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鄂高阳 韩芳 +1 位作者 秦秉希 刘之广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0,共8页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研究和调查的不断深入,针对性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问题,但也暴露出监测技术不足、监测方法亟待改进等很多新问题。本文综述了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现状,重点对遥感监测手段、遥感技术在土壤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土壤综合监测 农业生产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预报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勇 王明国 +5 位作者 张战胜 耿荣 王晓媛 王旭敏 李成虎 赵东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0期54-63,101,共11页
农田土壤墒情是农情监测的重要指标,对作物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掌握土壤墒情空间分布情况,在实现因地制宜、适时适量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分... 农田土壤墒情是农情监测的重要指标,对作物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掌握土壤墒情空间分布情况,在实现因地制宜、适时适量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分影响因素,归纳了传统墒情监测、遥感反演、土壤墒情预测技术应用现状,并就农田精准灌溉管理的探索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作物精准灌溉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旱作节水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监测 遥感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监测与评价
3
作者 杨煜 孟紫琪 徐圣源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779-788,共10页
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保护区生态状况的重要因素。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整体监测,然而,关于农业活动单方面影响的研究仍不足。因此,选取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耕地变化遥感数据集,基于内外对比法... 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保护区生态状况的重要因素。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整体监测,然而,关于农业活动单方面影响的研究仍不足。因此,选取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耕地变化遥感数据集,基于内外对比法、土地转移矩阵和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法,研究该保护区在限制耕地扩张方面的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现状:2020年保护区内的耕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93%,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即缓冲区的边界和实验区的主体区域;(2)时空动态格局:保护区内的耕地面积在1980—2020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的耕地整体呈增加趋势;(3)保护成效:1980—2020年间保护区的内部耕地面积总体增速小于外部,表明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相对较好;(4)耕地影响强度评价:保护区内农业活动的影响强度自1980年至2020年间呈下降趋势,表明保护区在限制耕地扩张方面具有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农业活动 耕地扩张 保护成效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NDVI数据提取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信息及长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青 王利民 滕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利用MODIS-NDVI数据,以新疆棉花为例,探讨基于遥感影像全覆盖的大尺度农作物遥感综合自动识别及长势监测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棉花作物的种植结构、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时序NDVI曲线特征,确定棉花信息提取的NDVI阈值,建... 利用MODIS-NDVI数据,以新疆棉花为例,探讨基于遥感影像全覆盖的大尺度农作物遥感综合自动识别及长势监测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新疆地区棉花作物的种植结构、物候历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时序NDVI曲线特征,确定棉花信息提取的NDVI阈值,建立棉花面积提取模型,并最终获取了2009年中国农情遥感监测中新疆棉花作物长势监测所需的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与多年平均统计数据比较,总体精度达到了78%以上。基于提取的棉花面积信息空间分布数据,利用MODIS-NDVI差值模型,对新疆棉花2009年的长势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近5 a平均状况对比,2009年新疆棉花在其整个生育期内长势基本与常年持平,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面积提取 中国农业遥感监测系统 长势监测 新疆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在精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洪霞 江洪 余树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9-531,540,共4页
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精准农业 监测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遥感监测ET技术实现北京市农业用水的可持续管理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明罡 庞治国 李黔湘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地表蒸腾蒸发值(ET)是北京市农业用水最主要的消耗量,利用遥感技术监测ET值不仅可以制定合理的区域灌溉用水定额,提高地表与地下水的监测与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管理、节水效果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同时可为政府部门进... 地表蒸腾蒸发值(ET)是北京市农业用水最主要的消耗量,利用遥感技术监测ET值不仅可以制定合理的区域灌溉用水定额,提高地表与地下水的监测与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管理、节水效果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同时可为政府部门进行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ET 农业用水 管理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碱化遥感监测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扶卿华 倪绍祥 李开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2,114,共4页
由于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具有真实客观、及时准确、重复性强等优势。因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盐碱化监测是进行土壤盐碱化定性、定量和动态分析的重要手段。为此,对目前土壤盐碱化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直接、间接和综合等方法)及其存在的问... 由于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具有真实客观、及时准确、重复性强等优势。因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盐碱化监测是进行土壤盐碱化定性、定量和动态分析的重要手段。为此,对目前土壤盐碱化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直接、间接和综合等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遥感监测土壤盐碱化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碱化 遥感监测 测土 遥感技术 利用 动态分析 定量 优势 发展前景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遥感信息增强与监测技术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朝阳 况顺达 +1 位作者 李志忠 白惠芳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5,共6页
应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遥感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石漠化演变图像提取、石漠化变化信息的分类分级、石漠化变化信息自动提取等方面入手,总结了利用改进的EVI提取石漠化信息,二次图像分类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应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遥感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石漠化演变图像提取、石漠化变化信息的分类分级、石漠化变化信息自动提取等方面入手,总结了利用改进的EVI提取石漠化信息,二次图像分类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与方法.野外调查验证表明,该技术方法实用、监测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遥感监测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发展战略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人潮 蒋亨显 +1 位作者 王珂 沈掌泉 《科技通报》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以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是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之一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农业 遥感 信息技术 发展战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玉霞 杨武年 +1 位作者 邵怀勇 简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66,共4页
以TM和CBERS-02图像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2000~200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并对研究区4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阐明这种变化的外在表象... 以TM和CBERS-02图像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2000~200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的变化分析;并对研究区4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加以分析,阐明这种变化的外在表象,即林地、城镇用地、水域的增加和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的减少;同时,探讨了这种变化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政策导向等。研究成果为准确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分析 动态监测 遥感 GIS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3D/MERSI数据的东北地区干旱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岩 王敬宜 +7 位作者 冯锐 李嘉宁 武晋雯 许常华 林毅 纪瑞鹏 于文颖 汪利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9-297,317,共10页
干旱是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遥感技术是一种可便捷进行大范围干旱监测的手段。针对目前遥感干旱指数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监测干旱的局限性和适用性等问题,以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大田作物发育期为切入点,基... 干旱是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遥感技术是一种可便捷进行大范围干旱监测的手段。针对目前遥感干旱指数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监测干旱的局限性和适用性等问题,以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大田作物发育期为切入点,基于FY-3D/MERSI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土壤相对湿度实测数据,开展不同作物发育阶段干旱监测指数适用性分析,结合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全时期和分时期土壤相对湿度反演模型,利用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开展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云三号MERSI传感器数据在干旱监测中具有可行性,表观热惯量(ATI)在低植被覆盖或裸土时效果较好,适用于作物冻土期、裸土期和播种~拔节期;水分指数(WI)适用于播种~拔节期、拔节~抽雄期和成熟期等植被生长时期;分时期土壤相对湿度反演模型精度高于全时期土壤相对湿度反演模型,前者监测精度在80.0%以上,比全时期模型精度提高了10%~25%,尤其在冻土期(3月),分时期模型反演精度达到了92.6%。基于作物生长时期和形态差异,选择最适宜遥感干旱指数建立分时期土壤相对湿度反演模型,提高了干旱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卫星 遥感指数 干旱监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模型适用性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旱情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晚英 傅春 刘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768-6770,共3页
利用土壤墒情遥测系统实时数据,动态监测江西省旱地农业旱情;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建立遥感模型,对江西省7月份各旬及10d不降雨、20d不降雨等农业旱情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遥感旱情监测的结果进行评价,动态反映和监测全省农业旱情... 利用土壤墒情遥测系统实时数据,动态监测江西省旱地农业旱情;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建立遥感模型,对江西省7月份各旬及10d不降雨、20d不降雨等农业旱情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遥感旱情监测的结果进行评价,动态反映和监测全省农业旱情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遥感 监测体系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干旱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韩宇平 张功瑾 王富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从传统监测指标和遥感监测指标两个方面对农业干旱表征指标进行了综述.传统农业干旱监测指标主要包括降水量指标、土壤含水量指标以及作物需水量指标等;遥感监测指标包含基于裸露地表和基于有植被覆盖地表的干旱遥感监测指标两大类.由... 从传统监测指标和遥感监测指标两个方面对农业干旱表征指标进行了综述.传统农业干旱监测指标主要包括降水量指标、土壤含水量指标以及作物需水量指标等;遥感监测指标包含基于裸露地表和基于有植被覆盖地表的干旱遥感监测指标两大类.由于遥感方法具有大范围、宏观、动态监测的优势,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未来农业干旱监测应建立广义的、适合于作物各时期的监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双层模型进一步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干旱监测指标 遥感监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湿地遥感监测与景观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6,共7页
分析东北地区湿地的时空变迁特点,可为东北地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分配湿地资源、制定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利用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1975年MSS遥感图像、2013年CBERS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人机交互目... 分析东北地区湿地的时空变迁特点,可为东北地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分配湿地资源、制定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利用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1975年MSS遥感图像、2013年CBERS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并根据所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在遥感图像中解译出东北地区湿地信息;引入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景观格局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东北地区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东北地区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24 769.9 km^2、河流湿地面积减少6 753 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22 017.4 km^2;非湿地与湿地各类型间转化明显,其中,沼泽湿地向非湿地、人工湿地转化显著,非湿地向沼泽湿地、人工湿地转化显著;湿地重心总体向南偏西方向迁移36.5 km,其中,人工湿地重心向北偏东方向迁移354.7 km、沼泽湿地重心向南偏西方向迁移261.4 km。景观格局分析显示,东北地区湿地总体向破碎化、多样化与不规则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遥感监测 景观格局 转移矩阵 重心迁移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病虫害监测中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玮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26-128,共3页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首先在阐述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原理的基础上,对高光谱遥感技术近年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按主要大宗作物种类进行分类,体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保领...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首先在阐述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原理的基础上,对高光谱遥感技术近年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按主要大宗作物种类进行分类,体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保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该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农业病虫害 监测 研究进展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君 《山东国土资源》 2020年第5期49-54,共6页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数据资源,对其变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是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的基础。伴随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山东省已积累了大量地理省情监测数据。为实现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数据的有效管...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是国家重要的数据资源,对其变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是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的基础。伴随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山东省已积累了大量地理省情监测数据。为实现山东省地理省情监测数据的有效管理及科学利用,并综合考虑山东省省级地理信息时空大数据中心的相关要求。该文基于共享文件系统的分布式存储,利用空间统计、任务并行等技术模型,设计了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对比监测区域内多时态、多版本、多年份数据,发现不同版本数据之间的差异,实现对地理省情数据要素级、地类级变化情况的监测。该文从系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地理省情监测变化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省情监测 地形地貌 遥感影像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数据库及其在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17
作者 任玲 曹卫彬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简要介绍了GIS数据库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目前GIS数据库的主要任务,结合兵团实际分析了农情遥感系统中的数据类型以及特点和建立GIS数据库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建库的关键技术,并以兵团棉花遥感数据库为例,分析了其数据流程,提出了自己的... 简要介绍了GIS数据库在我国的发展以及目前GIS数据库的主要任务,结合兵团实际分析了农情遥感系统中的数据类型以及特点和建立GIS数据库的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建库的关键技术,并以兵团棉花遥感数据库为例,分析了其数据流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数据库 农情遥感监测 组件式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植被指数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邱庆伦 赵鸿燕 +2 位作者 郭剑 宋福 吴玉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5-217,共3页
遥感是现代环境监测的一个先进技术手段,植被指数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植被、生物量等监测重要指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植被指数的种类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此项研究今后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 遥感是现代环境监测的一个先进技术手段,植被指数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植被、生物量等监测重要指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植被指数的种类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此项研究今后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遥感植被指数 应用 农业生态环境 技术手段 遥感图像 相关研究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雪莲 张文 +4 位作者 王普昶 阮玺睿 柳嘉佳 王志伟 张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5,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朝着智慧农业方向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遥感具有远距离感知、无损监测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农情监测。对遥感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原理进行了介绍,对遥感在大尺度农情监控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业朝着智慧农业方向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遥感具有远距离感知、无损监测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农情监测。对遥感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原理进行了介绍,对遥感在大尺度农情监控上的应用与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资源调查、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报、作物灾害损失评估与预报3个方面,并对遥感在农田尺度信息服务上的应用做了介绍,总结了遥感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的瓶颈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智慧农业 农情监测 产量预报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景观特征及演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雪馨 刘洋 +1 位作者 刘荣高 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43-1452,共10页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研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和演变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景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实现遗产...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最直观的表现,研究遗产地的景观特征和演变状况,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景观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实现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发展。本文运用Landsat 1991年、2001年、2010年和2018年的卫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研究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的景观现状、特征及结构,分析1991—2018年各景观类型演变规律及可能驱动要素。结果表明:1)遗产地景观类型主要包括森林、耕地、居民地和水体4类,其中森林面积达到1643.23 km^2(86.61%),是优势景观类型。2)区内山高、林密、溪流和菌菇资源丰富,形成了“河流-村落-梯田-森林”的垂直景观结构,并拥有西洋殿、菇寮等独特的香菇文化景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3)1991—2018年,遗产地森林面积增加139.28 km^2(7.34%),耕地面积减少154.53 km^2(8.15%),居民地面积增加11.86 km^2(0.63%),水体面积增加3.48 km^2(0.18%)。4)景观变化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20世纪后半期,遗产地森林砍伐严重,森林覆盖率由79.27%降低到77.97%;21世纪以来,封山育林和生态林业建设使森林覆盖率从77.97%上升至86.61%,退耕还林和城镇化政策则分别促使了耕地面积减少和居民地面积的微弱扩张。总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遗产地景观结构独特,得益于当地居民林-菇共育的传统理念、香菇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当地森林保护等政策的施行,遗产地森林面积经历轻微的下降后又迅速增加,为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庆元香菇文化系统 景观特征 景观演变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