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聚氨酯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Click反应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兴建 鞠云鹏 +1 位作者 常德功 张宜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80-1588,共9页
以4,4'-二羟甲基-1,4-庚二炔功能单体作为扩链剂制备了端炔基功能化聚氨酯,与叠氮基改性纳米蒙脱土(MMT-N3)、纳米氢氧化铝(ATH-N3)和纳米氢氧化镁(MH-N3)通过Click反应制备了水性聚氨酯(WPU)阻燃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 以4,4'-二羟甲基-1,4-庚二炔功能单体作为扩链剂制备了端炔基功能化聚氨酯,与叠氮基改性纳米蒙脱土(MMT-N3)、纳米氢氧化铝(ATH-N3)和纳米氢氧化镁(MH-N3)通过Click反应制备了水性聚氨酯(WPU)阻燃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WPU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比研究了纳米阻燃剂配比和制备方法对WPU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动态燃烧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阻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MMT-N3,MH-N3和ATH-N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和1%时,采用Click反应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比纯WPU高7%,点燃时间从10 s延长到29 s,峰值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分别降低了41%和42%.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当MMT-N3质量分数为10%时,与WPU相比,采用Click反应制备的MMT/WPU复合材料在热失重50%时的温度提高了21℃.复合材料断面和燃烧后残渣的SEM分析证明在聚合物基体中Click反应是分散纳米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水性聚氨酯 纳米蒙脱土 纳米氢氧化物 click反应 动态燃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lick”反应制备含有(R)-(+)-BINOL的有机聚合物及其钛配合物在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2
作者 刘健 石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2-1058,共7页
以自制的(R)-(+)-1,1'-联二萘酚[(R)-(+)-BINOL]的衍生物(R)-(+)-6,6'-二乙炔-1,1'-联二萘酚和1,4-对苯二叠氮为原料,经由'Click'反应(Huisgen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出含有(R)-(+)-BINOL的有机聚合物(Polymer),... 以自制的(R)-(+)-1,1'-联二萘酚[(R)-(+)-BINOL]的衍生物(R)-(+)-6,6'-二乙炔-1,1'-联二萘酚和1,4-对苯二叠氮为原料,经由'Click'反应(Huisgen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出含有(R)-(+)-BINOL的有机聚合物(Polymer),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olymer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Polymer经过与Ti(OiPr)4配位合成出一种新型的非均相手性金属催化剂(Polymer-Ti),该催化剂在催化二乙基锌和多种芳香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都表现出非常高的芳香醛转化率和较好的对映体选择性,而且可以在二乙基锌和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手性金属催化剂 click”反应 不对称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醇-烯烃Click反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改性
3
作者 吕相霖 赵沙沙 +3 位作者 张雪雪 凡小山 张彭魁 胡志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4-1777,共4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关于n-HA的表面改性研究已有很多报道,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巯基乙醇两步法对n-HA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TEM,TG,XPS和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关于n-HA的表面改性研究已有很多报道,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巯基乙醇两步法对n-HA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TEM,TG,XPS和FTIR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接枝量达9.3%。同时,采用该方法,用其他巯基化合物代替巯基乙醇,可使纳米羟基磷灰石功能化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click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的点击反应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龙娟 李宇展 +1 位作者 李志强 钟土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84-293,共10页
纳米纤维素是从植物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种直径小于100 nm的棒状、须状或纤丝状纤维素,具有密度低、可再生、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同时具有模量高、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纳米纤维素表面化学性质单一,含有大量羟基,具有强亲水性质,限... 纳米纤维素是从植物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种直径小于100 nm的棒状、须状或纤丝状纤维素,具有密度低、可再生、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同时具有模量高、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纳米纤维素表面化学性质单一,含有大量羟基,具有强亲水性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纤维素表面大量活泼的羟基为进行化学改性提供了各种可能性。通过对纳米纤维素进行表面化学修饰或功能化以拓展其应用领域。点击化学具有高度选择性、模块化、产率高、反应迅速等优点,反应条件相对简单,对水、氧气都不敏感。近年来,点击化学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纳米纤维素的化学改性和功能化。本文主要综述了点击化学中叠氮-炔基和硫醇-烯烃两类反应用于纳米纤维素改性的研究进展,简单概述了点击反应改性的纳米纤维素在复合材料、水凝胶和气凝胶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基于点击化学策略制备、改性和应用纳米纤维素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点击化学 叠氮-炔基点击反应 硫醇-烯烃点击反应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炔点击反应制备具有红移发射的非传统荧光化合物及性能
5
作者 张红燕 蒋其民 +2 位作者 史凌月 张彤 蒋必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2,共5页
以丙炔酸甲酯为原料,分别与2-二乙基氨基乙醇、N-甲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经常温羟基-炔点击反应在无催化剂和无溶剂条件下制备得到三组含叔胺和乙烯基醚非传统发色团的有机荧光化合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NMR... 以丙炔酸甲酯为原料,分别与2-二乙基氨基乙醇、N-甲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经常温羟基-炔点击反应在无催化剂和无溶剂条件下制备得到三组含叔胺和乙烯基醚非传统发色团的有机荧光化合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确证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探究了化合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所得三组化合物均表现出浓度增强发光及激发波长依赖荧光特性。以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和2-二乙氨基乙醇分别反应所得化合物的发射波长依次红移,且其红移程度依赖于化合物的浓度,表现出结构和浓度依赖红移荧光特性。该方法实现了简单调控化合物的结构和浓度得到长波长的非传统有机荧光化合物,这为设计长波长非传统荧光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反应 有机荧光化合物 非传统发色团 红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点击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6
作者 黄晨 黄昕茹 +4 位作者 姜选选 高峰 李玥 龙学莉 连宇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2-2639,共8页
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三氮环修饰的点击功能化氧化石墨烯(C-FGO)。采用FTIR、Raman、XRD、TEM对C-F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采用SEM、AFM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C-FGO的缓蚀性能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被成功的功能化,通... 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三氮环修饰的点击功能化氧化石墨烯(C-FGO)。采用FTIR、Raman、XRD、TEM对C-F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采用SEM、AFM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C-FGO的缓蚀性能进行测试评价。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被成功的功能化,通过点击反应成功制备了C-FGO,简化了传统纳米缓蚀剂的合成过程,测试结果表明C-FGO可以显著抑制N80碳钢在1M HCl溶液中的腐蚀,最佳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7.73%,表现为一种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功能化 点击反应 金属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烯基点击反应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建兵 凌丽霞 +1 位作者 马国章 王宝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9-174,共6页
巯基-乙烯基反应是点击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通过添加巯基化合物可以克服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的氧阻聚、光引发剂小分子碎片等,因而近年来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引入巯基-乙烯基点击反应成为紫外固化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内... 巯基-乙烯基反应是点击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通过添加巯基化合物可以克服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的氧阻聚、光引发剂小分子碎片等,因而近年来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引入巯基-乙烯基点击反应成为紫外固化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巯基-乙烯基点击反应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巯基-乙烯基反应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的优缺点、反应机理、分子选择及分子设计原理,最后对巯基-乙烯基反应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烯基反应 紫外光固化 点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丙基氯点击反应接合葡萄糖纳米磁球的制备与糖肽富集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小迪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5-751,共7页
糖蛋白及与蛋白质结合的糖链在生物体内的丰度一般极低,为实现其准确定性及定量,去除高丰度非糖蛋白、非糖肽的干扰,通常需要进行富集前处理操作。该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反应和烯丙基氯多功能化位点聚合物的葡萄糖改性核-壳... 糖蛋白及与蛋白质结合的糖链在生物体内的丰度一般极低,为实现其准确定性及定量,去除高丰度非糖蛋白、非糖肽的干扰,通常需要进行富集前处理操作。该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反应和烯丙基氯多功能化位点聚合物的葡萄糖改性核-壳-壳型磁性纳米颗粒,并建立了相应的用于糖肽亲水富集的固相微萃取方法。以人免疫球蛋白G酶解液为样品,共测得32个糖肽信号。该方法检出限可达10 fmol,每克磁性分离介质的富集容量达10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反应 磁性纳米富集材料 糖肽 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八(3-(2-乙基硫)丙酸)倍半硅氧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静 陈正阳 +3 位作者 窦竞成 张磊 乔亚琦 刘瑞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以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PS)与3-巯基丙酸(MPA)为原料,以安息香双甲醚(DMPA)为光引发剂,在紫外光下反应30min,制备了八(3-(2-乙基硫)丙酸)倍半硅氧烷(POSS-S-COOH),产率为40%。利用FT-IR、1 H-NMR、29Si-NMR、GPC、... 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以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PS)与3-巯基丙酸(MPA)为原料,以安息香双甲醚(DMPA)为光引发剂,在紫外光下反应30min,制备了八(3-(2-乙基硫)丙酸)倍半硅氧烷(POSS-S-COOH),产率为40%。利用FT-IR、1 H-NMR、29Si-NMR、GPC、XRD、SEM、EDS和TG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OVPS与MPA摩尔比为1∶10时,可获得结构规整的完全加成的含八羧基的POSS-S-COOH。产物在本体状态下呈片层状晶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 巯基-烯点击反应 羧基 光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击化学的铕配合物纳米颗粒对Cu(Ⅰ)离子的检测(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洪尚 黄世华 李小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1-415,共5页
制备了Eu(Ⅲ)配合物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以用于Cu(I)离子的检测。所采用的探测机制是源于Cu(I)离子催化的末端炔基和叠氮基团之间的1,3极性环加成。通过该反应,在Eu3+配合物纳米颗粒(给体)和一种荧光染料分子(受体)之间建立了共... 制备了Eu(Ⅲ)配合物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以用于Cu(I)离子的检测。所采用的探测机制是源于Cu(I)离子催化的末端炔基和叠氮基团之间的1,3极性环加成。通过该反应,在Eu3+配合物纳米颗粒(给体)和一种荧光染料分子(受体)之间建立了共振能量传递关系。因为点击反应的速度正比于Cu(I)离子的浓度,因此通过监测染料分子荧光强度的变化即可检测出Cu(I)离子的浓度。基于共振能量传递机制和点击反应的敏感性,浓度为微摩尔量级的Cu(I)离子可以被探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配合物纳米颗粒 Cu(I)离子 荧光检测 点击反应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类水性自乳化聚酯合成及点击固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传慧 汪曼秋 +5 位作者 刘雪涵 边凯 丁煜 刘长锐 彭锦程 韩释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1-48,共8页
以侧链带有碳碳双键的衣康酸(IA)、衣康酸磺酸钠(IsNa)、十一烯酸(UA)及1,4⁃丁二醇(BDO)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备了结构可控衣康酸类水性聚(衣康酸类丁二醇⁃co⁃十一烯酸丁二醇)酯(PBIINa⁃UA),该水性聚酯可通过紫外光引发的巯基⁃烯... 以侧链带有碳碳双键的衣康酸(IA)、衣康酸磺酸钠(IsNa)、十一烯酸(UA)及1,4⁃丁二醇(BDO)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制备了结构可控衣康酸类水性聚(衣康酸类丁二醇⁃co⁃十一烯酸丁二醇)酯(PBIINa⁃UA),该水性聚酯可通过紫外光引发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固化成膜。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界面张力仪、电子万能拉力机等对固化膜的结构、界面张力、拉伸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性聚酯具有一定的自乳化性能,且基于巯基⁃烯点击反应固化所得漆膜相比于传统的热固化漆膜氧阻聚低。当PBIINa⁃UA中磺酸基团与双键物质的量比为1∶1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5%时,得到的漆膜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 水性聚酯 巯基⁃烯点击反应 固化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的无铜点击功能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兴泉 徐林建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不理想,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文中综述了近几年无铜催化的点击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巯基-烯点击反应等对碳纳米材料的化学修饰,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不理想,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文中综述了近几年无铜催化的点击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巯基-烯点击反应等对碳纳米材料的化学修饰,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功能化 DIELS-ALDER反应 巯基-烯点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羟基季鏻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丽 王春华 +1 位作者 朱元坤 林炜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5,共6页
利用巯基-乙烯基反应原理,以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QPS)和3-巯基-1,2-丙二醇(TPG)为反应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制备了双羟基季鳞盐(HQPS)。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对反应产物HQPS进行了结构分析,并采用琼脂平... 利用巯基-乙烯基反应原理,以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QPS)和3-巯基-1,2-丙二醇(TPG)为反应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制备了双羟基季鳞盐(HQPS)。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对反应产物HQPS进行了结构分析,并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比较了产物HQPS与反应物QPS的杀菌性。结果表明:当QPS与TPG的摩尔比为1:2时,最利于加成产物HQPS的生成。HQPS和Q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均有抑菌性,且对S.aureus的抑菌性均高于E.coli。HQ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较QPS相比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 双羟基季鳞盐 巯基-乙烯基反应 核磁共振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姜黄素纳米递药系统制备及体外缓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韫 边雯倩 +1 位作者 马晓彤 李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632,共7页
基于点击反应,高效合成具有pH响应性和高载药率的己烷-1,6-二丙炔酸二酯共交联阿霉素、姜黄素主链型纳米递药系统,并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粒度仪、Zata电位、透射电镜进行结构及形貌表征,并考察其在不同pH条件的缓释行为,监测纳米... 基于点击反应,高效合成具有pH响应性和高载药率的己烷-1,6-二丙炔酸二酯共交联阿霉素、姜黄素主链型纳米递药系统,并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粒度仪、Zata电位、透射电镜进行结构及形貌表征,并考察其在不同pH条件的缓释行为,监测纳米粒降解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为双药共载均匀球形纳米粒,粒径100~200 nm。通过pH响应化学键实现对药物“智能”化控制释放。纳米粒所载阿霉素的包封率49.7%,载药率59.4%;姜黄素的包封率41.1%,载药率35.7%。缓释曲线显示:随环境pH降低,药物释放率增大,粒径分布变宽,电镜观察形貌从均匀球形变成“树枝状”;而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药物基本不释放。实验表明该纳米递药系统具有良好的肿瘤微环境pH响应及缓控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递药系统 PH响应 阿霉素 体外释药 点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独特的聚烯烃合成方法新进展(上)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立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5-992,共8页
聚烯烃产品的全球产量目前已占热塑性塑料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聚烯烃产品的结构中缺乏功能性基团,且用传统的配位聚合方法又难于引入极性基团,因此聚烯烃的应用领域仍受到一定限制。回顾并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不少全新的烯烃聚合物... 聚烯烃产品的全球产量目前已占热塑性塑料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聚烯烃产品的结构中缺乏功能性基团,且用传统的配位聚合方法又难于引入极性基团,因此聚烯烃的应用领域仍受到一定限制。回顾并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不少全新的烯烃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非环二烯易位聚合、碳烯聚合、催化链增长反应、点击反应和不用烷基铝的配位聚合的聚合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环二烯易位 碳烯聚合 催化链增长 点击反应 配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独特的聚烯烃合成方法新进展(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立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5-1112,共8页
目前聚烯烃产品的全球产量已占热塑性塑料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聚烯烃产品的结构中缺乏功能性基团,且用传统的配位聚合方法又难于引入极性基团,因此拓宽聚烯烃的应用领域就受到一定限制。回顾并阐述近年来出现的全新的烯烃聚合物的... 目前聚烯烃产品的全球产量已占热塑性塑料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聚烯烃产品的结构中缺乏功能性基团,且用传统的配位聚合方法又难于引入极性基团,因此拓宽聚烯烃的应用领域就受到一定限制。回顾并阐述近年来出现的全新的烯烃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非环二烯易位聚合、碳烯聚合、催化链增长反应、点击反应和不用烷基铝的配位聚合的聚合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环二烯易位 碳烯聚合 催化链增长 点击反应 配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与点击化学结合制备UV固化丙烯酸树脂
17
作者 刘忠彬 程传杰 +3 位作者 郑义 申亮 乔永洛 付长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6-159,共4页
以3-(苄硫基硫代羰基硫基)丙酸(BCTPA)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APS)/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了窄分布(PDI=1.21)的聚甲基丙烯酸烯丙酯(PAMA),并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 以3-(苄硫基硫代羰基硫基)丙酸(BCTPA)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APS)/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了窄分布(PDI=1.21)的聚甲基丙烯酸烯丙酯(PAMA),并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了表征,GPC测得PAMA数均分子量为7463,与通过单体转化率计算的理论分子量7483及氢谱计算分子量9358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巯基-烯烃点击反应对PAMA进行UV固化交联,固化后涂膜硬度由1H变为2H;耐水性测试表明,固化前40 min即发白,固化后24 h内仍未发白。PAMA固化前后的IR对照结果表明,固化后乙烯基信号3088 cm-1峰消失,表明烯丙基参与了固化交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UV固化 巯基-烯烃点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接”化学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18
作者 方申文 段明 +1 位作者 易峰 李娟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简介了"链接"化学的基本特点,综述了近几年来叠氮-炔"链接"化学在合成不同结构聚合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 “链接”化学 叠氮-炔“链接”反应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含不同功能端基的环三磷腈衍生物
19
作者 王海侨 刘卫卫 +3 位作者 叶俊 乔志 李琦 李效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阻燃添加剂、生物医药材料、电解液和液压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巯基化合物与丁香酚氧基环三磷腈在紫外光下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末端分... 环三磷腈衍生物在阻燃添加剂、生物医药材料、电解液和液压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近年来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功能化改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巯基化合物与丁香酚氧基环三磷腈在紫外光下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末端分别含有烷基、羟基和羧基等不同功能基团的系列环三磷腈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投料比和巯基反应物所带的端基官能团对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30min),反应产率高(≥95%),可批量制备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将具有不同结构的功能基团定量的引入到目标产物中。对产物的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C—S键的引入降低了环三磷腈衍生物的热稳定性,但产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依然保持在300℃以上;末端基团的种类对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受热分解后的残炭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烯点击反应 环三磷腈衍生物 末端功能化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基带有L-苯丙氨酸的手性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
20
作者 周勇 汪瑾 郭素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2-465,共4页
N3-苯丙氨酸与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炔丙基缩水甘油(MPEO-b-PGPE)发生"click"反应,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L-苯丙氨酸三唑基缩水甘油(MPEO-b-PGTP),用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 N3-苯丙氨酸与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炔丙基缩水甘油(MPEO-b-PGPE)发生"click"反应,合成了具有光学活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L-苯丙氨酸三唑基缩水甘油(MPEO-b-PGTP),用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对其自组装行为进行研究,滴体积法测定MPEO-b-PGTP溶液(pH=4.5)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1mg/mL;用电子透射显微镜(TEM)直接观察聚合物MPEO-b-PGTP形成胶束的形态和尺寸;旋光仪测定结果表明其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具有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ck”反应 两亲嵌段聚合物 手性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