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硅莫砖碳足迹分析与减碳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晓 尹超男 +2 位作者 王俊涛 张晋 胡建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1-526,共6页
核算支撑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硅莫砖的碳足迹对于推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低碳发展,助力下游水泥企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中以某典型企业为例,依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通过Simapro 9.5软件搭建了针对硅莫砖的生命周期... 核算支撑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硅莫砖的碳足迹对于推动耐火材料生产企业低碳发展,助力下游水泥企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中以某典型企业为例,依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通过Simapro 9.5软件搭建了针对硅莫砖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量化了硅莫砖“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并提出了硅莫砖的减碳路径。结果表明:生产1 t硅莫砖的碳足迹为1 795.14 kgCO_(2)eq,其中原燃材料获取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对系统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分别为89.7%、10.3%。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上游碳化硅生产环节以及铝矾土(熟料)和硅莫砖生产的高温烧成工序。基于硅莫砖各阶段的碳排放特点提出:通过研发高活性碳化硅生产催化剂,提升绿电应用比例,最大限度降低高碳排放原材料使用比例,大力推进燃料替代和富氧燃烧技术的应用等途径可以有效降低硅莫砖的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莫砖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减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低硅赤铁矿尾矿制备蒸压砖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云良 张一敏 陈铁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60-1765,共6页
利用鄂西低硅赤铁矿尾矿及当地石灰石资源并掺入适量黄沙为原料制备蒸压砖,考察配方设计和搅拌工艺及成型压力对制备蒸压砖的影响,对该蒸压砖进行XRD和SEM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赤铁矿尾矿质量分数为70%,石灰质量分数为15%,黄沙质量分数... 利用鄂西低硅赤铁矿尾矿及当地石灰石资源并掺入适量黄沙为原料制备蒸压砖,考察配方设计和搅拌工艺及成型压力对制备蒸压砖的影响,对该蒸压砖进行XRD和SEM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赤铁矿尾矿质量分数为70%,石灰质量分数为15%,黄沙质量分数为15%,采用2次搅拌工艺,成型压力为20 MPa,蒸汽压力为1.2 MPa,蒸压时间为6 h条件下制备的蒸压砖,其抗压强度为21.20 MPa,抗折强度为4.21 MPa;15次冻融后抗压强度为18.36 MPa,质量损失为0.72%,达到GB 11945—1999(《蒸压灰砂砖》)规定的MU20级的要求;其强度主要来源于水化反应生成的Ⅰ型水化硅酸钙、托勃莫来石和水石榴石,它们相互交织形成网络结构,并胶结赤铁矿尾矿和黄沙颗粒形成紧密和坚固的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 赤铁矿尾矿 蒸压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炭砖孔结构和热导率与硅粉加入量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亚伟 陈希来 +4 位作者 李远兵 金胜利 葛山 赵雷 李淑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1-404,408,共5页
以电煅无烟煤(5~3、3~1、≤1及≤0.088 mm,w(固定碳)=95.17%,w(挥发分)=0.37%,w(灰分)=4.14%)、鳞片石墨(≤0.147和≤0.074 mm,w(固定碳)=96.5%)、棕刚玉粉(≤0.074 mm,w(A l2O3)=93.5%,w(TiO2)=2.3%)和硅粉(≤0.043 mm,w(Si)=96.37%... 以电煅无烟煤(5~3、3~1、≤1及≤0.088 mm,w(固定碳)=95.17%,w(挥发分)=0.37%,w(灰分)=4.14%)、鳞片石墨(≤0.147和≤0.074 mm,w(固定碳)=96.5%)、棕刚玉粉(≤0.074 mm,w(A l2O3)=93.5%,w(TiO2)=2.3%)和硅粉(≤0.043 mm,w(Si)=96.37%)为原料,固定骨料与细粉的质量比为60∶40,细粉中硅粉和电煅无烟煤细粉总量固定为14%(质量分数),改变硅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5%、8%、10%、14%,以液态热塑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乌洛托品作固化剂制成炭砖,于1 400℃3 h埋炭焙烧,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硅粉加入量的焙烧炭砖的孔结构及热导率。结果表明:因炭砖焙烧过程单质硅原位反应形成β-SiC、Si2N2O和石英等陶瓷相,填充、阻隔或封闭了气孔,故硅粉加入量控制着试样内部的气孔分布、平均孔径和孔径<1μm气孔的孔容积率;受材料组成和孔结构变化影响,炭砖的热导率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硅粉加入量增加,试样中孔径分布范围由宽变窄,平均孔径逐渐减小,<1μm孔的容积率增加,气孔呈微孔化趋势;当试样中硅粉加入量超过8%时,气孔的平均孔径<0.3μm,<1μm孔容积率超过70%,试样的热导率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砖 硅粉 孔结构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熄焦炉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过梁砖的破损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志刚 曹会彦 +2 位作者 李杰 王佳平 黄一飞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5-179,共5页
比较了干熄焦炉斜道区用后2年和6年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过梁砖及其原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及化学组成变化,分析了不同使用年限和不同使用部位(分别为风道侧、炉腔侧、中心部位)过梁砖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孔径分布,以... 比较了干熄焦炉斜道区用后2年和6年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过梁砖及其原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及化学组成变化,分析了不同使用年限和不同使用部位(分别为风道侧、炉腔侧、中心部位)过梁砖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孔径分布,以了解其侵蚀劣化过程。结果表明:N2为主以及CO、CO2、H2、O2和CH4共存的弱氧化、还原交替的混合气氛中,当氧化气氛占主导时,过梁砖不断遭受CO2、O2等氧化介质的氧化侵蚀,氧化产物SiO2发生多晶转变产生膨胀以及裂纹破坏;而当含CO、H2等的还原气氛占主导时,氧化产物SiO2又会被分解,使结构进一步疏松破坏。因此,氧化和还原反应的交替侵蚀是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过梁砖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炉 过梁砖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和Si组合抗氧化剂对低碳MgO-C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志强 朱伯铨 +1 位作者 方斌祥 万洪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炭黑为主要原料,热塑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六次甲基四胺为固化剂,硅粉(w(Si)>80%,粒度<0.074mm)和碳化硼(d90=36.5μm)为组合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在200MPa下压制成36mm×36mm的低碳MgO-C试样,经200... 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炭黑为主要原料,热塑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六次甲基四胺为固化剂,硅粉(w(Si)>80%,粒度<0.074mm)和碳化硼(d90=36.5μm)为组合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后,在200MPa下压制成36mm×36mm的低碳MgO-C试样,经200℃烘干24h后,分别在600℃、1000℃和1400℃保温2h进行氧化试验,通过脱碳层面积的比较,研究B4C和Si组合抗氧化剂对低碳MgO-C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硅粉加入量为3%时,在600℃和1000℃,碳化硼加入量为0.5%的试样的抗氧化性能较好;在1400℃时,试样的抗氧化性能随碳化硼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强,即碳化硼加入量为0.7%的试样抗氧化性能最好。(2)碳化硼加入量为0.5%时,在600℃和1000℃,硅粉加入量为3%与5%的试样的抗氧化性能相差不大,均比硅粉加入量为1%的试样好;而在1400℃,试样的抗氧化性能随硅粉加入量的增大有明显改善,即硅粉加入量为5%的试样抗氧化性能最好。(3)综合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试验结果,认为含0.5%B4C和3%Si组合抗氧化剂的低碳镁碳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硅粉 低碳镁碳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硅铁尾矿制彩色路面砖的外加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吉春 田翱宇 王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6-57,59,共3页
低硅铁尾矿是一种利用率极低的矿业固体废物。在已经成功地按水泥∶粉煤灰∶尾砂 =2 5∶10∶65、水灰比为 8%的配方 ,利用程潮铁矿低硅铁尾矿研制出彩色路面砖的基础上 ,探讨了多种外加剂对路面砖制品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较好的增强效果 ... 低硅铁尾矿是一种利用率极低的矿业固体废物。在已经成功地按水泥∶粉煤灰∶尾砂 =2 5∶10∶65、水灰比为 8%的配方 ,利用程潮铁矿低硅铁尾矿研制出彩色路面砖的基础上 ,探讨了多种外加剂对路面砖制品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较好的增强效果 ,并得出了其增强效果依次为FN >TNC >TN >TB >TH的结论 ,有助于低硅铁尾矿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铁尾矿 路面砖 外加剂 矿业固体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结合SiC砖的抗水蒸气氧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曹会彦 王建波 +2 位作者 黄志刚 李杰 张新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自制了SiO2结合SiC砖,然后参照ASTM C863—2000对其在1000℃水蒸气(水蒸气的通入速率为32 kg·m-3·h-1)中分别保温50、100、150、200、250和300 h进行了氧化试验,检测试样氧化后的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以及试样氧化前后的... 自制了SiO2结合SiC砖,然后参照ASTM C863—2000对其在1000℃水蒸气(水蒸气的通入速率为32 kg·m-3·h-1)中分别保温50、100、150、200、250和300 h进行了氧化试验,检测试样氧化后的质量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以及试样氧化前后的显气孔率和孔径分布,并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1、自制SiO2结合SiC砖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SiC含量与现有的SiC浇注料相当,而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明显比SiC浇注料的高。2、氧化100 h后试样表面开始出现裂纹;氧化200 h后裂纹增多,变宽。3、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至200 h,试样的体积变化率逐渐增大;但氧化250和300 h后又逐渐减小,此乃烧结收缩超过氧化膨胀所致。4、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至250 h,试样的质量变化率逐渐增大;但氧化300 h后又减小,可能和氧化后期部分SiO2又转化为SiO气体导致质量损失有关。5、试样显气孔率随氧化时间的变化与质量变化率的变化趋势相反。6、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后试样中晶相SiO2增多;晶相SiO2与SiC的热膨胀系数失配以及晶相SiO2之间的相变会导致SiC表面的SiO2氧化膜破裂和脱落。提高SiO2结合SiC材料抗水蒸气氧化性的关键在于使SiO2更多地进入玻璃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材料 SiO2结合SiC砖 水蒸气 氧化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铁、亚白刚玉和硅微粉加入量对ASC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跃 陈俊红 +2 位作者 李勇 薛文东 孙加林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4-196,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氮化硅铁、亚白刚玉和硅微粉的加入量对鱼雷车"三脱"用A l2O3-SiC-C(简称ASC)砖高温抗折强度和抗"三脱"渣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ASC砖高温抗折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氮化硅铁加入量,硅微粉加...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氮化硅铁、亚白刚玉和硅微粉的加入量对鱼雷车"三脱"用A l2O3-SiC-C(简称ASC)砖高温抗折强度和抗"三脱"渣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ASC砖高温抗折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氮化硅铁加入量,硅微粉加入量次之,刚玉加入量的影响最小;随着氮化硅铁加入量增加,Si2N2O生成量增加,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明显增大。2)对ASC砖抗"三脱"渣侵蚀性影响最大的是刚玉加入量,氮化硅铁加入量次之,硅微粉加入量的影响最小;随着刚玉、氮化硅铁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抗渣侵蚀性增强,而随着硅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抗渣侵蚀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C砖 正交试验 高温抗折强度 抗渣侵蚀性 氮化硅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水预处理用Al_2O_3-SiC-C砖的使用及其损毁机理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学真 张晔 郭立中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2-84,共3页
介绍了铁水预处理用Al2O3-SiC-C砖在宝钢320t鱼雷车中的使用情况,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对用后残砖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砖的损毁机理。
关键词 铁水 前处理 氧化铝砖 碳化硅砖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6年后干熄炉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砖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会彦 黄志刚 +2 位作者 李杰 王鑫惠 吴吉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2-324,共3页
分析了在某170 t·h^(-1)干熄炉“牛腿”上部和下部使用6年后的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砖在化学组成、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气孔孔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170 t·h^(-1)干熄炉使用6年后,上部砖和... 分析了在某170 t·h^(-1)干熄炉“牛腿”上部和下部使用6年后的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砖在化学组成、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气孔孔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170 t·h^(-1)干熄炉使用6年后,上部砖和下部砖的SiC含量和Si_(3)N_(4)含量均减少,SiO_(2)含量均大幅度增多(增多291.3%~722.5%),气孔孔径均增大(d 50增大22%~239%);上部砖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大幅减小(分别减小47.9%和48.5%),下部砖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小幅减小(分别减小8.6%和11.0%)。2)用后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砖的上述变化是氧化造成的。上部的氧化比下部的严重,表层的氧化比内部的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熄焦技术 干熄炉 氮化物结合 碳化硅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炭砖孔结构和导热系数与硅粒度变化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希来 李亚伟 +4 位作者 李远兵 金胜利 葛山 赵雷 李淑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分别含3种不同粒度硅粉(中位径分别为2.3、45.0、115.6μm)焙烧炭砖试样中的孔结构和导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含硅粉的炭砖试样经焙烧后内部均生... 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压汞仪、激光导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分别含3种不同粒度硅粉(中位径分别为2.3、45.0、115.6μm)焙烧炭砖试样中的孔结构和导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含硅粉的炭砖试样经焙烧后内部均生成-βSiC、Si2N2O和石英等相,粒度过粗,试样内有单质硅残留;随着硅粉粒度的减小,生成碳化硅晶须的长径比变小。对所选用的3种粒度硅粉,随着硅粉粒度的减小,焙烧后炭砖试样的孔径分布范围逐渐变窄,小于1μm气孔孔容积变大,而平均孔径变小。受炭砖试样组成和孔结构影响,硅粉粒度变小,导热系数下降。细小气孔容积与导热系数呈反比关系,即细小气孔增多,导热系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砖 硅粒度 孔结构 导热系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式氮化窑用Si_3N_4-SiC匣钵砖用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勇 王佳平 +2 位作者 朱晓燕 薄钧 张建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6-259,共4页
利用XRD、SEM和EDAX对在梭式氮化窑中使用1年后的反应烧结Si3N4-SiC匣钵砖内外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匣钵外侧(氧化气氛),匣钵砖表面12 mm厚的区域呈完全氧化状态,主要氧化产物是SiO2;紧随其后的12~20 mm区域呈部分氧化状态,氧化... 利用XRD、SEM和EDAX对在梭式氮化窑中使用1年后的反应烧结Si3N4-SiC匣钵砖内外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匣钵外侧(氧化气氛),匣钵砖表面12 mm厚的区域呈完全氧化状态,主要氧化产物是SiO2;紧随其后的12~20 mm区域呈部分氧化状态,氧化产物主要为Si2N2O及少量SiO2;20 mm以后区域无明显氧化特征。在匣钵内侧(氮气气氛),匣钵砖表面出现了约0.2 mm厚的氧化层,主要氧化产物是SiO2,该SiO2可能是由气态SiO氧化形成的,而气态SiO主要来自SiC的氧化及氮化过程中形成的气态SiO;从显微结构可以看出,SiC颗粒表面氧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 梭式窑 匣钵砖 反应烧结 SI3N4-SIC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2CO3对含铝MgO-C砖抗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军从 吉秀梅 +2 位作者 高春辉 黄建坤 涂军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85,共4页
为改善含铝MgO-C砖的抗水化性能,通过热力学计算选定添加K2CO3,研究了K2CO3对材料基质物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独外加硅粉和K2CO3(以K2O计)分别为0.5、1(wt%)与硅粉复合时对MgO-C砖抗水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Si粉对MgO-... 为改善含铝MgO-C砖的抗水化性能,通过热力学计算选定添加K2CO3,研究了K2CO3对材料基质物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独外加硅粉和K2CO3(以K2O计)分别为0.5、1(wt%)与硅粉复合时对MgO-C砖抗水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Si粉对MgO-C砖抗水化性没有明显改善;Si粉与K2CO3复合添加时,能促使试样致密化,有效地提高试样的抗水化性能;其机理在于:K2CO3在加热过程中分解释放出O2,促进了Al粉的氧化,抑制了易水化产物Al4C3、AlN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钾 硅粉 含铝MgO—C砖 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用特种硅莫砖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振英 姚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以高铝矾土熟料、90碳化硅、棕刚玉为主要原料,添加红柱石粉、广西白泥等外加剂,通过合理的颗粒级配,采用高压成型、高温烧成等方法,制备出水泥窑用特种硅莫砖,并研究了烧成后试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强度、微观结构和耐磨性。结果表明... 以高铝矾土熟料、90碳化硅、棕刚玉为主要原料,添加红柱石粉、广西白泥等外加剂,通过合理的颗粒级配,采用高压成型、高温烧成等方法,制备出水泥窑用特种硅莫砖,并研究了烧成后试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强度、微观结构和耐磨性。结果表明:添加6%红柱石粉在1420℃制备的硅莫砖的性能最优,其体积密度为2.74 g/cm3,抗热震性30次,磨损量为1.06 cm3,热导率为1.65 W/(m.K),耐压强度高达159 MPa,在5000 t/d水泥回转窑过渡带上使用该产品,寿命可达一年以上,这是由于窑筒体外表面温度比使用镁尖晶石砖平均降低80℃以上,极为有效地延长了该砖衬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特种硅莫砖 高铝矾土熟料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及提高其寿命的途径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肇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95,共15页
较系统地介绍、论述了以下内容:1)RH真空脱气精炼炉类型;2)RH精炼条件及侵蚀严重部位;3)造成一些部位侵蚀严重的原因分析,包括:高速循环流动钢液的冲刷,温度波动造成的热剥落与结构剥落,真空对镁铬砖的损害,铁硅酸性渣及脱硫粉剂对真空... 较系统地介绍、论述了以下内容:1)RH真空脱气精炼炉类型;2)RH精炼条件及侵蚀严重部位;3)造成一些部位侵蚀严重的原因分析,包括:高速循环流动钢液的冲刷,温度波动造成的热剥落与结构剥落,真空对镁铬砖的损害,铁硅酸性渣及脱硫粉剂对真空室下部、底部与喉口炉衬的侵蚀,浸渍管耐火衬最易蚀损的原因;4)用旋转圆柱体法、回转圆筒法及相图研究分析的结果,抑制熔渣渗入耐火材料,减轻结构剥落的途径;5)适合RH炉不同部位用的耐火材质与维修喷补料的研究、开发情况;6)RH炉精炼硅钢的过程与炉衬用耐火材料;7)提高RH炉炉衬寿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用耐火材料 抗炉渣侵蚀 镁铬砖 结构剥落 硅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复合制备水泥窑用轻重复合硅莫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凯 夏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0,共5页
为简化水泥窑用轻重复合硅莫砖的生产工艺,以高铝矾土、碳化硅、黏土为原料制备硅莫砖本体料,分别加入16%、22%和28%(w)的3~1 mm轻质莫来石球替代同粒度的高铝矾土制备复合层料,在此基础上将复合层料中碳化硅加入量(w)由12%分别降至6%... 为简化水泥窑用轻重复合硅莫砖的生产工艺,以高铝矾土、碳化硅、黏土为原料制备硅莫砖本体料,分别加入16%、22%和28%(w)的3~1 mm轻质莫来石球替代同粒度的高铝矾土制备复合层料,在此基础上将复合层料中碳化硅加入量(w)由12%分别降至6%、3%和0,采用本体料和复合层料直接复合成型、烧成的工艺制备轻重复合硅莫砖,并研究轻质莫来石球和碳化硅加入量对轻重复合硅莫砖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层中轻质莫来石球加入量为22%(w)时,与本体有较好的匹配性,复合结构稳定,复合试样的性能较好;复合层与本体的碳化硅加入量差值过大则不利于复合界面的结合强度,本试验中复合层与本体的碳化硅加入量差值在6%(w)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莫砖 轻重复合 轻质莫来石球 碳化硅 低导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硅莫砖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振英 徐彬 樊恒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以特级高铝矾土和高纯碳化硅为主要原料制备硅莫砖,研究锆英砂加入量对硅莫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英砂含量对硅莫砖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锆英砂含量的增加,试样呈现体积密度和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热震稳定性和耐... 以特级高铝矾土和高纯碳化硅为主要原料制备硅莫砖,研究锆英砂加入量对硅莫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英砂含量对硅莫砖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锆英砂含量的增加,试样呈现体积密度和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热震稳定性和耐碱侵蚀能力明显增强,锆英砂的最佳加入量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莫砖 锆英砂 热震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顶窑用α-SiC结合SiC拱顶砖的服役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建存 万龙刚 +5 位作者 郑翰 相宇博 张新华 马昭阳 王建波 吴吉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为解决燃气吊顶窑拱顶用耐火材料的污染和膨胀问题,以碳化硅颗粒和细粉为主要原料,水溶性树脂为结合剂,依次按三者质量比为65∶35∶4.5配料,机压成型为240 mm×170 mm×140 mm的坯体,在2400℃真空条件下保温3 h制备了α-SiC结合... 为解决燃气吊顶窑拱顶用耐火材料的污染和膨胀问题,以碳化硅颗粒和细粉为主要原料,水溶性树脂为结合剂,依次按三者质量比为65∶35∶4.5配料,机压成型为240 mm×170 mm×140 mm的坯体,在2400℃真空条件下保温3 h制备了α-SiC结合SiC砖。将该砖用于国内某氧化铝陶瓷棍棒公司的燃气吊顶窑拱顶,累计使用46窑次(合计276 h)后,该砖断裂严重。为此,对用后砖进行取样,借助热力学分析,检测了其距热面不同距离处的性能,分析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并与原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用后α-SiC结合SiC砖比原砖的显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增大,因为用后砖中生成了12%~14.2%(w)的方石英,由α-SiC结合转变为方石英结合,气孔孔径变小。2)用后砖与原砖比,常温抗折强度和荷重软化开始温度变化不大,推测材料断裂不是自身力学性能失效所致,而是因温度升降而频繁受到剪切力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顶窑 拱顶 碳化硅砖 α-SiC 氧化 服役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免烧SiC砖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会彦 李刚 刘臻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1-393,共3页
以工业SiC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Si粉和Al粉,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120℃烘干制备免烧SiC试样,分别在500、800和1 000℃埋炭热处理12 h,借助XRD和SEM研究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借助酚醛树脂炭化营造的低氧分压及Al-Si合金的... 以工业SiC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Si粉和Al粉,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120℃烘干制备免烧SiC试样,分别在500、800和1 000℃埋炭热处理12 h,借助XRD和SEM研究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借助酚醛树脂炭化营造的低氧分压及Al-Si合金的动力学优势,500℃时结合相主要为Al-Si合金熔化产生的塑性相及部分Al4C3,800℃时结合相主要为Al4C3,1 000℃时形成了SiC、SiO2、Al4C3和Al2O3等结合相,赋予了材料良好的结构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烧SiC砖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气化炉炉衬用不同耐火材料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定 顾华志 方义能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2-356,共5页
为满足等离子体气化炉炉衬用耐火材料的苛刻服役条件,首先制备MgAl2O4-Cr2O3和SiC浇注料,与原炉衬Al2O3-Cr2O3砖抗渣性能进行对比,接着研究两种浇注料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性能。结果表明:与Al2O3-Cr2O3砖相比,SiC和MgAl2O4-Cr2O3浇注料... 为满足等离子体气化炉炉衬用耐火材料的苛刻服役条件,首先制备MgAl2O4-Cr2O3和SiC浇注料,与原炉衬Al2O3-Cr2O3砖抗渣性能进行对比,接着研究两种浇注料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性能。结果表明:与Al2O3-Cr2O3砖相比,SiC和MgAl2O4-Cr2O3浇注料均具有优异的抗渣侵蚀性,但MgAl2O4-Cr2O3浇注料抗渣渗透性较差;两种浇注料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力学性能变化明显,SiC浇注料由于结合剂为硅溶胶,110℃烘后强度低,但中高温阶段强度提升明显,尤其1700℃处理后,原位形成大量SiC晶须,强度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等离子体气化炉 无铬化 SiC浇注料 MgAl2O4-Cr2O3浇注料 Al2O3-Cr2O3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