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台风“美莎克”(2020)的变性过程中降水的微物理机制研究 |
杜涵
平凡
谭桂容
周冠博
黄伟
沈新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一次北京冰雹形成的数值模拟及微物理机制研究 |
朱好奇
平凡
谭桂容
沈新勇
殷蕾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南岭山地浓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过程 |
唐浩华
范绍佳
吴兑
邓雪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3
|
|
|
4
|
北方两次不同类型降雪过程的微物理模拟研究 |
孙晶
王鹏云
李想
逯莹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1
|
|
|
5
|
济南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 |
王庆
樊明月
李季
张洪生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6
|
基于WRF模式对青藏高原一次强降水的模拟 |
何由
阳坤
姚檀栋
何杰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8
|
|
|
7
|
对流参数化与微物理过程的耦合及其对台风预报的影响研究 |
徐道生
陈子通
钟水新
戴光丰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
8
|
祁连山冬季降雪个例模拟分析(Ⅰ):降雪过程和地形影响 |
孙晶
楼小凤
胡志晋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
9
|
雷暴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张义军
孙安平
言穆弘
郭凤霞
郄秀书
黄美元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
10
|
2009年山东一次特殊雨雪天气的云物理特征分析 |
盛日锋
马占山
欧建军
王俊
龚佃利
姜鹏
周毓荃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11
|
冰晶核化对雷暴云微物理过程和起电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谭涌波
杨忆
师正
周博文
张冬冬
廖义慧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12
|
贵州地区冰雹云微物理过程及发展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
蒋瑛
朱克云
张杰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7
|
|
|
13
|
青藏高原东北侧冰雹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 |
康凤琴
张强
渠永兴
冀兰芝
郭学良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3
|
|
|
14
|
动力因子对2006“碧利斯”台风暴雨的诊断分析 |
汪亚萍
崔晓鹏
冉令坤
余晖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4
|
|
|
15
|
江苏北部不同等级雾的微物理结构及个例分析 |
祖繁
袁成松
吴泓
王宏斌
朱毓颖
朱承瑛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
16
|
华南冷锋云系的中尺度和微物理特征模拟分析 |
史月琴
楼小凤
邓雪娇
胡志晋
周秀骥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
17
|
安徽滁州夏季一次飑线过程的雨滴谱特征 |
金祺
袁野
纪雷
鲁德金
冯静夷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
18
|
“2010.1.6”新疆北部特大暴雪过程中的锋面结构及降水机制 |
陈涛
崔彩霞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2
|
|
|
19
|
2008年初南方冻雨云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 |
黎惠金
李江南
林文实
蒙伟光
肖辉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
20
|
一次梅雨锋暴雨云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
鞠永茂
王汉杰
钟中
宋帅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