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加入使KPS 2的色谱分离增加 ;在动态条件下石油磺酸盐进入油相中的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复合化学驱油体系 多孔介质 色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砂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道山 侯吉瑞 徐瑞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12 0 0mg/LHPAM时 ,表面活性剂ORS41(Witco)和B(Stepan)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经过最大值 ,出现最大值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3.1和 2 .1mmol/L ,预吸附牺牲剂生物表面活性剂RH(1.5g/L)、石油羧酸钠 (5g/L)、木质素磺酸钠 (10 g/L)不改变吸附等温线的形状 ,但使表面活性剂吸附最大值降低6 0 %— 30 %。ASP驱油液中 ,两种碱和HPAM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 ,碱耗达到平衡需要 2 0— 30小时 ,NaOH的碱耗约为Na2 CO3 的 2倍 ,HPAM的最大吸附量为 0 .4mg/g油砂。在不使用牺牲剂时 ,表面活性剂、碱 (NaOH)、HPAM在岩心内的滞留量分别为 0 .0 81、0 .2 10、0 .0 5 7mg/ g岩心 (注入 0 .6PVASP驱油液 ,再水驱到 4PV) ,流出液中初见HPAM、NaOH和表面活性剂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2、0 .2 3、0 .3PV ,相对浓度达到最大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9、0 .9、1.0PV ,各组分在岩心内的相对滞留量大小依次为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 3种牺牲剂降低各组分滞留量的效果 ,在作为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液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牺牲剂 油藏岩心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的改进和完善 被引量:10
9
作者 宋道万 孙玉红 戴家林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针对引进的UTCHEM软件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错误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并在浓度方程、化学方程的求解及界面张力、粘度、相对渗透率的计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高效、高精度的解法和计算方法 ,形成了新的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 ,该软件在数据输入、... 针对引进的UTCHEM软件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错误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并在浓度方程、化学方程的求解及界面张力、粘度、相对渗透率的计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高效、高精度的解法和计算方法 ,形成了新的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 ,该软件在数据输入、解法、矿场应用能力和商品化程度等方面具有先进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数值模拟 软件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水岩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贤君 王庆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为了探寻大庆三元复合驱油田结垢的原因 ,实验测定了储层所含各种矿物和储层岩心与 6 .0 g/L表面活性剂(S)ORS 4 1溶液、1.5 g/L聚合物 (P)HPAM溶液、12、5 0、10 0g/L碱 (NaOH ,A)溶液及ASP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A、S、P浓度分别为 12、6... 为了探寻大庆三元复合驱油田结垢的原因 ,实验测定了储层所含各种矿物和储层岩心与 6 .0 g/L表面活性剂(S)ORS 4 1溶液、1.5 g/L聚合物 (P)HPAM溶液、12、5 0、10 0g/L碱 (NaOH ,A)溶液及ASP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A、S、P浓度分别为 12、6 .0、1.5mg/L)在 4 5℃、0 .1MPa压力下密闭振荡反应 16 8h后 ,各溶液中K、Al、Fe、Si、Ca、Mg、Na离子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详列表中。粘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 ,骨架矿物石英、钾长石、钠长石及储层岩样基本上不与S、P溶液发生作用 ,与A溶液作用较强烈 ,溶出的矿物离子量随A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ASP溶液与岩样作用后溶出大量Si、Al离子 ,其中Si离子量较空白溶液中的量 (3.0mg/L)增大 4 0~ 70倍 ;在压力不变、温度由 4 5℃升至 80℃时 ,ASP溶液溶出的Si、Al离子量分别由 172 .2和 6 .0mg/L增至 82 6 .5和 2 7.9mg/L ,但不受压力增大的影响 ,随温度升高Ca离子溶出量增大 ,Mg离子溶出量不变 ;在 4 5℃下压力由 0 .1MPa升至 1.4MPa时 ,溶出的Ca、Mg离子量分别由 0 .4和 0 .6mg/L增至 11.9和 7.9mg/L。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反应 粘土矿物 骨架矿物 储层岩心 聚合物溶液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 碱溶液 asp三元复合溶液 大庆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克拉玛依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晶 曾红霞 +2 位作者 李之平 文中新 赵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实验发现聚丙烯酰胺的存在有利于新疆克拉玛依复合驱采出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疆克拉玛依复合驱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实验及其破乳过程中聚丙烯酰胺所起的作用。三元复合驱中由于碱、高聚物的加入 ,影响破乳过程的因素十分复... 实验发现聚丙烯酰胺的存在有利于新疆克拉玛依复合驱采出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疆克拉玛依复合驱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实验及其破乳过程中聚丙烯酰胺所起的作用。三元复合驱中由于碱、高聚物的加入 ,影响破乳过程的因素十分复杂 ,本文尝试从不同剂对乳状液界面性质影响的角度出发 ,通过微量量热法及界面张力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液 高含水原油 脱水 复合驱油藏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驱用商品表面活性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绪龙 施晓乐 +4 位作者 隋希华 江小芳 王贺振 蒋生祥 刘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胜利油田研制的一个三元复合驱配方中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SL 1,这是一种厂家未提供成份的商品表面活性剂。为了分析注入和采出液中SL 1的浓度 ,研制了两种液相色谱柱填料ODS和SAX ,将两柱串联 ,这一双组份表面活性剂流过双柱后产生对称... 胜利油田研制的一个三元复合驱配方中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SL 1,这是一种厂家未提供成份的商品表面活性剂。为了分析注入和采出液中SL 1的浓度 ,研制了两种液相色谱柱填料ODS和SAX ,将两柱串联 ,这一双组份表面活性剂流过双柱后产生对称的单一色谱峰 ,从而实现了定量测定。水样中与SL 1共存的物质如Na2 CO3 、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矿化成份不干扰SL 1的测定。所建立的这种HPLC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 .4mg/L ,线性范围为 5 0— 10 0 0mg/L ,回收率为 95 .7%— 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硅胶基固定相 三元复合驱油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溶液周期性受限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险峰 陈榕 +1 位作者 张年梅 赵得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3,377,共6页
用拉格朗日 欧拉模拟方法 ,采用并联毛细管道模型 ,定性地模拟研究了应用于三次强化采油中的三元复合驱 (ASP)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复杂流动行为。得到了低流速下ASP溶液在并联毛细管道中流动的速度场、应力场和压力场 ,同二次采油中驱油... 用拉格朗日 欧拉模拟方法 ,采用并联毛细管道模型 ,定性地模拟研究了应用于三次强化采油中的三元复合驱 (ASP)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复杂流动行为。得到了低流速下ASP溶液在并联毛细管道中流动的速度场、应力场和压力场 ,同二次采油中驱油剂 (水 )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 ,表现出明显的非牛顿流特性 ;其应力场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在溶液流经收缩喉道时 ,受到的阻力来自高剪切应力和法向应力 ,这些阻力要比具有相同流速的二次驱油液 (水 )高得多。因此 ,在相同的流速下ASP溶液的流动会产生更大的压力降。通过将计算结果同有关的实验结果进行定性的比较 ,验证了拉格朗日 欧拉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流体 多孔介质流 数值模拟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油井用的固体缓释防垢剂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玲 刘合 袁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由3种未指名化合物配制成兼具防腐蚀作用的防垢剂FHE,加入固化剂制成缓释防垢剂(防垢块)。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加入防垢剂FHE2.5mg/L,在55℃、72h静态挂片测试中防垢率为99.0%;加入防垢剂FHE2.5、4.0mg/L,在55℃、压力3MPa、168h动态... 由3种未指名化合物配制成兼具防腐蚀作用的防垢剂FHE,加入固化剂制成缓释防垢剂(防垢块)。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加入防垢剂FHE2.5mg/L,在55℃、72h静态挂片测试中防垢率为99.0%;加入防垢剂FHE2.5、4.0mg/L,在55℃、压力3MPa、168h动态模拟条件下挂片测试防垢率分别为74.9%、93.2%,由此得到防垢剂FHE的最佳浓度为4.0mg/L。防垢剂FHE与固化剂的最佳配比为3∶1。在去离子水中50℃时,防垢剂FHE从直径20mm、长20mm的防垢块中的静态溶出率由13.14%(0~48h)逐渐降至11.04%(144~192h)。在模拟井筒条件的实验装置上,求得50~55℃下,14~20h内从防垢块溶出的防垢剂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的浓度由4.31降至3.70mg/L,由相似性原理求得在井筒中使用的防垢块直径应为8mm,长度应为645mm。在一口螺杆泵采油井中使用防垢块,油井产量略有增加,泵电流下降4~6A。图1表5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缓释防垢剂 缓释化学剂 三元复合驱油 采油井 防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渗透率对复合驱油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华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69,96,共4页
实验三元复合驱替液由10.0 g/L NaOH、3.0 g/L表面活性剂ORS-41、1.0 g/L聚合物1275A组成,用矿化度4.456 g/L的大庆油田平均地层水配制,45℃下与大庆脱气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1.2×10^-3mN/m,瞬时最低值为2.4×10^-3mN... 实验三元复合驱替液由10.0 g/L NaOH、3.0 g/L表面活性剂ORS-41、1.0 g/L聚合物1275A组成,用矿化度4.456 g/L的大庆油田平均地层水配制,45℃下与大庆脱气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为1.2×10^-3mN/m,瞬时最低值为2.4×10^-3mN/m,黏度为19.0 mPa·s。在气测渗透率在0.017×10^-3-687×10^-3μm^2含油饱和度在42.37%-68.05%的21支人造均质砂岩岩心上,水驱之后注入0.2 PV复合驱替液并恢复水驱,测定水驱后采收率增值,表示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驱油效率-渗透率曲线为典型的S形曲线,渗透率≤1.56×10^-3μm^2≥16.2×10^-3μm^2采收率增值变化很小,渗透率从5.5×10^-3μm^2至16.2×10^-3μm^2,采收率增值由9.76%猛增至21.00%。在本实验条件下,16.2×10^-3μm^2复合驱岩心的临界渗透率值,该复合驱替液适用于渗透率≥16.2×10^-3μm^2油藏。用驱替压力梯度与孔隙半径(毛管半径)之间的关系和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与孔隙半径的配伍性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图2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驱替液 人造均质砂岩岩心 三元复合驱 驱油效率 渗透率 油藏适应性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非均质条件下的复合驱油体系优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牛绪海 赵凤兰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地层非均质程度不同,驱油体系有效提高采收率所需的黏度及界面性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油藏及原油特点,设计不同非均质条件仿真物理模型,对室内静态实验优选出的4个化学驱油体系进行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地层非均质程度不同,驱油体系有效提高采收率所需的黏度及界面性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油藏及原油特点,设计不同非均质条件仿真物理模型,对室内静态实验优选出的4个化学驱油体系进行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均质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浓度(3g/L)一定,聚合物浓度分别为1.5g/L和1.0g/L的SP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基本相同;Na2CO3浓度(10g/L)、表面活性剂浓度(3g/L)一定,聚合物浓度1.5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浓度1.0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高2.26%。优选聚合物浓度为1.5g/L的复合体系,改变渗透率级差至2倍、3倍和5倍,随非均质性增强,与SP二元体系相比,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优势逐渐变弱;在模拟具有油藏代表性的3倍渗透率级差条件下,聚合物浓度1.5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比SP二元体系高出2.15%,最终确定适合双河油田IV5-11层系的驱油配方为弱碱ASP三元体系,即1.5g/LZL-Ⅱ+3.0g/LQY-3+1.0g/LNa2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SP二元复合驱 弱碱asp三元复合驱 非均质岩心 提高采收率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改进模型研究
17
作者 姚光明 张俊法 +2 位作者 赵梅叶 陈鲲鹏 黄少利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3-114,151,共3页
依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室内研究结果,建立了泡沫复合驱改进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泡沫在多孔介质中流变特征、形成与破裂以及泡沫对气相渗透率和粘度的影响和驱替体系其他的化学组分运移与扩散,并对方程进行了差分数值求解,为泡沫复合驱进入... 依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室内研究结果,建立了泡沫复合驱改进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泡沫在多孔介质中流变特征、形成与破裂以及泡沫对气相渗透率和粘度的影响和驱替体系其他的化学组分运移与扩散,并对方程进行了差分数值求解,为泡沫复合驱进入矿场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泡沫 复合驱动 数学模型 数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永巴依 李兆强 宋晶晶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前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受工艺条件、污水成分复杂等因素影响,在见剂高峰期无法稳定处理并达标,从而无法为开发提供合格的回注水。为解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难题,对物化结合法深度处理技术、三元污水膜处理技术、微生物深度处理技... 目前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受工艺条件、污水成分复杂等因素影响,在见剂高峰期无法稳定处理并达标,从而无法为开发提供合格的回注水。为解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难题,对物化结合法深度处理技术、三元污水膜处理技术、微生物深度处理技术等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新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对处理效果、处理成本、工艺复杂性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物化结合法及膜处理法虽可改善水质,实现达标处理,但处理成本高,相比微生物法,推广性较差;采用物化结合法及膜处理法处理污水,需要配套研究浮渣处理工艺,以提高可推广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成本可控的化学处理药剂,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水处理 三元复合驱 物化结合 膜处理 微生物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