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Na_2S_2O_3溶液萃取和回收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海君 曾清如 +1 位作者 杨成建 陈光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6-339,共4页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Na2S2O3萃取液中重金属的分离效果并将其应用于修复土壤污染。结果表明,Na2S2O3溶液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Na2S能沉淀分离Na2S2O3溶液中的Cu、Hg,其效率均达99%以上。连续萃取能提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回...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Na2S2O3萃取液中重金属的分离效果并将其应用于修复土壤污染。结果表明,Na2S2O3溶液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Na2S能沉淀分离Na2S2O3溶液中的Cu、Hg,其效率均达99%以上。连续萃取能提高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回收的Na2S2O3连续使用6次,损失约6%,土壤中Cu和Hg累积去除率分别达64.6%、75.1%。得到的硫化物沉淀含有很高的重金属,能很方便地处理或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分离 na2s2O3 萃取 回收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CN和Na_2S_2O_3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光辉 张胜兰 +2 位作者 张春桃 万胜 陈雪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6-438,共3页
利用乙醇溶析结晶法从脱硫废液中分离NaSCN,采用平衡法测定Na2S2O3、NaSCN在水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探讨其随温度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入乙醇作溶析剂使Na2S2O3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乙醇的体积分数较大时... 利用乙醇溶析结晶法从脱硫废液中分离NaSCN,采用平衡法测定Na2S2O3、NaSCN在水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探讨其随温度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入乙醇作溶析剂使Na2S2O3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乙醇的体积分数较大时,Na2S2O3的溶解度接近0,此时进行分离能从脱硫废液中得到纯度较高的NaSCN;在温度为308.15 K、乙醇体积分数为0.2~0.3时,Na2S2O3和NaSCN的溶解度差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2O3 nasCN 脱硫废液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矿井煤层气Na_2S脱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田芳 张暾 +4 位作者 张艳 张慧荣 李香兰 孙亚玲 张永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为消除低浓度矿井煤层气对煤层开采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低浓度矿井煤层气硫化物脱氧新工艺。采用热重分析进行了脱氧剂和脱氧催化剂(自行研制的SDD催化剂)选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催化Na2S氧化研究,并用热重试选了CO还原Na2SO4... 为消除低浓度矿井煤层气对煤层开采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低浓度矿井煤层气硫化物脱氧新工艺。采用热重分析进行了脱氧剂和脱氧催化剂(自行研制的SDD催化剂)选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催化Na2S氧化研究,并用热重试选了CO还原Na2SO4反应的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以Na2S为脱氧剂,SDD为脱氧催化剂,在温度180~380℃、原料气空速100~190 h-1的条件下进行脱氧,然后在600~630℃,以Fe2O3为催化剂对脱氧后生成的Na2SO4进行CO还原,生成的Na2S可循环使用。该脱氧方法操作简便、温度低,无杂质气混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矿井 煤层气 脱氧 na2s sDD催化剂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注NaHCO3溶液防治H2S方法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维吉 袁欣鹏 +2 位作者 梁冰 张秀宇 张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为防治矿井硫化氢(H2S)涌出危害,提出采用煤层注碳酸氢钠(Na HCO3)溶液的方法治理硫化氢。以某矿为例,采集硫化氢涌出煤层煤样,在实验室对其进行可注性和渗透性试验;到现场观测矿井硫化氢涌出特征,在E902和W910工作面实施煤层注碳... 为防治矿井硫化氢(H2S)涌出危害,提出采用煤层注碳酸氢钠(Na HCO3)溶液的方法治理硫化氢。以某矿为例,采集硫化氢涌出煤层煤样,在实验室对其进行可注性和渗透性试验;到现场观测矿井硫化氢涌出特征,在E902和W910工作面实施煤层注碳酸氢钠溶液试验。研究表明:9号煤层为可注性煤层;支承应力区煤层渗透性差;硫化氢涌出量受回采强度影响较大,日割煤刀数越多,硫化氢涌出量越大,停采时涌出量较低;超前工作面25-50 m,煤层注碱流量较高,为0.2-0.5 m^3/h;注碱量越大,硫化氢涌出量降幅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硫化氢(H2s) na HCO3 煤层可注性 涌出规律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2S与高聚复配絮凝剂处理酸性高As废水 被引量:4
5
作者 成应向 宋伟龙 +3 位作者 许友泽 戴友芝 邱亚群 王强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7-1013,共7页
以酸性高As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硫化法去除并回收As,研究了Na2S·9H2O投加量、反应初始pH、反应时间、Na2S·9H2O投加方式对As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RD(X射线衍射)、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回收的As渣进行分析;对处理后的含A... 以酸性高As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硫化法去除并回收As,研究了Na2S·9H2O投加量、反应初始pH、反应时间、Na2S·9H2O投加方式对As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XRD(X射线衍射)、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回收的As渣进行分析;对处理后的含As废水,利用高聚复配絮凝剂深度脱As,研究了絮凝剂优化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反应pH对深度脱As的影响并与常见絮凝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a2S·9H2O投加量为55 g/L、两段投加、反应时间为5 min、初始pH为2.0的条件下可达最佳除As效果,处理后As回收率达98%以上,出水ρ(As)为0.61 g/L,As渣中w(As)、w(S)分别达49.15%、40.98%,其他重金属元素几乎未检出.在絮凝剂n(Fe)∶n(Si)=5∶1、投加量为7 mL/L、pH为8的条件下可得最优深度脱As效果,出水ρ(As)低于0.3 mg/L,同等条件下优于常规絮凝剂处理效果.多批次扩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技术处理废水水质稳定,As回收率平均可达98%以上,出水ρ(As)低于0.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 高聚复配絮凝剂 高As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Na_2S_2O_5缓释制剂对龙眼冷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猛 张立新 +1 位作者 李超 王春生 《保鲜与加工》 CAS 2003年第4期17-18,共2页
适宜剂量Na2S2O5缓释制剂处理结合低温贮藏,能有效地抑制龙眼果实呼吸强度和果皮PPO活性,延缓果实衰老变质,延长贮藏寿命。贮藏60天果皮色泽淡黄,无褐变,好果率达97%以上。
关键词 剂量 na2s2O5缓释制剂 龙眼 冷藏效果 影响因素 呼吸强度 PPO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Na_2S_2O_8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琪 占鹏 +2 位作者 聂发辉 胡松 刘占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6,共4页
采用Fe_3O_4/Na_2S_2O_8体系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研究了Na_2S_2O_8与Fe_3O_4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m(S_2O_8^(2-))∶12m(COD)=1.2,Fe_3O_4投加量为1.5 g/L,反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 采用Fe_3O_4/Na_2S_2O_8体系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研究了Na_2S_2O_8与Fe_3O_4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m(S_2O_8^(2-))∶12m(COD)=1.2,Fe_3O_4投加量为1.5 g/L,反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COD与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3%和100%。FTIR分析结果表明,Fe_3O_4/Na_2S_2O_8体系的小分子有机物含量比未处理水样小分子有机物含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生化尾水 na2s2O8 FE3O4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Na_2S-H_2O体系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毅红 张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
利用Na2S溶液吸收SO2是湿法烟气脱硫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法。为了能更好地利用Na2S溶液进行烟气深度脱硫,文中通过热力学计算,对Na2S溶液吸收SO2烟气所构成的SO2-Na2S-H2O体系中气液固三相组成与pH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 利用Na2S溶液吸收SO2是湿法烟气脱硫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法。为了能更好地利用Na2S溶液进行烟气深度脱硫,文中通过热力学计算,对Na2S溶液吸收SO2烟气所构成的SO2-Na2S-H2O体系中气液固三相组成与pH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值大于6时,SO2-Na2S-H2O体系中主要存在S2O32-,HS-,H2S气体和单质硫;pH值在4—6时,体系中基本上只存在S2O32-和单质硫;pH值小于4时,体系中主要存在S2O32-,HSO3-,H2SO3,SO2气体和单质硫。因此,为了保证较好的吸收效果,溶液pH值应控制在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溶液 sO2气体 PH值 平衡组成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滴定法测定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_2PdCl_4前驱体的吸附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秋霞 马磊 +2 位作者 卢春山 张群峰 李小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1-946,共6页
为了研究Pd前驱体在活性炭表面的平衡吸附量和吸附态,了解影响Pd/C催化剂中Pd粒径的因素以及Pd颗粒的生长过程,提出了使用Na2S滴定法测定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2PdCl4在活性炭载体上平衡吸附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一次性和逐滴性前驱体加... 为了研究Pd前驱体在活性炭表面的平衡吸附量和吸附态,了解影响Pd/C催化剂中Pd粒径的因素以及Pd颗粒的生长过程,提出了使用Na2S滴定法测定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2PdCl4在活性炭载体上平衡吸附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一次性和逐滴性前驱体加入方式对Pd/C催化剂中Pd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逐滴加入法制备所得的催化剂的Pd粒径明显小于一次性加入法制备的催化剂,但H2PdCl4在活性炭表面平衡吸附量的变化并不如此明显,表明Pd前驱体平衡吸附量与催化剂Pd粒径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由H2-TPR实验结果可知,与一次性加入法制备Pd/C催化剂相比,逐滴加入法制备Pd/C催化剂的过程中发生还原的Pd前驱体较多。由此推断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Pd金属粒径的生长主要受到Pd0初始晶核的生成速率及前驱体扩散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滴定法 PD/C H2PdCl4吸附 Pd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溶液中Na_2S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曼 陈朝轶 +2 位作者 李军旗 赵聪 杨夏琼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1,129,共7页
目的研究在含S2-的铝酸钠溶液中Q235钢的腐蚀行为。方法模拟生产条件配制种分母液,采用盐雾腐蚀实验与SEM和EDS分析技术,结合腐蚀质量损失动力学方程与极化曲线,研究Na2S质量浓度与时间对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腐蚀产物元素主要为O... 目的研究在含S2-的铝酸钠溶液中Q235钢的腐蚀行为。方法模拟生产条件配制种分母液,采用盐雾腐蚀实验与SEM和EDS分析技术,结合腐蚀质量损失动力学方程与极化曲线,研究Na2S质量浓度与时间对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腐蚀产物元素主要为O,S,Al,Fe。在铝酸钠溶液中,基体的表面会覆盖一层Al2O3保护膜,可以阻碍溶液中的硫离子穿透到基体表面,对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腐蚀初期及低质量浓度下,腐蚀速率缓慢;但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腐蚀时间的延长,保护膜被破坏,S2-穿过保护膜与基体反应,生成硫化物加速了腐蚀速率;当S2-质量浓度增加到6 g/L,腐蚀时间为9 d时,硫化物被氧化成具有较稳定结构的氧化物,腐蚀被抑制。结论在铝酸钠溶液中,S2-质量浓度及腐蚀时间对腐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腐蚀时间及S2-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腐蚀速率呈现减小的趋势,腐蚀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Q235 na2s质量浓度 腐蚀时间 腐蚀速率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_2O_3对植物修复Hg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慧 申源源 陈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4,109,共5页
为研究添加化学调控剂对植物修复Hg污染土壤的影响,寻找经济有效的Hg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手段。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添加Na2S2O3后对金盏菊(Kalendae)和芥菜(Mustum)修复Hg污染土壤的影响。Na2S2O3的加入促进了植物对各形态Hg的吸收,植物... 为研究添加化学调控剂对植物修复Hg污染土壤的影响,寻找经济有效的Hg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手段。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添加Na2S2O3后对金盏菊(Kalendae)和芥菜(Mustum)修复Hg污染土壤的影响。Na2S2O3的加入促进了植物对各形态Hg的吸收,植物修复后土壤中各形态Hg的含量表现为残留态>过氧化氢态>酸溶态>碱溶态>水溶态。高浓度的Na2S2O3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会抑制土壤Hg向植物体内迁移。Na2S2O3浓度为1mg/kg时,植物对Hg的吸收量最大,金盏菊和芥菜中Hg的含量分别达到0.089 9,0.083 8mg/kg。Na2S2O3对金盏菊吸收Hg的促进作用比芥菜明显。Hg在植物根部的富集作用比茎叶部分强,芥菜的根部对Hg的富集能力比金盏菊根部强。添加Na2S2O3后能明显提高金盏菊和芥菜修复Hg污染土壤的效果,且在浓度为1mg/kg时,金盏菊和芥菜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2O3 HG 植物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Na_2SO_3处理的发色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友明 陈中豪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本文对针叶木磨木木素经Na2SO3处理后得到的不溶木质素(TUL)进行了色团定量及其发色效果分析。本研究发现,Na2SO3处理使不溶木质素中邻醌、邻酚和共轭羰基等色团含量增加;邻醌是TUL颜色的首要来源;邻酚铁螯合物... 本文对针叶木磨木木素经Na2SO3处理后得到的不溶木质素(TUL)进行了色团定量及其发色效果分析。本研究发现,Na2SO3处理使不溶木质素中邻醌、邻酚和共轭羰基等色团含量增加;邻醌是TUL颜色的首要来源;邻酚铁螯合物对TUL能产生较强的深色化效果,是仅次于邻醌的主要发色结构;共轭羰基仅给予TUL10%以下的颜色贡献;与磨木木素相比,TUL的总体颜色中占有较多目前仍难于决定来源的颜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色 深色 木素 针叶木 木质素 颜色 羰基 sO3 na2s 螯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a_2SO_3代替部分NaOH蒸煮降低麦草浆黑液中硅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秉钺 杨汝男 韩颖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使用麦草制浆时 ,在蒸煮液中以Na2 SO3代替部分NaOH(从 0 %到 30 % ) ,不仅可以降低麦草浆黑液的硅含量 ,降低黑液粘度 ,改善黑液性质 。
关键词 麦草浆黑液 蒸煮液 麦草制浆 降低 使用 粘度 性质 sO3 代替 na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2与Na2S溶液反应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顺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77,共2页
通过研究关于SO2与Na2S溶液反应的文献资料,对SO2与Na2S溶液反应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对中学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sO2na2s 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2S2O3溶液标定方法改进试验
15
作者 李伟 熊健 +1 位作者 周毅 杨灿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3期111-113,共3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H2O2标准溶液间接标定Na2S2O3溶液。结果表明,25%磷酸6mL,20g/L碘化钾液40mL和0.8218mol/LH2O2液1.00mL在30℃下反应30min,试验效果最好,标准偏差S=0.09%,并与重铬酸钾法测定结果比较,F检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H2O2标准溶液间接标定Na2S2O3溶液。结果表明,25%磷酸6mL,20g/L碘化钾液40mL和0.8218mol/LH2O2液1.00mL在30℃下反应30min,试验效果最好,标准偏差S=0.09%,并与重铬酸钾法测定结果比较,F检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该法绿色环保,可用于Na2S2O3溶液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2O3溶液 标定 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_2O_4还原Ag(S_2O_3)_2^(3-)的电势法研究
16
作者 程德平 夏式均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3期328-332,共5页
本文用电势法研究了Na_2S_2O_4、N_2H_4、KBH_4、C_6H_8O_6(抗坏血酸)还原Ag(S_2O_3)_2^(3-)溶液以沉析银的体系,获得Na_2S_2O_4是最有效且经济的还原剂,最佳反应条件是pH>12.0、t=50℃、Ag^+:S_2O_3^(2-)=1:4(摩尔比).在该件条下,将... 本文用电势法研究了Na_2S_2O_4、N_2H_4、KBH_4、C_6H_8O_6(抗坏血酸)还原Ag(S_2O_3)_2^(3-)溶液以沉析银的体系,获得Na_2S_2O_4是最有效且经济的还原剂,最佳反应条件是pH>12.0、t=50℃、Ag^+:S_2O_3^(2-)=1:4(摩尔比).在该件条下,将Na_2S_20_4不断地加入Ag(S_20_3)_2^(3-)溶液中,当体系电势降至550mV(vsSCE)时,停止加入Na_2S_2O_4,并迅速终止反应,此时银的还原沉析率达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2O4 Ag(s2O3)2^3- 还原 电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素在Na2SO3处理及H2O2漂白中的发色行为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友明 陈中豪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75-78,共4页
通过定量研究磨木木素色团在Na2SO3处理及H2O2漂白中的发色效果,揭示木素在CTMP化学预处理及漂白过程中的发色行为。研究发现,邻醌和邻酚金属螯合物是Na2SO3处理及H2O2漂白木素的主要颜色来源。共轭羰基对木素颜色不构成主要影响;限... 通过定量研究磨木木素色团在Na2SO3处理及H2O2漂白中的发色效果,揭示木素在CTMP化学预处理及漂白过程中的发色行为。研究发现,邻醌和邻酚金属螯合物是Na2SO3处理及H2O2漂白木素的主要颜色来源。共轭羰基对木素颜色不构成主要影响;限制金属离子的引入,可有效地提高CTMP浆的漂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漂白 木素 发色 CTMP浆 漂白性能 颜色 化学预处理 sO3 na2s 羰基
全文增补中
Na_2S_2O_3/LiBr/SDS体系溶解废旧羊毛的工艺
18
作者 曾春慧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2-44,共3页
采用还原法与金属盐法结合,利用Na2S2O3/LiBr/SDS溶剂体系溶解废旧羊毛提取角蛋白,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对比试验,以羊毛溶解率和大分子量角蛋白回收率为考察对象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S2O3浓度1.5 mol/L,LiBr浓度0.2 mol/L... 采用还原法与金属盐法结合,利用Na2S2O3/LiBr/SDS溶剂体系溶解废旧羊毛提取角蛋白,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对比试验,以羊毛溶解率和大分子量角蛋白回收率为考察对象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S2O3浓度1.5 mol/L,LiBr浓度0.2 mol/L,SDS浓度0.03 mol/L,pH值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羊毛溶解率达91.8%,角蛋白回收率44%,相比单纯还原C法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 na2s2O3/LiBr/sDs溶剂体系 还原法 金属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抽出物对马尾松碱性Na2SO3高得率浆白度及可漂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友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5-59,共5页
本研究发现.马尾松原料经碱性亚硫酸盐处理后,有机抽出物含量由2.81%降至1.22%.溶出率为56.58%.残余有机抽出物对过氧化氢漂白前后纸浆白度没有影响.在碱性亚硫酸盐处理过程中,有机抽出物中的颜色物质.酚类、多酚类物质和强... 本研究发现.马尾松原料经碱性亚硫酸盐处理后,有机抽出物含量由2.81%降至1.22%.溶出率为56.58%.残余有机抽出物对过氧化氢漂白前后纸浆白度没有影响.在碱性亚硫酸盐处理过程中,有机抽出物中的颜色物质.酚类、多酚类物质和强酸性组分的含量分加降低85%和70%以上,约有80%以上的中性组分仍保留在浆中,从机理上进一步证实了残余有机抽出物对纸浆白度和可漂性不产生影响的工艺和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漂性 高得率浆 纸浆白度 过氧化氢漂白 亚硫酸盐 多酚类物质 组分 sO3 na2s 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中Na_2S浓度对银纳米线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超华 易早 +4 位作者 谭秀兰 陈家富 吴劼 易有根 唐永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系统地探讨了溶剂热法中不同Na2S浓度对制备银纳米线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Na2S浓度对银纳米线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Na2S浓度的增加,银纳米线... 系统地探讨了溶剂热法中不同Na2S浓度对制备银纳米线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Na2S浓度对银纳米线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Na2S浓度的增加,银纳米线逐渐增加;当Na2S浓度为1mmol/L时,可以得到尺度均匀的纯银纳米线,浓度过大时又会出现类球状银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溶剂热法 na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