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皮果提取物对急性乙醇中毒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官堂明 刘德承 +7 位作者 王珺飞 蔡珊 林美金 卢瑞荣 吴科锋 马晓鹂 吴铁 李文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EFCL;30 min后i... 目的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EFCL;30 min后ig给予52℃二锅头白酒12 ml.kg-1;24 h后处死小鼠,制备血清,取肝组织制备10%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常规HE染色和淀粉酶-过碘酸希夫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分别升高28.0%和28.9%(P<0.01),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由(706±46)kU·g-1蛋白和(251±61)mg.g-1蛋白降低至(515±68)kU·g-1蛋白和(126±18)mg.g-1蛋白,而MDA含量由(204±21)μmol·g-1蛋白升高至(258±50)μmol·g-1蛋白(P<0.05);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降低了18.3%和19.8%,血清中AST活性分别降低了6.4%和9.7%(P<0.05,P<0.01);EFCL 3.0 g·kg-1组肝组织匀浆中GSH水平和SOD活性分别升高了61.4%和14.8%(P<0.05,P<0.01)。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组织病理形态检测可见,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水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降低NF-κB的表达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果 乙醇 肝损伤 抗氧化 NF-ΚB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过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丰丽 李洁荣 杨健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2,115,共4页
研究了黄皮叶的化学成分和抗过敏活性,用不同溶剂提取黄皮叶活性成分,并进行化学成分预实验和HPLC分析,通过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法评价其抗过敏活性,并对水提物抗过敏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含有酚类、黄酮、生... 研究了黄皮叶的化学成分和抗过敏活性,用不同溶剂提取黄皮叶活性成分,并进行化学成分预实验和HPLC分析,通过透明质酸酶抑制实验法评价其抗过敏活性,并对水提物抗过敏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含有酚类、黄酮、生物碱、有机酸、香豆素等成分。水和乙醇提取物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9.3%和75.3%,石油醚提取物没有抑制作用。纯化物A1和B1的抑制率分别为92.6%和95.9%,且B1在0.5~8.0mg/m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抗过敏作用加强,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广西甜茶相比,抗过敏活性明显高于甜茶。HPLC分析显示,抗过敏主要成分为酚类和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叶 化学成分 预实验 HPLC 抗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PP_(333)预处理对黄皮生理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建昌 肖艳 +1 位作者 赵春香 李宏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PP_(333)(50、100、150mg/L)在干旱胁迫前1d处理,研究干旱胁迫下PP_(333)对黄皮小苗的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预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干旱胁迫下黄皮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及POD活性的增加程... 用不同浓度的PP_(333)(50、100、150mg/L)在干旱胁迫前1d处理,研究干旱胁迫下PP_(333)对黄皮小苗的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预处理有效地降低了干旱胁迫下黄皮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及POD活性的增加程度,并能延缓叶片叶绿素、水势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的降低,表明PP_(333)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干旱对黄皮引起的自由基伤害和提高黄皮的抗旱能力。不同浓度的PP_(333)预处理以100mg/L处理对黄皮保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干旱胁迫 PP333 细胞质膜透性 叶绿素含量 H2O2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桑寄生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霍丽妮 陈睿 +3 位作者 廖艳芳 刘华钢 黄茂春 胡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31-2634,共4页
试验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对寄主为黄皮树[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的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桑寄生乙酸乙酯和... 试验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对寄主为黄皮树[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的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桑寄生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其结果与其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有关。说明黄皮桑寄生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 )skeels] 抗氧化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果、黄皮核中黄皮酰胺的测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雪松 罗丽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173,176,共3页
为了测定黄皮果肉、炮制黄皮果核、自然干燥黄皮果核及其20%食用酒精浸泡液中的黄皮酰胺含量,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为:KromasilC18色谱柱(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21∶16.5∶62.5),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57nm... 为了测定黄皮果肉、炮制黄皮果核、自然干燥黄皮果核及其20%食用酒精浸泡液中的黄皮酰胺含量,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为:KromasilC18色谱柱(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21∶16.5∶62.5),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57nm。测定结果表明,黄皮酰胺的保留时间为8.68~8.70min,自然干燥黄皮果核中的黄皮酰胺为0.174%,黄皮果肉、炮制黄皮果核及20%酒精浸泡的自然干燥黄皮果核溶液中均未检出黄皮酰胺。提示自然干燥的黄皮果核可以用作天然黄皮酰胺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黄皮核 黄皮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胚轴耐脱水性的诱导 被引量:12
6
作者 陆旺金 傅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不同发育时期黄皮种子的胚轴,经梯度蔗糖及梯度蔗糖加ABA(10μmol/L)预培养后,活力指数均有所提高;生理成熟期种子的胚轴经两种方法预培养后可降低胚轴的致死含水量,诱导胚轴的耐脱水性.其中。
关键词 黄皮胚轴 耐脱水性 诱导 种子生理 种子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甲醇提取物的抑真菌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序铭 马伏宁 万树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6,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 mg/mL的浓度下,黄皮果核、树皮、枝叶和花索的甲醇提取物,对...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皮植株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 mg/mL的浓度下,黄皮果核、树皮、枝叶和花索的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83%、84.61%、72.23%和50.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4.34 mg/mL。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6.11%。黄皮果核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为2.37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香蕉炭疽病菌 抑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花粉的超低温(LN_2,-196℃)保存研究初报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佳瑛 张秀梅 +2 位作者 李伟才 弓德强 谢江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甜叶黄皮和鸡心黄皮的成熟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发芽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不同干燥处理的黄皮花粉进行了超低温(LN2,-196℃)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花粉经28℃干燥处理5~6h,含水量为14.6%~19.4%,超低温保存后的生活力... 以甜叶黄皮和鸡心黄皮的成熟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发芽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不同干燥处理的黄皮花粉进行了超低温(LN2,-196℃)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花粉经28℃干燥处理5~6h,含水量为14.6%~19.4%,超低温保存后的生活力最高;花粉在液氮中贮藏14d和180d,其发芽率无明显差异;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发芽时间比对照迟。初步认为黄皮花粉可以在液氮(-196℃)中长期贮存而不显著失去其生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花粉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黄皮核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的风味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卢晓旭 曲翔 黄雪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65,共4页
分析黄皮核中风味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黄皮核中的风味物质,归一法测定其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出黄皮核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38种挥发性成分,约占挥发油总量82.49%。主要成分包括酰胺类,... 分析黄皮核中风味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黄皮核中的风味物质,归一法测定其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出黄皮核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38种挥发性成分,约占挥发油总量82.49%。主要成分包括酰胺类,烯萜类和有机酸酯类,其中酰胺类成分主要为N-甲基-N-苯乙基-桂皮酰胺,N-甲基-N-顺式-苯乙烯基-桂皮酰胺,N-甲基-N-反式-苯乙烯基-桂皮酰胺和N-甲基-桂皮酰胺,其含量达到总提取物质含量的64%以上;烯萜类主要为松油烯,β-没药烯等,占总提取物含量的13%以上;有机酸酯类主要为棕榈酸,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占总提取物含量的6.2%以上。结论:黄皮核的SF-CO2提取物体现了黄皮果的典型香味,可用于调香,药用等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挥发油 酰胺类生物碱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志常 高爱平 +1 位作者 黄建峰 罗睿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叶绿体基因组,为黄皮属不同种或品种的进化、杂交、演变,以及黄皮不同品种的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试剂盒提取了黄皮的叶绿体DNA,通过测序、组装、注释获得了黄皮叶绿体基因组... [目的]分析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叶绿体基因组,为黄皮属不同种或品种的进化、杂交、演变,以及黄皮不同品种的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试剂盒提取了黄皮的叶绿体DNA,通过测序、组装、注释获得了黄皮叶绿体基因组。[结果]黄皮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9283bp,其中反相重复序列区(IRs)长53998bp,大单拷贝序列区(LSC)和小单拷贝序列区(SSC)长度分别为87301、17983bp,共注释126个基因,包括编码蛋白基因89个,tRNA基因29个和rRNA基因8个。黄皮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GC含量38.7%。对5种芸香科果树的全长序列、SSC、LSC、IRA、IRB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假黄皮的叶绿体全长序列、LSC、IRA、IRB区域的长度较其他4种果树长,柠檬的SSC区域长度最长,黄皮的全长序列和SSC区域长度最短。黄皮叶绿体的基因数目和编码蛋白数目较其他4种果树多。对20种园艺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同一科下面的不同属植物或同一属下面的不同种更容易聚为一类。[结论]该研究丰富了热带果树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库,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叶绿体基因组 测序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 被引量:9
11
作者 吕岱竹 韩红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样品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后浓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异菌脲的浓度范围在1 ̄50μg/mL内,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0,其回收率为83.6% ̄96.9%,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53% ̄6.... 样品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后浓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皮中的异菌脲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异菌脲的浓度范围在1 ̄50μg/mL内,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0,其回收率为83.6% ̄96.9%,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53% ̄6.21%之间,检出限为0.002mg/kg。该法具有灵敏、准确,前处理简单易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菌脲 乙腈黄皮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核中N-甲基-桂皮酰胺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晓旭 黄雪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2,共3页
为了研究黄皮中的风味物质,用60%乙醇提取黄皮核粉,提取物经浓缩、真空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方块状结晶,经过UV,IR,MS,1HNMR检测,确定其化学结构,为N-甲基-桂皮酰胺。该化合物具有果的典型香味。
关键词 黄皮 黄皮核 N-甲基-桂皮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黄皮种子贮藏活力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雪梅 傅家瑞 宋松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271-275,共5页
黄皮种子种粒大小及活力与果实的大小有关手工剥种并及时进行处理可防止种子贮藏霉烂. 20 ℃比15℃、保鲜袋保湿比饱和盐保湿、采后含水量比部分脱水更适于保存种子活力.重新吸胀处理能提高失水种子的含水量、活力以及耐贮藏力.
关键词 黄皮种子 贮藏活力 重新吸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航 郭培 张东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研究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黄皮茎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和药渣的5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反相中压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出... 目的研究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黄皮茎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和药渣的5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反相中压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紫花前胡苷(1)、紫花前胡苷(2)、decurosideⅣ(3)、3,4-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酸葡萄糖苷(5)、2-(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6)、4-羟基-2-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4-羟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4~6、8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黄皮花粉活力的化学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福平 曾剑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8,共4页
分析了不同矿质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皮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因子对黄皮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在B、Ca、Mn三种矿质元素中,黄皮成熟花粉的萌发率由大到小为:B>Mn>Ca,生长... 分析了不同矿质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皮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因子对黄皮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在B、Ca、Mn三种矿质元素中,黄皮成熟花粉的萌发率由大到小为:B>Mn>Ca,生长速率由大到小为:Mn>Ca>B;IBA、GA3、IAA等对黄皮成熟花粉萌发率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为:IBA>GA3>IAA,而生长速率由大到小则为:GA3>IAA>IBA。在这些化学因子中,对黄皮成熟花粉萌发率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1.5mmol/LIBA,为22.6%,是ck的322.1倍,而对生长速率促进作用最明显的则为60mmol/LMnCl2,为109.7μm/h,是ck的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花粉活力 矿质元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LC-MS/MS法测定黄皮果中30种常用农药残留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庆科 邹品田 +3 位作者 罗勇为 陆海南 覃江克 邹华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利用QuEChERS-LC-MS/MS法快速测定黄皮果中30种常用农药残留。该法先采用乙腈从黄皮果中振荡提取的各残留农药,经过PSA、无水MgSO。吸附净化后,再利用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待测定的30种农药在5.0、10.0和20.0μg/kg3个加标... 利用QuEChERS-LC-MS/MS法快速测定黄皮果中30种常用农药残留。该法先采用乙腈从黄皮果中振荡提取的各残留农药,经过PSA、无水MgSO。吸附净化后,再利用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待测定的30种农药在5.0、10.0和20.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56.3%~109.O%,相对标准偏差1.0%~10.7%,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2达到O.9967~0.9999。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可为当前黄皮果中农药多残留检测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黄皮果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与山黄皮不同部位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邱梦瑜 何子靖 +7 位作者 张衍馨 李献 刘敏 周格梅 李宝生 简进龙 任惠 颜健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03-2611,共9页
【目的】对黄皮与山黄皮共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为黄皮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龙州山黄皮1号、YYS-002和龙州单核山黄皮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茎、果核及果... 【目的】对黄皮与山黄皮共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为黄皮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龙州山黄皮1号、YYS-002和龙州单核山黄皮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茎、果核及果皮部位采用NaNO-AlCl-NaOH测定总黄酮含量、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个品种中叶、茎、果核和果皮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0.34~86.23 mg/g,总多酚含量介于0.54~43.33mg/g,其中黄皮品种的含量普遍低于山黄皮品种,不同部位的含量排序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综合对比,龙州单核山黄皮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果皮和叶部位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的DPPH·、·OH和ABTS+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96.01%、92.23%和76.96%,分别与0.03、0.03和0.01 mg/g抗坏血酸(Vc)清除率相当,对应半清除率浓度(IC)分别为0.33、0.45和0.52 mg/mL;不同部位的各抗氧化活性强弱也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抗氧化活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加以深入研究开发。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均为黄皮与山黄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物质基础,且多酚对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山黄皮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大小孢子的发育和雌雄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麦鹤云 黄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54-60,共7页
本文报道黄皮大小孢子发育、结构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小孢子的发育比大孢子为早,其发生的类型为同时型;2.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形;3.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为核型;4.胚珠倒生,具两层... 本文报道黄皮大小孢子发育、结构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小孢子的发育比大孢子为早,其发生的类型为同时型;2.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为四面体形;3.胚囊的发育属蓼型,胚乳的发育为核型;4.胚珠倒生,具两层珠被;5.胚囊母细胞发育排成直线形的四分体,其中靠合点端的一个胚囊细胞将成为有功能的大孢子,但靠珠孔端的其余胚囊细胞则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孢子 小孢子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黄皮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采后耐藏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福平 郑丽平 +1 位作者 丘春秀 刘博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3-548,共6页
【目的】探讨微波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主要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黄皮果实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鸡心黄皮为试材,设微波气调包装(将黄皮果实在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30 s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 【目的】探讨微波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主要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黄皮果实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鸡心黄皮为试材,设微波气调包装(将黄皮果实在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30 s的条件下进行微波处理,取出晾干冷却后装入0.02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微波无气调包装、未微波气调包装和未微波无气调包装等4个处理,将4个处理的黄皮果实置于15℃、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中贮藏,每4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及外观和营养品质。【结果】微波结合气调包装对黄皮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同时有效保持黄皮果实外观品质,减缓果实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贮藏至第12 d时,黄皮果实好果率为87.50%、失重率为0.58%,果实饱满、果皮黄色,保鲜效果优于其他3个处理。【结论】微波结合气调包装能有效保持黄皮果实原有的风味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微波处理 气调包装 生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黄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丹霞 徐春华 +2 位作者 吴佩聪 仝征 徐兵强 《中国热带农业》 2023年第2期13-20,77,共9页
以知网数据库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黄皮相关论文,综合分析了论文发表年度分布、研究领域分布、部位研究动态、主题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分布和主要生物活性功效研究分布等情况,总结... 以知网数据库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黄皮相关论文,综合分析了论文发表年度分布、研究领域分布、部位研究动态、主题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分布和主要生物活性功效研究分布等情况,总结出我国黄皮研究现状,提出黄皮研究的热点、难点,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论文统计分析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