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磊
谢剑锋
唐歌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8-1395,共8页
针对绕月自由返回飞行提出一种任务轨道设计方法。在双二体模型下基于圆锥曲线拼接和能量匹配原则迭代计算初值,采用Broyden法构造新的微分修正格式,在精确模型下分别针对三组不同的目标变量和目标值对初值进行逐级修正使之满足再入参...
针对绕月自由返回飞行提出一种任务轨道设计方法。在双二体模型下基于圆锥曲线拼接和能量匹配原则迭代计算初值,采用Broyden法构造新的微分修正格式,在精确模型下分别针对三组不同的目标变量和目标值对初值进行逐级修正使之满足再入参数。采用简单迭代调整近地点时刻、飞行时间完成发射弹道拼接和落点位置匹配,迭代初值根据落点纬度插值确定,插值表通过对若干飞行时间进行初值计算和发射弹道拼接构造。算例表明,该流程能够扩展初值计算的适用范围,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设计
绕月自由返回
Broyden法
发射弹道拼接
落点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混合-分层优化设计
被引量:
12
2
作者
曹鹏飞
贺波勇
+1 位作者
彭祺擘
李海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针对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分层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将高精度模型下强约束自由返回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求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分层优化求解策略。在双二体模型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DE)与...
针对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分层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将高精度模型下强约束自由返回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求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分层优化求解策略。在双二体模型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DE)与序列二次规划(SQP)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快速求解了满足弱约束条件下的轨道初值问题。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构造两层迭代格式,在高精度模型和强目标约束下对初步设计轨道进行逐层修正。最后,通过仿真测试,文章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到了验证。仿真飞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求解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为探月工程任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轨道设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绕月自由返回飞行
轨道设计
混合-分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与窗口精确快速设计
被引量:
14
3
作者
贺波勇
李海阳
周建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2-518,共7页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背景及工程约束,提出一种轨道与窗口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两次坐标转化,将自由返回轨道设计参数解耦为近月点独立变量。在双二体假设下,通过4段二体轨道拼接完成自由返回轨道初值快速搜索及匹配近地停泊轨道(LEO)面的...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背景及工程约束,提出一种轨道与窗口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两次坐标转化,将自由返回轨道设计参数解耦为近月点独立变量。在双二体假设下,通过4段二体轨道拼接完成自由返回轨道初值快速搜索及匹配近地停泊轨道(LEO)面的月窗口,其结果作为下一步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迭代求解高精度动力学模型轨道参数的初值,在该条精确轨道近月点时刻90 min邻域内产生可以匹配LEO地月转移入轨相位的零窗口轨道。算例表明,该流程能够精确快速地完成具有复杂任务背景及苛刻工程要求的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与窗口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绕月自由返回
轨道设计
停泊轨道匹配
入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张磊
于登云
张熇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用于早期载人登月任务及相关试验任务,对保证任务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可选的轨道飞行方案之一,其对当前及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阐述了给定约束条件下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方法,并基...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用于早期载人登月任务及相关试验任务,对保证任务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可选的轨道飞行方案之一,其对当前及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阐述了给定约束条件下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分析了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相关特性,为任务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
轨道设计
绕月自由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应急自主制导算法
被引量:
3
5
作者
孟占峰
高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5-2012,共8页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我国首个采用绕月自由返回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为了提高其自主运行能力,嫦娥五号飞行试验任务的星上软件需要在出现入轨大偏差情况下,具备在轨自主应急制导策略生成与轨道重构的能力.针对此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我国首个采用绕月自由返回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为了提高其自主运行能力,嫦娥五号飞行试验任务的星上软件需要在出现入轨大偏差情况下,具备在轨自主应急制导策略生成与轨道重构的能力.针对此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轨自主生成和实施的绕月自由返回轨道应急制导策略.该策略将应急制导策略自主生成问题转化为三体Lambert问题在轨自主求解问题.发展了经典三体Lambert算法,在原算法中引入Quasi-Lambert算法解决了算法边界条件问题.该算法计算量小、计算精度高,可直接瞄准再入点参数,可显著提升探测器的自主运行能力,对未来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任务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返回轨道
自主
故障
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月球探测器外热流与散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建新
向艳超
+3 位作者
钟奇
张冰强
宋馨
张有为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8,共6页
给出在不同高度和β角的环月圆轨道下,探测器的太阳和月球红外热流密度,并分析了其热流随轨道变化的规律。在嫦娥三号探测器热分析中采用月面月壤热数学模型,计算了着陆月面探测器表面在全月昼不同太阳高度角下的太阳热流和月表红外热...
给出在不同高度和β角的环月圆轨道下,探测器的太阳和月球红外热流密度,并分析了其热流随轨道变化的规律。在嫦娥三号探测器热分析中采用月面月壤热数学模型,计算了着陆月面探测器表面在全月昼不同太阳高度角下的太阳热流和月表红外热流密度。通过对各个表面散热能力的分析总结,得出了背月面和背阳面的两个有效散热面,可为环月和月表探测器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探测器
外热流
环月轨道
月面
散热面
散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月探测器短弧定轨精度的仿真结果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威
胡小工
+3 位作者
鄢建国
黄勇
黄珹
平劲松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3期21-26,共6页
以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飞行测控需求为背景,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考虑现有USB卫星测控网和中国科学院VLBI射电天文观测网分布,在观测弧段受到限制的前提下,探讨了环月探测器测轨手段和测控弧段的选择及其相应的定...
以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飞行测控需求为背景,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考虑现有USB卫星测控网和中国科学院VLBI射电天文观测网分布,在观测弧段受到限制的前提下,探讨了环月探测器测轨手段和测控弧段的选择及其相应的定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月轨道
短弧定轨
VL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月飞行器返回轨道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实
曹喜滨
+1 位作者
王峰
张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1-909,共9页
针对传统月地返回轨道设计方法在从初始轨道直接转移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Lambert问题的月地转移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重新选取了轨道约束参数,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建立了返回轨道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全面分析了返回轨道关于约束参...
针对传统月地返回轨道设计方法在从初始轨道直接转移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Lambert问题的月地转移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重新选取了轨道约束参数,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建立了返回轨道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全面分析了返回轨道关于约束参数的变化特性。此外,针对带有约束条件的返回轨道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快速收敛的函数构造法,并给出了有效的目标函数形式。以某一在轨环月飞行器的轨道参数作为初始轨道进行返回轨道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返回轨道设计方法以及函数构造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月飞行器
返回轨道
特性分析
函数构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绕月微卫星精确撞月轨道设计
被引量:
1
9
作者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为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精准可控撞月,提出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精确撞月轨道设计方法。通过求解Lambert问题,可得到撞月轨道轨控时刻的速度脉冲初值解,然后通过打靶法迭代得到撞月轨道的精确解。以“龙江二号”微卫星轨道为例,对撞月点经纬...
为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精准可控撞月,提出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精确撞月轨道设计方法。通过求解Lambert问题,可得到撞月轨道轨控时刻的速度脉冲初值解,然后通过打靶法迭代得到撞月轨道的精确解。以“龙江二号”微卫星轨道为例,对撞月点经纬度的覆盖性,以及燃料约束下同一撞月点可行的轨控弧段进行全面分析。最后,通过月球南极水冰探测的撞月轨道设计案例,以验证本文提出的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月微卫星
撞月轨道
打靶法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晓亮
刘荣科
+2 位作者
刘向南
周杨
赵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78,共8页
为了实现中国环月飞行器与地面站之间的高速激光通信,建立了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面站与环月飞行终端分别构建月地直接信息传输链路和月地中继信息传输链路时,喀什站的两种链路总可见时...
为了实现中国环月飞行器与地面站之间的高速激光通信,建立了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面站与环月飞行终端分别构建月地直接信息传输链路和月地中继信息传输链路时,喀什站的两种链路总可见时间比阿根廷站分别增加了约4.5%和6.5%,因此选取喀什站更有利于月地激光通信链路的构建;对于环月终端,其转动机构方位角范围-180°~+180°,俯仰角范围-19°~+89.7°,其最大提前指向角达18.2μrad;该月地激光链路的SEP(sun-earth-probe)角和SPE(sun-probe-earth)角近似呈周期性变化,每隔约15天出现一次最小值,因此激光终端设计时须考虑抗日光干扰;对于1550 nm激光载波的多普勒频移量为±1.28 GHz,多普勒频移变化率达1 MHz/s,因此激光通信体制的选择须考虑多普勒频移变化特性。根据链路仿真结果和功率预算给出了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的设计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地激光通信
环月轨道
可见性
提前角
多普勒频移
链路特性
SEP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磊
谢剑锋
唐歌实
机构
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8-1395,共8页
文摘
针对绕月自由返回飞行提出一种任务轨道设计方法。在双二体模型下基于圆锥曲线拼接和能量匹配原则迭代计算初值,采用Broyden法构造新的微分修正格式,在精确模型下分别针对三组不同的目标变量和目标值对初值进行逐级修正使之满足再入参数。采用简单迭代调整近地点时刻、飞行时间完成发射弹道拼接和落点位置匹配,迭代初值根据落点纬度插值确定,插值表通过对若干飞行时间进行初值计算和发射弹道拼接构造。算例表明,该流程能够扩展初值计算的适用范围,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
关键词
轨道设计
绕月自由返回
Broyden法
发射弹道拼接
落点匹配
Keywords
Trajectory design
circumlunar
free return
Broyden method
Launch trajectory connection
Landing point match
分类号
V4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混合-分层优化设计
被引量:
12
2
作者
曹鹏飞
贺波勇
彭祺擘
李海阳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载人航天总体研究论证中心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34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733100)
文摘
针对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分层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将高精度模型下强约束自由返回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有约束非线性规划求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分层优化求解策略。在双二体模型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DE)与序列二次规划(SQP)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快速求解了满足弱约束条件下的轨道初值问题。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构造两层迭代格式,在高精度模型和强目标约束下对初步设计轨道进行逐层修正。最后,通过仿真测试,文章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得到了验证。仿真飞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该设计方法具有求解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为探月工程任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轨道设计工具。
关键词
载人登月
绕月自由返回飞行
轨道设计
混合-分层优化
Keywords
Manned lunar landing
circumlunar free-return
flight
Trajectory design
Hybrid and two-leve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4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与窗口精确快速设计
被引量:
14
3
作者
贺波勇
李海阳
周建平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2-5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345
1140229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733100)
文摘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背景及工程约束,提出一种轨道与窗口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两次坐标转化,将自由返回轨道设计参数解耦为近月点独立变量。在双二体假设下,通过4段二体轨道拼接完成自由返回轨道初值快速搜索及匹配近地停泊轨道(LEO)面的月窗口,其结果作为下一步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迭代求解高精度动力学模型轨道参数的初值,在该条精确轨道近月点时刻90 min邻域内产生可以匹配LEO地月转移入轨相位的零窗口轨道。算例表明,该流程能够精确快速地完成具有复杂任务背景及苛刻工程要求的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与窗口设计问题。
关键词
载人登月
绕月自由返回
轨道设计
停泊轨道匹配
入轨窗口
Keywords
Manned lunar landing
circumlunar free-return
Trajectory design
Low earth orbit connection
Translunar window
分类号
V4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张磊
于登云
张熇
机构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2期128-13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用于早期载人登月任务及相关试验任务,对保证任务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可选的轨道飞行方案之一,其对当前及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阐述了给定约束条件下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分析了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相关特性,为任务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月球探测
轨道设计
绕月自由返回
Keywords
lunar exploration
orbit design
circumlunar free-return
分类号
V47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应急自主制导算法
被引量:
3
5
作者
孟占峰
高珊
机构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05-2012,共8页
文摘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我国首个采用绕月自由返回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为了提高其自主运行能力,嫦娥五号飞行试验任务的星上软件需要在出现入轨大偏差情况下,具备在轨自主应急制导策略生成与轨道重构的能力.针对此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在轨自主生成和实施的绕月自由返回轨道应急制导策略.该策略将应急制导策略自主生成问题转化为三体Lambert问题在轨自主求解问题.发展了经典三体Lambert算法,在原算法中引入Quasi-Lambert算法解决了算法边界条件问题.该算法计算量小、计算精度高,可直接瞄准再入点参数,可显著提升探测器的自主运行能力,对未来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任务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
自由返回轨道
自主
故障
制导
Keywords
circumlunar
autonomous
contingency
guidance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月球探测器外热流与散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建新
向艳超
钟奇
张冰强
宋馨
张有为
机构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文摘
给出在不同高度和β角的环月圆轨道下,探测器的太阳和月球红外热流密度,并分析了其热流随轨道变化的规律。在嫦娥三号探测器热分析中采用月面月壤热数学模型,计算了着陆月面探测器表面在全月昼不同太阳高度角下的太阳热流和月表红外热流密度。通过对各个表面散热能力的分析总结,得出了背月面和背阳面的两个有效散热面,可为环月和月表探测器热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月球探测器
外热流
环月轨道
月面
散热面
散热能力
Keywords
lunar spacecraft
external heating
circumlunar
orbit
moon surface
radiating surface
radiating capability
分类号
V47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月探测器短弧定轨精度的仿真结果分析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威
胡小工
鄢建国
黄勇
黄珹
平劲松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3期21-2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卫星激光测高的绕月卫星定轨和月球重力场恢复"(项目编号:40674005)
文摘
以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飞行测控需求为背景,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考虑现有USB卫星测控网和中国科学院VLBI射电天文观测网分布,在观测弧段受到限制的前提下,探讨了环月探测器测轨手段和测控弧段的选择及其相应的定轨精度。
关键词
环月轨道
短弧定轨
VLBI
Keywords
circumlunar
orbit
short-arc orbital determination
VLBI
分类号
V448.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月飞行器返回轨道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
1
8
作者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张刚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1-90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90212,61833009)。
文摘
针对传统月地返回轨道设计方法在从初始轨道直接转移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Lambert问题的月地转移轨道设计方法。该方法重新选取了轨道约束参数,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建立了返回轨道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全面分析了返回轨道关于约束参数的变化特性。此外,针对带有约束条件的返回轨道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快速收敛的函数构造法,并给出了有效的目标函数形式。以某一在轨环月飞行器的轨道参数作为初始轨道进行返回轨道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返回轨道设计方法以及函数构造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环月飞行器
返回轨道
特性分析
函数构造法
Keywords
circumlunar
spacecraft
Return trajectory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Fun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分类号
V41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绕月微卫星精确撞月轨道设计
被引量:
1
9
作者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69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33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90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2130)。
文摘
为实现约束条件下的精准可控撞月,提出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精确撞月轨道设计方法。通过求解Lambert问题,可得到撞月轨道轨控时刻的速度脉冲初值解,然后通过打靶法迭代得到撞月轨道的精确解。以“龙江二号”微卫星轨道为例,对撞月点经纬度的覆盖性,以及燃料约束下同一撞月点可行的轨控弧段进行全面分析。最后,通过月球南极水冰探测的撞月轨道设计案例,以验证本文提出的轨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绕月微卫星
撞月轨道
打靶法
特性分析
Keywords
circumlunar
microsatellite
Lunar impact trajectory
Shooting metho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分类号
V41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晓亮
刘荣科
刘向南
周杨
赵卓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78,共8页
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JCKY2020560B001)。
文摘
为了实现中国环月飞行器与地面站之间的高速激光通信,建立了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面站与环月飞行终端分别构建月地直接信息传输链路和月地中继信息传输链路时,喀什站的两种链路总可见时间比阿根廷站分别增加了约4.5%和6.5%,因此选取喀什站更有利于月地激光通信链路的构建;对于环月终端,其转动机构方位角范围-180°~+180°,俯仰角范围-19°~+89.7°,其最大提前指向角达18.2μrad;该月地激光链路的SEP(sun-earth-probe)角和SPE(sun-probe-earth)角近似呈周期性变化,每隔约15天出现一次最小值,因此激光终端设计时须考虑抗日光干扰;对于1550 nm激光载波的多普勒频移量为±1.28 GHz,多普勒频移变化率达1 MHz/s,因此激光通信体制的选择须考虑多普勒频移变化特性。根据链路仿真结果和功率预算给出了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的设计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月地激光通信
环月轨道
可见性
提前角
多普勒频移
链路特性
SEP角
Keywords
lunar earth laser communication
circumlunar
orbit
visibility
point ahead angl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link characteristics
sun-earth-probe angle
分类号
TN929.1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绕月自由返回飞行任务的轨道设计方法
张磊
谢剑锋
唐歌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混合-分层优化设计
曹鹏飞
贺波勇
彭祺擘
李海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载人登月绕月自由返回轨道与窗口精确快速设计
贺波勇
李海阳
周建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设计与分析
张磊
于登云
张熇
《航天器工程》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的应急自主制导算法
孟占峰
高珊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月球探测器外热流与散热能力分析
陈建新
向艳超
钟奇
张冰强
宋馨
张有为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环月探测器短弧定轨精度的仿真结果分析
王威
胡小工
鄢建国
黄勇
黄珹
平劲松
《航天器工程》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环月飞行器返回轨道设计与优化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张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绕月微卫星精确撞月轨道设计
邱实
曹喜滨
王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环月-地面激光通信链路运动特性分析与设计
李晓亮
刘荣科
刘向南
周杨
赵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