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oMFA和CoMSIA对氟乐灵抗体识别特异性进行3D-QSAR分析
1
作者 李嘉宜 姚茜 +6 位作者 黄惠威 施迪燊 刘凤银 黄新安 袁学文 杨剑萍 穆洪涛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4期226-232,共7页
为了探究氟乐灵多克隆抗体PcAb-2C识别特异性与药物分子三维结构的定量关系,利用PcAb-2C的交叉反应数据,选取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指数法(CoMSIA)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CoMF... 为了探究氟乐灵多克隆抗体PcAb-2C识别特异性与药物分子三维结构的定量关系,利用PcAb-2C的交叉反应数据,选取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指数法(CoMSIA)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为0.497,非交叉验证系数(r_(ncv)^(2))为0.999;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为0.498,非交叉验证系数(r_(ncv)^(2))为0.979。CoMFA模型中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值分别为63.10%和36.90%,CoMSIA模型中疏水场、静电场和立体场的贡献值分别为54.90%、38.40%和6.70%。各力场的贡献比例表明基团的疏水作用对化合物影响较大,推测出抗原疏水性的增强特别是N,N-二丙基部位的疏水性增强,有利于诱导出亲和力更强的抗体,为设计氟乐灵半抗原提供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乐灵 多克隆抗体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乙酰羟基酸合成酶与磺酰脲的相互作用以及CoMFA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班树荣 牛聪伟 +3 位作者 陈文彬 任晓白 余志红 席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3-547,共5页
在分子水平上较为详尽地研究了85个磺酰脲类化合物与植物源野生型拟南芥AHAS酶的离体相互作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AHAS酶的抑制常数Kiapp.采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CoMFA)对这些化合物与AHAS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三维构效关系研究,用此模型... 在分子水平上较为详尽地研究了85个磺酰脲类化合物与植物源野生型拟南芥AHAS酶的离体相互作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AHAS酶的抑制常数Kiapp.采用比较分子力场方法(CoMFA)对这些化合物与AHAS酶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三维构效关系研究,用此模型预测了检验组10个化合物的pKiapp值,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羟基酸合成酶 拟南芥 磺酰脲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的空间取向对CoMFA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任小 高瀅 +1 位作者 刘亮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Our work shows that differdnt compound orientations have different results in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For three analyzed compound series,the squ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cross-validation(q2)... Our work shows that differdnt compound orientations have different results in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For three analyzed compound series,the squar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cross-validation(q2)could vary as largely as 0.30~0.40 among all possible orientations.THe reason for this comes from the routine adopted by CoMFA which uses discrete,regularly arrayed grids to represent the molecular field.Therefore,different orientatins may map their molecular fields differently onto the grid and accordingly give different results from partial least square(PLS)analyses.We have developed a method all-orientation searching,to seek for the orientation with the best CoMFA result. And ,we suggest that all-orietnation searching shoule be incorporated intto the standard CoMFA procedu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构效关系 comfa 比较分子场分析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理设计光系统Ⅱ抑制剂研究(Ⅲ)——3-(4-氯苄胺基)-2-氰基-3-烷基丙烯酸酯类光合作用抑制剂的CoMFA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华银 陆荣健 +1 位作者 杨华铮 来鲁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80-1782,共3页
在除草剂的分子设计中,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的研究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即希尔反应)抑制活性较高[1,2].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在结构上的细微变化对希尔反应抑制活性的影响均很... 在除草剂的分子设计中,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的研究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即希尔反应)抑制活性较高[1,2].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在结构上的细微变化对希尔反应抑制活性的影响均很显著.因此,对这类抑制剂进行系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fa 光系统Ⅱ 抑制剂 光合作用抑制剂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的苯磺酰基亚胺噻唑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和分子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仝建波 秦尚尚 +1 位作者 雷珊 王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5-932,共8页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21个苯磺酰基亚胺噻唑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3D-QSAR模型,其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64,交互验证复相关系数q2=0.801,外部验证复相关系数Qext2=0.959;采用基于片段...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21个苯磺酰基亚胺噻唑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3D-QSAR模型,其拟合复相关系数r2=0.964,交互验证复相关系数q2=0.801,外部验证复相关系数Qext2=0.959;采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 Topomer Search从ZINC数据库中虚拟筛选出3个Ra基团和7个Rb基团,且设计得到21个新化合物.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稳定性良好,而且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能够有效的筛选进而设计出新的化合物,为抗艾滋病新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mer comfa 苯磺酰基亚胺噻唑衍生物 定量构效关系 Topomer Search 新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肟醚化合物杀叶蝉活性的CoMFA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柳爱平 王晓光 +5 位作者 陈灿 刘兴平 陆爱军 黄明智 刘钊杰 姚建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 28个间苯氧基苄醇肟醚和 30个联苯苄醇肟醚化合物杀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上述两类化合物及其综合的QSAR模型,3种QSAR模型都表明肟苯环对位取代基是影响...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 28个间苯氧基苄醇肟醚和 30个联苯苄醇肟醚化合物杀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上述两类化合物及其综合的QSAR模型,3种QSAR模型都表明肟苯环对位取代基是影响化合物杀叶蝉活性的主要因素,其体积和电性增加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杀叶蝉活性。比较 3种模型,还发现综合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其交叉验证系数R2cv=0.628,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 =0.971,标准偏差SE=0.109,F=133.84。用此模型预测了检验组 10个化合物的 lgLC50,结果满意。所得QSAR模型可为进一步合成更高活性的化合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肟醚化合物 杀虫活性 叶蝉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CoMFA方法的查尔酮类化合物的3D-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志华 吕政 +2 位作者 王浩然 吴晓红 曹琳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760-763,共4页
建立合理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指导查尔酮的结构修饰。基于Topomer CoMFA方法对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两个苯环之间做合理切割,生成含有公共骨架的Ar^1和Ar^2基团;再利用计算机分别对它们进行自动叠合,并计算立体场和静电... 建立合理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指导查尔酮的结构修饰。基于Topomer CoMFA方法对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两个苯环之间做合理切割,生成含有公共骨架的Ar^1和Ar^2基团;再利用计算机分别对它们进行自动叠合,并计算立体场和静电场大小。所得模型的3DQSAR模型q^2为0.610,r^2为0.962,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差值在0.00~0.25之间,呈线性关系。所建模型可靠,并且体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mer comfa 3D-QSAR 查尔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CoMFA和HQSAR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兵 邹建卫 +3 位作者 郑柯文 刘海春 曾敏 俞庆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4-1210,共7页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 用CoMFA和HQSAR两种QSAR方法研究了50个乙内酰脲类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本研究从构象搜索所得的低能结构出发构建化合物分子的构象,建立CoMFA模型,并进行了全空间搜索.HQSAR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QSAR方法,与CoMF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处理方面,比CoMFA方法快捷,并且可重复性好.两种方法均得到了较好分析结果,CoMFA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为0.815,HQSAR的q2值为0.893.这些方程有力地说明了该类分子在(R,R)-N-3,5-dinitrobenzoyl-1,2-diamine型手性固定相上拆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类似拆分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芳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 comfa HQSAR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手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烟碱类结构与活性的CoMFA及CoMSIA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向阳 李健 +2 位作者 程瑾 刘根炎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1-16,20,共7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方法,分别对一系列新烟碱类杀虫剂及相关化合物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进行了结构与活性...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方法,分别对一系列新烟碱类杀虫剂及相关化合物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进行了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构建了CoMFA及CoMSIA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和拟合能力,CoMFA:q2=0.563,r2=0.950;CoMSIA:q2=0.657,r2=0.973.通过三维等势图分析得出了对新烟碱类活性影响较大的基团或原子,为新烟碱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fa COMSIA 构效关系 新烟碱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方法的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的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仝建波 雷珊 +1 位作者 秦尚尚 王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7-524,共8页
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 MFA技术对一系列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研究,所得模型结果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9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890,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r2pred)为0.878,研究结果表... 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 MFA技术对一系列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研究,所得模型结果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9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890,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r2pred)为0.878,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6个Ra基团和3个Rb基团,进而设计出12个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喹诺酮羧酸类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与蛋白酶的ASP 30、ASP 29和ASN 25位点作用明显,该QSAR的研究结果可为新药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3D-QSAR) 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 Topomer comfa 分子设计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的吡唑啉嘧啶类IL-2诱导T细胞激酶抑制剂的3D-QSAR及分子对接 被引量:2
11
作者 仝建波 吴鲁阳 +1 位作者 冯怡 王天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60,共7页
本文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37个吡唑啉嘧啶类IL-2诱导T细胞激酶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3D-QSAR模型,其交互验证系数q2为0.728,非交叉相关系数r2为0.994,主成分数N为8,标准估计误差SEE为0.097.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 本文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37个吡唑啉嘧啶类IL-2诱导T细胞激酶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3D-QSAR模型,其交互验证系数q2为0.728,非交叉相关系数r2为0.994,主成分数N为8,标准估计误差SEE为0.097.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R基的筛选,并设计6个新分子.最后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4个新分子与IL-2诱导的T细胞激酶(Itk)大分子蛋白的作用模式,从结果中可以看到,4个新分子与Itk蛋白的A/LYS391、A/MET438位点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QSAR IL-2诱导T细胞激酶 Topomer comfa 分子设计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FA方法用于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的QSAR研究
12
作者 谢桂荣 汪晓平 +2 位作者 王道全 苏阳 周家驹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24,共8页
本文将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方法 ,即 Co MFA方法用于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QSAR研究 ,建立了较好的模型。根据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要求设计了一批化合物 ,其中多数化合物预报的杀菌活性较高 ,... 本文将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方法 ,即 Co MFA方法用于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QSAR研究 ,建立了较好的模型。根据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要求设计了一批化合物 ,其中多数化合物预报的杀菌活性较高 ,为进一步合成和筛选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AR研究 α-氧代环十二烷基磺酰胺 杀菌活性 比较分子场分析 comfa方法 构效方法 构效关系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技术的AKR1C3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
13
作者 吴峥 吴伟俊 +3 位作者 覃文亭 覃馨玉 邵侃 何温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0-378,共9页
醛酮还原酶(AKR1C3)是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重要靶点,寻找高选择性的AKR1C3抑制剂是该靶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采用Topomer CoMFA技术,对46个AKR1C3选择性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3D-QSAR模型,其交互验证系数q... 醛酮还原酶(AKR1C3)是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重要靶点,寻找高选择性的AKR1C3抑制剂是该靶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采用Topomer CoMFA技术,对46个AKR1C3选择性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到3D-QSAR模型,其交互验证系数q2为0.59,非交叉相关系数r^(2)为0.918,主成分数N为5,q^(2)_(p red)为0.98,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在Decoy数据库中进行R基团的筛选,选择RN值最大的10个Ra片段和8个Rb片段进行拼接,获得7个活性预测值高于模板分子,3个活性预测值与模板分子相当的化合物。最后,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所设计的新化合物与AKR1C3的作用模式,发现化合物N05和N06可以同时与关键酶催化位点(OS)和选择性口袋SP1中的氨基酸残基Tyr55和Asn167发生作用,说明所设计的AKR1C3抑制剂具有较高的AKR1C3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R1C3抑制剂 Topomer comfa Topomer Search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oMFA研究抗菌肽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仝建波 江国艳 +1 位作者 李园园 李康楠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0-996,共7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方法对抗菌九肽、抗菌十四肽、抗菌十八肽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建立了预测力强的3D-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3D-QSAR模型对三种抗菌肽均有较好的统计学稳定性及预测能力(抗菌九肽:交叉验证系...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方法对抗菌九肽、抗菌十四肽、抗菌十八肽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建立了预测力强的3D-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3D-QSAR模型对三种抗菌肽均有较好的统计学稳定性及预测能力(抗菌九肽:交叉验证系数q^2=0.537,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61,外部样本检验复相关系数Q_(ext)~2=0.883;抗菌十四肽:q^2=0.502,r^2=0.718,Q_(ext)~2=0.645;抗菌十八肽:q^2=0.550,r^2=0.967,Q_(ext)~2=0.989).三维等势图不仅解释了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而且为抗菌肽的进一步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子场分析(Co MFA)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抗菌九肽 抗菌十四肽 抗菌十八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ABO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Topomer CoMFA及分子对接 被引量:1
15
作者 仝建波 王洋 +1 位作者 雷珊 秦尚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3-70,92,共9页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21个6-(1-萘甲基)取代S-DABO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3D-QSAR模型,所得优化模型的主要参数分别为N=3,q^2=0.659,r^2=0.917,F=44.418,SEE=0.222,q_(stderr)~2=0.45,r_(stderr)~2=0.22.结果表明,... 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对21个6-(1-萘甲基)取代S-DABO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3D-QSAR模型,所得优化模型的主要参数分别为N=3,q^2=0.659,r^2=0.917,F=44.418,SEE=0.222,q_(stderr)~2=0.45,r_(stderr)~2=0.22.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在ZINC分子数据库中进行R基团的虚拟筛选,设计了8个活性优于模板分子的新化合物.借助Surflex-dock分子对接研究了新化合物与HIV-1逆转录酶作用模式与机制.结果显示,新化合物与HIV-1逆转录酶的LYS101、LYS103、TYR318位点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mer comfa 6-(1-萘甲基)取代S-DABO 3D-QSAR Topomer SEARCH Surflex-d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FA研究氟喹诺酮C-3噻唑酮衍生物抗胰腺癌活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长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8-12,共5页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orce field analysis,CoMFA)方法研究了18种氟喹诺酮C-3噻唑酮衍生物对胰腺Capan-1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p A).训练集中14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和新设计的...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orce field analysis,CoMFA)方法研究了18种氟喹诺酮C-3噻唑酮衍生物对胰腺Capan-1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p A).训练集中14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和新设计的1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通过基于配体的原子契合的叠合方式,获得了训练集的统计显著模型.CoMFA模型使用3个主成分给出交叉验证系数(R 2 cv)值为0.436,非交叉验证系数(R 2)值为0.956,估计F值为72.217.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与预测能力.基于CoMFA等高线图,揭示了该系列化合物抗增殖活性的一些关键结构因素.这些结果为理解其作用机制、设计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新型氟喹诺酮C-3噻唑酮类化合物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噻唑酮衍生物 胰腺癌Capan-1细胞 抗肿瘤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CoMFA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13-17,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CoMFA)方法建立了21个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E_(c))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训练集中16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中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非交...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CoMFA)方法建立了21个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E_(c))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训练集中16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中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系数(R 2)、交叉验证系数(R^(2) _(cv))分别为0.938、0.50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90.7%和9.3%,显示以立体场作用为主,对应于位阻与疏水作用.由此推断,影响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是疏水性,电荷分布仅占很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三唑-噻二唑衍生物 抑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法的类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18
作者 李曼玉 杨梅芳 +3 位作者 刘美香 姚旭 彭俊梅 刘映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784-788,共5页
建立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采用Topomer CoMFA法研究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建立了可靠、合理的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Topomer CoMFA模型(q^2=0.812,r^2=0.921,r^2pred=0.5... 建立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采用Topomer CoMFA法研究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建立了可靠、合理的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Topomer CoMFA模型(q^2=0.812,r^2=0.921,r^2pred=0.531)。建立的Topomer CoMFA模型揭示了类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与其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合理设计具有更好活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类化合物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Topomer com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唑并[1,5-a]嘧啶-2-磺酰胺类除草剂的CoMFA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光富 刘华银 +1 位作者 杨秀凤 杨华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0-192,共3页
1,2,4-三唑并[1,5-a]嘧啶-2-磺酰胺类除草剂是继磺酰脲之后所开发出的又一类以ALS为作用耙标的超高效除草剂.本文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对该类除草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立体场和静电场对该类化合物的除草活... 1,2,4-三唑并[1,5-a]嘧啶-2-磺酰胺类除草剂是继磺酰脲之后所开发出的又一类以ALS为作用耙标的超高效除草剂.本文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对该类除草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立体场和静电场对该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均有重要影响,其中以立体场为主.根据我们所得的QSAR模型,可以对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进行很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效关系 ALS抑制剂 三唑并嘧啶 磺酰胺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噁二环辛烷类及相关化合物的CoMFA研究
20
作者 许凌风 郝艳丽 巨修练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与哺乳动物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印防己苦毒素位点的结构信息,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研究了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三噁二环辛烷类及相关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分别得到CoMFA... 为了更好地了解昆虫与哺乳动物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印防己苦毒素位点的结构信息,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研究了GAB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三噁二环辛烷类及相关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针对家蝇和大鼠GABA受体,分别得到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q2为0.540和0.738,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99和0.924.CoMFA结果表明,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存在一定的异同点,三噁二环辛烷1位取代基的体积和负电性增加不利于化合物对家蝇GABA受体活性的提高,而三噁二环辛烷4位取代基体积和正电性的增加有利于化合物对大鼠GABA受体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受体 拮抗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