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矮壮素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国品 白先进 +8 位作者 文仁德 李玮 谢蜀豫 李洪艳 韩佳宇 盘丰平 陆正义 陈立 曹慕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4-677,共4页
以6年生夏黑萄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中矮壮素的残留浓度与施用的矮壮素浓度呈正相关性,高浓度的矮壮素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穗重、粒重、皮重、纵径、横径。低浓度(0.33 ml/L)矮壮素对于... 以6年生夏黑萄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中矮壮素的残留浓度与施用的矮壮素浓度呈正相关性,高浓度的矮壮素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穗重、粒重、皮重、纵径、横径。低浓度(0.33 ml/L)矮壮素对于果实品质的影响不稳定,中高浓度(0.5和1.0 m L/L)矮壮素对于果实品质的影响比较稳定。高浓度矮壮素对提高葡萄果实固酸比、降低总黄酮和单宁含量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能提高果胶含量和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夏黑 矮壮素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对中薯3号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惠群 萧浪涛 +2 位作者 杨艳丽 童建华 康朵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00-204,共5页
对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的苗期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0 g/L,1.5 g/L,2.0 g/L,2.5g/L),研究CCC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32P示踪技术测定叶片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CCC对叶片中磷的含量升高有影响,CCC浓度为2.0 g/L能... 对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的苗期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0 g/L,1.5 g/L,2.0 g/L,2.5g/L),研究CCC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32P示踪技术测定叶片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CCC对叶片中磷的含量升高有影响,CCC浓度为2.0 g/L能明显促进植株在各生长时期叶片对含磷量的吸收;CCC使中薯3号在出苗后36 d的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低于对照,而在出苗后的46 d、56 d和66d叶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在中薯3号的生育期为36 d、46 d和56 d时,叶片含磷量与其净光合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喷施不同浓度的CCC能增加中薯3号的产量,最高增产达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薯3号 矮壮素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好好芭无性系试管苗抗寒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根发 王舒静 +2 位作者 张桂芳 聂艳丽 石小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3,共5页
采用不同的低温驯化时间、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矮壮素(CCC)以及不同冰冻温度的人工模拟冰冻实验处理好好芭无性系,测定其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发现无性系间两种酶活性均有较大差异。分别在经2℃驯化7d、培养基中含1mg/L... 采用不同的低温驯化时间、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矮壮素(CCC)以及不同冰冻温度的人工模拟冰冻实验处理好好芭无性系,测定其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发现无性系间两种酶活性均有较大差异。分别在经2℃驯化7d、培养基中含1mg/L ABA或含2mg/L CCC及冰冻温度-8℃时,淀粉酶活性最大,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相应的变化。说明这两种酶活性变化与好好芭植株抗冻性也是相关的,利用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作为生化指标来进行好好芭抗寒性无性系的筛选,培育抗寒品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好好芭 无性系 试管苗 抗寒性 淀粉酶 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对一年两收巨峰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谢太理 李洪艳 刘金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951-953,共3页
【目的】研究矮壮素对巨峰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为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6年生棚架式一年两收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萌芽两周用体积比为300倍的矮壮素进行喷施1次和两次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分析矮壮素及其... 【目的】研究矮壮素对巨峰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为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6年生棚架式一年两收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萌芽两周用体积比为300倍的矮壮素进行喷施1次和两次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分析矮壮素及其不同喷施次数对巨峰葡萄旺枝新梢长度、2cm以上新梢节数、第6节新梢粗度以及第6、8、10节节间距的影响。【结果】喷施矮壮素3周后,显著地抑制了巨峰葡萄新梢生长,到第4周时与对照相比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矮壮素能显著抑制巨峰葡萄新梢节数的增加,但对第6节新梢粗度影响不明显;矮壮素对巨峰葡萄第6、8节节间距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第10节节间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喷施两周后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矮壮素能够抑制巨峰葡萄旺枝新梢的生长速度,且对新梢生长点的抑制效果显著。对长势过旺的巨峰葡萄新梢喷施矮壮素,能够抑制葡萄的营养生长,减少新梢摘心的人工成本,是优质、丰产一年两收巨峰葡萄栽培的有效措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矮壮素 新梢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淮山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温国泉 刘永贤 +1 位作者 农梦玲 梁云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90-1594,共5页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中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250 mg·L^(-1)矮壮...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长中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250 mg·L^(-1)矮壮素(CCC)能延缓淮山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加速淮山药块茎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说明喷施矮壮素能有效改善淮山药中后期生长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药 矮壮素 羟季铵·萘合剂 光合作用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温国泉 陆宇明 +3 位作者 钦洁 莫江妮 文成忠 吴建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7-1181,共5页
为探索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和CC+NAA在较低浓度时对淮山药叶片全N... 为探索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和CC+NAA在较低浓度时对淮山药叶片全N含量影响不大,而增加浓度却可以保持叶片生长后期具有较高的N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喷施CCC 2250 mg.-1提高了淮山药块茎膨大中期叶片P含量,并减缓块茎膨大中后期叶片K含量的下降,淮山药产量达到33 255.15 kg.hm-2,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幅为15.20%和13.22%;结薯比例最好,结单薯、双薯比例总和达到94.66%;块茎平均长度61.1 cm,说明CCC对块茎的伸长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药 矮壮素 羟季铵.萘合剂 叶片营养 产量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淮山药叶绿素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温国泉 农梦玲 +1 位作者 刘永贤 吴永官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1284,共4页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绿素含量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绿素含量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显著提高叶片淀粉酶活性,有利于光合碳水化合物从源(叶片)向库(块茎)转移。喷施CCC 1750、2250 mg·L^(-1)及羟季铵·萘合剂(CC 225 mg·L^(-1)+NAA 20 mg·L^(-1))均可提高淮山药块茎膨大末期鲜薯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有利于鲜薯淀粉合成及产量提高,相互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药 矮壮素 羟季铵·萘合剂 叶绿素含量 淀粉酶 ADPG焦磷酸化酶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剂对老芒麦种群生物量结构、能量分配及倒伏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5-203,共9页
通过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于盛花期对老芒麦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与分配及种群倒伏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物量结构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为根>... 通过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于盛花期对老芒麦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与分配及种群倒伏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物量结构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为根>茎>叶>花序;对种群能量累积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能量影响顺序为茎>叶>花序>根;种群生物量、能量累积与分配极显著受抑制剂种类、施用时间、浓度及互作间的影响(P<0.01);拔节期施用矮壮素利于生物量与能量向茎、叶分配,孕穗期施用仅利于向茎分配;施用多效唑利于生物量与能量向花序分配,拔节期施用效果显著高于孕穗期。牧草生产时,拔节期施用100~200mg/L的矮壮素,种子生产时,孕穗期施用200~600mg/L的多效唑可显著提高产量。生长抑制剂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物量,降低了倒伏率,多效唑适合拔节期施用,矮壮素适合孕穗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矮壮素 多效唑 生物量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温国泉 钦洁 韦威旭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9期955-959,共5页
为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产的影响效果,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2250mg&... 为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产的影响效果,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2250mg·L-1淮山药产量最高,达到33255.15kg·ha-1,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产15.20%和13.22%;喷施CCC2250mg·L-1有利于提高淮山药鲜薯的干物质含量,增加淮山药块茎干样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促进了淮山药淀粉含量的提高,并同时能维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而对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显著,从而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药 矮壮素 羟季铵·萘合剂 产量 品质 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对半夏产量及同化产物运输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莹莹 杜禹珊 +1 位作者 罗睿 朱燕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64-67,共4页
为揭示矮壮素提高栽培半夏经济产量的生理机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矮壮素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及施用量对栽培半夏经济产量及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时期对经济产量影响最大;从出苗期到倒苗期叶片从库变为源、地下块茎从源... 为揭示矮壮素提高栽培半夏经济产量的生理机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矮壮素施用时期、施用方法及施用量对栽培半夏经济产量及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时期对经济产量影响最大;从出苗期到倒苗期叶片从库变为源、地下块茎从源变为库、而珠芽一直以库形式存在;施用矮壮素可明显提高叶片和块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总糖含量,但降低了珠芽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总糖含量。结论:施用矮壮素可明显提高生育后期叶片的同化、输出能力,通过提高块茎库活力并降低珠芽库活力提高了同化物向块茎中的分配,从而有效地提高半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壮素 半夏 同化物分配 经济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和缩节胺对闽楠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刚 费永俊 +1 位作者 涂铭 丁植磊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403-1406,1444,共5页
以一年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实生苗为材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缩节胺后放置在5、0、-5℃恒温培养箱中处理12 h,然后分别取样测量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和缩节胺后,闽楠叶片组织的叶绿素... 以一年生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实生苗为材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和缩节胺后放置在5、0、-5℃恒温培养箱中处理12 h,然后分别取样测量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矮壮素和缩节胺后,闽楠叶片组织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以300 mg/L缩节胺和300 mg/L矮壮素溶液处理的闽楠幼苗组织中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较优,利于闽楠幼苗增强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 矮壮素 缩节胺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剂对老芒麦种群生殖投入与收益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金平 游明鸿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8,共7页
在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对老芒麦种群的生殖投入参数(生殖枝密度及比例、花序生物量密度及比例、花序能量密度及比例等)、生殖收益参数(种子产量、成熟率、收益率等)和种子质量参数(千粒重、发芽指数、活力... 在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对老芒麦种群的生殖投入参数(生殖枝密度及比例、花序生物量密度及比例、花序能量密度及比例等)、生殖收益参数(种子产量、成熟率、收益率等)和种子质量参数(千粒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殖投入有极显著影响(P<0.01),抑制剂种类、浓度及施用时间对生殖枝密度、花序生物量与能量密度均有影响;多效唑显著促进种群花序生物量与能量累积,矮壮素则抑制种群生物量、能量向花序分配;拔节期施用比孕穗期施用更有利于种群的生殖投入。生长抑制剂对潜在种子产量、实际种子产量、成熟率及收益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多效唑对种子产量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矮壮素,拔节期施用200~800mg/L的多效唑可显著提高种子产量(P<0.05),尤其是施用600mg/L的多效唑使潜在种子产量、实际种子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6.21%、65.89%,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多效唑降低了种子成熟率与生殖投入收益率。生长抑制剂对种子千粒重、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拔节期施用可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孕穗期施用则降低发芽指数;抑制剂种类、浓度对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矮壮素 多效唑 种子产量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nfan叶绿素及荧光参数对矮壮素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源 何丙辉 +5 位作者 黄小辉 毛文韬 于传 秦华军 曾清苹 苏健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7,共8页
以1年生澳大利亚‘太阳扇’(Scaevola aemula‘Sunfan’)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0,50,100,200,300)mg/L矮壮素(CCC)处理对Sunfan叶片叶绿素a(Cha),叶绿素b(Chb),叶绿素总量(Chl)和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天... 以1年生澳大利亚‘太阳扇’(Scaevola aemula‘Sunfan’)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0,50,100,200,300)mg/L矮壮素(CCC)处理对Sunfan叶片叶绿素a(Cha),叶绿素b(Chb),叶绿素总量(Chl)和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qP,非光化学猝灭NPQ,PSⅡ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100,200,300)mg/L CCC处理均可显著提高Sunfan叶片的Cha,Chb,Chl,Fv/Fm,Fv′/Fm′,Fv/Fo,ΦPSⅡ,ETR,qP(p<0.05),且均随着CC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CC处理可显著降低Y(NPQ),NPQ(p<0.05),且均随着CC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当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Cha,Chb,Chl,Fv/Fm,Fv′/Fm′,Fv/Fo,ΦPSⅡ,ETR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Cha,Chb,Chl均与Fv/Fm,Fv′/Fm′,Fv/Fo,ETR,ΦPSⅡ,q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NPQ均呈负相关,与Y(NPQ)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回归分析可知,Cha随着Fv/Fm值,qP值的增加而增加;Chb随着Fv/Fm值的增加而增加;Chl随着Fv/Fm值,qP值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太阳扇’ 矮壮素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诱导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华智锐 李小玲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47-51,71,共6页
为了明确矮壮素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诱导效应,以小麦品种商麦5266为试材,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1.5%、2.0%、2.5%)矮壮素溶液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拌种、拌种配合拔节期叶面喷施0.5%矮壮素溶... 为了明确矮壮素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诱导效应,以小麦品种商麦5266为试材,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1.5%、2.0%、2.5%)矮壮素溶液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拌种、拌种配合拔节期叶面喷施0.5%矮壮素溶液对开花期小麦植株抗倒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拌种可以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使小麦株高和重心高度降低,基部第2节间长度缩短、粗度增加,茎秆机械强度增强,倒伏系数降低,低浓度(0.5%)的矮壮素溶液拌种可以增加小麦根量,从而提高小麦植株的抗倒伏性。2.0%矮壮素溶液拌种配合拔节期叶面喷施0.5%矮壮素溶液对提高小麦茎秆的抗倒伏性作用效果最好,0.5%矮壮素溶液拌种可以提高小麦根系的抗倒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壮素 小麦 开花期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壮素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甄俊乔 甄红丽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20-22,共3页
以高生型大丽花品种"大金红"为试材,在株高为20 cm时,采用叶片喷施和灌根2种施药方式施药1次,矮壮素施用浓度均为0(CK)、1 000 mg/L、1 500 mg/L、2 000 mg/L、2 500 mg/L和3 000 mg/L,通过测定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度... 以高生型大丽花品种"大金红"为试材,在株高为20 cm时,采用叶片喷施和灌根2种施药方式施药1次,矮壮素施用浓度均为0(CK)、1 000 mg/L、1 500 mg/L、2 000 mg/L、2 500 mg/L和3 000 mg/L,通过测定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度、节数、叶面积、开花期、花期持续时间、花朵直径、花瓣数)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矮壮素施用方式和施用浓度对大丽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施用浓度为1 000~3 000 mg/L时,无论喷施还是灌根,均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增大叶片面积,延长花期,提高产量,且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相同施药水平条件下,灌根效果优于喷施。用3 000 mg/L的矮壮素灌根效果最好,株高降低27.73%,叶面积增加43.91%,始花期推迟22 d,花期延长20 d,花径增大4.62 cm,花瓣数增多140片,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大丽花的株型、观赏价值和开花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丽花 矮壮素 株高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矮壮素残留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泳 吴海智 +5 位作者 袁列江 唐吉旺 王淑霞 王秀 邓航 吴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矮壮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阳离子固相萃取柱(PCX)净化,采用Venusil MP C18(2)色谱柱(150 mm×2.1 mm,3μm)分离,以乙腈和0.1%(v/v)甲...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矮壮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阳离子固相萃取柱(PCX)净化,采用Venusil MP C18(2)色谱柱(150 mm×2.1 mm,3μm)分离,以乙腈和0.1%(v/v)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矮壮素在0.20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3,方法的定量限为0.500μg/kg;以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猪肾、牛肝、羊肾、鸡肝、牛奶为基质,矮壮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4%~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3%~8.0%。该方法基质干扰小,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矮壮素残留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矮壮素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