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研究---基于系统思维视角
1
作者 崔旺来 袁诗淇 +3 位作者 钟海玥 王文涛 陈诗波 杨洋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8,共9页
技术封锁引发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困境是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的根本原因,系统思维是体系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中存在系统意识不强、建设理路不清、系统推进不足、联动协同不够等问题。... 技术封锁引发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困境是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的根本原因,系统思维是体系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中存在系统意识不强、建设理路不清、系统推进不足、联动协同不够等问题。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必须跳出孤岛思维,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统筹近期、中期和远期,从“时空”“发展”维度前瞻性考量体系化建设架构;要强化系统集成和整体智治,彰显体系化的整体性、明晰体系化的目标性、把握体系化的趋向性;从体系化“领域布局、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视角发挥举国体制整合功能;将“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政策制度”作为系统性发力切入口,铸造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化 海洋战略科技 海洋科技力量 系统思维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技术体系与林业科技创新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国红 汪海珍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50-453,共4页
基于“6S”技术体系之上的林业活动是一种能把完善的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动态管理系统的战略思想。本文认为 ,“6S”技术一体化既是新的林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也能促使林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和... 基于“6S”技术体系之上的林业活动是一种能把完善的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动态管理系统的战略思想。本文认为 ,“6S”技术一体化既是新的林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也能促使林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推动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 ,从而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讨论了“6S”技术一体化在我国开展试验研究与应用的几个问题。图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体系 科技创新 森林资源 林业动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以印度STI和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盛明科 罗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27-134,共8页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二者异同点,发现其均是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产物,且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但在发展程度上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总体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理念也值得中国借鉴。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政策 sTI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一流工程学科建设高校科技智库的难点、路径和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薇 张海霞 +1 位作者 柳存根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92,共14页
科技智库是支撑国家科技决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科技智库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加强,其中依托高校成立的科技智库占据重要地位。全球高校科技智库越来越聚焦专业技术领域政策研究,理工类学科在科技智库建设和发展中发... 科技智库是支撑国家科技决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科技智库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加强,其中依托高校成立的科技智库占据重要地位。全球高校科技智库越来越聚焦专业技术领域政策研究,理工类学科在科技智库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愈加凸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依托高校建设科技智库既是国家加强高端智库建设的需要,也应成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自觉追求。本研究基于国外高校科技智库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目前依托高校一流工程学科建设科技智库的难点,深入阐述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智库 一流工程学科 有组织科研 战略科学家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时代的中国档案学学科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卞昭玲 李鑫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0,27,共5页
数智技术,直接导致我国千行百业的原始数据形成,其管理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为适应从人人相连走向万物智联的大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相关学科专业进行系统研究。梳理数字技术对我国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原始记录形成和管理... 数智技术,直接导致我国千行百业的原始数据形成,其管理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为适应从人人相连走向万物智联的大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相关学科专业进行系统研究。梳理数字技术对我国组织的业务活动及其原始记录形成和管理的作用影响之后,提出传统的“中国档案学”学科将演进为“档案大数据工程”学科。并且指出,档案大数据工程学科高等教育包括“管理文秘”“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尝试提出以上几个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学科建设 档案学 档案大数据 管理文秘 数据资源管理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昌玉 吕大炜 +1 位作者 初航 任建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9-357,共9页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演进。研究发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地质现象表征到地质规律总结,再到机制探索等阶段,呈现出国家战略的主导性、灾难性事件的驱动性、研究趋精细化和复杂化、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受资助单位的集中性等特点。未来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推动工程地质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丰富并深化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使得工程地质学向着更科学、更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的方向发展,并催生新的科学生长点;抓住数据革命契机,开辟工程地质学研究新途径;始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推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科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学科交叉融通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控制科学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及启示
7
作者 陶宇斐 关增建 李少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控制科学的技术、理论和思想在近现代多个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近代控制科学源于手工业的离心调速器,其后衍生出PID控制方法、分布控制系统、模拟控制方法、频率域分析方法等功能各异的控制技术与装置,其应用范围涉及交通、军事、... 控制科学的技术、理论和思想在近现代多个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近代控制科学源于手工业的离心调速器,其后衍生出PID控制方法、分布控制系统、模拟控制方法、频率域分析方法等功能各异的控制技术与装置,其应用范围涉及交通、军事、通讯诸多领域;控制论提出后,控制科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完整、前景广阔的科学体系。总体而言,从17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近代控制科学发展迅速,世人对控制科学的认知从意会知识发展为言传知识,控制科学的技术形式从控制元件发展为控制系统,研究者的探究方法从技术探索走向理论研究。近代控制科学的早期发展历程对于我国持续深入推进控制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作和控制科学人才培养工作极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 控制技术 反馈 早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科技创新战略及其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路蒙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2021年,欧盟开始实施第九期框架计划,即“地平线欧洲”计划。本文介绍了“地平线欧洲”计划反映出的欧盟科技创新未来关键战略方向和对外科技合作原则,从高科技产品贸易、合作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合作等多个维度分析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 2021年,欧盟开始实施第九期框架计划,即“地平线欧洲”计划。本文介绍了“地平线欧洲”计划反映出的欧盟科技创新未来关键战略方向和对外科技合作原则,从高科技产品贸易、合作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合作等多个维度分析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作现状与重点合作领域,探讨欧盟科技创新战略变化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可能影响,并对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推进未来中欧科技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地平线欧洲 科技创新战略 中欧科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构建科技人文共同体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宁 赵思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1,共11页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与“魂”,其规范性、引领性和媒介性功能指引着数智技术进一步融入人类生活。而人文社科也需要借助科技力量,重新认识新时期知识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实践,以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姿态积极调适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外在架构。推动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持续动荡和人类社会转型变革背景下时代之问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中国新文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探索。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引领与青年学者的智慧支持为推进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 数字化与智能化 新文科 自主知识体系 一流期刊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静康 龚俊波 鲍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44-1949,共6页
化学科学与工程作为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在 2 0世纪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化学与化工应走上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从 8个研究领域对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发展... 化学科学与工程作为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在 2 0世纪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化学与化工应走上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从 8个研究领域对中国绿色化学与化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化学与化工 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开发实践与建议 被引量:36
11
作者 穆福元 王红岩 +1 位作者 吴京桐 孙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0,共6页
将美国、澳大利亚等煤层气生产大国的开发经验简单套用于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随着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煤层气主力产区为代表的中高煤阶煤层相继投入煤层气规模开发,总结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实践对于规避开... 将美国、澳大利亚等煤层气生产大国的开发经验简单套用于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随着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煤层气主力产区为代表的中高煤阶煤层相继投入煤层气规模开发,总结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实践对于规避开发风险和提高开发再实践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研究我国煤层气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开发实践所取得的进展和效果,进而对煤层气开发前期评价、地质与气藏工程研究、工程技术的选择等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煤层气具有资源量大、类型多、储层条件较差、单井产量较低、产量爬坡期较长的特征;(2)重视开发前期评价、开发方案与调整方案的编制、开发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以及工程施工的过程管理是煤层气成功开发的保障;(3)开发前期评价工作内容与节奏的合理设置是煤层气成功开发的基础,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有所区别;(4)储层评价、动态跟踪评价、井网与井型的优选、多层合采的选择是编制煤层气合理开发方案的核心;(5)储层保护与改造、排采管控技术和低成本战略是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点。结论认为,做好开发前期评价、地质与气藏工程研究、工程技术创新等3个方面的工作是成功开发煤层气的前提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开发实践 开发效果 开发前期评价 地质研究 气藏工程 工程技术 开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民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科技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 被引量:35
12
作者 奉公 周莹莹 +1 位作者 何洁 董炳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作者采用面向农户户主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最基层的农民的视角反映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认为中国农户的经营规模小、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研究滞后、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备、是制约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  作者采用面向农户户主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最基层的农民的视角反映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认为中国农户的经营规模小、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研究滞后、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备、是制约农业科学技术在中国农村传播与广泛应用的根本障碍;文章提出了适当扩大经营规模、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健全和规范农业推广体制以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科技提供 农业科技需求 农业科技传播 中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前沿与挑战 被引量:237
13
作者 翟婉明 赵春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9-226,共18页
围绕现代轨道交通的四大重点领域: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与水平.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应用需求,分析了轨道交通工... 围绕现代轨道交通的四大重点领域: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与水平.结合轨道交通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与应用需求,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涉及系统安全性、运营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瓶颈,指出了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交通领域当前值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为今后深入开展轨道交通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轨道交通科技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轨道交通 发展动态 科技前沿 技术挑战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1 位作者 董世泰 方新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有215支以地震作业为主的物探数据采集队伍,并有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探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的机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拥有复杂山地、沙漠、黄土塬、过渡带、大型城区、富油气区带、油藏地球物理及综合物化探等8项特色技术及高密度、多波、全数字、四维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校正等5项前沿技术,自行研制成功KLSeis、GeoMountain、GeoEast等软件、大型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大吨位可控震源及地震钻机等硬件装备;仅近5年就申请专利261件,取得授权专利170件;拥有的强大物探技术实力已使其在国际油气勘探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未来物探技术发展的趋势,确立了今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创新 物探技术与装备 科技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污染与修复科技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18
15
作者 骆永明 滕应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7-1142,共6页
土壤污染与修复是土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对推进中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保障国家土壤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简要分析了中国土壤污染状况,介绍了国内外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 土壤污染与修复是土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对推进中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保障国家土壤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简要分析了中国土壤污染状况,介绍了国内外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科技研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土壤污染与修复科技研究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方向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 科技进展 发展方向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0
16
作者 范维澄 刘乃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简要回顾火灾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综述近10年来中国火灾科学领域在火灾动力学机理与规律、火灾防治技术原理和火灾安全工程方法学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研究进展,展望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火灾科学的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火灾科学 中国 火灾动力学 火灾防治技术 火灾安全工程方法学 发展趋势 重点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扶贫战略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壁成 安韶山 +1 位作者 黄占斌 陈莉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0,115,共5页
干旱、低产、人口膨胀 ,是造成宁南山区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 ,以发展集水型庭园经济为突破口 ,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致富技能为本 ,依靠科技... 干旱、低产、人口膨胀 ,是造成宁南山区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 ,以发展集水型庭园经济为突破口 ,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致富技能为本 ,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民族经济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应是宁南山区的战略目标。分别论述了 3个类型区建设与发展的技术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扶贫 西部大开发 宁夏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中缅农业国际合作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温国泉 韦幂 +3 位作者 兰宗宝 温玉环 邓慧灵 覃泽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分析缅甸农业科技发展及中缅农业科技合作现状并提出建议,为探寻两国农业科技合作开展途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缅甸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明确优势及薄弱环节;分析中缅农业科技合作现... 【目的】分析缅甸农业科技发展及中缅农业科技合作现状并提出建议,为探寻两国农业科技合作开展途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比较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缅甸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明确优势及薄弱环节;分析中缅农业科技合作现状;根据缅甸农业发展特点及中缅科技合作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结果】缅甸农业资源禀赋优越,但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具有多方面的技术需求,包括作物生产技术、畜禽和水产养殖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研发技术等。目前中缅两国农业科技合作基础良好,并逐步建立副部级、国家级农业合作机制,但仍存在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少、合作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及人力资源瓶颈难以突破的问题。【建议】针对缅甸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在农产品加工、动植物引种改良及病害防治、肥料应用、耕地开发等领域深化援助合作路径;充分运用我国海外园区建设经验,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合作;进一步调动地缘优势省区农业高校资源优势,支持缅甸农业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发展现状 缅甸 中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国勤 刘宜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论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目标和对策。对指导当前我国进行的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创新 农业科技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与科技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孙颖 陈思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47,共16页
利用2010-2019年我国201家科技服务企业的面板数据,在测度企业数据资产及发展质量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同时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应用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这一战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 利用2010-2019年我国201家科技服务企业的面板数据,在测度企业数据资产及发展质量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同时以“宽带中国”战略的应用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这一战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呈现逐渐增强且趋于平稳的趋势;数据资产显著促进了科技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变换分析方法及调整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据资产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产权性质异质性,东部城市民营企业的数据资产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科技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数据资产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高质量发展 “宽带中国” 科技服务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