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版视功能指数量表的修订及其在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高蓉蓉 郭燕 +4 位作者 陈海丝 章思芳 王勤美 俞阿勇 黄锦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3-828,共6页
背景白内障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患者视功能状态的全面评价要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和患者主观评价。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是针对发达国家白内障患者研发的评估工具。目的研制中国版视功能指数量表并评估其在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Qo... 背景白内障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患者视功能状态的全面评价要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和患者主观评价。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是针对发达国家白内障患者研发的评估工具。目的研制中国版视功能指数量表并评估其在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QoL)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白内障患者QoL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原版VF—14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形成中国版VF—12量表(VF-12-CN)。于2013年2—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对拟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215例中发放VF-12-CN进行QoL问卷调查,分析量表的条目区分度、信效度以及白内障患者得分的影响因素。任意选取完成问卷的48例白内障患者,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独立进行评分,由专家小组成员采用4级评分法对量表各条目内容是否能反映所测患者的心理特质、是否达到测量的目的进行评价。结果从受试者中共收回有效调查答卷200份,应答率为93.02%。根据中国的文化和经济背景及生活习惯对原版VF-14量表中涉及填表、体育和娱乐活动的3个条目进行了修改,对于应答率过低的关于驾车的2个条目进行删除。形成的VF-12-CN量表的条目区分度好,Cronbach’s d系数为0.863,Guttmann Split—Half系数为0.874,调查员间信度为0.958。VF-12-CN量表中所有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经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3%。量表总分与年龄、较好眼裸眼远视力、较差眼裸眼远视力均呈正相关(r=0.277、0.534、0.367,均P〈0.01);文盲与非文盲组的量表得分分别为12.5±8.6和15.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1);此外,不同年龄、较好眼裸眼远视力、较差眼裸眼远视力和白内障跟数间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间及是否有眼部伴发病或全身伴发病组间患者总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26、0.304、-1.019,均P〉0.05)。较好眼裸眼远视力、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为白内障患者QoL的主要影响因素,回归方程为量表总分=25.045—10.927×较好眼裸眼远视力-3.342×文化程度+3.201×年龄(R=0.586,R^2=0.334,F=34.247,P=0.000)。结论VF-12-CN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特性,可用于中国人白内障患者QoL的评估。较好眼裸眼远视力是影响白内障患者QoL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心理学 调查问卷 白内障/病理生理 视力/生理功能 心理属性 中国版视功能指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在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海丝 黄锦海 +3 位作者 高蓉蓉 叶俊明 陈敏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以计算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用于日常低视力白内障人群围手术期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异(MCID),基于MCID值比较不同特点人群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改善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 目的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以计算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用于日常低视力白内障人群围手术期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异(MCID),基于MCID值比较不同特点人群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改善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术前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VF-11R-CN量表调查,且术后调查时增加校标条目。通过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术前术后的得分差异和效应值来评估VF-11R-CN量表的适用性。分布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0.5个标准差(SD)和1.96个测量标准误(SEM)进行估算,校标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估算。在应答者分析中计算MCI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不同特点人群基于MCID值的VRQol提高率进行比较。结果共8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受试者围手术期VF-11R-CN量表得分变化为(399.51±234.92)分,视力变化为(0.65±0.36)。量表术前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均为1.18%,术后地板效应为22.35%。受试者术前VF-11R-CN量表总分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01),VF-11R-CN量表的效应值为1.63。基于0.5个SD和1.96个SEM的MCID估值分别为122.23分和123.10分;校标条目的得分增加1分,围手术期得分变化下降106.17分。平均化分布法和回归分析法得到的MCID值为117.17分。受试者中术后得分超过MCID值者76例,占89.41%,MCID值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性为46.67%。不同性别间、单种眼病与多种眼病间及手术前视力(以LogMAR 1.3为界)间术后VRQol提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0.88、0.27)。结论VF-11R-CN量表适用于中国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手术人群术后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估,手术的MCID估值为117.17分,MCID估值敏感性高,特异性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 低视力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最小临床意义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