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溃疡病菌分子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鹏 郭亚辉 +1 位作者 张晓梅 郭坚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对中国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进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利用1对特异性引物ClaF1ClaR2,对5个番茄溃疡病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得到了一段长250bp的PCR产物,参试的其他棒形细菌以及其... 对中国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进行PCR检测方法的研究。利用1对特异性引物ClaF1ClaR2,对5个番茄溃疡病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得到了一段长250bp的PCR产物,参试的其他棒形细菌以及其他属的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扩增产物。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在50pg的模板DNA浓度下还能检测到很强的条带。利用此引物可以检测到1×105个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病菌 分子检测技术 番茄 检疫性有害生物 PCR检测方法 植物病原细菌 特异性引物 特异性扩增 PCR产物 DNA浓度 扩增产物 sp. sub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兴海 邵秀玲 +3 位作者 邓明俊 陈长法 厉艳 梁成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4-36,共3页
根据番茄溃疡病菌ITS(16S^23SrDNA间隔区)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荧光PCR检测引物(Fan1和Fan2)及特异性检测探针(Fanprobe),对番茄溃疡病菌和非番茄溃疡病菌的标准菌株实时荧光PCR反应。结果表明,番茄溃疡病菌PCR产物出现强烈的特异杂交... 根据番茄溃疡病菌ITS(16S^23SrDNA间隔区)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荧光PCR检测引物(Fan1和Fan2)及特异性检测探针(Fanprobe),对番茄溃疡病菌和非番茄溃疡病菌的标准菌株实时荧光PCR反应。结果表明,番茄溃疡病菌PCR产物出现强烈的特异杂交信号,而非番茄溃疡病菌均未出现特异荧光信号,证明这对引物及探针具有番茄溃疡病菌鉴定特异性。将番茄溃疡病菌DNA做梯度稀释,测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此体系可检出52.3 fg/μL的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实时荧光PCR 快速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赛 李建嫄 +4 位作者 周颖 杨文香 贵亚欣 张娜 刘大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SYBR Green I为指示剂,建立了番茄溃疡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特异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序列设计了4条引物进行LAMP扩增,通过对体系中各成分进行优化,最终确定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200ng,MgSO4的适宜... 以SYBR Green I为指示剂,建立了番茄溃疡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特异的核糖体转录间隔区序列设计了4条引物进行LAMP扩增,通过对体系中各成分进行优化,最终确定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200ng,MgSO4的适宜浓度为3.0mmol/L,Bst DNA聚合酶2U,dNTPs的适宜浓度为0.3mmol/L,外引物与内引物之比为1∶3时扩增效果较好,在65℃最佳反应时间为40min。在优化的体系条件下,获得的反应产物经SYBR Green I染色后,肉眼观察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0CFU/mL,且对番茄溃疡病菌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特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16S r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简报) 被引量:3
4
作者 漆艳香 朱水芳 +1 位作者 谢艺贤 肖启明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利用细菌16S rDNA保守序列通用引物对16sF/16sR对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标准菌株(IPQ0019)总DNA进行扩增,得到了大约1.5 kb的片段。将此片段插入到pGEM-T载体并转化进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中,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同源... 利用细菌16S rDNA保守序列通用引物对16sF/16sR对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的标准菌株(IPQ0019)总DNA进行扩增,得到了大约1.5 kb的片段。将此片段插入到pGEM-T载体并转化进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中,经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均表明克隆成功。该研究为制备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的DNA分子探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细菌性萎蔫病菌 16S rDNA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A-qPCR方法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菌活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大祥 熊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4,共6页
将叠氮溴乙锭(E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EMA-q PCR),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活菌的方法。以番茄溃疡病菌Pat-1基因为检测靶标,菌体经EMA渗透处理,再进行q PCR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q PCR检测灵敏度为1.0×101CFU/m... 将叠氮溴乙锭(E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EMA-q PCR),建立一种有效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活菌的方法。以番茄溃疡病菌Pat-1基因为检测靶标,菌体经EMA渗透处理,再进行q PCR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q PCR检测灵敏度为1.0×101CFU/m L;当EMA的浓度为2.0μg/m L时,能有效抑制1.0×107CFU/m L灭活死菌的扩增,对活菌的扩增没有影响。当活菌数在1.0×101~1.0×105CFU内,每个q PCR反应体系中活菌CFU数与Ct值呈线性相关(R2=0.987)。不同温度处理后EMA-q PCR检测番茄溃疡病菌的存活情况并与平板计数法进行比较,表明待检样品可在4和20℃短期保存。对疑似带病番茄种子样品进行EMA-q PCR检测,发现EMA-q PCR方法能减少番茄溃疡病菌PCR检测的假阳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EMA-q PCR方法是一种能有效检测番茄溃疡病活菌的方法,并能有效避免PCR检测实际样品可能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叠氮溴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 EMA) 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生防菌YH23的发酵条件优化及菌种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建芳 刘秋 +3 位作者 赵柏霞 刘志恒 齐小辉 刘长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8-613,共6页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海洋是当前放线菌资源的重要来源,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代谢系统多样的放线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获得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有益菌株。从大连黄海海域海底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放线菌YH23,为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其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Cmm)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优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同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YH23发酵液对番茄溃疡病菌(Cmm)具有抑制活性;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黄豆粉10g,地瓜粉10g,氯化钠2g,碳酸钙1g,去离子水1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5d,接种量8%,装液量75mL/250mL,转速为150r·min^-1,优化后发酵液的最佳抑菌圈直径较初始发酵液增大47.2%;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NBRC 13433T)相似度为99.58%,聚类分析显示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该菌株YH23为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番茄溃疡病菌 发酵条件优化 分类鉴定 密旋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霞 牟海青 +1 位作者 田茜 廖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691-11693,11695,共4页
概述了几种常见的番茄溃疡病菌检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检测技术、PCR技术、实时荧光PCR技术、Rep-PCR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检测技术,并对番茄溃疡病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溃疡病一步法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欢 刘箐 +7 位作者 刘芳 王军平 赵生国 陈洁 黄国银 朱蕴智 刘志杰 侯建雄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12-15,共4页
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进行种子带菌的模拟检测试验。对用菌液处理过的种子进行简单抽提和纯化,不经过DNA提取而以抽提和纯化的病原菌为模板直接进行一步法PCR检测,对纯菌液D irect-PCR最低检出限为2 600个细菌/m l,而N ested-PCR最低检... 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进行种子带菌的模拟检测试验。对用菌液处理过的种子进行简单抽提和纯化,不经过DNA提取而以抽提和纯化的病原菌为模板直接进行一步法PCR检测,对纯菌液D irect-PCR最低检出限为2 600个细菌/m l,而N ested-PCR最低检出限可达到13个细菌/m l;对种子提取液,D irect-PCR不能检出,而N ested-PCR最低检出限可达到3×105个细菌/m l。一步法N ested-PCR可在12 h内对番茄种子携带的番茄溃疡病菌进行准确的定性鉴定。并且方法方便快速,成本低,灵敏度高,适用于种子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 Nested—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溃疡病药剂防治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司天桃 薛林 +1 位作者 贾会娟 杨德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筛选出防治加工番茄溃疡病高效、低毒的药剂,为防治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测定方法,测定9种杀菌剂防治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效果。【结果】供试9种杀菌剂中,46%氢氧化铜的抑... 【目的】筛选出防治加工番茄溃疡病高效、低毒的药剂,为防治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测定方法,测定9种杀菌剂防治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效果。【结果】供试9种杀菌剂中,46%氢氧化铜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最小,为15.1μg/mL。氯溴异氰尿酸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最大,为682.3μg/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0μg/mL46%的氢氧化铜(可杀得三千),氢氧化铜(53.8%)对番茄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达到50%~80%;400μg/mL氯碘霉素,200μg/mLN-N-二辛基二乙烯三肟,300μg/mL农用硫链霉素,效果次之,防效为50%左右,春雷霉素易对番茄产生药害。【结论】施用46%的氢氧化铜(可杀得三千)、53.8%氢氧化铜,对番茄溃疡病防治效果好,且对番茄安全,禁止施用春雷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杀菌剂 番茄溃疡病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番茄溃疡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蕊 罗来鑫 李健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打顶法接种、半选择性培养基再分离发病植株中的病原菌,以及特异性PCR验证方法,对来自3个国家9个不同地区的46株番茄溃疡病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以病情指数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分离自我国河北滦平县、内蒙古包头市... 采用打顶法接种、半选择性培养基再分离发病植株中的病原菌,以及特异性PCR验证方法,对来自3个国家9个不同地区的46株番茄溃疡病菌进行了致病性测定,以病情指数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分离自我国河北滦平县、内蒙古包头市等地的24株菌株的病情指数达到75以上,属于强致病力水平;11株菌株的病情指数为50-75,属于中等致病力;而9株菌株的病情指数为50以下,属于弱致病力;检测同时证实,有2株属于无致病力菌株。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弱致病力和无致病力菌株占供试菌株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2.2%、23.9%、19.6%和4.3%,表明供试的46株番茄溃疡病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溃疡病菌 打顶法 致病性测定 半选择性培养基 PCR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玉米种子携带内州萎蔫病菌的巢式PCR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杰文 邹一萍 +4 位作者 鲁传强 娄少之 杨占臣 冉俊祥 胡小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5-171,共7页
依据GenBank中玉米内州萎蔫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nebraskensis(Cmn)]与常见近缘属种、亚种的16S-23S转录间隔区序列差异,设计巢式PCR检测引物(外围引物:CM-FO/CM-RO,内嵌引物:CM-FI/CM-RI),能分别从供试的玉米内州萎... 依据GenBank中玉米内州萎蔫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nebraskensis(Cmn)]与常见近缘属种、亚种的16S-23S转录间隔区序列差异,设计巢式PCR检测引物(外围引物:CM-FO/CM-RO,内嵌引物:CM-FI/CM-RI),能分别从供试的玉米内州萎蔫病菌基因组DNA中特异性扩增出324bp和163bp的特异性条带。外围引物对Cmn基因组DNA的检测下限为0.1ng,内嵌引物的检测下限为0.1pg;外围引物对Cmn菌悬液的检测下限为7.21CFU,内嵌引物的检测下限为7.21×10-1 CFU。玉米种子接种Cmn模拟试验证明,外围引物检测下限是5 000个细胞,内嵌引物的检测下限可达到500个Cmn细胞。可见,建立的Cmn巢式PCR快速检测试验技术体系,适合于进境玉米种子携带内州萎蔫病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内州萎蔫病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检测番茄溃疡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兴海 邵秀玲 +1 位作者 厉艳 郑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的tom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番茄溃疡病菌和非番茄溃疡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番茄溃疡病菌的PCR产物出现301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番茄溃疡病菌均未出现扩增条带,证明这对引... 根据番茄溃疡病菌的tom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对番茄溃疡病菌和非番茄溃疡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了PCR扩增反应。结果,番茄溃疡病菌的PCR产物出现301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非番茄溃疡病菌均未出现扩增条带,证明这对引物具有番茄溃疡病菌鉴定特异性。将分离的番茄溃疡病菌做梯度稀释,测定该检测体系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此体系可检出106CFU/mL番茄溃疡病菌菌液提取的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番茄溃疡病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