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ehmeria nivea var. strigosa (Urticaceae), a new variety from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AO Ying Richard I.MILNE +2 位作者 LI Zhipeng Amos KIPKOECH WU Zengyuan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7-1624,I0001-I0006,共14页
Boehmeria nivea var.strigosa Zeng Y.Wu&Y.Zhao,a new variety of B.nivea(Urticaceae)from Southwest China,is here described based on evidence from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This new variety is mainly charact... Boehmeria nivea var.strigosa Zeng Y.Wu&Y.Zhao,a new variety of B.nivea(Urticaceae)from Southwest China,is here described based on evidence from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This new variety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its green abaxial leaf blade,partly connate stipules,and densely patent strigose hairs on stems and potioles.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rbc L,nrDNA and rbc L+nrDNA datasets,revealed that all individuals of B.nivea var.strigosa formed a monophyletic group.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B.nivea var.strigosa is assessed as“Near Threatened”(NT)according to IUCN evaluation criteria.The discovery of this new variety is not only crucial for the taxonomy of ramie,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am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ehmeria nivea MORPHOLOGY molecular phylogeny new variety Southwest china YUNN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a English的组块性及其认知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元才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1-204,F0003,共5页
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和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或中式英语)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其中China English具有组块性特征。China English组块是人们付出很少努力就可以从大脑调出的整体使用单位。为了避免Chinglish,我们要熟记大量China ... 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和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或中式英语)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其中China English具有组块性特征。China English组块是人们付出很少努力就可以从大脑调出的整体使用单位。为了避免Chinglish,我们要熟记大量China English组块,这样才能减少负迁移,大大加快语言的提取速度,从而有利于语言的流利和得体。产生China English组块的终极原因是人们的认知方式,因而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印证China English组块性假设的合理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该适当运用China English组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nglish CHINGLISH 组块性 认知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Brief View of the English Pidgin in China
3
作者 荣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3期227-232,共6页
We find that the word "English" is a mere generalization of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the language, and we form the idea of "Englishes", or "varieties" or "sub-language" with the ... We find that the word "English" is a mere generalization of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the language, and we form the idea of "Englishes", or "varieties" or "sub-language" with the English language. Among all, racial factor creates Black English and African Pidgin and others. They reconstitute the English grammar on the basis of the pidgin and gradually built up a special variety of their own. It is proved that none of language could conquer others. The only possibility that some one dominates others. English is the one. Chinese is different from English in branches and even families. As one variety, China English is not considered much like Black English, South-Asia English, etc.This thesis tries to study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one of English variety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by the theory of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error analysis and transferring of language. China English is systematic and un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nglish variety FOSS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cy of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control of different Bt cotton varieties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Lü Limin LUO Junyu +7 位作者 ZHANG Shuai YU Qianlin MA Ligang LIU Xiaofeng WANG Chunyi MA Xiaoyan MA Yan CUI Jinjie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18年第1期27-34,共8页
Background: Th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is one of cotton's most destructive insect pests in terms of yield and quality. Since 1997, China has grow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 Background: Th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is one of cotton's most destructive insect pests in terms of yield and quality. Since 1997, China has grow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cotton.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in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Bt cotton varieties to cotton bollworm in North China. Methods: Populations of cotton bollworm were monitored from 2008 to 2015 in environments where Bt cotton was planted adjacent to other non Bt crops. The study included 197 Bt cotton varieties planted in 42 counties/locations in three provinces (Hebei, Shandong and Henan) of North China, which were evaluat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s, bioassays,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 Results: The average number of cotton bollworms never exceeded the action threshold (10 larvae per 100 cotton plants), however, their number reached 19.55 per 100 cotton plants in 2011. The ratios of damaged plants to total Bt cotton stem tips, buds, and bolls was low except in 2010, when the ratios reached 1.82%, 2.09%, and 10.63%,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bioassay showed that the corrected mortality were higher at the second generation cotton bollworm stage than the third and fourth germination stages. Totally, Bt protein content declined sharply at the seedling stage from 2008 to 2015. Conclusion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almost all Bt cotton varieties were capable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opulations of cotton bollworm in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and cotton North china Bt cotton varieties Cotton bollworm Efficiency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Implementing 1991 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in China
5
作者 YANG Xuh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6年第1期90-96,共7页
The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is abbreviated as UPOV. Th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has 1961/1972 Act ,1978 Act and 1991 Act. China is member of UPOV and its re... The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is abbreviated as UPOV. Th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has 1961/1972 Act ,1978 Act and 1991 Act. China is member of UPOV and its regulations of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conform to 1978 Act. At present, there is big debate whether China accedes to 1991 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advantages and possibilities that China accedes to 1991 Act, and concluded that it is highly desirable that China should consider acceding to 1991 Act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development of system on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 convention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中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书哲 徐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研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采用主题阅读策略、体裁教学策...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研究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内涵主要包括文化知识和态度、理解和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围绕这四个方面,采用主题阅读策略、体裁教学策略、跨学科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和态度,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的家国立场;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辨性;提升学生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利用多体裁、多模态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帮助学生恰当灵活使用跨文化策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讲好中国故事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角下《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英文摘要优化路径
7
作者 徐小佳 Mandy Carolissen +3 位作者 徐永新 江周彬子 熊辑 杨春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6-198,共3页
在学术成果国际传播语境下,英文摘要作为科技论文的学术名片,其质量直接影响国际主流学术索引数据库的收录效率和学术成果的国际能见度。研究基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4-2025年393篇拟录用论文英文摘要的语料分析,总结了期刊作者在... 在学术成果国际传播语境下,英文摘要作为科技论文的学术名片,其质量直接影响国际主流学术索引数据库的收录效率和学术成果的国际能见度。研究基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4-2025年393篇拟录用论文英文摘要的语料分析,总结了期刊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的5大问题:①中英文摘要内容不一致;②专业术语不准确;③句法错误;④多种词类用法错误及搭配失当;(5)拼写错误及标点不规范等,其根源在于作者对英文摘要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英语学术写作训练不足、过度依赖智能翻译且忽略译后审校环节、学科素养与语言能力的结构性失衡且选择错误参照。为突破语言壁垒,提升行业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提出四点优化建议:①构建英文摘要动态标准化体系;②提升投稿者对英文摘要的重视程度;③建立跨期刊协同互助机制;④定期聘请精通英语的专家给予指导。研究为我国水利水电学术成果突破语言壁垒、增强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 国际传播 英文摘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上海报刊与慈善义演的兴起和发展
8
作者 张秀丽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晚清慈善义演最早在上海兴起与发展,与上海报刊业的发展格局紧密相关。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字林西报》等开始零星报道侨居上海西人举办的义演活动。虽然这些义演活动影响有限,但其窗口效应不容忽视。以1877—187... 晚清慈善义演最早在上海兴起与发展,与上海报刊业的发展格局紧密相关。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字林西报》等开始零星报道侨居上海西人举办的义演活动。虽然这些义演活动影响有限,但其窗口效应不容忽视。以1877—1878年“丁戊奇荒”为契机,英文报刊登载西人义演活动的消息开始增多,系统性也有所增强;与此同时,中文报刊也发布论说,呼吁国人效仿西人举行义演活动筹集资金,用于灾荒救济。之后,中文报刊便大量刊登海内外相关义演广告和义演活动资讯,引导国人通过举行义演活动筹款,用于慈善救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报刊的不断创办,大量义演消息不断被报道、传播,加以社会灾荒不断,义演活动可谓此起彼伏,其中报刊的大力宣介与呼吁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上海 中英文报刊 《申报》 《字林西报》 慈善义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壳缝类硅藻中国新记录变种——胡氏原缝藻微型变种
9
作者 黄雨洋 李朗 赖俊翔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本研究报道了我国首次记录的一个无壳缝类硅藻变种——胡氏原缝藻微型变种(Protoraphis hustedtiana var. nana Takano)。该变种采自广西涠洲岛,为生活在马尾藻(Sargassum spp.)上的植表生硅藻(Epiphytic diatom)。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 本研究报道了我国首次记录的一个无壳缝类硅藻变种——胡氏原缝藻微型变种(Protoraphis hustedtiana var. nana Takano)。该变种采自广西涠洲岛,为生活在马尾藻(Sargassum spp.)上的植表生硅藻(Epiphytic diatom)。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胡氏原缝藻微型变种的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介绍了该变种的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壳缝类硅藻 植表生硅藻 新记录 变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事件英语话语”叙事与汉语读者关照翻译策略——以On China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健平 周小琴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10,共7页
中国事件越来越受世界关注。英语话语常以异域的视角叙述中国事件,多采用模糊化表达、解释性表达和类比性描述等关照英语读者的叙事策略。将叙述中国事件的英语话语"回译"成汉语可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西方世界对中国事件的态... 中国事件越来越受世界关注。英语话语常以异域的视角叙述中国事件,多采用模糊化表达、解释性表达和类比性描述等关照英语读者的叙事策略。将叙述中国事件的英语话语"回译"成汉语可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西方世界对中国事件的态度,翻译时可采用总体保留异域叙事视角、模糊话语具体化、浓缩或删减冗余话语、直译类比性描述、近似原文复现等策略,以充分关照汉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文化情感。On China的汉译本《论中国》尽管忠实于原文,语言流畅,但因在"回译"中国事件或元素时未能充分关注汉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而略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事件 英语话语 叙事特点 汉语读者关照的翻译策略 《论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Ⅱ:富营养强风味苹果品种助力健康中国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学森 王楠 +7 位作者 张宗营 刘文军 邹琦 于蕾 姜远茂 胡大刚 李媛媛 毛志泉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1-3,共3页
介绍了苹果的营养保健价值,针对我国目前单一化和同质化的苹果品种结构及其“甜味道”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提出了富营养强风味苹果的育种目标,阐述了富营养强风味苹果相关性状的形成与调控机理以及育种研究进展,为苹果产业品种结构... 介绍了苹果的营养保健价值,针对我国目前单一化和同质化的苹果品种结构及其“甜味道”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提出了富营养强风味苹果的育种目标,阐述了富营养强风味苹果相关性状的形成与调控机理以及育种研究进展,为苹果产业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和产品营养化助力健康中国提供了品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富营养 强风味 品种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术网络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影响机理研究
12
作者 陈奕嘉 谭俊涛 王子暄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2-1013,共12页
区域经济韧性已成为当下经济地理学探究区域发展动态的核心议题,提升经济韧性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1999—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据,从网络稳健性对中国297个城市技术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面板回归探... 区域经济韧性已成为当下经济地理学探究区域发展动态的核心议题,提升经济韧性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1999—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据,从网络稳健性对中国297个城市技术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面板回归探究城市技术网络结构对区域经济韧性机理,以期从技术网络角度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提供新视角。结果表明:①不论是随机移除技术节点状态下还是定向移除技术节点状态下中国城市技术网络结构的稳健性都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08年之后增长显著,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中国技术网络结构稳健性较高城市,深圳、广州、苏州、南京、武汉等几个区域中心城市增长较快,中国城市技术网络稳健性区域差异明显。②完全随机移除和完全定向移除节点的城市技术网络的稳健性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均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结构的相关多元化对经济韧性有促进作用。③不同定向和随机移除占比的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定向移除比例的增加,城市技术网络稳健性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回归系数增大,即影响程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网络稳健性 技术相关多样化 技术非相关多样化 经济韧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英文注释”内容及其特点
13
作者 李文龙 张维 唐泽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93,共3页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香港地区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英文注释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术语,科学家姓名,科学方法、变量及推理,实验仪器及试剂以及跨学科知识。英文注释内容具备关联章节学习要点、出现必要重复、涉及多层级概念等特点,对内...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香港地区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英文注释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术语,科学家姓名,科学方法、变量及推理,实验仪器及试剂以及跨学科知识。英文注释内容具备关联章节学习要点、出现必要重复、涉及多层级概念等特点,对内地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注释 我国香港教材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蕾 康梦超 肖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使用语料驱动的方法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文本中词块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能力影响词块使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词块结构...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使用语料驱动的方法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文本中词块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能力影响词块使用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词块结构方面,低水平学生倾向使用更多比例的动词词块和较少比例的短语词块,相对接近会话语篇特征,而高水平学生则倾向使用更多比例的短语词块和较少比例的动词词块,相对接近学术语篇特征;词块功能方面,立场词块和信息指示词块呈现学生水平越高使用比例越低的趋势,而语篇组织词块则呈现学生水平越高使用比例越高的趋势。研究发现对中国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语言特征的描述提供了实验证据,也为语言自动评价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语言水平 词块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化性质和代谢组学的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与杂交高粱鉴别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红梅 李哲 +4 位作者 王松涛 张庆良 陈安静 李令 涂荣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56-267,共12页
为分析杂交高粱与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成分的差异,建立品种判别方法。本文测定了29个高粱样品的基本理化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 Exactive HF-X... 为分析杂交高粱与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成分的差异,建立品种判别方法。本文测定了29个高粱样品的基本理化组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法(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 Exactive HF-X mass spectrometry,UHPLC-Q Exactive HF-X-MS)分析不同品种类别高粱的代谢物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型、聚类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理化组分和所有代谢物进行特征成分筛选和品种鉴别模型构建。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常规品种的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比杂交品种高,直链淀粉含量和千粒重偏低,基于理化性质可实现部分样品的鉴别。以全部1048个代谢物为变量构建OPLS-DA模型,筛选出46种主要差异代谢物,重新构建了高粱品种OPLS-DA判别模型,判别准确率达到100%。西南地区常规品种中多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另外,基于ROC分析和质控样本(quality control sample,QC)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进一步筛选出20个诊断准确性较高且重现性较好的差异代谢物。其中丁香亭-3-葡萄糖苷和6″-O-乙酰大豆苷在常规高粱品种中具有更高的表达丰度,D-葡萄糖酸、腐胺、N-乙酰腐胺和L-谷氨酰胺在杂交高粱中含量更高。本研究揭示了西南地区常规酿酒高粱与杂交高粱的差异性,建立的基于UHPLC-Q Exactive HF-X-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能科学准确地用于高粱品种鉴别,为高粱品种鉴别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酿酒高粱 常规品种 非靶向代谢组学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华北四省夏玉米产区玉米商业品种鉴定数据集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宪峰 庞成民 刘婷婷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259-267,共9页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成,精准鉴定并掌握我国玉米主产区商业品种生长特性,对充分挖掘和保护优异种质资源,有效筛选最优且最适宜种植的品种,实现玉米高产栽培目标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数据集提供了在我...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成,精准鉴定并掌握我国玉米主产区商业品种生长特性,对充分挖掘和保护优异种质资源,有效筛选最优且最适宜种植的品种,实现玉米高产栽培目标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数据集提供了在我国华北地区四省夏玉米区开展的188个玉米商业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性、产量等27种重要特性数据,时间分辨率为日尺度,数据范围为2021、2022年。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严格遵循测量仪器数据质量控制和规范。数据以产区为尺度公开,以期为各玉米产区充分挖掘并使用优异玉米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四省 夏季玉米 商业品种 生长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故事对英语学习者思辨倾向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李涛 张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数字故事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叙事融合,为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思路。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某高校英语专业61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开展英语数字故事项目实践。运用思辨倾向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前后测对比分析,探... 数字故事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叙事融合,为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思路。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某高校英语专业61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开展英语数字故事项目实践。运用思辨倾向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前后测对比分析,探讨数字故事实践对提升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开展英语数字故事项目实践,实验组学生的思辨倾向水平总体较为积极且呈上升趋势。实验组学生的思辨倾向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求真性、思维开放度、系统化能力、探究性、认知成熟度等方面。两组学生在分析能力、思辨自信心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数字故事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叙事,将思辨与英语课程学习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辨发展。研究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外语思辨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者 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数字故事 思辨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双奥新闻议程设置的嬗变——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汝莹 刘贺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84,415,共12页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是中国对外讲好体育故事的窗口,可以影响海外受众对我国体育发展状况的认知。采用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法,分析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的主要议题及其历时性变化,旨在探究双奥新闻议程设置...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是中国对外讲好体育故事的窗口,可以影响海外受众对我国体育发展状况的认知。采用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法,分析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的主要议题及其历时性变化,旨在探究双奥新闻议程设置的嬗变。研究结果表明,夏奥会新闻聚焦于赛事的经济效益及竞技成绩,冬奥会新闻的主要议题则涉及外交、文化、科技、卫生等众多领域,议程设置及报道方式也更加多样。我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双奥新闻的议程设置实现了从求同到自塑个性形象、从本土视角到全球视角、从凸显中国优势单项到注重中国多领域创新、从成果导向到过程导向的嬗变,反映了过去十余年我国主流英文媒体对双奥新闻的报道模式的变化和中国民众体育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 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 双奥新闻报道 议程设置 历时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外销茶的品种与国际市场
19
作者 陶德臣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81-99,119,共20页
近代中国外销茶主要分为红茶、绿茶、砖茶。各种茶的输出数量呈现动态性,并有不同的国际市场。红茶是最主要的外销茶。鸦片战争后,红茶产销迅速发展,19世纪60年代至1895年,年输出数量均超过100万担,占茶叶出口总量60%以上。嗣后,出口数... 近代中国外销茶主要分为红茶、绿茶、砖茶。各种茶的输出数量呈现动态性,并有不同的国际市场。红茶是最主要的外销茶。鸦片战争后,红茶产销迅速发展,19世纪60年代至1895年,年输出数量均超过100万担,占茶叶出口总量60%以上。嗣后,出口数量基本呈下跌趋势。绿茶贸易虽有起伏,但变化不大,一般年出口数量为20-30万担,19世纪70年代前后及20世纪20-30年代是绿茶出口兴盛、繁荣时期,出口数量、在茶叶出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新高。1917年前,砖茶出口数量持续增加,最多时年出口量超过60万担,在茶叶出口总量中的占比最高时达42%。红茶出口主市场为英国、美国、俄国,销量大体占红茶总销量的75%。绿茶出口主市场为美国、英国。19世纪末至1917年,俄国绿茶市场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是绿茶销往非洲的繁荣时期。砖茶主要销往俄国,销俄数量大体占砖茶外销总量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外销茶 品种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演变 被引量:27
20
作者 万超文 邵桂花 +2 位作者 吴存祥 曹永生 韩天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5,共7页
自1923年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黄宝珠和金大332至2000年,中国共育成大豆品种840余个。本文将中国大豆育种的历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23-1950,共28年)育成大豆品种20个,平均蛋白质含量41.0%,脂肪含量20.6%;第二阶段(1951-1980,共30... 自1923年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黄宝珠和金大332至2000年,中国共育成大豆品种840余个。本文将中国大豆育种的历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23-1950,共28年)育成大豆品种20个,平均蛋白质含量41.0%,脂肪含量20.6%;第二阶段(1951-1980,共30年)育成品种245个,蛋白质平均含量40.76%,脂肪含量20.15%;第三阶段(1981-2000,共20年)育成品种576个(统计到品质性状数据的有563个),平均蛋白质含量42.04%,脂肪含量19.77%。本文对第三阶段育成品种的品质分4个时期("六五"一"九五")进行重点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以"八五"期间育成的品种为最高,110个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为42.8%,其中国审品种10个,平均含量44.36%。脂肪含量以"六五"期间选育的品种为最高,96个品种脂肪的平均含量为20.10%,其中17个国审品种的平均含量为20.73%。"六五"一"九五"期间,在3大产区中,蛋白质含量以南方大豆品种为最高,44个品种平均含量达43.81%,比北方春大豆高2.81个百分点。脂肪含量以北方春大豆品种为高,220个品种平均含量为20.0%。113个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3.04%,高于北方春大豆,略低于南方大豆;脂肪含量低于北方春大豆,略高于南方大豆。经过20年的努力,3大产区产量逐步提高,其中,北方春大豆提高了12.1%,黄淮海夏大豆提高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品种 品质性状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