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ALV-J及与REV、MDV、CAV混合感染检测 被引量:58
1
作者 秦立廷 高玉龙 +7 位作者 潘伟 邓小芸 孙芬芬 李凯 祁小乐 高宏雷 刘超男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其与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的混合感染现象,本研究从宁夏、湖北、广东、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7个省的39个蛋鸡群收集临床表现和剖检病理...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其与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的混合感染现象,本研究从宁夏、湖北、广东、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7个省的39个蛋鸡群收集临床表现和剖检病理变化疑似禽白血病的病料样品184份,采用PCR、病毒分离和IFA检测样品中ALV-J、REV、MDV和CAV。结果表明,7个省蛋鸡场均存在ALV-J感染,病料样品阳性率为60.9%,检测鸡群阳性率为82.1%,与REV、MDV、CAV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3.6%、24.5%、22.8%,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双重感染(29.0%)和3重感染(18.8%),甚至4重感染(1.7%)。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蛋鸡群中普遍存在ALV-J感染,而且与REV、MDV、CAV混合感染严重;提示ALV-J已经可以引起蛋鸡群发病,在临床诊断和致病性研究中,应考虑到多重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斑点杂交法同时检测鸡群中的CAV MDV和REV 被引量:6
2
作者 姜世金 张志 +2 位作者 孙淑红 杨汉春 崔治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共3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在鸡群中的感染状况以及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REV)在鸡群中的发病率,用斑点杂交法对山东省4个肉鸡场和2个肉种鸡场进行CAV、MDV和REV的检测,结果表明除一个肉种鸡场没有检测出REV以... 为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在鸡群中的感染状况以及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REV)在鸡群中的发病率,用斑点杂交法对山东省4个肉鸡场和2个肉种鸡场进行CAV、MDV和REV的检测,结果表明除一个肉种鸡场没有检测出REV以外,其他鸡场均同时检测出CAV、MDV和REV,并且发现直接从病料中检测CAV的阳性率(20%)远远低于将病料接种SPF鸡胚后的检出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杂交法 检测技术 cavMDV REV 传染性贫血病毒 马立克氏病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对BWEL-SPF鸡的致病性试验及毒价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夏长友 王笑梅 +4 位作者 关云涛 陈洪岩 刘怀然 南锡 王秀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实验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标准株 (CAV和Cux_1)和国内分离株 (CAVM990 5CAV和H990 6 )分别对BWEL_SPF雏鸡 1~ 7家系进行 1日龄和 1月龄攻毒的致病性试验。 1日龄雏鸡接种CAVCux_1毒株 ,12天后观察到感染鸡的喙、腿、冠和爪等部位颜... 本实验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标准株 (CAV和Cux_1)和国内分离株 (CAVM990 5CAV和H990 6 )分别对BWEL_SPF雏鸡 1~ 7家系进行 1日龄和 1月龄攻毒的致病性试验。 1日龄雏鸡接种CAVCux_1毒株 ,12天后观察到感染鸡的喙、腿、冠和爪等部位颜色变浅 ,16天剖杀 ,观察剖检变化 ,并进行IFA和PCR检测 ,确定感染率和CAV毒价。结果CAVCux_1株对 1日龄BWEL_SPF雏鸡半数感染量 (CID50 )为 10 4 .3 / 0 .2ml。同时检测到CAVCux_1株对 1月龄BWEL_SPF雏鸡发病率为 6 0 %;CAVM990 5和CAVH990 6对 1日龄BWEL_SPF雏鸡发病率为 10 0 %,死亡率为 40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 BWEL-SPF鸡 致病性 毒价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6代鸡贫血病病毒细胞凋亡素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序列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岳龙 崔治中 +3 位作者 秦爱建 叶建强 段玉友 金文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7-341,共5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了第 46代鸡贫血病病毒 (CAV)Cux株的细胞凋亡素 (Apoptin)基因 ,并克隆入pGEX_5X_3质粒载体中。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序列测定 ,验证了克隆的正确性。细胞凋亡素基因全长为 36 3bp ,编码 12 1个氨基酸。...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了第 46代鸡贫血病病毒 (CAV)Cux株的细胞凋亡素 (Apoptin)基因 ,并克隆入pGEX_5X_3质粒载体中。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序列测定 ,验证了克隆的正确性。细胞凋亡素基因全长为 36 3bp ,编码 12 1个氨基酸。与Meehan .等发表的CAVCux株序列相比 ,第 46代细胞适应毒的细胞凋亡素基因的第 2 0 9个核苷酸由CT ,与澳大利亚株、美国株CAV序列分别有 5个和 2个碱基的差别 ,并且均匀分布在 5’端前 2 10碱基区 ,而在 3’端序列较为保守。与同处欧洲的英国株CAV序列相比 ,序列较为一致。本研究对所克隆的调亡素编码蛋白进行了疏水性分析和抗原表位优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盆血病病毒 凋亡素基因 PCR 基因克隆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TAT-Apoptin融合蛋白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苏夏 马瑾璐 +2 位作者 吕毅 黄辰 段康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4-866,共3页
目的:研究SP-TAT-Apoptin融合基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以pcDNA3.1/Apoptin质粒11为模板,构建SP-TAT-Apoptin融合基因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用SP-TAT-Ap... 目的:研究SP-TAT-Apoptin融合基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以pcDNA3.1/Apoptin质粒11为模板,构建SP-TAT-Apoptin融合基因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用SP-TAT-Apoptin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转染后Blasticidin霉素进行筛选,并进行鉴定得到稳定表达SP-TAT-Apoptin的CHO细胞株。收集含有TAT-Apoptin融合蛋白的筛选细胞培养上清,用于HepG2细胞培养。于共培养后的不同时段收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用包含SP-TAT-Apoptin融合基因的plenti6-V5-D-TOPO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SP-TAT-Apoptin融合蛋白的CHO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继续用于HepG2细胞培养,可观察到HepG2细胞阻滞于G1期并引起细胞凋亡。结论:SP-TAT-Apoptin融合表达可引起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G1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肽 蛋白转导域 鸡贫血病毒 Apoptin蛋白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共感染SPF鸡群免疫抑制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明 崔治中 +2 位作者 苏帅 张恒 王鑫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 or CA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MDV)人工单一和共同感染1日龄的SPF鸡,感染后分别于14、21、28、35日龄检测鸡体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检测鸡群疫苗免疫3周后...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 or CA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 s dis-ease virus,MDV)人工单一和共同感染1日龄的SPF鸡,感染后分别于14、21、28、35日龄检测鸡体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检测鸡群疫苗免疫3周后的抗体反应,以探讨CAV与MDV共感染对鸡体的免疫抑制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血液分析方面,CAV与MDV共感染组较病毒单一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共感染不仅加重了鸡群贫血现象,而且延长了贫血的病理症状;而在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5/H9疫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疫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疫苗免疫后3周的抗体检测中,CAV与MDV共感染组较其它各实验组差异极显著,抗体滴度大大低于其它实验组;此外,CAV与MDV共感染组,鸡体生长状况明显差于实验各组,有6只鸡只死亡(6/25),比病毒单一感染时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综上研究证明,CAV与MDV共感染在免疫抑制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共感染 免疫抑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鸡免疫抑制性疾病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7
作者 夏永恒 杨兵 +4 位作者 张杰 袁蕾磊 孙继国 周宏专 苏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
本文借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两种常见鸡免疫抑制病的(鸡传染性贫血病、J亚群白血病)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简易法提取DNA模板,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成功扩增出梯形条带,并且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及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试验... 本文借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两种常见鸡免疫抑制病的(鸡传染性贫血病、J亚群白血病)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简易法提取DNA模板,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成功扩增出梯形条带,并且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及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LAMP的灵敏度可达10个拷贝,比PCR灵敏度高10倍;且具有特异性,对其他相关鸡病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与PCR方法比较,结果表明LAMP结果基本与PCR相符,但检测的阳性率要比PCR高。操作简便,无需昂贵设备,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J亚群白血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贫血病毒VP1和VP2蛋白在家蚕中的联合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建芳 张知良 +4 位作者 赵宝华 胡清海 肖庆利 张志芳 何家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53-56,共4页
将鸡贫血病毒 VP1和 VP2基因分别克隆入转移载体 p Bac 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质粒 p Bac-vp1和 p Bac-vp2。以上两质粒分别与Cvn 酶切线性化的亲本病毒 Bm-Bac PAK6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通过蓝白斑筛选 ,纯化得到重组病毒 Bm-vp1和 Bm-vp... 将鸡贫血病毒 VP1和 VP2基因分别克隆入转移载体 p Bac 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质粒 p Bac-vp1和 p Bac-vp2。以上两质粒分别与Cvn 酶切线性化的亲本病毒 Bm-Bac PAK6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通过蓝白斑筛选 ,纯化得到重组病毒 Bm-vp1和 Bm-vp2。PCR分析表明 Vp1和 Vp2基因已整合进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将 Bm-vp1和 Bm-vp2共感染 5龄家蚕 ,通过表达产物免疫 SPF鸡产生的抗血清与 CAV感染的 MDCC-MSB1细胞的间接荧光抗体分析 ,证明表达产物能诱导鸡产生相应的抗体。该研究表明 ,表达 VP1和 VP2蛋白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 ( recombinant Bm N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贫血病毒 VP1 VP2蛋白 家蚕 联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全海 孟君 吴德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介绍了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临床防治。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免疫功能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坦 蔡红 +1 位作者 韩凌霞 曲连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22-824,共3页
为了及时监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培养、驯化及制苗过程中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我们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送检材料进行了监测。结果在不同批次的送检材料中分别发现了支原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鸡贫血病病毒等,表... 为了及时监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培养、驯化及制苗过程中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我们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送检材料进行了监测。结果在不同批次的送检材料中分别发现了支原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鸡贫血病病毒等,表明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对MDV培养物的纯度进行直观快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马立克氏病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鸡贫血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鸡贫血病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智选 杨汉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3个鸡贫血病病毒(Chinken anemia virus,CAV)国内分离株及12个直接来源于临床样品的CA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15个CAV毒株的全基因组长度和结构与已报道的其它CAV毒株一致,长度均为2298nt,包含有3个重叠的ORFs。与GenB... 本研究测定了3个鸡贫血病病毒(Chinken anemia virus,CAV)国内分离株及12个直接来源于临床样品的CA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15个CAV毒株的全基因组长度和结构与已报道的其它CAV毒株一致,长度均为2298nt,包含有3个重叠的ORFs。与GenBank发表的13个毒株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发现,所有毒株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在95.2%~99.5%之间,CAV全基因组序列有2个高度变异区(HVR),分别位于1033nt~1470nt和1858nt~2193nt。CAVORF3变异度最高,其5'端2/5处和3'端2/5~1/5处为2个高度变异区。ORF2变异度也较高,主要出现在5'端1/4处,ORF1最为保守。以CA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和ORF3核苷酸序列为基础分别构建的CAV毒株分子进化树,均可以将全部CAV毒株划分为2个基因群。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大多数毒株,属基因Ⅰ群,与德国Cux-1等主要流行毒株有较为相近的亲缘关系;其它CAV国内毒株,属基因Ⅱ群,与日本G6株和TR20株有着更为相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贫血病病毒 核苷酸序列 分子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贫血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家波 赵文明 金文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鸡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 ( Chickenanemia virus,CAV)引起的鸡传染性贫血。本病于 1 979年由日本学者 Yuasa等首先报道 ,并分离到病毒 ,其后英国、瑞典、德国、加拿大、美国及中国等国家都证实了本病的存在 ,澳大利亚及其它一些欧洲、... 鸡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 ( Chickenanemia virus,CAV)引起的鸡传染性贫血。本病于 1 979年由日本学者 Yuasa等首先报道 ,并分离到病毒 ,其后英国、瑞典、德国、加拿大、美国及中国等国家都证实了本病的存在 ,澳大利亚及其它一些欧洲、非洲、亚洲国家 ,通过血清学调查 ,也发现了鸡群广泛感染CAV[1 ] 。现在已用 PCR、核酸探针等多种方法快速诊断该病 [2 ]。目前 ,鸡贫血病已被当作重要的世界性禽病。本文就近几年来 ,在该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病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 血清学 PCR 核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鸿飞 李慧姣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
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复制、致病性和免疫预防与控制措施等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基因组结构 复制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SPF鸡四种垂直传播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静 陈冬妮 +4 位作者 欧芷华 袁文 邓庆丽 陆勇军 张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年第8期6-14,共9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SPF鸡四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检测应用。方法采集60份SPF鸡及70份普通鸡群蛋清、泄殖腔试子样品,提取样品核酸,分别进行ARV、REV、CAV、ALV四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及溶解曲线分析判读样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SPF鸡四种垂直传播病毒的检测应用。方法采集60份SPF鸡及70份普通鸡群蛋清、泄殖腔试子样品,提取样品核酸,分别进行ARV、REV、CAV、ALV四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标准曲线及溶解曲线分析判读样品病毒拷贝数。结果 SPF鸡ALV 2份阳性,检出率3.3%,其余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普通鸡样品REV检测2份阳性,检出率2.9%,ALV 10份阳性,检出率14.3%。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0个拷贝核酸,检测灵敏度较高,有望应用于SPF鸡临床样品的病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禽呼肠孤病毒 SPF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病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免疫器官组织T细胞亚群变化
15
作者 郑世民 高雪丽 刘忠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应用微波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法(WIEAS)对鸡贫血病毒(CAV)感染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免疫器官组织的CD+4与CD+8T细胞比值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CAV感染1日龄雏鸡Lasota疫4、CD+8T细胞数量及CD+苗免疫后,其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 应用微波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法(WIEAS)对鸡贫血病毒(CAV)感染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免疫器官组织的CD+4与CD+8T细胞比值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CAV感染1日龄雏鸡Lasota疫4、CD+8T细胞数量及CD+苗免疫后,其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CD+4与CD+8T细胞比值均程度不同地低于CAV未4、CD+8T细胞数量及CD+感染Lasota疫苗免疫对照雏鸡。表明,C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组织对Lasot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机能降低或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 雏鸡 LASOTA疫苗 免疫 免疫器官组织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贫血病毒vp3突变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恒 何成强 李云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以本实验室克隆保存的含野生型鸡贫血病毒 ( CAV)全基因序列的 p UC18-CAV为模板 ,通过双向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的方法在CAV的 DNA序列中制造定点突变并新增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 ,得到载有 CAV突变体的p UC18-CAVm。突变体中致病基因 ... 以本实验室克隆保存的含野生型鸡贫血病毒 ( CAV)全基因序列的 p UC18-CAV为模板 ,通过双向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的方法在CAV的 DNA序列中制造定点突变并新增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 ,得到载有 CAV突变体的p UC18-CAVm。突变体中致病基因 vp3的起始密码子 ATG(在 m RNA是 AUG)突变为 ACG而失去翻译起始位点的功能 ,虽然 vp3基因完全重叠于 vp2基因内部 ,但由于读码框的不同和密码子的简并性 ,突变位点的碱基变化并未引起VP2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发生变化 ,从而保证了突变体和原始病毒抗原性的一致 ,为开发鸡贫血病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毒 VP3 PCR DNA疫苗 定点突变 传染性贫血病 致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