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毛藻分解对荣成天鹅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侯金枝 宋鹏鹏 高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6-831,共6页
在荣成天鹅湖刚毛藻暴发和非暴发区域分别采集沉积物进行室内加藻模拟试验,定期监测上覆水的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和可溶性磷(SRP)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了刚毛藻分解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光培养过程中,刚... 在荣成天鹅湖刚毛藻暴发和非暴发区域分别采集沉积物进行室内加藻模拟试验,定期监测上覆水的溶解氧(DO)、pH、化学需氧量(COD)和可溶性磷(SRP)等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了刚毛藻分解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光培养过程中,刚毛藻分解使上覆水体的DO含量大幅降低,形成厌氧环境(0~0.14 mg.L-1);COD含量则明显增加,各处理最大值变化在0.59~6.93 mg.L-1之间。刚毛藻分解可明显促进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培养期间上覆水SRP的含量大幅上升,变幅为0.01~1.51 mg.L-1;暴发区沉积物+10 g藻和沉积物+30 g藻处理的最大释磷量分别为沉积物处理的2.06倍和1.91倍。不同湖区沉积物磷的释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暴发区沉积物的释磷量明显高于非暴发区,沉积物释放是前者上覆水磷含量增加的主要来源,而在非暴发区藻类分解释放的磷高于沉积物中释放的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分解 沉积物 磷释放 荣成天鹅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沿岸带刚毛藻种群结构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凯 董静 +1 位作者 郭亮亮 李根保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6,共9页
刚毛藻的存在给生态修复和湖泊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沿滇池湖岸线每隔约5km设置1个采样点,共设置25个样点,每季度进行1次采样,调查了滇池沿岸带刚毛藻种群结构和分布特征。在种类组成上,在滇池共鉴定到4种刚毛藻,分别是寡枝刚毛藻(Cladoph... 刚毛藻的存在给生态修复和湖泊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沿滇池湖岸线每隔约5km设置1个采样点,共设置25个样点,每季度进行1次采样,调查了滇池沿岸带刚毛藻种群结构和分布特征。在种类组成上,在滇池共鉴定到4种刚毛藻,分别是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脆弱刚毛藻(Cladophora fracta)、疏枝刚毛藻(Cladopho-ra insignis)和绉刚毛藻(Cladophora crispata)。在空间分布上,滇池西岸常年以寡枝刚毛藻(C.oligoclona)为优势种;东岸在秋、冬季节以脆弱刚毛藻(C.fracta)和绉刚毛藻(C.crispata)为优势种;但过渡到春、夏季,优势种演替为寡枝刚毛藻(C.oligoclona)。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究刚毛藻在生态系统恢复中如何影响沉水植被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刚毛藻 种群结构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苯对刚毛藻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石瑛 李砧 +2 位作者 张猛 杜青平 吴鹏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3-155,共3页
研究不同浓度(1、5、10、15、20 mg/L)的邻二氯苯(1,2-DCB)、间二氯苯(1,3-DCB)、对二氯苯(1,4-DCB)对刚毛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氯苯浓度和... 研究不同浓度(1、5、10、15、20 mg/L)的邻二氯苯(1,2-DCB)、间二氯苯(1,3-DCB)、对二氯苯(1,4-DCB)对刚毛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氯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刚毛藻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当二氯苯浓度较低时,刚毛藻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增大,POD酶活性、MDA含量减少,表明低浓度的二氯苯可以促进刚毛藻的生长;当二氯苯浓度较高时,刚毛藻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减小,POD酶活性、MDA含量增大,表明高浓度的二氯苯抑制刚毛藻的生长。刚毛藻对1,2-DCB和1,4-DCB的耐受力相同,可在浓度低于10 mg/L的二氯苯溶液中正常生长。刚毛藻对1,3-DCB的耐受力最强,可在浓度低于15 mg/L的二氯苯溶液中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苯 刚毛藻 叶绿素 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菌对刚毛藻纤维素降解的研究
4
作者 梁宝东 魏海香 +1 位作者 边清鹏 姜淑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4,共4页
研究了青霉菌对刚毛藻中纤维素的降解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氮源种类、硫酸铵含量、料液比、p 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选择了p H值、料液比、硫酸铵含量进行L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各因素对蛋白、总糖含... 研究了青霉菌对刚毛藻中纤维素的降解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氮源种类、硫酸铵含量、料液比、p 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选择了p H值、料液比、硫酸铵含量进行L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各因素对蛋白、总糖含量、纤维素酶活的影响,得出最佳降解条件:藻粉3 g/L,料液比1∶15(g∶m L),硫酸铵20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镁0.5 g/L,缓冲液p H 6.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 d,在此条件下,蛋白含量为12.44 g/100 g,总糖含量0.58 mg/g,纤维素酶酶活4.84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青霉菌 降解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光照度和温度对漂浮刚毛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祁峰 李晓东 +2 位作者 赵艳红 雷衍之 李永函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2-386,共5页
应用黑白瓶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度和温度对漂浮刚毛藻Cladophora expansal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刚毛藻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盐度降到10以下或升到40以上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在整个试验盐度范围内(0.38~60),该藻的呼... 应用黑白瓶法研究了盐度、光照度和温度对漂浮刚毛藻Cladophora expansal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刚毛藻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盐度降到10以下或升到40以上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在整个试验盐度范围内(0.38~60),该藻的呼吸作用几乎不受盐度的影响(P〉0.05)。当水温为21℃时,光饱和点为19.2klx,光补偿点为541 lx;当水温为34.5℃时,漂浮刚毛藻产氧速率最大;当水温为39.2℃左右时,该藻的耗氧速率等于净产氧速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该藻的呼吸作用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刚毛藻 光合作用 盐度 光照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湖滨湿地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天慈 卢丽华 +5 位作者 刘国祥 单卫东 罗明 王军 周妍 王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4-283,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暖湿化气候下青海湖湖滨湿地的演变现状及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水文分析计算结合实地调查,发现21世纪气候暖湿化进程下,青海湖水位升高2.1 m,入湖水量显著增加。2003—2016年的年均...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暖湿化气候下青海湖湖滨湿地的演变现状及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水文分析计算结合实地调查,发现21世纪气候暖湿化进程下,青海湖水位升高2.1 m,入湖水量显著增加。2003—2016年的年均径流量比1956—2002年的年均径流量增加了6.0亿m^3,湖面降水增加了3.8亿m^3,从最低水位到现状水位的湖滨淹没区面积为222 km^2。湖滨区的地下水位抬升,地势较低的河谷区沼泽草甸面积扩大11.7 km^2,溢出泉恢复,间歇性河流增加了近30条,间歇性湖泊(泡沼)恢复到1980年初的水平。同时,湖水位上升淹没了约23 km^2的湖滨沼泽和鸟岛部分区域,植被腐殖质、食物碎屑和鸟类沉积粪便进入湖泊,加之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牲畜粪便和垃圾流入青海湖,导致水深和光照适宜的湖滨区爆发刚毛藻水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湿地 气候暖湿化 径流 淡水泉 刚毛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刚毛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楠楠 牛鹏军 +1 位作者 刘娟 姜爱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3,共3页
研究了以刚毛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工艺。结果表明,刚毛藻预处理条件为:刚毛藻与2%(w/v)氢氧化钠混合,85℃反应80 min;酶解条件:藻粉质量浓度35 g/L,纤维素酶用量80 U/g底物,加入5 g/L Tween-80,此时酶解率为61.74%;在30℃下培养40 h... 研究了以刚毛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工艺。结果表明,刚毛藻预处理条件为:刚毛藻与2%(w/v)氢氧化钠混合,85℃反应80 min;酶解条件:藻粉质量浓度35 g/L,纤维素酶用量80 U/g底物,加入5 g/L Tween-80,此时酶解率为61.74%;在30℃下培养40 h,发酵液中乙醇质量浓度为12.15 g/L,转化率42.63%,达到乙醇理论转化率的8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生物乙醇 酶解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毛藻稀碱处理液发酵制备饲料酵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楠楠 牛鹏军 +1 位作者 刘娟 姜爱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
研究了利用刚毛藻稀碱处理液发酵制备饲料酵母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发酵液中初始糖浓度3.5 g/L,接种量20%(v/v),pH 4.8,(NH4)2SO45 g/L。在最优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菌体干重为(6.74&#... 研究了利用刚毛藻稀碱处理液发酵制备饲料酵母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发酵液中初始糖浓度3.5 g/L,接种量20%(v/v),pH 4.8,(NH4)2SO45 g/L。在最优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菌体干重为(6.74±0.83)g/L,粗蛋白量可达15.12 g/L,酵母对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利用率为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发酵 饲料酵母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藻类净化水源水质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汉辉 《水资源保护》 CAS 1999年第1期18-20,23,共4页
在实验室分高培养水网藻,现场和中间试验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聚氯乙烯PVC管和10目、25目的筛绢制成的网袋进行利用水网藻净化水源水质扩大规模的中间试验。由于种类不纯、网袋设计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原因,水网藻被以刚毛藻为优... 在实验室分高培养水网藻,现场和中间试验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聚氯乙烯PVC管和10目、25目的筛绢制成的网袋进行利用水网藻净化水源水质扩大规模的中间试验。由于种类不纯、网袋设计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原因,水网藻被以刚毛藻为优势种的多种藻类取代。从刚毛藻的生长实验和水质监测结果看,刚毛藻生长速度快,对氨氟和生化需氧量等水质指标有较高的转化率和去除率,与水网藻一样,也可作为去除水体中氮、磷以净化水质的藻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藻 刚毛藻 水质 水源 中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处理河流着生刚毛藻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罗慧谋 刘小宁 +3 位作者 周婷如 陶益 蔡珏铮 范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8-34,共7页
以深圳市某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投加H2O2对刚毛藻生物量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体p H、溶解氧、氨氮和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1.25 mol/L时能有效抑制刚毛藻生长,使藻类光合活性在10 min内从5.8降低到0,叶绿素浓度在30 min内从5.8 m... 以深圳市某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投加H2O2对刚毛藻生物量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体p H、溶解氧、氨氮和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1.25 mol/L时能有效抑制刚毛藻生长,使藻类光合活性在10 min内从5.8降低到0,叶绿素浓度在30 min内从5.8 mg/L降低至0.2 mg/L。现场试验投加H2O2处理河流水体中刚毛藻14 d内,藻类生物量、光合活性和叶绿素浓度降幅均高于90%。加药1 h后,河流p H值由原来的9.21~9.74迅速降低至8.23~8.80,14 d内保持在9以下。河流溶解氧、氨氮、总磷和H2O2残留浓度在除藻过程中存在变化,但是1 d后会迅速恢复至加药前水平。投加H2O2是一种有效、无污染的应急去除河流着生刚毛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刚毛藻 光合活性 PH 城市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毛藻氮磷去除效果与培养方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娟娟 李粉婵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12期35-38,48,53,共6页
为了预测刚毛藻的生长过程,评价刚毛藻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选取东湖水利部“948示范工程”为试验场,用DO、pH值两个指标来分析它们与藻类生物量的相关性,并对刚毛藻的氮磷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pH值、DO与刚毛藻的生物量有较... 为了预测刚毛藻的生长过程,评价刚毛藻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选取东湖水利部“948示范工程”为试验场,用DO、pH值两个指标来分析它们与藻类生物量的相关性,并对刚毛藻的氮磷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pH值、DO与刚毛藻的生物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且三者之间有更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可达0.909,因此可以根据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刚毛藻生长的预报参数。刚毛藻对氮磷营养物有快速高效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可达76.7%和77.8%。刚毛藻将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以后的研究热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生物量 环境因子 氮磷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毛藻除磷的最佳藻量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帅龙 孙力平 +3 位作者 王晨晨 黄盼盼 钟远 杨帅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45-49,59,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刚毛藻为主体,以大沽河水和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刚毛藻在去除城市景观水体中磷的最佳投藻量.结果表明:在初始TP质量浓度低于2 mg/L,温度为20~25℃时,刚毛藻的最佳藻量(湿重)为2 g/L,最佳投藻时间为7 d,TP...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刚毛藻为主体,以大沽河水和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刚毛藻在去除城市景观水体中磷的最佳投藻量.结果表明:在初始TP质量浓度低于2 mg/L,温度为20~25℃时,刚毛藻的最佳藻量(湿重)为2 g/L,最佳投藻时间为7 d,TP去除率为93.66%,PO4-P去除率为99.4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刚毛藻在自然条件下对大沽河水和某污水厂二级出水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刚毛藻不仅可有效吸收水体中磷,而且对可能形成水华的微藻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实验中大沽河水的抑藻率为50%,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抑藻率为35.48%.据此认为,刚毛藻在净化城市景观水体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景观水体 除磷 最佳藻量 水华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刚毛藻蛋白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
13
作者 马琰彬 张炜 +3 位作者 隋成博 荆永康 赵鹤然 孙鹏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为探究泡沫分离刚毛藻蛋白条件,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对pH值、料液比、温度、载液量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刚毛藻蛋白泡沫分离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5∶1(g/L)、载液量250 mL、温度35℃、pH4.9,在此... 为探究泡沫分离刚毛藻蛋白条件,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对pH值、料液比、温度、载液量4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刚毛藻蛋白泡沫分离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5∶1(g/L)、载液量250 mL、温度35℃、pH4.9,在此条件下刚毛藻蛋白回收率为87.74%,富集比为1.46。分离出的刚毛藻蛋白持水性和持油量分别在20℃和50℃时最大,为3.32 g/g和9.27 g/g。刚毛藻蛋白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质量分数为1.0%时最佳;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质量分数为0.8%时最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图谱显示,刚毛藻蛋白在230 nm和28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二级结构β-转角占比最大,为33.48%。蛋白中氨基酸总量可达422.453 mg/g,谷氨酸含量最高,占15.03%;必需氨基酸占31.35%;疏水氨基酸占3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刚毛藻蛋白 分离提纯技术 功能特性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