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 Investigation of a Novel Nitrogen-rich Energetic Complex Tetrammine-cis- bis ; 5-nitro-2 H-tetrazole-N2 ) Cobalt; hi) Perchlorate Dihydrate
1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高氯酸盐 爆炸物 含哨基 高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元素及镧系元素11-钨锰杂多酸钾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恩波 吴庆银 +1 位作者 王作屏 沈恩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合成了以11-钨锰杂多阴离子为配体的4个配合物:K_6Z(H_2O)MnW_(11)O_(39)xH_2O(Z=ZD、Ni)和K_(13)Ln(MnW_(11)O_(39))_2·xH_2O(Ln=La、Nd)。用化学分析、离子交换、电导滴定、IR、UV、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进行了表征,还对其热... 本文合成了以11-钨锰杂多阴离子为配体的4个配合物:K_6Z(H_2O)MnW_(11)O_(39)xH_2O(Z=ZD、Ni)和K_(13)Ln(MnW_(11)O_(39))_2·xH_2O(Ln=La、Nd)。用化学分析、离子交换、电导滴定、IR、UV、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进行了表征,还对其热性质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过渡元素 镧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LncRNA HCG11、miR-144-3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澍 徐明 陈芬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LA复合体11(HCG11)及微小RNA(miR)-144-3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RT-PCR检测102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LncRNA HCG11及miR-144-3p的表达,比较两种组织间LncRNA HCG11、miR-144-3p...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LA复合体11(HCG11)及微小RNA(miR)-144-3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RT-PCR检测102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LncRNA HCG11及miR-144-3p的表达,比较两种组织间LncRNA HCG11、miR-144-3p表达差异,分析胃癌组织LncRNA HCG11、miR-144-3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LncRNA HCG11表达升高,而miR-144-3p降低(P均<0.05)。癌组织中LncRNA HCG11、miR-144-3p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及组织学分化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位置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均>0.05)。癌组织中LncRNA HCG11与miR-144-3p呈负相关(r=-0.611,P<0.05)。高LncRNA HCG11表达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OS)低于低LncRNA HCG11表达组患者,低miR-144-3p表达组患者3年OS低于高miR-144-3p表达患者(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LncRNA HCG11表达升高、miR-144-3p表达降低,二者均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新的胃癌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HLA复合体11 微小RNA-144-3p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salenCo(Ⅲ)催化CO_(2)与环氧环己烷不对称共聚反应机理研究
4
作者 王尚 任柏豪 +1 位作者 李窈 吕小兵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SalenCo(Ⅲ)配合物与季铵盐组成的双组分催化体系是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CO_(2))共聚反应最有效的催化体系之一。以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共聚反应为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该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链引发环节的计算表... SalenCo(Ⅲ)配合物与季铵盐组成的双组分催化体系是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CO_(2))共聚反应最有效的催化体系之一。以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共聚反应为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该催化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链引发环节的计算表明,阴离子(或有机碱)具有两个作用:其中强亲核试剂更容易进行链引发,而较弱的亲核试剂作为平衡离子稳定了Co(Ⅲ)。对链增长环节的计算表明,碳酸根链末端对环氧环己烷的开环是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SalenCo(Ⅲ)的作用不仅是活化环氧烷烃,还能用于稳定烷氧基链末端,因此反应中聚醚和环状碳酸酯的生成受到了抑制。配合物中水杨醛部分的3-位取代基对反应的手性诱导具有很大的影响,大位阻与小位阻取代基的手性诱导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环己烷 钴配合物 不对称共聚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低阻油藏精细挖潜实践与认识——以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朱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52-55,7,共4页
针对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开发中暴露出的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水关系认识难度大以及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等问题,深化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重新落实构造、开展小层划分、沉积微相研究以及测井二次精细解释后进行"水... 针对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开发中暴露出的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水关系认识难度大以及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等问题,深化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重新落实构造、开展小层划分、沉积微相研究以及测井二次精细解释后进行"水中找油"等工作,并辅以精细注水、细分注水、一对一注水,及配套注水工艺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油藏精细挖潜工作,不仅扭转了区块产量递减趋势,而且明显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低阻油藏 剩余油分布规律 11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er open-circuit voltage set by cobalt redox shuttle in SnO_2 nanofibers-sensitized CdTe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被引量:1
6
作者 Gautam E.Unni Soorya Sasi A.Sreekumaran Nair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81-488,共8页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an efficient CdTe-SnOquantum dot(QD) solar cell fabricated by heat-assisted drop-casting of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CdTe QDs on electrospun SnOnanofibers. The as-prepared QDs and SnOnanof...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an efficient CdTe-SnOquantum dot(QD) solar cell fabricated by heat-assisted drop-casting of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CdTe QDs on electrospun SnOnanofibers. The as-prepared QDs and SnOnano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 UV–Vis spectroscopy,photoluminescence(PL) spectra,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SnOnanofibers deposited on fluorine-doped tin oxide(SnO) and sensitized with the CdTe QDs were assembled into a solar cell by sandwiching against a platinum(Pt) counter electrode in presence of cobalt electrolyte. The efficiency of cells was investigated by anchoring QDs of varying sizes on SnO. The best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of an overall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1.10%, an open-circuit voltage(Voc)of 0.80 V, and a photocurrent density(JSC) of 3.70 m A/cmwere obtained for cells with SnOthickness of5–6 μm and cell area of 0.25 cmunder standard 1 Sun illumination(100 m W/cm). The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same systems under polysulfide electrolyte as well for a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dot solar cells(QDSCs) Electrospinning Cadmium telluride(CdTe) Tin oxide(SnO_2) NANOFIBERS cobalt complex redox electroly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ramolecular Sheet Co(Ⅱ) Complex Assembled by Hydrogen Bond
7
作者 刘贵磊 李晖 +1 位作者 宋芳 秦永杰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2期233-237,共5页
The title complex, [ [ Co (Py) 2 (H20) 2 ( NO3 )2 ] ] n ( 1 )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liquid diffusion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C, with a = 0.8... The title complex, [ [ Co (Py) 2 (H20) 2 ( NO3 )2 ] ] n ( 1 )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liquid diffusion metho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 (1)/C, with a = 0.8775(6)nm, b=1.171 5(8)nm, c=0.7518(5)nm, V=0.739 3(9)nm3, C10H14CoN4O8, Mr= 377.18, Dc=1.694g/cm^3, μ=1.210mm^-1, F(000)=386, Z=2, the final R=0.0229 and wR= 0.066 1 for 3 137 observed reflections (I〉2σ(I)). In the structure of 1, the center atom of cobalt revealed a centrosymmetric, six-coordinate structure, with two Py ligands, two monodentate nitrate group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It is notable that a series of hydrogen bonds (O-H…O) formed two kinds of rings exist in the structure, which linked neighboring six-coordinate polymer into a two-dimensional H-bonding network, and then assembl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 through electrostatic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In the structure, supramolecular sheet was observed, which contains alte .rnative organic and inorganic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ASSEMBLY cobalt complex hydrogen bonds supramolecular she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以齐2-13-11块为例
8
作者 杨晓强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9期49-53,共5页
欢喜岭油田是开发近40年的老油田,最近几年上报的储量区块中主要为深层、稠油、薄层油藏,发现的优质储量主要为复杂断块油藏。在对这类油藏的研究中,应该从油藏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复杂断块油藏制约因素,制定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最大... 欢喜岭油田是开发近40年的老油田,最近几年上报的储量区块中主要为深层、稠油、薄层油藏,发现的优质储量主要为复杂断块油藏。在对这类油藏的研究中,应该从油藏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复杂断块油藏制约因素,制定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最大限度以及最快速度挖掘油藏潜力并尽快建产。利用VSP测井技术,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结合,精细落实构造及储层发育情况,并利用蜘蛛网图研究该区隔层发育情况,利用隔夹层研究技术确定储层封堵性,根据勘探开发一体化思路,进行井网优化设计,按照分层注水开发的油藏整体开发思路进行井位部署。在部署探井的同时注重开发井网和后期注水调整井网的优化,在开发井网部署时,充分考虑储量有效动用,利用隔夹层发育特征来部署直井和水平井,从而实现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2—13-11 复杂断块油藏 探井部署 产能井部署 水驱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的配合物对甲烷发酵和产甲烷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阳 李秀芬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在甲烷发酵过程中,微量金属元素钴必须以充足的量和生物学有效的形式存在才能为产甲烷菌利用。本研究分别以甲烷产率和辅酶F420为甲烷发酵过程的评价指标,着重考察了钴及其配合物对甲烷发酵的影响。通过比较添加Co2+和配合钴对产甲烷的... 在甲烷发酵过程中,微量金属元素钴必须以充足的量和生物学有效的形式存在才能为产甲烷菌利用。本研究分别以甲烷产率和辅酶F420为甲烷发酵过程的评价指标,着重考察了钴及其配合物对甲烷发酵的影响。通过比较添加Co2+和配合钴对产甲烷的促进效果,得出在相同摩尔浓度下配合钴更能促进甲烷发酵的结论。不同配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甲烷发酵过程中,丝氨酸是能与Co2+配合、提高Co2+生物可用性的最佳配体。当丝氨酸-钴配合物的添加剂量为2μmol/L时,甲烷产率为313 mL/gCOD,相对空白样提高幅度为60%,此时,辅酶F420的含量由空白样的0.375μmol/gVSS提高到0.516μmol/gVSS,辅酶M的含量由空白样的92.9μmol/gVSS提高到102.6μmol/gV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发酵 微量元素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载体及其除氧应用的研究 Ⅰ.乙二胺-Co配合物的氧合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吉德 王瑶 +4 位作者 张翼 宋启军 张含 鹿毅 李新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99,共3页
氧载体及其除氧应用的研究Ⅰ.乙二胺┐Co配合物的氧合作用王吉德*王瑶a张翼宋启军张含b鹿毅c李新寿(新疆大学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a新疆进出口商品检验局,b新疆钢铁研究所,c新疆技术监督局)关键词氧载体,乙二... 氧载体及其除氧应用的研究Ⅰ.乙二胺┐Co配合物的氧合作用王吉德*王瑶a张翼宋启军张含b鹿毅c李新寿(新疆大学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a新疆进出口商品检验局,b新疆钢铁研究所,c新疆技术监督局)关键词氧载体,乙二胺,钴配合物,氧合作用19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载体 乙二胺 配合物 氧合 除氧 保鲜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掺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制氢性能 被引量:16
11
作者 闫石 黄勤栋 +2 位作者 林敬东 袁友珠 廖代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06-2410,共5页
采用聚合络合法(PCM)制备出钴掺杂二氧化钛(CO/TiO_2)光催化剂.以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TGA-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 采用聚合络合法(PCM)制备出钴掺杂二氧化钛(CO/TiO_2)光催化剂.以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同步热分析(TGA-DSC),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光催化制氧作为探针反应,以氧气的产量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聚合络合法制备的样品主体成分为锐钛矿晶型的二氧化钛,钴元素呈高度分散,钴的掺杂能够明显提升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当钴钛物质的量之比为0.3%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光催化制氢活性,达到2499μmol,是同等条件下制备的无掺杂二氧化钛的近六倍.还对钴离子掺杂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掺杂: 二氧化钛: 聚合络合法: 光催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及其配合物对产甲烷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阳 李秀芬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85,91,共5页
通过考查产甲烷过程中辅酶M和辅酶F420浓度的变化,研究了钴及其配合物的添加对产甲烷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钴和配合钴对产甲烷关键酶的浓度均有一定影响,同时,在相同添加摩尔浓度下,相对于钴,配合钴对关键酶的影响更为显著。当丝氨酸-... 通过考查产甲烷过程中辅酶M和辅酶F420浓度的变化,研究了钴及其配合物的添加对产甲烷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钴和配合钴对产甲烷关键酶的浓度均有一定影响,同时,在相同添加摩尔浓度下,相对于钴,配合钴对关键酶的影响更为显著。当丝氨酸-钴配合物的添加剂浓度为2μmol/L时,污泥中(VSS)辅酶F420的浓度由空白样的0.375μmol/g提高到0.628μmol/g,辅酶M的浓度由空白样的51.01μmol/g提高到110.60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配合物 辅酶M 辅酶F4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解含氨草酸钴复盐制备纤维状多孔钴粉 被引量:5
13
作者 湛菁 周涤非 +2 位作者 张传福 贺跃辉 岳建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6-883,共8页
以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沉淀法制备纤维状钴粉复杂前驱体,并采用XRD,IR,SEM和TGA/DTA研究前驱体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系统考察前驱体粉末热分解过程中热分解条件如热分解气氛、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时间和升温速率对金属钴粉形貌、粒度... 以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沉淀法制备纤维状钴粉复杂前驱体,并采用XRD,IR,SEM和TGA/DTA研究前驱体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系统考察前驱体粉末热分解过程中热分解条件如热分解气氛、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时间和升温速率对金属钴粉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o(Ⅱ)-C2O42--NH3-NH4+-H2O反应体系中得到的前驱体为含氨草酸钴复盐,形貌为纤维状,氨与钴离子配合并生成含氨草酸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内在机制,它是通过含NH3基配合物以链状结构连接[(NH3)M-OX-M(NH3)]2+生长基元以轴向取向连生形成一维形貌;在弱还原性气氛、热分解时间为30~60 min、升温速率为15~20 K/min、热分解温度为623~723 K条件下,热分解含氨草酸钴复盐粉末可以制备比表面积为10.44 m2.g-1的纤维状多孔金属钴粉,其孔结构为两端开放的管状毛细孔且多为中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草酸钴复盐 钴粉 纤维状 多孔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醚化对双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仲辉 秦圣英 +1 位作者 李建章 谢吉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6,共4页
合成了冠醚化钴(Ⅱ)Schif碱配合物1c及其相关类似物1b,测定了它们的氧加合常数,考查了它们对异丙苯的催化氧化性能,并与未冠醚化的类似物1a作比较。
关键词 冠醚 配合物 席夫碱 异丙苯 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钴氧合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表征及性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艳霞 岳凡 +1 位作者 王吉德 迟姚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用室温固相法分别合成了以二乙三胺、三乙四胺为配体、以钴为中心离子的配合物。室温下,每摩尔配合物消耗2molO2,其中1molO2用来和钴离子配位形成超氧配合物,另外消耗的1molO2则是由于配体被活化氧氧化所致。采用混合溶济法分离出两种... 用室温固相法分别合成了以二乙三胺、三乙四胺为配体、以钴为中心离子的配合物。室温下,每摩尔配合物消耗2molO2,其中1molO2用来和钴离子配位形成超氧配合物,另外消耗的1molO2则是由于配体被活化氧氧化所致。采用混合溶济法分离出两种固态氧合配合物犤Co(NH2CH2CH2N=CHCH2NH2)2O2犦(Ac)2·2H2O和犤Co(NH2CH2CH2N=CHCH2NHCH2CH2NH2)2O2犦(Ac)2·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导、XRD、NMR、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配合物的性质,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组成,初步探讨了相关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钴氧合配合物 室温固相合成 表征 性质 氧合作用 因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Nafion-钴席夫碱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 被引量:20
16
作者 何星存 邓锐 +1 位作者 李平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5-38,共4页
将一种杂环席夫碱N,N′-2 ,6 -二乙酰吡啶缩双苯胺和Nafion修饰在铂电极上 ,然后与钴 (Ⅱ )反应 ,得到Nafion -钴席夫碱膜修饰电极。实验结果表明 ,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机械、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 ,对生物分子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有显... 将一种杂环席夫碱N,N′-2 ,6 -二乙酰吡啶缩双苯胺和Nafion修饰在铂电极上 ,然后与钴 (Ⅱ )反应 ,得到Nafion -钴席夫碱膜修饰电极。实验结果表明 ,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机械、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 ,对生物分子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以1.5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一氧化氮 ,当浓度在2.8×10-6~8.4×10-8 mol/L范围时 ,氧化电流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抗坏血酸、精氨酸及亚硝酸根不干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钴配合物 修饰电极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三维结构的Co(II)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仇永清 刘春光 +3 位作者 陈徽 苏忠民 杨国春 王荣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6-839,共4页
以实验合成出的Schiff碱配体和Co(II)配合物为母体,设计了Schiff碱配体和具有三维结构的Co(II)配合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FF方法对具有开壳层电子组态Co(II)配合物及相应配体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 以实验合成出的Schiff碱配体和Co(II)配合物为母体,设计了Schiff碱配体和具有三维结构的Co(II)配合物.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FF方法对具有开壳层电子组态Co(II)配合物及相应配体的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效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chiff碱配体形成配合物后分子的二阶NLO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这是由于金属Co2+离子在配合物电荷转移(CT)过程中起到了桥的作用,对分子的二阶NLO响应直接贡献不大.结合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发现,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中,对分子二阶NLO系数的主要贡献是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Ⅱ)配合物 SCHIFF碱配体 非线性光学系数 密度泛函理论(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化合物的研究(Ⅷ)——双核钴卟啉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素秋 刘军 +1 位作者 汪玉廷 姜照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合成了5种用不等长脂肪二酰胺连接起来的双卟啉及其钴配合物,并根据UV~Vis、IR、~1H NMR、MS、EA的鉴定结果讨论了它们的结构.
关键词 卟啉 双核金属卟啉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钴硅橡胶离聚体膜的富氧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子勇 刘宗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2-564,共3页
A new type of silicone rubber membranes with facilitated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oxygen was prepared by using 11-alkenoic acid cobalt, a silicone rubber containing vinyl groups of 5%(molar fraction), a hydrogen-con... A new type of silicone rubber membranes with facilitated transport properties for oxygen was prepared by using 11-alkenoic acid cobalt, a silicone rubber containing vinyl groups of 5%(molar fraction), a hydrogen-containing silicon oil and chlorine platinum acid. The solution casting and vulcanization wer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tudies on permselectivities show that O2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increase with decreasing oxygen pressure difference, but N2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are independent of nitrogen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cause is considered that a polymer cobalt complex is formed to possess an ability of facilitated transport for oxygen. This result leads to the increases in both oxyge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oxygen/nitrogen separation co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For example, oxyge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750 Barrer and oxygen nitrogen separation coefficient of 3.09 were obtained at a pressure difference of 0.05 MPa for the membrane containing 11-alkenoic acid cobalt of 2.5%(mass fraction). As high as 5% of 11-alkenoic acid cobalt could be added into the membrane, its oxyge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oxygen/nitrogen separa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 to 802 Barrer and 3.34 at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of 0.05 MP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性能 气体分离膜 硅橡胶 十一烯酸钴 氮气 氧气 分离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Me-PPA)_2,(H_2O)_2]Cl的合成及其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戚建英 马红霞 +2 位作者 杨启云 胡家元 李贤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37-538,共2页
Complex Cobalt(III) di[N-(p-methyl)phenyl-2 -pyridinecarboxamide] dihydrate chloride [Co(p-Me-PPA)2(H2O)2] Cl hadbeen synthesised. 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metal complex had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and d... Complex Cobalt(III) di[N-(p-methyl)phenyl-2 -pyridinecarboxamide] dihydrate chloride [Co(p-Me-PPA)2(H2O)2] Cl hadbeen synthesised. 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metal complex had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and determined by fourcircle single crystal diffractometer. When the oxidation of cyclohexene was catalyzed by [Co(p-Me-PPA)2(H2O)2]Cl withmolecular oxygen as oxidant, the conversion reached 59% , the selectivity of cyclohexenone being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甲酰胺 钴配合物 环己烯 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