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国话语建构
1
作者 唐剑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中国话语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阐释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思政建设的实际要求,并且有完整的层次设计和路径安排。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 中国话语是中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阐释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中国话语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思政建设的实际要求,并且有完整的层次设计和路径安排。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中国话语的内在关联解决的不仅是为什么需要中国话语的问题,还有如何用中国话语在历史教育中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实践当中需要用中国话语对历史教育进行重塑,为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叙事建立连续性,进而提炼出完整的中国叙事,将其体系化并纳入中国话语,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解放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话语 叙事 中国式现代化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建构与专题研究互推共振:2017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文 徐轶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2017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继续沿着学科理论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史料整理与搜集持续推进,专题研究持续拓展和深化.跨学科融合趋向进一步加强,在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妇女研究、青年研究、医疗史等领域学者的参与下,中国当代社... 2017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继续沿着学科理论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史料整理与搜集持续推进,专题研究持续拓展和深化.跨学科融合趋向进一步加强,在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妇女研究、青年研究、医疗史等领域学者的参与下,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建设、社会结构、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等多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较丰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 专题 扫描 共振 学科融合 历史人类学 史料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介绍与解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涵盖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解读教材时需注意把握以下四点。第一,内容上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 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涵盖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解读教材时需注意把握以下四点。第一,内容上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同时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第二,以大时序、小专题、“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历史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三,注意吸纳学界公认的、比较成熟稳定的学术成果。第四,兼顾历史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决定论:历史的考察和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耕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4,共8页
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 ,历来是历史哲学关注的中心和争论的焦点 ,而问题的实质仍是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历史上看 ,历史决定论在近代历史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而反历史决定论观念则是... 历史运动的规律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及其关系 ,历来是历史哲学关注的中心和争论的焦点 ,而问题的实质仍是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历史上看 ,历史决定论在近代历史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 ,而反历史决定论观念则是现代历史哲学中的主导思潮 ;就逻辑而言 ,如何看待历史决定论问题体现为如何把握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历史运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历史本身的客观性与历史认识的主观性、相对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历史决定论与反历史决定论的论战是 2 0世纪哲学研究中最困难、最有争议同时又最富有内容的问题之一。因此 ,弄清这一问题的由来 ,把握这一问题的现状及其问题之所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论 反历史决定论 历史规律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 当代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基本问题和提升策略——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卫平 曹庆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5,共1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虽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进展、走向新高度、达到新境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必...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虽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新进展、走向新高度、达到新境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必须克服“重文学创作史,轻文学研究史”,认为学术史研究是“二道贩子”、是“第二等学问”的思想和心态,充分认识到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必须全面把握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必须准确认识学科史、学术史的功能定位和基本问题;必须深入探讨学科史、学术史研究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科史 学术史 态势 基本问题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国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从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和融合的高度来把握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四是可以撰写单独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者是单一少数民族的文学史,在高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学专题课。真正的民族平等是基于民族自信的平等,处理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问题,也应提倡这样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的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传统语境与国粹意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孔令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6,共6页
近代中国传统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文化比较问题密不可分。艺术史中的国粹主义者、传统主义者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历史语境中确立了自我的身份。对于中西艺术关系,传统主义者从文化整体主义的角度立论,逐渐确立了文化与艺术的"东西... 近代中国传统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文化比较问题密不可分。艺术史中的国粹主义者、传统主义者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历史语境中确立了自我的身份。对于中西艺术关系,传统主义者从文化整体主义的角度立论,逐渐确立了文化与艺术的"东西两源头"论,开始站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艺术的传统特色。另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对民间艺术传统的发掘、整理显然也是一项重要成就。知识分子对民间艺术传统的揣摩、想象和解释逐渐形成了新的艺术趣味,在一段时期内,这种趣味甚至成了文人画传统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近现代美术 传统意识 文化传统 国粹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传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 虽然"学科"一词本身就具有"课程"的含义,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源头,本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成立后和课程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却忽略了课程这一重要环节。现当代文学课程在目前又遭遇到边缘化、相对滞后于学术研究、人文性质不足等许多问题,因此亟待学界加以重视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学科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省思:2017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晓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2,共5页
中国近代社会史是1980年代兴起的新学科。30多年来,无论从研究范围的拓展、视角观点创新,还是新资料的发掘,年轻研究参与者日渐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收获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一直是... 中国近代社会史是1980年代兴起的新学科。30多年来,无论从研究范围的拓展、视角观点创新,还是新资料的发掘,年轻研究参与者日渐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强劲兴盛的发展态势,收获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一直是学术界重点探讨的热门领域。2017年,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继续保持较高数量和水平,并呈现出若干学术热点与走势。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社会史 社会史研究 扫描 研究成果 80年代 观点创新 学术界 新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贵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运用。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挖掘教材,精心编写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案例教学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运用。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挖掘教材,精心编写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案例教学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当代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专题回顾——以五种重要刊物为主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46-52,共7页
本文选择国内最重要的五种与科学史直接有关的刊物,披阅其上自2000年第1期以来的所有文章,择其论题直接关注当代问题者,归纳为六个方面:中医问题、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科学传播、科学主义、李约瑟问题、科学史理论。笔者结合此六... 本文选择国内最重要的五种与科学史直接有关的刊物,披阅其上自2000年第1期以来的所有文章,择其论题直接关注当代问题者,归纳为六个方面:中医问题、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科学传播、科学主义、李约瑟问题、科学史理论。笔者结合此六方面近年在国内的争议及某些文化背景,缕述数十篇相关论文要旨,给出一个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之专题回顾。由此亦可看出近年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关注方向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当代 专题回顾 中医问题 现代中国科学体制及政策 科学传播 科学主义 李约瑟问题 科学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之争中的史学家自我救赎——从黄仁宇命运谈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仲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128,160,共6页
作为史学家,黄仁宇身份复杂、经历坎坷、思想富有原创性。他的历史著述中充满"申辩"意识,这不仅可以视为是为其本人的生存与荣耀,而且可以看做是为古老中华文明的生存与荣誉申辩。然而他的思与行又充满悖论:一方面深切感受到... 作为史学家,黄仁宇身份复杂、经历坎坷、思想富有原创性。他的历史著述中充满"申辩"意识,这不仅可以视为是为其本人的生存与荣耀,而且可以看做是为古老中华文明的生存与荣誉申辩。然而他的思与行又充满悖论:一方面深切感受到欧美的强大,大声疾呼中国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却经常与"现代理性文化"格格不入。从黄仁宇这样的典例出发,有助于探讨现代华人史学家在"古与今"和"中与西"的张力之间的紧张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仁宇 中国近现代史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纵贯中国乐坛60年的思潮碰撞活剧——对“吕贺之争”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
13
作者 居其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4,67,共10页
吕骥和贺绿汀,是中国乐坛两位著名领导者。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面临的不同使命和应对策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上,均因持有不同的观念、主张和见解而存在严重分歧,并在我国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潮史上,以不同形... 吕骥和贺绿汀,是中国乐坛两位著名领导者。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面临的不同使命和应对策略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上,均因持有不同的观念、主张和见解而存在严重分歧,并在我国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潮史上,以不同形式爆发了五个回合的公开论战,因此是一部纵贯中国乐坛60年的思潮碰撞活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史 吕贺之争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 思潮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料与视角:2015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14
作者 罗艳春 常建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6,共4页
2015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尤其是在史料运用和视角选择等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特点。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史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拟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的时代顺序,对... 2015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尤其是在史料运用和视角选择等方面显示出一些新特点。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史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拟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的时代顺序,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以期勾勒出2015年度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的主要进展和趋势。一、先秦秦汉在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先秦秦汉社会史研究在史料运用方面特色鲜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 中国古代社会史 中国近代社会史 中国当代社会史 进展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2017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15
作者 罗艳春 常建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8,67,共6页
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嘉乐的整理,2017年度发表的社会史相关学术论文多达千余篇,涵盖主题涉及社会史通论、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日常生活·礼俗与信仰以及口述史等类别。如此... 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嘉乐的整理,2017年度发表的社会史相关学术论文多达千余篇,涵盖主题涉及社会史通论、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日常生活·礼俗与信仰以及口述史等类别。如此之多的论文数量,体现出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盛与发展。为了展现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我们组织了一组专题讨论文章,旨在梳理和探讨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到底关注了哪些热点问题,呈现何种研究走势,同时对现有研究展开追问,以给出未来研究开展方向的建议。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也同样是一个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年份。自198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和发展以来,社会史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不断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中国历史学领域的显学而备受推崇,无论是古代社会史研究抑或近代社会史研究都有大量的成果问世。与其相比,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则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但是它已经萌发出勃然的生机,因为它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社会转型空前剧烈、社会建设全面提速的客观需要,实践呼唤着我们从历史研究中汲取经验,从历史的视角对经济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作出规律性的解读。就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来看,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以人为本"的立场,并对"同质化"、"碎片化"的研究现象作了反思,这无疑对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需要说明的是,此前我们已与《河北学刊》携手策划了两组有关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年度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即《进展与趋势:2015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扫描》(《河北学刊》2016年第5期)、《深化与拓展:2016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扫描》(《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均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本组专题讨论是此前讨论的继续,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同人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 中国古代社会史 中国近代社会史 中国当代社会史 热点与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性”与鲁迅研究20年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振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鲁迅的创作指向具有深刻且多义、现实又超前的特点,为后人的"当代性"解读提供了无限生动的广袤空间。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突出成果,几乎都是以"当代"社会中的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和内...  鲁迅的创作指向具有深刻且多义、现实又超前的特点,为后人的"当代性"解读提供了无限生动的广袤空间。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突出成果,几乎都是以"当代"社会中的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和内在驱动力的,也正是在它的支持下,才将"人"、"人性"、"反封建思想革命"、"历史的'中间物'"、"主体意识"、"生命哲学"、"改造国民性"、"文化守夜人"等观念和关键词,置于鲁迅研究的中心位置上。鲁迅事实上业已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的精神源头和现实生活的批判性力量。但这决不是杜撰式的影射和应景研究,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性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当代性 科学性 现代文学 文学创作 主体意识 生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能与限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编纂中的“还原”热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政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4,共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编纂的"还原"热,对一体化文学史认知模式起到解构作用。一方面,文学史的还原是可能的,其重要途径就是重建文学史的格局,通过对文学史时空观念的重造、文学史的重评以及对文学史中被遮蔽的价值的发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编纂的"还原"热,对一体化文学史认知模式起到解构作用。一方面,文学史的还原是可能的,其重要途径就是重建文学史的格局,通过对文学史时空观念的重造、文学史的重评以及对文学史中被遮蔽的价值的发掘,我们就能够不断地接近文学史的现场。另一方面,文学史的还原又是有限度的,其编纂的主体性特征使得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编纂中的"还原"热存在着厚此薄彼、以偏概全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还原 可能与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医学生责任伦理培育的契合 被引量:7
18
作者 兰雪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2期1587-1591,共5页
当前思政课对医学生的责任伦理教育仍显不足,加之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医学生表现出社会责任意识不坚定、未来责任认知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生命责任意识淡漠等不良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蕴含的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牺牲奉献... 当前思政课对医学生的责任伦理教育仍显不足,加之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部分医学生表现出社会责任意识不坚定、未来责任认知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生命责任意识淡漠等不良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蕴含的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牺牲奉献、革故鼎新的思想内核与医学生的责任伦理培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立足点培育医学生责任伦理,应及时回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新理论为基础设置课程专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责任伦理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医史、校史资源,承继责任伦理精神;探索实践教学新方式,巩固责任伦理培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责任伦理 医学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超高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158,共7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复、浮躁与过于追求时效性以及功利化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从三点着手:一要为文学史书写留有"余地",二要深化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三要重建文学史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命名 文学史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方性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以天津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曼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天津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合理有效地将其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去,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融入教学主要有案例式教学、录像式教学、体验式教学3种途径,在... 天津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合理有效地将其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去,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融入教学主要有案例式教学、录像式教学、体验式教学3种途径,在运用中应遵循有的放矢、选取适度、学生主体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文化资源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