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首都圈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峻 刘启元 +3 位作者 陈九辉 李顺成 郭飚 李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2-2482,共11页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 利用2002-2003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台阵实验室以唐山大震区为中心布设的40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和首都圈数字台网的33个宽频带台站的远震数据,采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其中72个宽频带台站下方6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根据得到的各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并综合刘启元等(1997)用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的延怀盆地15个宽频带流动台站下方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模型,给出了39°N-41°N ,114°E-7.19. 5°E区域内沿不同走向、不同深度S波速度分布.由于综合了利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台站以及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本文给出了较前人同类研究空间分辨率更好的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速度结构,特别是怀来以东的速度结构十分复杂.在10-20 km深度范围内,研究区地壳具有高速和低速异常块体的交错结构.研究区中上地壳速度结构主要被与张渤地震带大体重合的NW向高速条带和穿越唐山大震区的NE向高速条带所控制,而其中下地壳的速度结构主要为延怀一三河一唐山地区上地幔隆起所控制.(2)研究区内存在若干壳内S波低速体,它们主要分布在唐山,三河及延怀盆地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壳内低速体伴随着壳幔界面的隆起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3)地表断层分布与地壳速度结构分区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断层对不同块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宝坻断裂,香河断裂和唐山断裂均为超壳断裂.(4)首都圈内大地震的分布与壳内低速体及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有密切关系.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成因,仅考虑板块作用引起的水平应力场是不够的,有必要充分重视由于上地幔变形引起的地壳垂直变形和上地幔物质侵人造成的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接收函数反演 流动地震台阵 地壳上地慢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及其邻区的电性莫霍面探测
2
作者 朱可馨 唐新功 余俊虎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40,共15页
为了解首都圈地区电性莫霍面(eMoho)的分布情况,使用该地区电磁台网部分台站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数据,反演得到了首都圈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该结果与前人使用地震、电磁、重力等资料得到的研究区地下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表明首都圈... 为了解首都圈地区电性莫霍面(eMoho)的分布情况,使用该地区电磁台网部分台站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数据,反演得到了首都圈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该结果与前人使用地震、电磁、重力等资料得到的研究区地下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表明首都圈地区的地震学莫霍面附近也存在着电阻率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反演所得的电阻率曲线求取一阶导数,以此来刻画测点下方电性莫霍面的深度位置,继而建立三类地层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实测资料反演结果求取一阶导数,结果凸显了电性莫霍面的分布,所得电性莫霍面与地震、重力等资料得到的莫霍面在深度分布上整体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的研究,推测在华北部分地区出现的高导薄层可能归结于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后重新结晶分异所导致的硫化物富集。大连台、无棣台下方壳幔电阻率变化有别于理论模型,这可能是由邻海地区的特殊岩石圈结构所致,同时推测无棣台下方存在的低阻区域可能为软流圈物质上涌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华北地区 莫霍面 电性莫霍面 大地电磁测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 被引量:35
3
作者 谭成文 杨开忠 谭遂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辨析都市圈及其相关概念是设立模型划分都市圈的基础。本文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圈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 ,论述可达性和辐射、接受能力对首都圈划分的决定作用。基于重力模型和场强模型 ,提出了首都圈的划分方法和指标。并对中国首都圈进... 辨析都市圈及其相关概念是设立模型划分都市圈的基础。本文进一步明确了首都圈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 ,论述可达性和辐射、接受能力对首都圈划分的决定作用。基于重力模型和场强模型 ,提出了首都圈的划分方法和指标。并对中国首都圈进行科学划分 ,指出首都圈的功能定位为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部经济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和外向型简经济中心 ;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文化中心 ;中国知识产业核心区和知识经济的发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京 首都圈 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入境旅游规模—经济—质量空间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华菊 马耀峰 +2 位作者 黄毅 方成江 吴成永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从规模—经济—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流质指数等对1996-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9省市区的入境旅游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规模和旅游经济空间分布趋向分散,9省市旅游发展的相对差异不... 从规模—经济—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变异系数、赫芬达尔系数、首位度、流质指数等对1996-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9省市区的入境旅游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首都经济圈旅游规模和旅游经济空间分布趋向分散,9省市旅游发展的相对差异不断缩小,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2)环首都经济圈的空间结构由"单极辐射"到"三强并立"演变,北京是区域内入境旅游规模-经济-质量全面发展的最大增长极,山东、辽宁成为次增长极;3)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航线数、第三产业水平与旅游规模、经济显著相关,影响旅游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经济外向度、交通网络密集度、高星级酒店比、等级公路、政府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而旅游产品结构对旅游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今后优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结构、加强与旅游发达省市区的联系是提高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规模—经济—质量 环首都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云 赵一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依据。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对生态安全的担忧不应成为生态产业化的障碍。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已探索出多种路径,包括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碳汇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得到初步验证。目前生态产业化在实践中存在进展缓慢和盲目发展两方面问题,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化 环首都经济圈 绿色经济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夫运 张先康 +5 位作者 陈颙 李丽 陈棋福 赵金仁 张建狮 刘宝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31-41,共11页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 (3 8.5°N~ 41 .0°N ,1 1 4.0°E~ 1 2 0 .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 ,在该地区实施了 6次人工爆破 ,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 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 ...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 (3 8.5°N~ 41 .0°N ,1 1 4.0°E~ 1 2 0 .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 ,在该地区实施了 6次人工爆破 ,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 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 ,研究张渤带中东段的二维速度结构 .华北平原和燕山褶断带的深部分界位置大体在宝坻断裂一带 ,深部结构构造表现为宽约数十千米的一个异常带 .分界处的壳幔结构为 :结晶基底明显凹陷 ;壳幔边界之上为强正速度梯度层 ,厚约 3~ 4km ,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到下地壳底部的结果 ;壳内界面和莫霍边界上隆 ,并可能存在错断 .华北盆地地壳薄 ,壳内存在低速体和局部结构异常 ;燕山褶断带地壳厚 ,壳内分层明显 ,速度分布均匀 .两构造单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P波速度结构 人工爆破 首都圈地区 张渤构造带 壳幔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空间优化格局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文英 刘念北 张丽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论为:京津冀首都圈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有较大潜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社会承载力较高,开发建设...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及其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论为:京津冀首都圈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有较大潜力;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社会承载力较高,开发建设承载力最低;经济社会承载力与开发建设、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一致;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承载力有一定开发潜力。为了提升首都圈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应针对不同区域特征进行空间优化。空间优化格局为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首都圈发展应针对空间格局特征,分区配套土地利用政策,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利用的区域协调与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利用格局 京津冀 中国首都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沈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0-176,共7页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中国向美出口及从美进口的全部商品的EF值,进而分析双边货物贸易EF值的贸易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实际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但中国的实际用地丰裕度降低,为实现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中国付出如下代价: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恶化、出口EF结构碳化、从碳汇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碳汇用地净出口国。②美国的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出口EF结构绿化,美国用实际用地换取中国的碳汇用地。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并未考虑自然资本的代价。制成品、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为贸易伙伴国提供碳汇用地的负担加重。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在制成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与生态资源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尽量减少产品出口所付出的生态资源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双边贸易 自然资本 生态足迹 PL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布设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陆明勇 牛安福 +6 位作者 黄宝森 刘天海 马牧军 寇建新 于海生 李宁 张金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4,15,共5页
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兼顾监测场地的可控性和均匀性、监测服务目的以及活动断裂的地震易发性等,探讨了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优化布设。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 映震效能 断层活动 优化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共18页
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化与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以探析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通过加快资本积累速度实现... 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化与要素替代和技术进步联系起来,以探析要素替代增长效应的内在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29个行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替代弹性的提高通过加快资本积累速度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转变;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型技术进步是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变的两条有效途径;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型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边际效应存在相互替代。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稳健性问题后依然可靠。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业应重点关注要素替代的资本积累效应以及提高技术进步向生产率转化程度,通过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以及选择适宜技术进步路径更快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要素替代 技术进步 中国制造业 比较优势动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庆 安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过渡模式和未来模式的构想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监管人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五省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俊成 郑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8期43-47,共5页
文章通过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潜力、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外向性等方面的考核,参考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部五省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归一化法对各城市1996年和2003年的科技竞争... 文章通过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潜力、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外向性等方面的考核,参考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部五省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归一化法对各城市1996年和2003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为各城市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科技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 归一化法 省会城市 中部五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技术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慧超 沈红丽 齐晓丽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目标是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有效承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首都经济圈"各个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技...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目标是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有效承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首都经济圈"各个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产业条件。提升"环首都经济圈"技术吸收能力的优化方案应以完善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提供的支撑条件,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增加知识存量,实现基于产业承接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经济圈 技术吸收能力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战略下我国海外能源投资的法律问题研究——以我国投资澳洲能源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丽艳 雷晓航 《政法论丛》 2009年第4期67-73,共7页
解决好海外能源投资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是我国海外能源投资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海外能源投资出现的法律问题实质上涉及到资本输出国的相关完善的立法以及对于东道国相关外资法律规定的应对。据此对于如何完善我国资本输出的相关立法以及... 解决好海外能源投资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是我国海外能源投资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海外能源投资出现的法律问题实质上涉及到资本输出国的相关完善的立法以及对于东道国相关外资法律规定的应对。据此对于如何完善我国资本输出的相关立法以及应对发达的东道国的外资法进行抛砖引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外能源投资 资本输出国法律 投资澳大利亚能源 FTA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梯度空间互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化学 王德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67-73,共7页
本文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地价梯度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证研究案例,利用2009-2013年土地出让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梯度空间分布互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到北京市中心的住宅用地价... 本文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地价梯度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证研究案例,利用2009-2013年土地出让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梯度空间分布互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到北京市中心的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均为负,呈现出住宅用地价格随着到北京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特征,但各区域地价梯度存在着明显的互异性;到北京市中心的距离和通行能力是影响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两者对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存在显著的减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经济圈 特征价格模型 地价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资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3-38,共6页
综观整个国际投资大背景 ,以及我国利用外资局势 ,中国的外资法律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重新审视我国的外资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国际投资方式的新特点。
关键词 外资法 中国 外资法律制度 投资法 外商待遇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济圈跨地区上市问题研究
17
作者 杨彬 吕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29-34,共6页
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中华经济圈内跨地区上市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等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 ,加强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上市制度区域性协调、强... 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中华经济圈内跨地区上市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等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 ,加强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上市制度区域性协调、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高科技通讯是中华经济圈跨地区上市的最佳途径。中华经济圈实现跨地区上市对于加强两岸三地的经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经济圈 跨地区上市 “大中华股市” 证券市场 国际化 上市制度 证券从业人员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本海外足坛并购的环境、风险与对策
18
作者 郑玲玲 崔国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3-587,共5页
中国资本并购世界足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新媒体兴起、知名足球俱乐部估值偏低、欧洲人传统的足球观念逐渐改变以及收购管制门槛较低等。中国资本并购海外俱乐部的内在动机主要是国内足坛结构性失衡与估值泡沫、海外俱乐部品牌效应以及青... 中国资本并购世界足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新媒体兴起、知名足球俱乐部估值偏低、欧洲人传统的足球观念逐渐改变以及收购管制门槛较低等。中国资本并购海外俱乐部的内在动机主要是国内足坛结构性失衡与估值泡沫、海外俱乐部品牌效应以及青训与管理模式变化等。其风险主要在于:并购标的额大,增加并购主体经营风险;盈利、套现能力较弱;专业人才匮乏;预期行业容量小,产能过剩危险较大等。应对措施包括做好整体规划与风险控制、增加人才储备、拓展国内行业容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 海外交购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版业资本合作的现实效果研究
19
作者 刘友芝 朱江波 《出版科学》 CSSCI 2009年第4期58-60,53,共4页
从现实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出版业资本合作产生的主要效果,即在宏观层面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在微观具体运作层面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与矛盾。
关键词 出版业 资本合作 宏观作用 微观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地区中强地震前固体潮调制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依 郭蕾 王亚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基于中国全国小震目录,采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对首都圈地区1987年以来的中强地震前固体潮调制比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9次M_(S)≥5.0地震,有7次在震前1 a、震中100 km范围内出现调制比高值异常,地震对应率为78%... 基于中国全国小震目录,采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对首都圈地区1987年以来的中强地震前固体潮调制比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9次M_(S)≥5.0地震,有7次在震前1 a、震中100 km范围内出现调制比高值异常,地震对应率为78%;高值异常持续时间通常为3~5个月,并多在震前数月内消失。固体潮调制比分析在首都圈地区表现出较好的映震能力,能为该区域中强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地区 固体潮调制比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