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国话语建构 |
唐剑明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理论建构与专题研究互推共振:2017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李文
徐轶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3
|
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介绍与解析 |
李帆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4
|
历史决定论:历史的考察和现状的分析 |
杨耕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5
|
学科史、学术史的研究态势、基本问题和提升策略——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学术史为中心 |
王卫平
曹庆慧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少数民族文学怎样“入史” |
陈国恩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9
|
|
7
|
中国近代美术史中的传统语境与国粹意识 |
孔令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8
|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史中的课程问题 |
张传敏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9
|
回顾与省思:2017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赵晓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0
|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谢贵平
|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10 |
7
|
|
11
|
关注当代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专题回顾——以五种重要刊物为主 |
江晓原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3
|
|
12
|
古今之争中的史学家自我救赎——从黄仁宇命运谈起 |
孙仲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一部纵贯中国乐坛60年的思潮碰撞活剧——对“吕贺之争”的历史回顾 |
居其宏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史料与视角:2015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罗艳春
常建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5
|
以人为本:2017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扫描 |
罗艳春
常建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当代性”与鲁迅研究20年 |
姜振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7
|
可能与限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与编纂中的“还原”热 |
陈政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8
|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医学生责任伦理培育的契合 |
兰雪花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8 |
7
|
|
19
|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 |
杨超高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0
|
浅谈地方性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以天津为例 |
谢曼
|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