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沉降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元素动态变化 被引量:44
1
作者 樊后保 刘文飞 +4 位作者 徐雷 李燕燕 廖迎春 王启其 张子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46-2553,共8页
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kg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 在12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N沉降量依次为0、60、120、240kg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a的监测和分析发现,经N0、N1、N2、N3处理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平均含量分别为46.47%、46.35%、46.79%、46.6%,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随着分解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氮沉降明显增加了凋落物中的N含量,且随着沉降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凋落物C的分解系数依次为0.739、0.744、0.936、0.708,周转期为4.26a、4.26a、3.46a、4.41a;而N的分解系数分别为0.458、0.543、0.776、0.565,周转期为6.26a、5.44a、3.91a、5.20a。N1处理表现出促进N释放的作用,但对C释放影响不明显;N2处理促进了凋落物C、N元素的释放,而N3处理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氮沉降处理也明显降低了凋落物的C/N比,N1、N2、N3处理使C/N比分别比N0下降8.59%、14.20%和1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 凋搭物分解 c动态 N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含笑与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与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2
作者 陈庆辉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比较了20年生福建含笑与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与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以期为杉木连栽采伐林地替换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顺昌连栽杉木采伐迹地营造20年生福建含笑与杉木人工林,比较两种林分生长量、生物量与年净生... [目的]比较了20年生福建含笑与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与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以期为杉木连栽采伐林地替换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顺昌连栽杉木采伐迹地营造20年生福建含笑与杉木人工林,比较两种林分生长量、生物量与年净生产力的差异,分别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测定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福建含笑人工林林分蓄积量和年均蓄积量分别为299.07 m^(3)·hm^(-2)和14.954 m^(3)·hm^(-2)·a^(-1),均比杉木人工林降低了0.91%,两者差异不显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9.906 t·hm^(-2)·a^(-1),比杉木人工林提高29.81%,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林分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比杉木人工林提高30.25%和36.75%,且差异显著;0~60 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为3 213.93、1 652.50 t·hm^(-2),分别比杉木人工林提高4.15%和5.01%;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比杉木人工林提高4.75%和5.56%,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福建含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和水源涵养能力均高于杉木人工林,适合在福建南平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含笑 杉木 生物量 生产力 水源涵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木材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牛慧敏 张振 +3 位作者 邱勇斌 沈汉 徐金良 何贵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揭示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效应,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利用设置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的4×5双因素交叉设计的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测定林,研究8年生杉木的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估算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 为揭示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效应,选择优良的杂交组合,利用设置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的4×5双因素交叉设计的杉木高世代杂交子代测定林,研究8年生杉木的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碳含量,估算各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及相对重要性,分析遗传控制方式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树干碳含量在杂交组合间均差异显著(P<0.05),含碳率在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父母本配合力分析显示,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干碳含量的母本效应均大于父本效应,C25-3母本效应最大,B109-3父本效应最大;杂交组合各性状均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工作仍需注重亲本的选配。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树干碳含量与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按10%的入选率,联合选择出3211和3215两个速生高固碳的杂交组合,单株材积较对照(CK)增加30.91%以上,树干碳含量较CK增加26.95%以上,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弱相关或负相关,筛选出3218和3216两个木材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木材基本密度较CK增加2.1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遗传力 配合力 生长性状 木材基本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改造成阔叶林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组分和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向明珠 李佳君 +5 位作者 黄海梅 李昌航 肖纳 尤业明 招礼军 黄雪蔓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3-1564,共12页
磷(P)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杉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林的土壤酸化,P利用效率低,研究杉木林转化后对土壤P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南亚热带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重... 磷(P)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杉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林的土壤酸化,P利用效率低,研究杉木林转化后对土壤P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南亚热带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重新种植的杉木林、红锥林、米老排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重点探究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改造成阔叶林后土壤P组分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造后的红锥林、米老排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P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林,红锥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的土壤全P比杉木林和米老排林更容易转化为速效P。(2)红锥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氯化钙提取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杉木林和米老排林,米老排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酶提取P、盐酸提取P和柠檬酸提取P的含量显著高于杉木林和红锥林。(3)RDA结果显示,调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组分的关键因子分别是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综上认为,将杉木林改造成阔叶林有利于森林土壤P的储存和供应,该研究结果为提高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P有效性的树种选择和经营管理策略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阔叶树种 根际土壤 磷组分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山区针叶林单木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冰倩 曹霸 +1 位作者 岳彩荣 周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34-39,48,共7页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地数据,探索创新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模式,提升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效率,更新资源调查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考虑到研究区为山地林区,地面起伏较大,选取了一种基于改进加密三... 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样地数据,探索创新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模式,提升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效率,更新资源调查数据,保证数据的现势性。考虑到研究区为山地林区,地面起伏较大,选取了一种基于改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和分类,并对比分析了分水岭、点云分割、层堆叠种子点三种不同的单木分割方法,完成了研究区单木位置、树高、冠幅等林木参数的提取研究,优化了激光雷达林木参数反演的技术流程。从30个样地中抽取10个样地,对比样木实测值与单木分割的估测值,结果表明:层堆叠种子点算法分割效果最优,F评分在64.61%~85.29%之间;点云分割算法居中,F评分在56.00%~80.60%之间;分水岭算法分割效果最差,F评分在45.57%~69.45%之间。同一种方法中,不同样地分割效果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样地地形、树木结构形态等因素有关;样地中林木分布存在树木遮挡或树木分布结构不规则时,一定程度会降低单木分割精度。因此,根据不同林分情况,建立适用性较强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森林参数反演模型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单木分割方法 滤波 杉木 森林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杉杂种种子园种子杉木良种选育
6
作者 石扬文 潘震 +5 位作者 陈波涛 张成 杨月吉 邓蔚松 龙倩 毛红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4-18,共5页
“黔杉杂种种子园种子”是贵州国家杉木良种基地营建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生产的第3代杉木良种,旨在充分利用杉木第2世代选育优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及亲本优良结实特性,保障生产性种子园高产稳产。应用选育优良组合亲本的交配关联性和固定... “黔杉杂种种子园种子”是贵州国家杉木良种基地营建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生产的第3代杉木良种,旨在充分利用杉木第2世代选育优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及亲本优良结实特性,保障生产性种子园高产稳产。应用选育优良组合亲本的交配关联性和固定排列,使用4个亲本穗条嫁接营建双系种子园,使用11个亲本穗条嫁接营建多系种子园。入园无性系的优良开花结实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及验证,盛产期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种子产量是同期常规种子园的3.9~6.3倍;5~6年生自由授粉鲜球果出种率约4.0%,种子发芽率高达49%。营建的双系和多系种子园仅具有良种生产功能而无育种功能,自由授粉子代优良单株不能选入下一世代育种群体,营建自由授粉子代测定进一步验证良种现实增益并为疏伐改造及良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双系种子园 多系种子园 良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 被引量:65
7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3 位作者 郑会全 韦茹萍 黄越茂 蔡维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0,共6页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 对19年生和17年生2块杉木无性系测定林开展生长和材性变异及多性状指数选择研究,其中,19年生测定林包括38个参试无性系,17年生测定林包括102个参试无性系。2块测定林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无性系重复力达中等偏上至较高水平,遗传变异系数各性状间差异较大;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基本密度存在弱负相关。不同选择方法的结果表明,指数选择能整体提高单株材积、心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综合的遗传增益,达到比单性状选择更好的选择效果,是多性状改良较理想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材性 多性状指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9
8
作者 袁颖红 樊后保 +5 位作者 王强 裘秀群 陈秋凤 李燕燕 黄玉梓 廖迎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4,共8页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氮沉降增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hm-2.a-1),N1(60 kg.hm-2.a-1),N2(120 kg.hm-2.a-1),N3(240 kg.hm-2.a-1),每处理重复3次。以CO(NH2)2作...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氮沉降增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hm-2.a-1),N1(60 kg.hm-2.a-1),N2(120 kg.hm-2.a-1),N3(240 kg.hm-2.a-1),每处理重复3次。以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2 a的处理后发现,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各处理土壤pH值、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性钙和土壤交换性镁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而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则不断上升。各处理中,不同层次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而土壤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模拟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效养分 铵态氮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成熟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潘建华 孙杰 +3 位作者 郑林水 陈惠明 叶慧群 吴礼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却能有效地促进林木胸径生长,增加单株材积,获得更多优质、高产、高效的木材,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杉木 成熟林 生长量 抚育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杉木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及材质早期预测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坚 刘一星 +1 位作者 崔永志 徐子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
根据人工林杉木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气干密度、生长轮宽、晚材率5项特性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人工林杉木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14年。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性特征参数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预测方... 根据人工林杉木木材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气干密度、生长轮宽、晚材率5项特性指标的测试结果采用最优分割法分析得出.人工林杉木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为第14年。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性特征参数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预测方程.实现了材质早期预测。通过对实测值和预测值的误差分析.证明两者有较好的拟合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杉木 幼龄材 成熟材 木材材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积成材浸渍纸贴面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杜春贵 刘志坤 +2 位作者 张齐生 张宏 楼永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为了提高和改善杉木积成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促进杉木积成材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杉木积成材浸渍纸贴面工艺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在杉木积成材与浸渍纸之间加入一张木单板,且一次性压贴在杉木积成材基材上的方法,并测试了贴面板... 为了提高和改善杉木积成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促进杉木积成材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杉木积成材浸渍纸贴面工艺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在杉木积成材与浸渍纸之间加入一张木单板,且一次性压贴在杉木积成材基材上的方法,并测试了贴面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贴面工艺,选择了较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杉木积成材进行浸渍纸贴面切实可行。较佳贴面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2 5MPa,热压时间4min,热压温度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杉木 积成材 浸渍纸 贴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动态格局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超 田大伦 +3 位作者 胡曰利 闫文德 方晰 梁小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7-2747,共11页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在14 a生长发育过程中,林下植物种类呈现波动性的减少趋势,其中木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0.0%,草本植物物种数下降率为47.1%。林下植被生物量由杉木林3年生29.48 t/hm2下降至14年生的2.53 t/hm2,其中木本植物生物量由7.07 t/hm2,下降至1.25 t/hm2,下降了82.3%;草本植物由22.41 t/hm2,下降至1.28 t/hm2,下降了94.3%。在此期间,木本与草本植物生物量的高低均出现波动现象。3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乔木树种生物量6068.97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85.88%,藤本植物生物量736.97 kg/hm2为次,占10.44%,灌木植物生物量259.87 kg/hm2最低,仅占3.68%。14年生杉木林下木本植物以灌木植物生物量881.87 kg/hm2为首,占总生物量70.73%,藤本植物生物量247.07 kg/hm2为次,占19.82%,乔木树种生物量117.87 kg/hm2最少,只占9.45%。3年生杉木林下草本植物以蕨类植物生物量8391.44 kg/hm2最高,占总生物量的37.44%,过路黄生物量36.77 kg/hm2最低,仅占0.16%。杉木14年生时,以芒生物量573.00 kg/hm2最大,占总生物量44.78%,金毛耳草生物量2.93 kg/hm2最小,仅占0.23%。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杉木林养分循环、碳平衡、维护和提高林地地力及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连栽 林下植被 生物量 动态变化 湖南会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条件对杉木颜色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唐荣强 鲍滨福 李延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459,共5页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为试件,在170,190和210℃分别处理2,3,和4 h,对杉木板材颜色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比较了杉木心边材颜色差异,探讨了杉木热变色的原因。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经热处理后明度L*和黄蓝色品值b*均变小,随着温...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为试件,在170,190和210℃分别处理2,3,和4 h,对杉木板材颜色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比较了杉木心边材颜色差异,探讨了杉木热变色的原因。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经热处理后明度L*和黄蓝色品值b*均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L*和b*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色差ΔE增大;心材明度变化率α和ΔE随热处理条件变化规律与边材分别相似,且两者有很强的相关性,但边材b*随温度升高是先增后减。温度对杉木颜色变化影响大于时间,在210℃时,时间的影响显著。在相同处理工艺下,热处理条件对边材影响大于心材;杉木心边材存在差异性可能与心边材中木质素含量和抽提物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杉木 热处理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主伐年龄的确定 被引量:49
14
作者 周国模 郭仁鉴 +1 位作者 韦新良 王雪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杉木人工林是浙江省主要用材林资源。根据调查资料 ,经过模型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林分生长模型 ,据此计算数量成熟龄 ,以土地期望价最高和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 ,并确定主伐年龄。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2 4~ 2 ... 杉木人工林是浙江省主要用材林资源。根据调查资料 ,经过模型拟合和统计分析 ,确定林分生长模型 ,据此计算数量成熟龄 ,以土地期望价最高和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经济成熟龄 ,并确定主伐年龄。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2 4~ 2 9a ,经济龄成熟为 1 7~2 7a ,主伐年龄为 1 9~ 2 6a。不同地位指数的林分间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 8和 1 0地位指数级主要培育小径材 ,应尽可能提前采伐 ,1 2和 1 4地位指数级培育中小径材 ,可适当提前采伐 ,1 6地位指数级以培育中径材为主 ,可适当延长采伐 ,1 8及 1 8以上地位指数级 ,培育中大径材 ,应尽可能延长采伐年限。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有材林 生长模型 数量成熟 主伐年龄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浸渍压缩密实化杉木燃烧特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章卫钢 鲍滨福 +1 位作者 杜春贵 张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酚醛树脂浸渍压缩密实化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燃烧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密实化杉木燃烧剩余物特征、热释放速率、释热总量、释烟速率、释烟总量、一氧化碳释放量、有效燃烧热、质量损失率等燃烧特性与速生杉木素...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酚醛树脂浸渍压缩密实化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燃烧性能进行测定,分析密实化杉木燃烧剩余物特征、热释放速率、释热总量、释烟速率、释烟总量、一氧化碳释放量、有效燃烧热、质量损失率等燃烧特性与速生杉木素材的变化。结果表明:杉木密实处理后,燃烧剩余物增多,并具有一定强度;密实化杉木释热总量高于素材,达到160.98 k W·m-2,而20 s后迅速降低,再无热释放峰,而素材在400 s时仍出现热释放峰;其释热速率、有效燃烧热和质量损失率均低于素材;释烟曲线中素材第二发烟峰在300 s出现,持续时间近100 s,而密实化杉木该峰推后了近6 min,释烟速率也减缓并降低;密实化杉木平均一氧化碳产率(yco)高峰向后推迟近70 s,持续释放时间也由素材的60 s降低到35 s,而后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浸渍压缩 密实化 锥形量热仪 阻燃木材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70
16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1 位作者 项文化 雷丕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8-423,共6页
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不同经营方式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对照,研究了杉木人工林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pH值、全氮、C/N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 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不同经营方式的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为对照,研究了杉木人工林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pH值、全氮、C/N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分异表现为:0~15cm土层(20 6g·kg-1)>15~30cm土层(17 1g·kg-1)>30~45cm土层(12 4g·kg-1)>45~60cm土层(9 8g·kg-1)>60~75cm土层(8 2g·kg-1),3种不同经营方式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中平均有机碳质量分数依大小顺序排列为:杉木林地(13 6g·kg-1)>经济林地(12 3g·kg-1)>农用后撂荒地(11 0g·kg-1)。杉木人工林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pH值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 40,与土壤全氮、C/N比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 81和r≥0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性系杉木木材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承开 高建亮 +1 位作者 朱林峰 赵林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对金洞林场杉木无性系19年生(不含苗龄)的木材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优良无性系木材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279 g.cm-3、2.90%、5.10%和7.85%;整个无性系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 对金洞林场杉木无性系19年生(不含苗龄)的木材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优良无性系木材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279 g.cm-3、2.90%、5.10%和7.85%;整个无性系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301 g.cm-3、3.28%、5.26%和8.27%;而对照CK的基本密度、径向干缩木材基率、弦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分别是0.275 g.cm-3、2.80%、5.10%和8.00%.研究证明:杉木优良无性系不但木材产量高,而且木材质量也并不比当地实生苗差.选用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不但能增加木材产量,而且材质也不会因速生而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杉木 木材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的贝叶斯法估计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42,共5页
以江西杉木人工林为例,以Korf型、Richards型和Hossfeld型3种模型为基础,通过广义代数差分法(GADA)分别建立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以Richards型为基础的杉木林分断面积预测精度最高,以Richards型模型为最优模型,分别基于贝... 以江西杉木人工林为例,以Korf型、Richards型和Hossfeld型3种模型为基础,通过广义代数差分法(GADA)分别建立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表明:以Richards型为基础的杉木林分断面积预测精度最高,以Richards型模型为最优模型,分别基于贝叶斯法和传统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发现,利用贝叶斯法估计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预测精度相当且预测值的可靠性比传统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法 传统法 林分断面积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杉木兼容性林分蓄积量模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7,共6页
杉木林分蓄积量模型的研究,为改善杉木的经营管理、揭示杉木的生长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模拟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单木水平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和基于林分水平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本研究通过组合预测法把单木模型和林分模型... 杉木林分蓄积量模型的研究,为改善杉木的经营管理、揭示杉木的生长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模拟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单木水平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和基于林分水平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本研究通过组合预测法把单木模型和林分模型组合起来,使杉木林分蓄积量预测一体化。利用组合预测法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组合,分散单项模型的预测误差,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基于江西杉木固定样地数据,并利用最优加权法计算组合预测模型中各模型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法预测杉木林分蓄积量比单项模型(单木模型、林分模型)预测精度高,同时组合预测法可提高杉木林分蓄积量预测模型的兼容性,保证杉木林分蓄积量预测的一致性,为杉木林分蓄积量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蓄积量 兼容性 组合预测法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速生杉木物理大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云芳 马灵飞 +2 位作者 俞友明 王仁东 周迎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71-377,共7页
速生杉木的材性逊于非速生杉木。气干密度0.345g·cm-3,体积干缩系数0.444%,顺纹抗压强度28.0MPa,静力弯曲强度57.0MPa,静力弯曲弹性模量8.5GPa.
关键词 杉木 速生材 木材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