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desig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Pm PV/CNT nanocomposite cylindrical tube for purpose of torque transmission 被引量:1
1
作者 Abolfazl Khalkhali Sharif Khakshournia Parvaneh Sabe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Carbon nanotube(CNT)/polymer nanocomposit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light mass and high strength. In this work, a cylindrical tube which is made up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 PmP V/CNT nanoc... Carbon nanotube(CNT)/polymer nanocomposit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light mass and high strength. In this work, a cylindrical tube which is made up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 PmP V/CNT nanocomposite, is optim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torque transmission. The main confining parameters of a rotating shaft in torque transmission process are mass of the shaft, critical speed of rotation and critical buckling torque. It is required to solv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 to consider these three targets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The three-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this case is defined and solved using a hybrid method of FEM and modifi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 by coupling two softwares, MATLAB and ABAQUS. Optimization process provides a set of non-dominated optimal design vectors. Then, two methods, nearest to ideal point(NIP) and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are employed to choose trade-off optimum design vectors. Optimum parameters that are obtained from this work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for similar cylindrical tubes made from composite or a hybrid of aluminum and composite that more than 20% improvement is observed in all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arbon nanotube (CNT) fim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 cylindrical tub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ified NSGA-II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nearest to ideal point (N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几何有限元法的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尹硕辉 余天堂 刘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80-186,共7页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建立了分析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问题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等几何有限元格式。功能梯度板材料属性沿厚度方向呈梯度连续变化。采用等几何有限元法,讨论了梯度指数、边界条件及长厚比对四种典型功能...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建立了分析金属-陶瓷功能梯度板自由振动问题的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等几何有限元格式。功能梯度板材料属性沿厚度方向呈梯度连续变化。采用等几何有限元法,讨论了梯度指数、边界条件及长厚比对四种典型功能梯度材料(Al/Al2O3、Al/ZrO2、Ti-6Al-4V/Aluminum oxide和SUS304/Si3N4)板自振频率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等几何有限元法具有高精度和高收敛率优点,能有效求解功能梯度板的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有限元法 功能梯度板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密度/对流换热边界下双向梯度板的瞬态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康 许希武 马凯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3-568,648,共6页
采用有限单元-有限差分法研究了热流密度/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下双向梯度板的瞬态热传导问题。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结合混合律准则描述了材料的热物理属性,通过推导一种8节点高阶双向梯度单元建立了结构的连续梯度有限元模型。计算给出了在考... 采用有限单元-有限差分法研究了热流密度/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下双向梯度板的瞬态热传导问题。采用细观力学方法结合混合律准则描述了材料的热物理属性,通过推导一种8节点高阶双向梯度单元建立了结构的连续梯度有限元模型。计算给出了在考虑组份属性的温度效应下,温度场的时间响应历程以及不同时刻温度场的空间分布形式,并与材料属性温度无关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相关参数对瞬态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较低时,组份属性的温度效应对瞬态温度场影响很小;在y方向热流密度载荷的作用下,温度场沿x、y方向均存在明显的梯度;x方向组份体积分布系数的增大,延长了温度场达到稳态需要的时间,绝对温度梯度沿x、y方向均增大,稳态温度场升高;增大y方向组份体积分布系数的值,情况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温度场 双向梯度复合材料 高阶梯度单元 有限单元-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FG-CNTRC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琳 徐亚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6,共7页
为考查功能梯度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中组分材料物理参数及组分分布随机性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采用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及广义混合律建立了碳纳米管在不同排布方式下梁结构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运用一阶摄动法引入随机变量参数,建立... 为考查功能梯度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中组分材料物理参数及组分分布随机性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采用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及广义混合律建立了碳纳米管在不同排布方式下梁结构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运用一阶摄动法引入随机变量参数,建立了随机有限元模型,确定了结构固有频率数字特征与随机组分材料物理参数及组分分布数字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分材料物理参数随机性对结构固有频率分散性的贡献远大于组分分布随机性的贡献;随着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的增加,碳纳米管X型功能梯度排布下结构固有频率的分散性由衰减转为迅速增加,O型功能梯度排布下结构固有频率分散性仍处于衰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 一阶摄动法 随机变量 随机有限元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昆虫目级阶元分类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樊金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054-11055,11071,共3页
根据昆虫图象,对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的28种昆虫提取的形状参数、叶状性、球状性等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所得出的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半翅目中除黑哎猎蝽独立外,基本上归属于鞘翅目中,... 根据昆虫图象,对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的28种昆虫提取的形状参数、叶状性、球状性等7项数学形态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所得出的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半翅目中除黑哎猎蝽独立外,基本上归属于鞘翅目中,鳞翅目中除棉铃虫独立外,其他昆虫种类仍在一类。这说明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也揭示了传统的分类结果可能存在不足,利用数学形态特征和先进的数学方法对昆虫分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类 计算机视觉技术 目级阶元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三维功能梯度微梁的尺度效应模型及微分求积有限元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松正 张波 +1 位作者 沈火明 张旭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3-636,共14页
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与四参数高阶剪切⁃法向伸缩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尺度依赖性的准三维功能梯度微梁模型,并应用于小尺度功能梯度梁的静力弯曲和自由振动分析中.采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了微梁的运动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针对... 基于修正的偶应力理论与四参数高阶剪切⁃法向伸缩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具有尺度依赖性的准三维功能梯度微梁模型,并应用于小尺度功能梯度梁的静力弯曲和自由振动分析中.采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了微梁的运动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针对一般边值问题,构造了一种融合Gauss⁃Lobatto求积准则与微分求积准则的2节点16自由度微分求积有限元.通过对比性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以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探究了梯度指数、内禀特征长度、几何参数及边界条件对微梁静态响应与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文所发展的梁模型及微分求积有限元适用于研究各种长细比的功能梯度微梁的静/动力学问题,引入尺度效应会显著地改变微梁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偶应力理论 四参数高阶剪切⁃法向伸缩变形理论 准三维功能梯度微梁 微分求积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