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岩相约束的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以苏里格东二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玢 张林 +9 位作者 吕凤清 严锐涛 孙盼科 周瑞丰 王江 甘春玲 敬光彬 陈裕龙 姜世一 朱思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针对苏里格东二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特征复杂等问题,开展以岩相为基本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并结合宏观结构与微观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盒8下亚段共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块状层理... 针对苏里格东二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特征复杂等问题,开展以岩相为基本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并结合宏观结构与微观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盒8下亚段共发育块状层理砾岩相、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波状层理/块状层理粉细砂岩相和水平层理/块状层理泥岩相6种岩相类型。其中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及块状层理中粗砂岩相物性、孔喉大小及连通性相对较好,非均质弱。基于岩相、孔隙结构及其非均质性表征参数,建立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标准,将目的层储层划分为Ⅰ—Ⅳ类,并基于单井储层分类评价结果,总结了递变型、厚层交互型、薄层频繁交互型、厚薄相间型4种储层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岩相 孔隙结构 储层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田构造变形岩相分类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吕古贤 张宝林 +11 位作者 胡宝群 王宗永 刘建民 郭涛 申玉科 韦昌山 许德如 杨兴科 焦建刚 王翠芝 毕珉峰 马立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69-1680,共12页
矿田相当于Ⅴ级成矿区带的地质找矿勘查对象,需要研究"构造与建造共生"的地质现象,建立相应的概念和野外观测方法,有别于"沉积构造岩相"、"岩浆岩相"、"变质岩相"、"大地构造相"、&q... 矿田相当于Ⅴ级成矿区带的地质找矿勘查对象,需要研究"构造与建造共生"的地质现象,建立相应的概念和野外观测方法,有别于"沉积构造岩相"、"岩浆岩相"、"变质岩相"、"大地构造相"、"构造岩相"、"构造相"等理论观点。在长期矿田构造和深部外围找矿实践基础上,研究提出"构造变形岩相"的地质概念。构造变形岩相被理解为"显示构造变形的那部分岩相",是喻示受构造影响的那部分(沉积、岩浆和变质地质作用的)岩相,是包含构造变形及建造特征的地质实体,或构造建造形迹。构造变形岩相,是岩石形变和相变密切共生的地质体,既能反映成岩地质环境又包含成岩物理化学条件,是一种适用于开展"构造结合建造"观测和分析的构造岩石单元。依据地质作用类型,划分了4种矿田构造变形岩相:沉积构造变形岩相、岩浆构造变形岩相、变质构造变形岩相和复成构造变形岩相。根据地质亚相,划分了矿田尺度的27类构造变形岩相。建立矿田构造变形岩相的观测和分析方法,不仅推动了构造结合建造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而且为矿田构造向矿田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构造变形岩相研究,用1∶1000~1∶50000不同精度,可以调查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的地质找矿问题,直接服务于已知矿床的深部外围找矿。地表结合中段大比例尺填图,三维刻画矿化岩相带的分布特征,成为圈定靶区的最佳途径。在"就矿找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距离找矿的预测方向--构造变形岩相界面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结合建造 构造变形岩相 构造变形岩相概念 构造变形岩相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景忍—虎头崖矿田地质与找矿:岩浆—热力构造类型与构造—岩相填图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兴科 刘渭 +5 位作者 何虎军 屈翠侠 晁会霞 江万 范阅 于恒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矿田是强调时间、空间、建造和构造成因上相紧密联系的一组矿床。矿田建造、构造和成矿作用标志及成矿动力学过程相关的综合研究是矿田地质研究的核心。前人对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划分和深部找矿预测的研究较少。岩浆热应力构造是指受岩... 矿田是强调时间、空间、建造和构造成因上相紧密联系的一组矿床。矿田建造、构造和成矿作用标志及成矿动力学过程相关的综合研究是矿田地质研究的核心。前人对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划分和深部找矿预测的研究较少。岩浆热应力构造是指受岩浆热力作用影响或控制,与成矿期岩浆侵入或火山喷发活动有时空联系,形成于岩浆岩体中或围岩地层中或远程热力作用影响区的一系列与成矿有关的热力和热应力构造类型。文章在矿田地质学指导下,划分出五类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力图建立以岩浆热力构造为基础的构造研究、类型划分和深部找矿预测新方法。以近年实际调研工作为基础,选择青海祁漫塔格矿带景忍—虎头崖多金属矿田为例,建立印支期岩浆侵入成矿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在矿田建造与构造调研及构造岩相填图基础上,填制了该矿田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以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夕卡岩带、大理岩带、古生代和新元古代碳酸盐岩有利岩性岩相层位和侵入接触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构造发育地段为标志,圈定了该区成矿富集中心。研究剖析了该区花岗斑岩和夕卡岩型两类矿床特征,认为不同方向断裂控矿特征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印支期岩浆侵入作用与各时代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了岩浆热液交代型矿田。目前海拔高度以夕卡岩型和热液型多金属矿床为主。中深部寻找斑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此对该带矿田地质研究与找矿突破有引导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地质 岩浆-热力构造 构造-岩相填图 找矿富集中心 印支期 景忍—虎头崖矿田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矿带典型矿田构造背景与岩浆-热力构造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兴科 韩珂 +4 位作者 范阅 屈翠侠 刘渭 何虎军 江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以矿田构造–岩相填图为主要方法,研究确定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及矿床类型,进行成矿富集中心的圈定及找矿预测,是矿田构造背景复杂地区的有效调研方法之一。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矿带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以印支晚期... 以矿田构造–岩相填图为主要方法,研究确定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及矿床类型,进行成矿富集中心的圈定及找矿预测,是矿田构造背景复杂地区的有效调研方法之一。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矿带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以印支晚期岩浆侵入成矿与找矿进展较大。本次选择景忍–虎头崖、卡尔却卡B区、乌兰乌珠尔三个矿田区,进行1∶10000构造–岩相填图,填制了三个矿田区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认为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叠加其上的不同方向断裂控矿作用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明确了各矿田构造背景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斑岩+矽卡岩+断裂带热液成矿的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即主要是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矽卡岩带、大理岩带、接触交代蚀变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圈定了成矿和找矿富集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构造 岩浆–热力构造 构造–岩相填图 成矿富集中心 成矿类型 成矿深度 祁漫塔格 印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田地质分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吕古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共12页
矿田地质学是研究矿田建造、矿田构造和矿田成矿的学科领域。本文提出矿田的构造岩相分类建议。矿田第一层次的构造岩相分类以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质环境为基础,概分为4大类,即沉积矿田或沉积岩相矿田、岩浆矿田或岩浆岩相矿田、变质... 矿田地质学是研究矿田建造、矿田构造和矿田成矿的学科领域。本文提出矿田的构造岩相分类建议。矿田第一层次的构造岩相分类以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质环境为基础,概分为4大类,即沉积矿田或沉积岩相矿田、岩浆矿田或岩浆岩相矿田、变质矿田或变质岩相矿田以及复成型构造蚀变矿田或构造蚀变岩相矿田。考虑矿田成矿构造环境的规模、可识别性和可观测性,本研究以次级岩相建造划分矿田类型:比如在火山岩矿田类型之中,应该具体细分为火山角砾岩相矿田、火山熔结凝灰岩相矿田等类型。初步划分了31类构造岩相矿田:例如,山东淄博湖泊相铝土矿田、德兴陆相次火山热液相斑岩铜矿田、攀枝花基性辉长岩相钒钛磁铁矿田、美国上湖绿片岩相铁矿田、胶东玲珑焦家式黄铁绢英岩相金矿田等。矿田成矿作用和环境及其构造岩相分类,将会推动矿田尺度的地质调查和勘探,推进构造结合建造研究,为矿田地质研究紧密结合找矿预测提供了一个基础分类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地质学 成矿作用 成矿环境 矿田构造岩相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田地质学的概念和构造岩相分类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古贤 武际春 +5 位作者 朱随洲 赵海 刘维民 李勃辉 罗毅甜 燕军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21-322,共2页
矿田系指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且在时间、空间和构造建造上具有紧密联系的矿化赋存区段(克列特尔,1956;沃尔弗逊,1966;),相当于V级成矿区划单元(陈毓川等,1989;朱裕生等,1999)。
关键词 矿田地质学 构造岩相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