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 for aircraft collaborative design software solu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HUO Ying QIU Peng ZHAI Jiyo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6期1228-1236,共9页
In order to assure quality and control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craft collaborative design software, a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 is proposed. The requirements designing—house of quality is designed to eva... In order to assure quality and control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ircraft collaborative design software, a maturity assessment model is proposed. The requirements designing—house of quality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maturity degree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help to manage and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urthermore, a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inimum deviation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fuzzy informati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 of the maturity degree can be calculated by optimizing the semantic discount factor aim for the minimum deviation. Finally, this model is illustrated and analyzed by an example study of the aircraft collaborative design softw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collaborative design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设计产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迎庆 周沁怡 +2 位作者 邓婕 张煜 付心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目的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当下人工智能对设计流程和设计师的影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影响趋势。方法使用VOSviewer工具和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应... 目的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当下人工智能对设计流程和设计师的影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对设计行业的影响趋势。方法使用VOSviewer工具和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应用”的文献进行详细的可视化和聚类分析,深入探讨文献中的核心观点和案例。结果基于四个主要聚类(AI+技术应用、AI+设计流程、AI+创意协作、AI+影响反思)来展开讨论。特别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的影响,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促进设计创新和提升设计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设计师的传统角色及设计原创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并重新定义需求。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整合进设计流程,促进设计创新,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原创性、责任边界问题,探讨人工智能与设计师合作的新模式。结论通过对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应用的全面综述,为未来设计创新与人工智能融合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生成式内容 设计产业革新 设计创新 创意过程 人机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演进路径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柴春雷 张熙元 +4 位作者 丁诗莹 印杨 顾瑾钰 陈映嫔 邱懿武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正逐渐成为实现产品智能设计的关键手段,但当前对生成式AI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讨论。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2...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正逐渐成为实现产品智能设计的关键手段,但当前对生成式AI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讨论。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2014年至2023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通过时空演进图谱,本文解析了生成式AI从其萌芽期至爆发期的演进路径,并总结了研究热点;另一方面,本文从设计过程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需求分析、灵感探索、概念生成和设计评估四个阶段中生成式AI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从设计师在产品智能设计中的新角色和关键创新设计思维,以及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产品智能设计的趋势两个维度探讨了生成式AI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产品智能设计 演进路径 设计过程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M的协同创新设计过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建广 李港庆 +3 位作者 张凯旋 郑宇 李浩宇 王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19-3037,共19页
为了提高团队在协同创新设计过程中的集体创造力,提出一种基于对象过程方法论(OPM)的协同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利用OPM模型和OPCloud在线建模平台作为团队沟通交流的基础,结合OPM模型和集成功能模型(IFM),协同团队成员对导致表面问题的根... 为了提高团队在协同创新设计过程中的集体创造力,提出一种基于对象过程方法论(OPM)的协同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利用OPM模型和OPCloud在线建模平台作为团队沟通交流的基础,结合OPM模型和集成功能模型(IFM),协同团队成员对导致表面问题的根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强势思维一般理论(OTSM)中的ENV模型和可拓学的共存度函数完成对冲突问题的管理和验证,采用TRIZ问题求解工具分析并解决问题,获得初步创新方案。针对初步方案可能存在衍生问题的情况,构建半效解衍生问题网,通过方案组合和迭代求解的方式获得综合方案。最后,以聚乙烯(PE)热熔焊机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过程方法论 协同创新设计 可拓学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辅助技术的智慧交通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源枫 王丽 +2 位作者 唐彩云 张佳林 林扬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9-488,共10页
目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方法通过用户访谈获取用户需求,在转化成设计需求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设计特征进行权重排序。提取用户偏好提示词,并结合GPT4.0中获得的公共交通设... 目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方法通过用户访谈获取用户需求,在转化成设计需求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设计特征进行权重排序。提取用户偏好提示词,并结合GPT4.0中获得的公共交通设施相似提示词,而后得到整合性提示词。选取相关大模型并使用整合性提示词在SD(Stable Diffusion)平台中进行方案生成。结果以智慧公交站台为例,生成不同场景下智慧公共交通设施方案,经过专家筛选后获得优化方案集,最后邀请用户使用满意度量表对方案集进行打分以获得不同场景下的最优方案。结论人机协同设计的智慧公交站台方案不仅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提升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因此,通过智慧公交站台设计实践,优化了基于AIGC辅助技术的智慧交通公共设施设计流程,对其他类型的交通公共设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交通公共设施 AIGC辅助设计 人机协同 设计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萌 刘峰 +1 位作者 田震 杨松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在利用响应面模型建立了具有较高拟合精度耐压柱壳近似模型的基础上,以质量排水量比和极限载荷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确定了系统层和学科层的优化求解方法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框架,进行了优化的求解工作,得到了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对比表明:所得到的Pareto解集中,部分方案在2个目标函数上均得到了优化,验证了优化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柱壳 设计参数 耦合关系 参数化分析流程 近似模型 目标函数 协同优化方法 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交互产品的创意服务设计模式研究与构建
7
作者 刘永红 殷彦琳 +2 位作者 宋一鸣 白翔天 陈清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共14页
目的探索数智时代下创意服务设计产业应用于智能交互产品创新的模式机制与路径。方法阐述创意服务产业时代的内涵与特征,梳理数字时代智能交互产品的创意服务需求,并从产品的品质创新需求、创新绩效提升需求和经济价值转化路径优化需求... 目的探索数智时代下创意服务设计产业应用于智能交互产品创新的模式机制与路径。方法阐述创意服务产业时代的内涵与特征,梳理数字时代智能交互产品的创意服务需求,并从产品的品质创新需求、创新绩效提升需求和经济价值转化路径优化需求三个视角剖析创意服务设计模式的创新策略。结果提出“多元设计大数据创新-智能生成式设计工具优化-利益相关者协同设计平台重构”三段式创意服务设计模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对创意服务设计的数据资源创新、设计工具的智能优化和协同创新的价值链重构,可有效提升智能交互产品设计结果的输出品质和数量,优化设计迭代周期,实现设计驱动的产品价值创新绩效和经济价值效益的双向提升。通过对知识生产力要素进行数智化整合重构,构建全链设计要素集成的智能辅助设计工具体系,提升设计师群体的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经济价值提升带来强劲的可持续创新设计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大数据 生产性服务业 创意服务设计 智能交互产品 利益相关者 协同设计平台 生成式设计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钱亚东 顾新建 +2 位作者 马军 王生发 陈芨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4-310,共7页
为了解决协同设计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建立了一个相互支撑的集成平台使得两者互相协调发展.从协同设计过程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知识的实体化特点和过程性观点,提出了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模型及知识... 为了解决协同设计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建立了一个相互支撑的集成平台使得两者互相协调发展.从协同设计过程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出发,综合考虑知识的实体化特点和过程性观点,提出了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模型及知识管理集成模型.应用知识资源的元数据技术和知识的业务视图技术,实现了知识资源与特定设计过程的集成.在以隐性知识活动管理为主的过程管理研究中,讨论了知识过程建模及其与协同设计过程的集成.以国内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的支持协同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例,进一步对协同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知识管理 知识集成 知识过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广义优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培恩 邱清盈 +2 位作者 潘双夏 钱仲焱 武建伟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对机械广义优化设计的发展历程、本质、范畴、进程、关键技术、与传统优化设计的区别、与其它现代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从而提出了机械广义优化设计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
关键词 协同优化 设计理论 机械设计 广义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设计过程中互操作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锋 李人厚 +1 位作者 顾新华 秦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针对多代理系统中知识的使用,特别是知识的互操作以及知识管理等问题,并结合工作流、人工智能和XML技术,提出一种解决协同设计过程中的互操作的方法和分布式知识的逻辑管理.其中利用扩展置标语言(XML)表达本体来解决协作知识集成和分布... 针对多代理系统中知识的使用,特别是知识的互操作以及知识管理等问题,并结合工作流、人工智能和XML技术,提出一种解决协同设计过程中的互操作的方法和分布式知识的逻辑管理.其中利用扩展置标语言(XML)表达本体来解决协作知识集成和分布式知识互操作;用工作流技术描述协作过程来解决协作过程互操作;最终提供了基于XML的各协同工作过程的互操作原语,并用一个原型系统进行验证.该方法使协同工作能够在因特网环境下得到最大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操作性 协作设计过程 扩展置标语言本体 多代理系统 多AGENT 知识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制造资源建模及其在协同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双跃 殷国富 +1 位作者 戈鹏 郭文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51-654,共4页
根据敏捷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特征的要求 ,建立面向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的工艺制造资源模型。研究了工艺制造资源模型的建模方法 ,进一步论述了协同工艺设计的体系结构、协同工艺设计中工艺制造资源中间件的解决方案、服务器端应用程... 根据敏捷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特征的要求 ,建立面向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的工艺制造资源模型。研究了工艺制造资源模型的建模方法 ,进一步论述了协同工艺设计的体系结构、协同工艺设计中工艺制造资源中间件的解决方案、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实现方法 ,为实现协同工艺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制造资源建模 协同工艺设计 数据库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约束网络的协同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德林 王耕耘 李志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3,347,共6页
针对并行工程环境下的设计过程 ,提出基于分布式约束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Agent分布式地表达设计中的各种约束关系 ,通过Agent之间的动态协作实现约束网络的一致性维护、实时监测和协商消解设计冲突 ,使得设计约束得以分布、... 针对并行工程环境下的设计过程 ,提出基于分布式约束网络的协同设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Agent分布式地表达设计中的各种约束关系 ,通过Agent之间的动态协作实现约束网络的一致性维护、实时监测和协商消解设计冲突 ,使得设计约束得以分布、并发地满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分布式约束网络 并行工程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协同设计过程建模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黄洪钟 刘伟 李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5-959,共5页
协同设计过程模型为协同设计支持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只是从某个角度入手,表达设计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而且主要是对设计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设计过程性能的模型却很少。... 协同设计过程模型为协同设计支持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只是从某个角度入手,表达设计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而且主要是对设计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设计过程性能的模型却很少。在分析比较现有的设计过程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分层有色Petri网建立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并给出了设计过程性能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分层有色Petri网 过程建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co-Flow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伟刚 莫蓉 +1 位作者 杨海成 王增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7-720,共4页
讨论 Internet环境下协同产品开发的特征 ,研究它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要求 ;为适应这些要求 ,提出一个基于 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的基于 XML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和分布式工作流引擎间的互操作机制 .该系... 讨论 Internet环境下协同产品开发的特征 ,研究它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要求 ;为适应这些要求 ,提出一个基于 Web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的基于 XML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和分布式工作流引擎间的互操作机制 .该系统的软件原型“co-Flow”能够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工作流管理系统 co-Flow 软件原型 软件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协同设计任务建模与调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鹏飞 郝永平 +1 位作者 邵伟平 刘永贤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9期29-32,共4页
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协同设计过程任务建模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产品结构分解的协同设计过程人员-任务分配模型,建立任务结构的约束映射和基于可扩展着色Petri网的任务过程建模方法,实现Multi-agent协同设计过程任务调度集成框架,最后... 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协同设计过程任务建模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产品结构分解的协同设计过程人员-任务分配模型,建立任务结构的约束映射和基于可扩展着色Petri网的任务过程建模方法,实现Multi-agent协同设计过程任务调度集成框架,最后进行了系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数据管理(PDM) 协同设计过程 产品结构分解 可扩展着色Petri网 多代理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联盟协同设计组织模型与系统结构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永滨 孟跃进 +2 位作者 周春来 孟庆龙 张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7-373,共7页
动态联盟协同设计组织模型强调动态可重构的组织结构。目前提出的组织模型和建模思想,缺乏对模型中的动态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对资源权限的易变性表达不够。对此,将进程代数中的封箱演算引入到动态联盟组织模型建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封箱... 动态联盟协同设计组织模型强调动态可重构的组织结构。目前提出的组织模型和建模思想,缺乏对模型中的动态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对资源权限的易变性表达不够。对此,将进程代数中的封箱演算引入到动态联盟组织模型建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封箱演算的动态联盟协同设计组织结构描述方法。该方法易于严格地显式表达系统的动态过程和资源权限的易变性,为组织模型的形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动态联盟协同设计系统结构和实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模型 封箱演算 协同设计 进程代数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 被引量:40
17
作者 颜振亚 郑宝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0-23,共4页
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集成了这三种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简单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并着重从设计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集成了这三种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引起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简单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特点,并着重从设计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文章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并给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综述 协同信号处理 跨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D模式下机加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占富 丁来军 +1 位作者 谢丽萍 陈俊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是数字化设计制造领域的新趋势。为了加强实现MBD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与制造的应用,提高机加工艺可靠性,减少工艺更改繁琐等问题,文中研究与探讨了MBD模式下机械加工工艺新... 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是数字化设计制造领域的新趋势。为了加强实现MBD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与制造的应用,提高机加工艺可靠性,减少工艺更改繁琐等问题,文中研究与探讨了MBD模式下机械加工工艺新方法。以MBD模型作为设计制造工作流传递的单一数据源,设计模型的更改可以单项连接传递到工艺模型中,从而简化设计流程,减少大量更改单的输入输出,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节约研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 全生命周期 协同设计与制造 机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伟 李彦 +1 位作者 赵武 晏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整个产品设计过程的分布式协同设计模型。这个模型以设计矩阵 -黑板为基础 ,提供一个实时协同工作环境 ,并集成不同的设计工具 ,能支持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学科的设计人员共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活动和任务 ,能获取、共享... 建立了一个基于整个产品设计过程的分布式协同设计模型。这个模型以设计矩阵 -黑板为基础 ,提供一个实时协同工作环境 ,并集成不同的设计工具 ,能支持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学科的设计人员共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活动和任务 ,能获取、共享及重用设计数据 ,有助于设计人员在概念设计阶段进行创新思维。一个设计示例来验证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过程 设计矩阵 概念设计 CAD 机械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评价信息的动态综合评价——一种协同设计主体资源的评选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贻生 李著信 +1 位作者 关宇 邓韧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68,共5页
针对基于用户评价信息的协同设计主体资源动态综合评价问题,在分析综合评价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反映设计主体资源综合能力本质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用户评价值所在时段与现在时段的接近程度以及增减变化趋势对动... 针对基于用户评价信息的协同设计主体资源动态综合评价问题,在分析综合评价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反映设计主体资源综合能力本质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用户评价值所在时段与现在时段的接近程度以及增减变化趋势对动态评价值的影响,采用一种无需进行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的AHP改进方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实验验证表明,该动态模型体现了用户评价值的增减变化和时间价值变化等动态特性,反映了资源的优劣程度、稳健程度和增长程度,简化了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解决了传统AHP方法在遇到因素众多、规模较大情况时,容易出现判断矩阵难以满足一致性要求等问题,实现了在大量评价指标和评价值动态变化情况下的综合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价 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 协同设计 主体资源 动态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