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叶绿体类囊体腔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瑾蓉
董洁
+3 位作者
贾蒲连
姚强
付爱根
王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
【目的】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重要场所。类囊体腔是由类囊体膜包围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在类囊体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蛋白家族,包括高叶绿素荧光(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HCF)蛋白、亲免蛋白、放氧复合物(oxygen...
【目的】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重要场所。类囊体腔是由类囊体膜包围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在类囊体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蛋白家族,包括高叶绿素荧光(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HCF)蛋白、亲免蛋白、放氧复合物(oxygen-evolving complex,OEC)蛋白、PsbP类蛋白等,它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核酸代谢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评论】文章分类综述了参与光合作用调控的类囊体腔蛋白在光系统组装、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和高光逆境响应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望】文章可为未来研究类囊体腔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类囊体腔蛋白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黄化突变体类囊体蛋白组分及叶绿素的合成特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莉
王辉
+3 位作者
孙道杰
冯毅
李学军
闵东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8-643,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冬小麦品系'西农1718'自然黄化突变体的突变机制,利用SDS-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该黄化突变体及其突变亲本叶绿体类囊体蛋白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突变亲本相比,黄绿株(黄化程度较轻的中间型)的60~64 k...
为进一步探讨冬小麦品系'西农1718'自然黄化突变体的突变机制,利用SDS-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该黄化突变体及其突变亲本叶绿体类囊体蛋白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突变亲本相比,黄绿株(黄化程度较轻的中间型)的60~64 kD和42~54 kD多肽无明显变化,而绿黄株(黄化程度较深的中间型)和金黄株显著减少,且金黄株减少幅度大于绿黄株;黄绿株、绿黄株的33~35 kD多肽表达量明显低于突变亲本,且绿黄株减少幅度大于黄绿株;23和27 kD多肽在突变体中的变化最为显著,金黄株缺失,黄绿株和绿黄株也大幅降低;16~19 kD多肽,黄绿株与突变亲本无明显差异,金黄株和绿黄株大幅度降低。对叶绿素生物合成主要前体物质累积量分析表明,金黄株、绿黄株和黄绿株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III(UrogenⅢ)、粪卟啉原Ⅲ(CoprogenⅢ)和原卟啉Ⅸ(ProtoⅨ)的含量均高于突变亲本,且随突变体黄化程度加深而递增,尤其ProtoⅨ累积更为显著,分离绿株与突变亲本无差别;而金黄株、绿黄株和黄绿株自ProtoⅨ以后的中间产物镁原卟啉(Mg-ProtoⅨ)、原脱植基叶绿素酸酯(Pchl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化突变体
类囊体蛋白
叶绿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对水稻幼苗叶绿体光化学功能及类囊体膜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19
3
作者
何军贤
曾迺燕
+1 位作者
易静
梁厚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3,共5页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体光合电子传递功能及类囊体膜蛋白水平的变化。4℃低温结合35μmol/(m2·s)的弱光照处理,使水稻叶绿体全电子链、PSⅡ和PSⅠ的电子传递活性均降低,降低的幅度依次是:全电子链>P...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体光合电子传递功能及类囊体膜蛋白水平的变化。4℃低温结合35μmol/(m2·s)的弱光照处理,使水稻叶绿体全电子链、PSⅡ和PSⅠ的电子传递活性均降低,降低的幅度依次是:全电子链>PSⅡ>PSⅠ。对类囊体膜蛋白组分进行的SDS-PAGE分析显示,低温使大部分类囊体膜蛋白特别是PSⅡ功能蛋白的稳态水平降低,这可能是造成叶绿体光化学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低温影响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所得结果表明,低温下PSⅡ功能受抑的主要原因是其氧化侧的电子供应受阻,而与反应中心受到的伤害关系不大,尽管类囊体膜的SDS-PAGE结果显示PSⅡ的反应中心也受到低温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水稻
叶绿体
幼苗
光化学功能
类囊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叶绿体类囊体腔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瑾蓉
董洁
贾蒲连
姚强
付爱根
王菲
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省碳中和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0269)
陕西化生基础科学研究项目(22JHZ007)。
文摘
【目的】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重要场所。类囊体腔是由类囊体膜包围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在类囊体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蛋白家族,包括高叶绿素荧光(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HCF)蛋白、亲免蛋白、放氧复合物(oxygen-evolving complex,OEC)蛋白、PsbP类蛋白等,它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核酸代谢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评论】文章分类综述了参与光合作用调控的类囊体腔蛋白在光系统组装、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和高光逆境响应等生理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望】文章可为未来研究类囊体腔蛋白的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叶绿体
类囊体腔蛋白
光合作用
Keywords
chloroplast
thylakoid
lumen
protein
photosynthesis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黄化突变体类囊体蛋白组分及叶绿素的合成特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莉
王辉
孙道杰
冯毅
李学军
闵东红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8-643,共6页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分子育种实用化研究"(2006G2)
国家"973"计划项目"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2009CB118300)
文摘
为进一步探讨冬小麦品系'西农1718'自然黄化突变体的突变机制,利用SDS-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该黄化突变体及其突变亲本叶绿体类囊体蛋白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突变亲本相比,黄绿株(黄化程度较轻的中间型)的60~64 kD和42~54 kD多肽无明显变化,而绿黄株(黄化程度较深的中间型)和金黄株显著减少,且金黄株减少幅度大于绿黄株;黄绿株、绿黄株的33~35 kD多肽表达量明显低于突变亲本,且绿黄株减少幅度大于黄绿株;23和27 kD多肽在突变体中的变化最为显著,金黄株缺失,黄绿株和绿黄株也大幅降低;16~19 kD多肽,黄绿株与突变亲本无明显差异,金黄株和绿黄株大幅度降低。对叶绿素生物合成主要前体物质累积量分析表明,金黄株、绿黄株和黄绿株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III(UrogenⅢ)、粪卟啉原Ⅲ(CoprogenⅢ)和原卟啉Ⅸ(ProtoⅨ)的含量均高于突变亲本,且随突变体黄化程度加深而递增,尤其ProtoⅨ累积更为显著,分离绿株与突变亲本无差别;而金黄株、绿黄株和黄绿株自ProtoⅨ以后的中间产物镁原卟啉(Mg-ProtoⅨ)、原脱植基叶绿素酸酯(Pchlid...
关键词
小麦
黄化突变体
类囊体蛋白
叶绿素合成
Keywords
Wheat
Aurea mutant
chloroplast thylakoid protein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对水稻幼苗叶绿体光化学功能及类囊体膜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19
3
作者
何军贤
曾迺燕
易静
梁厚果
机构
四川大学生物系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体光合电子传递功能及类囊体膜蛋白水平的变化。4℃低温结合35μmol/(m2·s)的弱光照处理,使水稻叶绿体全电子链、PSⅡ和PSⅠ的电子传递活性均降低,降低的幅度依次是:全电子链>PSⅡ>PSⅠ。对类囊体膜蛋白组分进行的SDS-PAGE分析显示,低温使大部分类囊体膜蛋白特别是PSⅡ功能蛋白的稳态水平降低,这可能是造成叶绿体光化学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低温影响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所得结果表明,低温下PSⅡ功能受抑的主要原因是其氧化侧的电子供应受阻,而与反应中心受到的伤害关系不大,尽管类囊体膜的SDS-PAGE结果显示PSⅡ的反应中心也受到低温的损伤。
关键词
低温
水稻
叶绿体
幼苗
光化学功能
类囊体膜
Keywords
chilling stress
chloroplast
electron transport
Oryza sativa
photosystem Ⅰ
photosystem Ⅱ
protein
composition
thylakoid
membrane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叶绿体类囊体腔蛋白功能研究进展
侯瑾蓉
董洁
贾蒲连
姚强
付爱根
王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黄化突变体类囊体蛋白组分及叶绿素的合成特性
曹莉
王辉
孙道杰
冯毅
李学军
闵东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温对水稻幼苗叶绿体光化学功能及类囊体膜蛋白水平的影响
何军贤
曾迺燕
易静
梁厚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