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中游鱼类资源变化及保护建议
1
作者 方艳红 崔磊 +3 位作者 熊满堂 李世元 袁婷 陈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了解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运行后鱼类多样性分布及资源变化,于2019、2022、2023年对金沙江中游干、支流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4 193尾,375.42 kg,隶属于4目12科46属68种。采用物种生态类型与优势度划分、多样性指数评价、... 为了解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运行后鱼类多样性分布及资源变化,于2019、2022、2023年对金沙江中游干、支流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4 193尾,375.42 kg,隶属于4目12科46属68种。采用物种生态类型与优势度划分、多样性指数评价、群落相似性分析等方法对金沙江中游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优势种以细鳞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长丝裂腹鱼、麦穗鱼、棒花鱼、高体鳑鲏为主。干流鱼类资源丰富,各区段多样性指数评价等级为良、优秀;支流除水洛河、黑白水河口、漾弓江为优秀外,多样性指数评价为很差—良好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干流鱼类组成可划分为4组,梨园—金安桥、龙开口—观音岩、金沙和银江段各为一组;支流则可划分为5组,各组内鱼类组成差异仍较大。与历史资料对比,渔获物种类数高于2007~2008年,流水性鱼类减少,外来物种增加;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规模变小,产卵场位置迁移,资源量下降。梯级水电站建成运行后,流水生境的减少是影响金沙江中游鱼类的主要因素。针对水电梯级的累积影响,从金沙江中游栖息地保护大局出发,提出了开展鱼类栖息地保护、优化鱼类增殖放流策略,并开展生态调度,做好外来物种危害的宣传、预警等措施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组成 生物多样性 优势种 聚类分析 梯级水电站 金沙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视角下黄河中游城市网络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2
作者 王国霞 任朝锋 +1 位作者 姬少伟 薛慧芳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99,共10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网络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以黄河中游地区46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百度迁徙、专利转移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从劳动、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位重叠模型和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网络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以黄河中游地区46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百度迁徙、专利转移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从劳动、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位重叠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析了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和城市竞合关系,探究了城市网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层级要素流主要集中在郑州、西安和太原等核心节点周围,跨省要素联系相对有限,多以各省内部为主体形成子社区,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边界阻隔效应。在不同类型的要素网络中,核心节点均为扩散型或均衡型城市,中心城市能够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网络中还存在许多孤立型节点,难以融入网络发展之中。中小城市间的合作关系较少,竞争关系较为激烈。城市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不同要素网络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要素流 经济增长 黄河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中下游梯级中长期联合优化调度消落水位分析
3
作者 黄光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96,共8页
梯级水库消落水位是影响梯级水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两河口水库的建成投运,确定两河口水库和下游锦屏一级、二滩水库联合调度的消落水位,提高雅砻江梯级发电量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梯级水电站发电量最大为目标,... 梯级水库消落水位是影响梯级水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两河口水库的建成投运,确定两河口水库和下游锦屏一级、二滩水库联合调度的消落水位,提高雅砻江梯级发电量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梯级水电站发电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了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动态规划—逐步优化算法(DPPOA)进行求解,统计两河口、锦屏一级和二滩水电站消落水位、径流量和发电量信息,并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开展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下消落水位与径流量、发电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梯级水电站常规调度多年平均发电量,联合优化调度可增加91.08亿kWh发电量(对应增幅为9.36%),且锦屏二级水电站作为高水头的水电站,增发电量更为明显;(2)对于大部分来水年份下,联合优化调度下两河口、锦屏一级和二滩水电站消落水位分别为2 800,1 825和1 175 m,相较常规调度,可增加40.43亿kWh发电量,对应发电量增幅为4.16%;(3)梯级水电站发电量与径流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上游两河口水电站消落水位与入库径流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受上游电站径流调节影响,下游二滩水电站消落水位与径流量相关关系较弱。研究成果可为雅砻江中下游梯级联合调度和消落水位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中下游梯级 联合优化调度 动态规划—逐步优化算法 K-MEANS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夏军 贾海峰 +2 位作者 张翔 张永勇 骆文广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5,共6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的突出问题,对城市水安全、雨季水体返黑返臭风险和河湖水生态退化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发现长江中下游城市河网密度高、降水量大、暴雨多发,同时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内涝、污... 针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的突出问题,对城市水安全、雨季水体返黑返臭风险和河湖水生态退化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发现长江中下游城市河网密度高、降水量大、暴雨多发,同时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内涝、污染、生态退化等水问题突出;城市内涝频发,雨季污染造成某些城市水体局部返黑返臭,严重影响城市水环境品质,成为制约长江中下游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内涝协同防治体系、构建城市“绿-灰-蓝”设施耦合工程体系、协同推进水体品质提升与生态修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中下游城市 城市内涝 雨季污染 协同治理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夏季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高温异常的影响
5
作者 金大超 管兆勇 +1 位作者 王子佳 闫尊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720,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ERSST v5海表温度资料和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2022年夏季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事件的影响机理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此次高温异常事件受La Ni a事件和负位相IOD事件的共同影响,长江...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ERSST v5海表温度资料和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2022年夏季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事件的影响机理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此次高温异常事件受La Ni a事件和负位相IOD事件的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温度异常为1.52℃、为近40年来最高,温度正异常的极大值位于河南和湖北两省交界处的西侧。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温异常引起了长江中下游约0.39℃的增温,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次高温异常的贡献为25.66%。La Ni a事件和负位相IOD事件可通过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而有利于维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异常下沉运动,为高温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夏季 长江中下游地区 高温异常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 海温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WR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自豪 余斌 +2 位作者 郭新伟 胡梦姗 何立翔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338,共15页
在双碳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特征对于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地均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时空异质特征;运用GTWR模型探... 在双碳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城市群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特征对于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和地均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时空异质特征;运用GTWR模型探究案例区碳排放之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但增速趋缓.排放量由98152.00万t增长至132226.12万t,增长率由8.23%减缓至4.85%;2)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排放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总体均呈现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前两者差异尤为显著;3)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能源消耗强度等因素对地区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作用强度同样呈现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碳排放 时空异质性 GT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社团结构演化及其邻近机制——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网络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高鹏 何丹 +1 位作者 宁越敏 张凡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6,共9页
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通过QAP分析定量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3个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以省界为界限的城市社团,社团结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城市群层面上,地理邻近、文化邻近和行政... 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特征,通过QAP分析定量揭示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3个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以省界为界限的城市社团,社团结构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城市群层面上,地理邻近、文化邻近和行政邻近均对城市群社团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行政邻近中的省级行政邻近影响最大;交流技术进步、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对社团内外联系也产生显著影响。分析社团层面,发现此时地理邻近在各社团内部结网互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且不同影响因素在3个社团中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结构 邻近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 社团发现算法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谢小进 康建成 +2 位作者 闫国东 张建平 朱文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0-1117,共8页
以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为研究区域,在获取区域内729个农用表层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中上... 以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为研究区域,在获取区域内729个农用表层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中上游地区农用土壤中Cd、Hg、As、Cr、Pb、Cu、Zn的平均值分别为0.163,0.144,7.54,86.3,24.9,31.4,98.8mg/kg,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Hg、Cd、Cr、Cu、Zn平均含量均超过上海市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含量背景值,其中尤以Hg显著,是对应背景值的1.44倍;以上海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农田土壤中Cd、Hg、As、Cr、Pb、Cu、Zn超标率分别为59.7%,68.2%,19.3%,67.1%,44.9%,58.4%,76.7%,表现为Zn>Hg>Cr>Cd>Cu>Pb>As.从空间分布来看,青浦、松江远郊区域农用土壤中Cd、Hg、As含量明显高于奉贤、闵行区,靠近市区的闵行Zn、Cr、Cu含量最高,各区域Pb含量差异不大;重金属来源分析表明,As、Cd、Hg元素来源主要与成土母质、农业生产活动等结构性因素有关,而Cu、Cr、Zn、Pb累积受工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交通活动等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大;Cd含量在不同农用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较大,其余元素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中上游地区 农用土壤 重金属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志国 定光平 +3 位作者 何岳球 黄莉敏 熊晚珍 王树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30-133,共4页
咸宁市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三角)中的中心城市。本文分析了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现状,探讨了该市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发展对策,并提出了7点建议:(1)加强自然遗产资源的生态保护;(2)实现岳九咸"小三角"生态环... 咸宁市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三角)中的中心城市。本文分析了咸宁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现状,探讨了该市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发展对策,并提出了7点建议:(1)加强自然遗产资源的生态保护;(2)实现岳九咸"小三角"生态环境对接融合;(3)申报各种世界自然遗产;(4)申报各种国家级自然遗产;(5)开发与自然遗产相关的地理标志特产;(6)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和谐;(7)开发自然遗产的生态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遗产 生态旅游 中三角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鹏 宁越敏 何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型数据,从联系、节点、类型3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影响城市群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以快速拓展网络联系覆盖范围为主的... 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内部组织的关系型数据,从联系、节点、类型3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影响城市群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以快速拓展网络联系覆盖范围为主的初级阶段,并逐渐呈现出轮轴状空间形态特征;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层级化集聚态势明显,且网络节点数量和强度中心度分别呈现出清晰的“金字塔型”和“倒梯型”的结构特征;综合考虑各研究单元在网络中的相对联系规模和主导联系流向,可将研究单元分为网络流出活跃区、均衡活跃区、网络流入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4种类型,且空间分异格局日益清晰;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和技术力量等因素共同驱动着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网络 生产性服务业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大气降水δD和δ^(18)O变化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谷金钰 张文杰 +1 位作者 许文盛 张平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1-35,63,共6页
为了确定长江流域中游大气降水特征和水汽来源,以全球大气降水观测网(GNIP)武汉站点多年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为基础,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随季节变化特征。通过建立当地大气降水方程,结合气象因素和降水氘盈余变... 为了确定长江流域中游大气降水特征和水汽来源,以全球大气降水观测网(GNIP)武汉站点多年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为基础,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随季节变化特征。通过建立当地大气降水方程,结合气象因素和降水氘盈余变化,揭示了武汉地区不同季节大气降水水汽来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在降落地面之前经历了非平衡分馏过程,且平衡程度接近于东部季风沿海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冬季和夏季降水δD和δ^(18)O值与雨量之间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雨量效应";大气降水水汽来源主要受季风活动的控制,冬季水汽主要来自北方大陆冷湿气流,而春季降水表现出局地蒸发来源,夏季和秋季降水来源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长江中游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荣增 范琳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随着我国的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2013年各个城市的数据为基础,从定量的角度对长江... 随着我国的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2013年各个城市的数据为基础,从定量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优化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大城市不透水面增长模式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志 李鹏 刘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66-3774,共9页
以1995、2003、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对武汉、长沙、南昌为例的长江中游城市20年不透水面增长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城市不透水面增长显著,接近预警水平,格局呈突围扩张的基本态势;现阶段武汉不透水面主要为城... 以1995、2003、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对武汉、长沙、南昌为例的长江中游城市20年不透水面增长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城市不透水面增长显著,接近预警水平,格局呈突围扩张的基本态势;现阶段武汉不透水面主要为城郊面源"零星"增长模式贡献较大;长沙、南昌则主要来源于新城"线式"延伸及其内部"面式"填充模式;道路投资、区划政策、城市规划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房产投资、人口增长、透水技术等是影响三城市不透水增长的主要因素,但各因素影响敏感度在三城市中又有差异;三城市可从强化城乡规划的管理措施、控制过热的房地投资经济政策措施、平衡区域人口格局的社会政策措施以及推广透水材料和技术的科技措施等方面来缓解不透水率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增长模式 驱动因素 中游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华老字号”保护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志国 定光平 +2 位作者 何岳球 谢毅 王树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46-149,155,共5页
湘鄂赣共铸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构建"中三角",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研究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品牌类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及保护,并建议:(1)收集整理老字号资料,保护及传承中华老字... 湘鄂赣共铸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构建"中三角",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研究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品牌类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及保护,并建议:(1)收集整理老字号资料,保护及传承中华老字号;(2)对传统特产实现中华老字号与地理标志权的双重保护;(3)传承中华老字号相关特产的传统加工工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4)加强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产业开发,繁荣文化产业;(5)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中华老字号保护,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6)大力开展贫困地区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发挥其农村扶贫开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中三角 中华老字号 品牌类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水环境的变迁与城市的演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建武 田文宇 +1 位作者 揭毅 张海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6-310,共5页
分4个时期初步探讨了长江中游的水环境在历史时期的变迁,并以荆州、武汉、宜昌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水环境的变迁对城市空间位置、空间形态、功能、兴衰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水环境 城市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干旱脆弱性影响因素与空间变化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的实证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静 杜震 +1 位作者 胡金林 李春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8-194,共7页
以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和上海市为研究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该区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来反映长江中下游干旱脆弱性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人均耕地面积、农民工资性收入所... 以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和上海市为研究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该区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来反映长江中下游干旱脆弱性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人均耕地面积、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第一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地表水资源量等经济因素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干旱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其对干旱脆弱性的贡献率达54.4%;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贡献率次之,分别为21%和10.8%;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根据脆弱性差异聚成三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森林覆盖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可有效提升农业抗旱整体能力,同时政府的农业抗旱政策也应当做到差异化、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脆弱性评估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上游流域水文区划分析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房晶 彭定志 +2 位作者 杨卓 张中元 赵珂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79,共4页
选取黑河中上游流域11个水文站点反映流域降水径流特性的7个区划指标,分别应用模糊聚类法和集对分析进行水文区划研究.2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法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子区更为合理.所得分区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流域水文... 选取黑河中上游流域11个水文站点反映流域降水径流特性的7个区划指标,分别应用模糊聚类法和集对分析进行水文区划研究.2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法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子区更为合理.所得分区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流域水文现象的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也为黑河流域水文站网合理规划、布设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水文资料移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区划 模糊聚类法 集对分析 黑河 中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国驰名商标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志国 钟儒刚 +3 位作者 定光平 何岳球 谢毅 王树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32-135,146,共5页
通过研究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特殊商标权"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提出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中三角” 中国驰名商标 商标权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评价与空间整合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超 祝佳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随着长江中游地区的城镇化快速演进,城镇化协调与否的问题凸显。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4个方面,通过熵值法、TOPSIS法综合构建测度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协调度分为5个等级:高度协调、中度协调、基本协... 随着长江中游地区的城镇化快速演进,城镇化协调与否的问题凸显。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4个方面,通过熵值法、TOPSIS法综合构建测度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协调度分为5个等级:高度协调、中度协调、基本协调、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据此对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及空间城镇化发展存在差异,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的评价值较高,其他城市发展水平有待提高;4项评价值相互之间差距越小,协调度指数越高。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协调发展和空间整合需要发挥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和产业互补并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协调度 长江中游城市群 空间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用水者协会-水资源社会化管理的成功范式——来自黑河中游的典型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6,共4页
水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在我国特别是在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农业用水社会化管理的主要模式已在... 水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在我国特别是在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农业用水社会化管理的主要模式已在国外众多流域中被推广运用,这一模式的引进,为解决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开辟了新途径。以水资源极度短缺的黑河中游地区为例,就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运行状况及其绩效进行了实证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用水者协会 水资源 黑河中游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