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类抗生素对普通小球藻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评估
1
作者 谭海玲 杨顺航 +7 位作者 余佳妮 胡浩鹏 谭慧 王以恒 尤德雨 贾宇杰 张辉 柴毅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1,共12页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单一及SMX+SDZ联合胁迫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急性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明确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暴露风险,本实验将1×10^(6) cells/mL普通小球藻分别在0~25 mg/L SMX、0~20 mg/L SD...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单一及SMX+SDZ联合胁迫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急性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明确抗生素在水环境中的暴露风险,本实验将1×10^(6) cells/mL普通小球藻分别在0~25 mg/L SMX、0~20 mg/L SDZ单一处理组及0~1.5 TU联合处理组暴露96 h,分析各处理组对普通小球藻的细胞生长、藻细胞叶绿素a(Chla)、多糖、细胞膜通透性、抗氧化活性、氧化损伤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96 h时,SMX与SDZ单一胁迫抑制普通小球藻生长的96 h-EC_(50)分别为23.95和13.88 mg/L;二者联合胁迫96 h-EC_(50)为0.69 TU,作用模式为协同作用。SMX、SDZ和SMX+SDZ联合胁迫下,藻细胞Chla含量、TP含量和胞内多糖均显著下降,表明藻细胞光合作用受阻;藻细胞膜通透性和胞外多糖上升;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表明藻细胞自身合成的抗氧化酶达到最高值后,ROS不能完全消除,导致氧化损伤加剧;T-AOC和T-SOD活性也因ROS的过度积累而呈现升高趋势。SMX和SDZ对普通小球藻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毒性强度表现为联合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大于单一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磺胺甲恶唑 磺胺嘧啶 联合毒性效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球藻—浒苔互作对养殖尾水中氮吸收的影响
2
作者 水利侠 张美玲 +6 位作者 姜玉声 黄朦朦 屈佳乐 刘亚男 田潞 刘泽群 席文秋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为探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浒苔(Ulva prolifera)共培养的生长特征及其对养殖尾水中氮的吸收效果,在2 L经煮沸消毒的对虾养殖尾水中,按0.50 g/L的生物量移入浒苔,再分别接种普通小球藻5×10^(6)cells/mL(生物量0.26 g/... 为探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浒苔(Ulva prolifera)共培养的生长特征及其对养殖尾水中氮的吸收效果,在2 L经煮沸消毒的对虾养殖尾水中,按0.50 g/L的生物量移入浒苔,再分别接种普通小球藻5×10^(6)cells/mL(生物量0.26 g/L,A组)、10×10^(6)cells/mL(生物量0.51 g/L,B组)、15×10^(6)cells/mL(生物量0.77 g/L,C组),同时单培养普通小球藻5×10^(6)cells/mL(D组)、10×10^(6)cells/mL(E组)、15×10^(6)cells/mL(F组)、浒苔0.50 g/L(G组),并设置无培养的对照(H组),室内光照2000 lx,温度26℃条件下培养16 d。结果显示,普通小球藻与浒苔生长均有受抑制趋势,随小球藻接种量增加,其对浒苔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实验期间A、B、C、D、E、F、G组水体中总氨氮(TAN)、NO_(2)^(-)-N、NO_(3)^(-)-N含量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H组(P<0.05)。实验结束时A、B组TAN吸收率分别显著高于D、E组(P<0.05);A、B、C组TAN吸收率与G组差异不显著(P>0.05)。A、B、C组NO_(2)^(-)-N、NO_(3)^(-)-N吸收率分别显著高于D、E、F组(P<0.05);A组NO_(2)^(-)-N、NO_(3)^(-)-N吸收率显著低于G组(P<0.05);B组NO_(2)^(-)-N吸收率与G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NO_(3)^(-)-N吸收率显著高于G组(P<0.05);C组NO_(2)^(-)-N、NO_(3)^(-)-N吸收率显著高于G组(P<0.05)。研究表明,普通小球藻与浒苔共培养时相互抑制生长;小球藻接种量大于浒苔时,共培养系统对养殖尾水中NO_(2)^(-)-N的吸收明显;小球藻接种量等于或大于浒苔时,共培养系统能有效吸收养殖尾水中的NO_(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浒苔(Ulva prolifera) 共培养 氮吸收 养殖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对小球藻的生长和生化组分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贺闯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549-554,共6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饵料微藻的需求量增大,利用高浓度CO_(2)进行大规模生产饵料微藻已备受关注。该研究使用海水及淡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三种高浓度CO_(2)环境中培养,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小球藻的生长速率、色素含量、...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饵料微藻的需求量增大,利用高浓度CO_(2)进行大规模生产饵料微藻已备受关注。该研究使用海水及淡水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三种高浓度CO_(2)环境中培养,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小球藻的生长速率、色素含量、生化组分含量等。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能显著促进两种小球藻的生长速率,同时对比单细胞生化组分含量,在CO_(2)浓度为5%时,两种小球藻胞内生化组分含量出现显著性差异,海水小球藻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5.38±0.45)pg/cell,显著高于淡水小球藻;淡水小球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6.25±0.21)pg/cell,显著高于海水小球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与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呈现负相关,5%CO_(2)浓度可作为生产两种小球藻生产可溶性糖和蛋白的浓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生长 生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价铬对普通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佳妮 李立杰 +5 位作者 葛恒 马永华 廖木兰 尤德雨 谭凤霞 柴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7,共8页
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 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总抗氧化(T-AOC)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和吸附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96 h内Cr^(6+)各浓度组均会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其中3 mg/L处理组抑制率最高,为57.32%,96 h-IC_(50)为2.067 mg/L。叶绿素a(Chl-a)含量和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呈现一致性,3 mg/L处理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26.60%。藻细胞胞内多糖和TP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胁迫浓度的增加诱导了ROS含量的升高,3 mg/L浓度组ROS水平为对照组的6倍,MDA含量呈现相同趋势。此时藻细胞受到氧化损伤,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抗氧化体系受到激活,T-AOC、T-SOD、PCs和GSH酶活性在3 mg/L浓度组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89倍、3.4倍、6.37倍和2.35倍。低浓度0.1 mg/L时重金属吸附率最高,高达7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急性毒性效应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蚌混养对养殖尾水的作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鑫 尹泽慧 +1 位作者 刘晓军 李家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了研究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混养模式净化养殖尾水水体的效果,本实验共设计4个处理组,藻蚌组、蚌组、藻组、空白对照,每组处理重复三次,取鱼类养殖尾水净化。结果显示:藻蚌组、蚌组和藻组对总氮(... 为了研究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混养模式净化养殖尾水水体的效果,本实验共设计4个处理组,藻蚌组、蚌组、藻组、空白对照,每组处理重复三次,取鱼类养殖尾水净化。结果显示:藻蚌组、蚌组和藻组对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90.03%、91.96%和89.58%;对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0.89%、26.36%和45.79%,对氨氮(NH+4-N)去除率分别为53.77%、34.96%和42.64%;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为74.84%、57.75%和80.56%。实验结果表明,单用小球藻和单用蚌对尾水处理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都有局限性。单用小球藻前期对TN、TP和NH+4-N去除效果较好,但是随着天数增加,TN、TP和NH+4-N浓度也随之增加,小球藻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去除效果变差。单用蚌不论是TN、TP还是NH+4-N和COD,都比藻蚌组效果差。所以藻蚌混养模式更能有效处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水质净化 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铁、锰含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马晓林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在相同的光照及温度的条件下,通过交叉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铁、锰含量的培养液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设置不同的铁、锰含量的浓度梯度,铁为1.1mg/L、2.2mg/L、4.4mg/L,锰为0.11mg/L、0.33mg/L、0.66mg/L,进行3×3的交... 在相同的光照及温度的条件下,通过交叉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铁、锰含量的培养液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设置不同的铁、锰含量的浓度梯度,铁为1.1mg/L、2.2mg/L、4.4mg/L,锰为0.11mg/L、0.33mg/L、0.66mg/L,进行3×3的交叉试验,每天用血球计数板对小球藻进行计数,记录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铁含量为2.2mg/L,锰含量为0.66mg/L时小球藻生长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联合小球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7
作者 马青彬 刘芳 +2 位作者 梁芳 邢冬飞 孙娜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研究乳酸菌联合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长的影响,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轮虫池冬卵孵化的轮虫为试验对象,以小球藻为轮虫基础饵料并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乳酸菌(Lactic acid bac... 为研究乳酸菌联合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长的影响,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轮虫池冬卵孵化的轮虫为试验对象,以小球藻为轮虫基础饵料并添加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设置乳酸菌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组)、1×10^(8) cells/mL、2×10^(8) cells/mL、5×10^(8) cells/mL、10×10^(8) cells/mL,连续观察4d,对轮虫种群密度、抱卵率和平均增长率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轮虫种群密度起始相同的情况下,添加适宜浓度的乳酸菌处理组轮虫最大种群密度、抱卵率和平均增长率是同时期对照组的3倍、3倍和5倍(P<0.05),且能有效降低培养水体pH使其在轮虫生长适宜范围内。结果表明以小球藻为轮虫基础饵料,添加一定浓度的乳酸菌有利于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繁殖,可以提高轮虫的种群数量,促进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种群密度 种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