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级别胶质瘤多组学数据整合的一致性聚类集成分子分型
1
作者 王彤 杨琪 +6 位作者 田雅昕 贾聪聪 罗艳虹 房瑞玲 余红梅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 目的提出基于一致性聚类集成的多组学数据整合方法(multi-omics data integration with consensus clustering ensemble,MICCE),探讨MICCE方法在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LGG)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预后高风险患者,筛选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以及重要通路。方法采用一致性聚类集成方法集成LGG患者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的7种方法(SNF、joint SNF、CIMLR、ConsensusClusterPlus、MoCluster、NEMO、iClusterBayes),得到一致性分型结果,采用Cox回归研究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进一步筛选出DE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i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和DMG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结果LGG患者分为预后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其中高危组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7.70倍;筛选出2512个DEmRNAs,14个DEmiRNAs和255个DMGs,包括5个核心基因;将基因联合分析得到的665个重合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62条GO富集项和52条KEGG富集项;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活性分析表明,存在显著差异的2种浸润细胞和4条通路。结论MICCE能够有效识别出LGG预后高风险患者,并发现与LGG进展相关的差异基因和不同亚型的肿瘤相关通路,为LGG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集成 多组学数据整合 分子亚型 低级别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级别胶质瘤多组学数据整合稳健分型
2
作者 杜港 贾聪聪 +4 位作者 赵鑫 田雅昕 房瑞玲 张岩波 曹红艳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 多组学数据的高噪稀疏性以及存在异常值,易导致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稳健性不足,本研究提出将深度学习中的自编码器与最优化稳健伪极大似然估计器(optimally tuned robust imprope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OTRIMLE)结合的方... 目的 多组学数据的高噪稀疏性以及存在异常值,易导致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型稳健性不足,本研究提出将深度学习中的自编码器与最优化稳健伪极大似然估计器(optimally tuned robust imprope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OTRIMLE)结合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s, LGG)患者分型。方法 采用自编码器对LGG的miRNA、mRNA和甲基化数据进行非线性降维,串联后采用OTRIMLE方法进行稳健分型。对最终的分型结果,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分型的预后风险,使用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DEmi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DE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和DMG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对DEmiRNAs的靶基因、DEmRNAs和DMGs三者的重合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最后对不同分型的患者进行免疫细胞浸润与通路活性分析。结果 将LGG患者分为四型,其中分型4患者的死亡风险是分型3患者的5.903倍。筛选出8个DEmiRNAs, 2890个DEmRNAs和46个DMGs,联合分析得到的658个重合基因富集于423条GO生物项。筛选出13条活性存在差异的通路以及4种存在差异的免疫浸润细胞。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OTRIMLE方法对多组学数据高噪稀疏性和存在异常点时具有稳健性,有效实现了LGG患者的稳健分型,并筛选出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免疫细胞与通路等,可为LGG后续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分型 深度学习 多组学数据 低级别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祁玉宁 魏伟 +2 位作者 陈卫英 侯建忠 朱顺娟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55-5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方法,并制定肉苁蓉种子质量等级分级标准。以酒泉地产的10批肉苁蓉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肉苁蓉种子的形态特征、长度、宽度、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 本研究旨在建立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方法,并制定肉苁蓉种子质量等级分级标准。以酒泉地产的10批肉苁蓉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肉苁蓉种子的形态特征、长度、宽度、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制定了肉苁蓉种子的质量等级分级标准。结果显示,肉苁蓉种子可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种子分级标准为发芽率≥80%、净度≥85%、千粒重≥0.11 g、含水量≤4.0%,Ⅱ级种子分级标准为55%<发芽率<80%、70%<净度<85%、0.80 g<千粒重<0.11 g、4.0%<含水量<6.0%,Ⅲ级种子分级标准为发芽率≤55%、净度≤70%、千粒重≤0.80 g、含水量≥6.0%。本研究为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肉苁蓉人工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种子质量 等级分类标准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荔枝品种对炭疽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4
作者 许兆葳 李莎 +7 位作者 赵俊生 欧阳乐军 赵永国 沈超 张玲 陆光远 刘杰凤 王俊霞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广东茂名地区荔枝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生理小种,并评估当地28个主栽荔枝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为开展荔枝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茂名)采集的疑似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广东茂名地区荔枝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生理小种,并评估当地28个主栽荔枝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为开展荔枝抗病育种及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茂名)采集的疑似病叶及病果中分离炭疽病菌,并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和多基因系统学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离体接种法,对28个主栽荔枝品种的叶片和果实进行炭疽病离体接种,通过测定病斑面积、病情指数等指标,并采用欧式平方距离法和组内联结法进行聚类分析,评估各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成功分离出2种荔枝炭疽病病原菌,共计8个菌株;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6株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2株为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其中菌株LZTJ1致病力最强。在27份荔枝品种的叶片和18份荔枝品种的果实中进行离体接种鉴定,分别发现11个(40.74%)和9个(50.00%)荔枝品种具有较好的炭疽病抗性。通过叶片接种鉴定获得5份高抗品种,果实接种鉴定获得3份高抗品种,叶片和果实同时抗病的品种为‘御金球’‘白蜡’和‘冰荔’。此外,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感病性有所不同,果实相较于叶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荔枝品种的抗病性划分为4类,其中抗性品种占比为35.29%,大部分品种属于感病品种。【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茂名地区荔枝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致病力差异,并探明当地主栽荔枝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出的‘御金球’‘白蜡’和‘冰荔’3个抗炭疽病品种可作为未来抗病育种的重要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品种 炭疽菌 离体接种 抗性鉴定 聚类分析 炭疽病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枝油杉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春姣 陈泰国 +4 位作者 杨一山 孙菲菲 邹蓉 唐健民 柴胜丰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黄枝油杉由于其分布区狭窄,繁殖速度慢,资源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其种质资源,通过实验研究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别对2年生和4年生的黄枝油杉种苗性状特征描述,以地径和株高作为主要分级标准代表,运用Excel 2003和SPSS ... 黄枝油杉由于其分布区狭窄,繁殖速度慢,资源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其种质资源,通过实验研究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别对2年生和4年生的黄枝油杉种苗性状特征描述,以地径和株高作为主要分级标准代表,运用Excel 2003和SPSS 26.0对种苗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将其种苗分别2年生和4年生分别分成了三级。2年生一级株高>20 cm,冠幅>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一级株高>127 cm,冠幅>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二级株高14~20 cm,冠幅8~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二级株高96~127 cm,冠幅38~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三级株高<14 cm,冠幅<8 cm,地径≥0.10 cm;4年生三级株高<96 cm,冠幅<38 cm,地径≥0.8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枝油杉 种苗质量分级 相关性分析 K均值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HCA联合PLS回归模型的蚯蚓粪肥品质等级划分
6
作者 王孔檀 麦力文 +6 位作者 王定美 彭实亮 王熊飞 蒙赜 余小兰 林嘉聪 李勤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210,共13页
蚯蚓粪肥理化特性涉及指标多,如何从众多易检测的指标中筛选出能够反映蚯蚓粪肥特点的关键指标,进而用于构建评价模型,高效、快速地评价蚯蚓粪肥的品质等级,是蚯蚓粪肥应用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点。研究针对不同原料类型、不同蚯蚓... 蚯蚓粪肥理化特性涉及指标多,如何从众多易检测的指标中筛选出能够反映蚯蚓粪肥特点的关键指标,进而用于构建评价模型,高效、快速地评价蚯蚓粪肥的品质等级,是蚯蚓粪肥应用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难点。研究针对不同原料类型、不同蚯蚓堆肥时间获得的蚯蚓粪肥,采用统计学与化学计量学对蚯蚓粪肥23个主要指标开展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筛选出了13个蚯蚓粪肥特异性指标。以13个关键指标为基础,首先,结合主成分分析(PCA)与分层聚类分析(HCA)对不同蚯蚓粪肥样品开展品质初级划分;其次,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判别分析(DA)对分级结果进行效果判定;最后,整体构建基于PLS模型的蚯蚓粪肥等级评价方法并开展验证分析。结果表明:PCA与HCA分析法可将蚯蚓粪肥划分为3个品质等级,通过PLS-DA判别该划分结果合理有效,形成了基于PLS蚯蚓粪肥等级评价模型:蚯蚓粪肥品质等级(Y)=3.0796+0.0026×TOC-0.1381×HS-0.1446×HA-0.1378×TN-0.1355×TP-0.1494×AK-0.1324×AN-0.1402×AP+0.0004×EOC+0.03985×ROC+0.07685×C/N-0.0049×Kos-0.1481×HI(TOC、HS、HA、TN、TP、AK、AN、AP、EOC、ROC、C/N、Kos、HI分别代表总有机碳、腐殖质碳、胡敏酸、总氮、总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易氧化有机碳、难氧化有机碳、碳氮比、氧化稳定系数、腐殖化指数),分级标准为:若Y在0.45~1.56之间,品质等级为一等品;Y在1.63~2.20之间,为二等品;Y在2.28~3.72之间,为三等品。变量权重值表明影响蚯蚓粪肥品质前5的关键指标顺序为HI>TN>HS>HA>AN。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PCA+HCA+PLS”的蚯蚓粪肥品质评价方法,对蚯蚓粪肥分级应用与规范蚯蚓产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肥 等级评价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蛋壳颜色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爽 贺旗 +3 位作者 郑中华 龙君江 徐建生 邓学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制定客观、准确的蛋壳颜色分级体系,研究在用Lab体系量化蛋壳颜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蛋壳颜色分级标准的建立方法,先确定合适的聚类簇个数k,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处理训练样本,再通过贝叶斯判别分析检验聚类效果并获得各等级判别式,最... 为制定客观、准确的蛋壳颜色分级体系,研究在用Lab体系量化蛋壳颜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蛋壳颜色分级标准的建立方法,先确定合适的聚类簇个数k,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处理训练样本,再通过贝叶斯判别分析检验聚类效果并获得各等级判别式,最后据此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计算色差以检验分类效果。结果显示:训练样本的分类准确率达95.0%,测试样本各类别间颜色差异大,类别内颜色一致性较高,表明其分类效果良好。依据该方法可以针对特定群体构建专用分级标准,实现蛋壳颜色的合理分级与精准判定,进而为蛋壳颜色整齐度的提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颜色分级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色差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质量分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大雄 杨姝琦 +3 位作者 荀继刚 兰竹 刘德彪 李振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本研究以浙江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地径和苗高作为分级指标,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开展了1 a生实生苗的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发现标准差法计算的Ⅰ级苗下限值偏高,逐步聚类法计算的Ⅱ级苗下限值偏高;综合确定浙江楠1 a... 本研究以浙江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地径和苗高作为分级指标,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开展了1 a生实生苗的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发现标准差法计算的Ⅰ级苗下限值偏高,逐步聚类法计算的Ⅱ级苗下限值偏高;综合确定浙江楠1 a生容器苗质量分级标准:Ⅰ级苗地径0.24 cm以上,苗高13.0 cm以上;Ⅱ级苗地径在0.15~0.24 cm之间,苗高在8.0~13.0 cm之间;Ⅰ、Ⅱ级苗为合格苗,确定的合格苗木接近85%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楠 容器苗 分级标准 平均值±标准差法 逐步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9
作者 李玲 杨清松 +4 位作者 陈定 彭翠仙 孙宏伟 赵大伟 陶永宏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研究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蒜头果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蒜头果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在蒜头果主要产区云南省富宁县随机选取移栽前的20批次蒜头果种苗,测量鲜重、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地径、主根长、主根根粗、侧根数、叶绿... 研究制定符合生产实际的蒜头果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蒜头果种苗繁育和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在蒜头果主要产区云南省富宁县随机选取移栽前的20批次蒜头果种苗,测量鲜重、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地径、主根长、主根根粗、侧根数、叶绿素含量、氮含量11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K值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蒜头果种苗分级标准。确定株高、主根长、地径作为蒜头果种苗分级标准,将蒜头果种苗划分为3级。Ⅰ级种苗株高≥33.33 cm、主根长≥8.00 cm、地径≥0.23 mm,Ⅱ级种苗33.33 cm>株高≥27.77 cm、8.00 cm>主根长≥7.90 cm、0.23 mm>地径≥0.21 mm,Ⅲ级种苗27.77 cm>株高≥21.29 cm、7.90 cm>主根长≥6.41 cm、0.21 mm>地径≥0.19 mm。本研究制定的蒜头果种苗质量标准符合生产实际,可为蒜头果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种苗 质量分级标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10
作者 肖妮洁 范进顺 +2 位作者 邓丽丽 韦霄 史艳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15-119,128,共6页
为促进山苍子产业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随机选取50株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种苗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确定苗木分级指标,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法进行修正,计算出山苍子种苗的苗木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以基径和株高作为山苍子种苗... 为促进山苍子产业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随机选取50株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种苗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确定苗木分级指标,通过逐步聚类分析法进行修正,计算出山苍子种苗的苗木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以基径和株高作为山苍子种苗的质量分级指标,并得出其分级标准。Ⅰ级种苗:基径≥8.75 mm,株高≥83.8 cm;Ⅱ级种苗:6.28 mm≤基径<8.75 mm,69.6 cm≤株高<83.8 cm;Ⅲ级种苗(不合格苗):基径<6.28 mm,株高<69.6 cm。所抽取的50株山苍子种苗中,Ⅰ、Ⅱ级种苗(合格苗)占28%,Ⅲ级种苗(不合格苗)占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 种苗 分级标准 相关分析 逐步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金属腐蚀等级评价方法
11
作者 郝亚东 万博 +2 位作者 张钟庆 徐如远 张生鹏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金属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锈蚀,目前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等级评价以人工评价为主,存在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根据金属腐蚀前后像素点差异化特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腐蚀特征分类及腐蚀区域定位,提出了一种颜色聚... 金属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锈蚀,目前工程中的金属腐蚀等级评价以人工评价为主,存在效率低和准确性差的问题。根据金属腐蚀前后像素点差异化特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滑动窗口法实现腐蚀特征分类及腐蚀区域定位,提出了一种颜色聚类结合标准色图谱信息表,实现了金属腐蚀等级的计算机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准确率达到96%,具有检测速度快、客观性强和准确性高的优点,解决了基于多指标对金属腐蚀等级进行快速评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滑动窗口 颜色聚类 标准色图谱信息表 腐蚀等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品 付莉 +2 位作者 陈波涛 张亚州 杨小红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科学合理制定银荆菌材林的造林苗木出圃规格,运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正态分布方法,对长顺县培育的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径是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分级的优先指标,苗高为辅助指标;... 为科学合理制定银荆菌材林的造林苗木出圃规格,运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正态分布方法,对长顺县培育的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径是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分级的优先指标,苗高为辅助指标;调查样本逐步聚类分级结果更精准并且切合生产实际,均值比例法的60%或70%作为Ⅱ级苗的初始分级进行逐步聚类分级结果较其他方法更合理;Ⅰ级苗地径D>0.80 cm且苗高H>100 cm,Ⅱ级苗地径0.40 cm≤D≤0.80 cm且苗高H≥50 cm,Ⅲ级苗地径0.20 cm≤D<0.40 cm且苗高H≥30 cm。贵州营造银荆菌材林的苗木出圃规格为D≥0.50 cm且H≥50 cm,建议使用Ⅰ级规格的截干苗营造短轮伐期菌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荆 一年生播种苗 苗木质量等级 逐步聚类分析法 菌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实生苗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13
作者 胡红 周世敏 +2 位作者 欧国腾 聂怡玫 牛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45,共4页
在贵州省都匀市以不同地理种源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种子培育出862株1年生实生苗,逐株测量苗高(H)、地径(D)、主根长(L)、长度≥5 cmⅠ级侧根数(N)与长度≥5 cmⅠ级侧根平均长(R)等生长指标。各指标观测值经离差标准化处理后进... 在贵州省都匀市以不同地理种源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种子培育出862株1年生实生苗,逐株测量苗高(H)、地径(D)、主根长(L)、长度≥5 cmⅠ级侧根数(N)与长度≥5 cmⅠ级侧根平均长(R)等生长指标。各指标观测值经离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为便于生产应用,选择苗高与地径为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法进行苗木质量分级,得到的1年生刺梨实生苗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80.00 cm、D≥7.52 mm;Ⅱ级苗80.00 cm>H≥59.00 cm、7.52 mm>D≥5.12 mm;Ⅲ级苗H<59.00 cm、D<5.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实生苗 苗木 聚类法 质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年生贵州金花茶苗木分级探究
14
作者 陈永丽 王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为探明贵州金花茶苗木分级标准,以及为贵州金花茶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调查贵州省罗甸县国有林场三年生贵州金花茶苗木的苗高(H)和地径(D),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及标准差法对苗木质量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差法对苗木等... 为探明贵州金花茶苗木分级标准,以及为贵州金花茶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调查贵州省罗甸县国有林场三年生贵州金花茶苗木的苗高(H)和地径(D),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及标准差法对苗木质量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差法对苗木等级评定的结果为:Ⅰ级苗H≥60.9 cm,D≥8.78 mm;Ⅱ级苗45.7 cm≤H<60.9 cm, 6.40 mm≤D<8.78 mm;Ⅲ级苗H<45.7 cm,D<6.40 mm;Ⅰ、Ⅱ级苗的株数占比为85%。K-均值聚类分析法中苗木分级的结果为:Ⅰ级苗H_Ⅰ≥54.9 cm,D_Ⅰ≥7.26 mm;Ⅱ级苗46.2 cm≤H_Ⅱ<54.9 cm, 6.93 mm≤D_Ⅱ<7.26 mm;Ⅲ级苗H_Ⅲ<46.2 cm,D_Ⅲ<6.93 mm,Ⅰ、Ⅱ级苗的株数占比为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分级 贵州金花茶 苗高 地径 K-均值聚类分析法 标准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谷建才 陆贵巧 +4 位作者 吴斌 余新晓 白顺江 张锁成 李校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针对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规律,选取海拔高度、郁闭度、经营措施、距旅游点的距离、优势树种、林道距离6个影响林火发生较大的因子,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的121个小班进行了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把... 针对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规律,选取海拔高度、郁闭度、经营措施、距旅游点的距离、优势树种、林道距离6个影响林火发生较大的因子,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的121个小班进行了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把森林健康示范区分成3个火险等级区,通过实际调查,分类小班和实际情况较一致,为林业部门进行森林火灾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达到防灾减灾,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火险等级 聚类分析 聚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梢腐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泽平 段维兴 +4 位作者 李毅杰 梁强 周主贵 张木清 林善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甘蔗梢腐病田间分级标准和品种(系)区域性抗病差异。【方法】以11个甘蔗新品种(系)和广西当前主栽品种ROC22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北海和崇左6个试验点梢腐病的发病情况为依据,建立甘蔗梢腐病田间病害分级标准及... 【目的】探讨甘蔗梢腐病田间分级标准和品种(系)区域性抗病差异。【方法】以11个甘蔗新品种(系)和广西当前主栽品种ROC22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北海和崇左6个试验点梢腐病的发病情况为依据,建立甘蔗梢腐病田间病害分级标准及品种(系)抗性评价体系。【结果】参试点新植蔗梢腐病发病率为0.16%~23.82%(平均为3.51%),病情指数为0.03~16.48(平均为3.45),宿根蔗梢腐病发病率为0~25.89%(平均为4.27%),病情指数为0~17.37(平均为4.61)。建立了田间抗性评价标准,并将抗性水平划分为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6个不同抗性等级。研究的12个品种(系)中没有发现高抗和高感材料,其中桂辐06-156、桂糖05-3846、桂选B9和ROC22抗性最好,表现为抗性;桂糖06-1023和桂糖06-400抗性最差,均表现为感病。根据病情指数对12个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甘蔗品种(系)的聚类与抗性等级划分的结果一致。梢腐病在广西蔗区的发生呈现区域性,崇左、柳州和河池3个试验点属于梢腐病重发区;北海次之;百色和南宁2个试验点属于轻发区。【结论】不同甘蔗种植区域、不同品种(系)以及不同植期存在感抗梢腐病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 分级标准 抗性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草地退化等级数量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明君 韩国栋 +1 位作者 赵萌莉 李海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7-804,共8页
采用样方取样方法实地调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利用植被和土壤数据,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草地退化等级进行定量划分.结果表明:(1)植被指标聚类可将草地划分为3个等级,即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而利用... 采用样方取样方法实地调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利用植被和土壤数据,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草地退化等级进行定量划分.结果表明:(1)植被指标聚类可将草地划分为3个等级,即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而利用土壤指标聚类则划分为2个等级,其中轻度退化和中度退化草地的土壤状况相似合为一个等级,重度退化草地为另一个等级;(2)随着放牧梯度的变化,植被和土壤都发生了变化,中度退化草地植被变化大,而土壤变化不大;(3)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同一草地利用单元,所划分的草地退化等级系列是由放牧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聚类 草地利用单元 退化等级 警戒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样点代表性等级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杨琳 朱阿兴 +2 位作者 秦承志 李宝林 裴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8-946,共9页
采样设计是获取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土壤制图的精度。目前常用的采样设计方法大多存在着设计样本量大、采样效率不高的问题。当可投入资源难以完成一次性大量采样时,采样往往需要多次、分批进行。然而现有分批采样方... 采样设计是获取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土壤制图的精度。目前常用的采样设计方法大多存在着设计样本量大、采样效率不高的问题。当可投入资源难以完成一次性大量采样时,采样往往需要多次、分批进行。然而现有分批采样方法多考虑各批采样点在地理空间的互补性,可能造成样本点在属性空间的重叠,影响采样资源的高效利用。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与土壤在空间分布具有协同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可代表土壤性状空间分布的不同等级类型的代表性样点,建立一套基于代表性等级的采样设计方法。将该采样方法应用于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鹤山农场的研究区,利用所采集的不同代表性等级的样点进行数字土壤制图并进行验证,探讨采样方案与数字土壤制图精度的关系,以评价本文所提出的采样方法。结果表明,通过代表性等级最高的少量样点可获取研究区的大部分主要土壤类型(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亚类级别),且制图精度较高;随着代表性等级较低样点的加入,土壤图精度提高;但当样点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土壤图的精度变化不大。因此,与样点数相比,样点的代表性高低对制图精度的影响更大。该方法所提出的代表性等级可以为样点采集顺序提供参考,有助于设计高效的逐步采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设计 样点代表性等级 模糊聚类 数字土壤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力木苗木分级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杨斌 周凤林 +2 位作者 史富强 徐玉梅 李玉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9,共5页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铁力木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铁力木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树高≥19.4cm,地径≥0.25 cm、Ⅱ级苗:19.4 cm>树高≥12.3 cm,0.25 cm&...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铁力木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铁力木苗木的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树高≥19.4cm,地径≥0.25 cm、Ⅱ级苗:19.4 cm>树高≥12.3 cm,0.25 cm>地径≥0.16 cm、Ⅲ级苗:树高<12.3 cm,地径<0.1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力木 苗木分级 逐步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紫檀苗木分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周凤林 李玉媛 +2 位作者 史富强 杨斌 徐玉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29-33,共5页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印度紫檀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印度紫檀苗木的3类(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9 6cm,地径≥0 33cm;Ⅱ级苗:29 6cm〉树高≥19 6cm,0 33cm...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印度紫檀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该树种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得出印度紫檀苗木的3类(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29 6cm,地径≥0 33cm;Ⅱ级苗:29 6cm〉树高≥19 6cm,0 33cm〉地径≥0 27cm;Ⅲ级苗:树高〈19 6cm,地径〈0 2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紫檀 苗木分级 质量因素 苗高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