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stnut 产科麻醉学:原理与实践(第5版)
1
作者 张砡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6-196,共1页
产科麻醉学是麻醉学的重要亚专业,一直以来备受重视。自20年前《Chestnut产科麻醉学》第1版发表到如今第5版面世的过程中,作者一直秉承着两个目标:为产科麻醉医师提供产科最重要的知识;为产妇及产科患者提供关于产科麻醉详细易懂的介绍。
关键词 产科麻醉 chestnut Cynthia 亚专业 剖宫产麻醉 分娩镇痛 麻醉学 Lawrence 麻醉相 阴道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hinese chestnut powder on starch digestion,texture properties,and st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bread 被引量:3
2
作者 Lei Wang Denghua Shi +2 位作者 Jie Chen Huina Dong Ling Chen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23年第2期82-90,共9页
Chestnut is a high nutritional value food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ton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 an emerging functional food ingredient,Chinese chestnuts are rich in a range of bioactive nutrients suc... Chestnut is a high nutritional value food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ton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 an emerging functional food ingredient,Chinese chestnuts are rich in a range of bioactive nutrients such as starch,dietary fiber,fat,protein,trace metal element and vitamins A,B,C,D and other nutrients.In our study,Chinese chestnut powder(CCP)were added into bread formulation at 2%-6%levels(based on flour weight)to produce fresh bread with enhanced anti-sta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arch digestion inhibitory ability.The texture properties,retrogradation enthalpy,water distribution,and estimated glycemic index(eGI)of wheat bread containing CCP as a functional additive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corporation of CCP apparently affected bread texture,resulting in increased hardness,as well as decreased the specific volume of wheat bread.These influences were general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CCP used.It was found that adding too much CCP resulted in a dark red color,showi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color difference(ΔE)and L values.Conversely,addition of CCP significantly reduced starch digestion rate and digestion extent in bread,and the reduction degre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CCP applied.The greatest reduction in eGI value from 79.40(control)to 75.02(6%CPP bread)was observed.Meanwhile,the content of resistant starch of 6%CPP bread was about 1.3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bread.CCP also reduced crumb water loss and drove the water shift from the bound to the mobile state after stored for 7 days.The retrogradation enthalpy analyse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CCP inhibited starch retrograd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hinese chestnut powder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fresh bread to provide health functions,such as lowering potential glycaemic response and improving anti-st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br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hestnut Bread quality Starch digestion Staling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改性栗蓬的制备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刘欣 孙昊雪 +1 位作者 宋子琪 吴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间0.5 h。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栗蓬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条件,在改性栗蓬投加量0.8 g、Cr(Ⅵ)初始浓度20 mg·L^(-1)、吸附时间60 min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率为61.8%。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蓬 过氧化氢 改性 生物吸附剂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营养素输液滴干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腾飞 王冀蒙 +4 位作者 李文龙 张京政 于立洋 张海娥 曹飞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管道输液滴干施肥技术在板栗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3年生板栗主栽品种‘燕紫’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施肥时期和3个施肥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共计10个... 本研究旨在探究管道输液滴干施肥技术在板栗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3年生板栗主栽品种‘燕紫’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施肥时期和3个施肥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共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滴干施肥的枝条生长指标较CK处理显著增加,5月上旬(T_(1))施肥显著影响枝条长度、粗度、节间长,6月上中旬(T_(2))施肥显著影响枝条粗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滴干施肥对板栗叶片光合特性的促进效果增强。通过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T_(1)、T_(2)、T_(3)均施水溶肥N_(4)浓度(35.55 g MS粉+2.775 g尿素+8.025 g磷酸二氢钾+5 L水)的C_(9)处理施肥效果最佳。综上,管道输液滴干施肥技术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C_(9)处理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最为有利。研究结论为该技术在板栗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液滴干施肥 板栗 枝条生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燕山早丰’柱头可授性和最适授粉时间
5
作者 刘淑玟 郭素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目的】探明板栗‘燕山早丰’柱头可授性和杂交花粉活力的有效检测方法及日变化规律,筛选板栗‘燕山早丰’最适授粉时间,为实现其高效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省迁西县主栽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母本,选择与其花期相近... 【目的】探明板栗‘燕山早丰’柱头可授性和杂交花粉活力的有效检测方法及日变化规律,筛选板栗‘燕山早丰’最适授粉时间,为实现其高效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省迁西县主栽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母本,选择与其花期相近且具有多粒、矮化等特异性状的‘王钱大栗’‘短枝芽变’‘三屯红栗’为父本,分别于雌雄盛花期不同时段进行人工授粉试验。首先,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MTT染色法测定柱头可授性,TTC、I2-KI、醋酸洋红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然后,在此基础上,于盛花期单日08:00—18:00每隔2 h取样,通过分析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的日变化规律、坐果率和结实率等指标,探究‘燕山早丰’的最适授粉时间。【结果】(1)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与MTT染色法检测‘燕山早丰’柱头可授性,前者反应迅速且柱头出现大量气泡,后者柱头变色用时较长。(2)醋酸洋红染色法对花粉活力检测效果最好,花粉活力均在75%以上,I2-KI染色法次之,其他方法效果不明显。(3)盛花期单日10:00—12:00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最好。(4)不同杂交组合中,结实率最高值均出现在08:00—12:00授粉时段,以‘王钱大栗’和‘三屯红栗’为父本结实率最高。【结论】板栗‘燕山早丰’最适杂交授粉时段为盛花期单日10:00—12:00。研究结果将为板栗人工杂交育种的成功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对解析板栗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授粉时间 柱头可授性 联苯胺-过氧化氢 花粉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加工过程中褐变控制工艺优化及指标分析
6
作者 高春慧 苏玉 +1 位作者 刘时瑜 徐志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共9页
[目的]解决板栗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方法]以泰山板栗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护色工艺条件,选取褪黑素浓度、苹果酸质量分数、柠檬酸质量分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护色剂浓度;通过测定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抗坏... [目的]解决板栗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方法]以泰山板栗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护色工艺条件,选取褪黑素浓度、苹果酸质量分数、柠檬酸质量分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护色剂浓度;通过测定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丙二醛含量、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含水量,研究不同处理对板栗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确定护色工艺条件为:40℃护色剂中浸泡60 min,100℃护色剂中煮制10 min;护色剂配比为:褪黑素浓度0.5 mmol/L,苹果酸质量分数0.87%,柠檬酸质量分数1.08%;确定的护色工艺可有效降低板栗褐变指数,提高L*值,褐变抑制效果良好;同时会使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升高,降低丙二醛含量,含水量差异不明显。[结论]采用的护色工艺可有效抑制板栗加工过程中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褐变 柠檬酸 苹果酸 褪黑素 护色工艺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板栗品质综合评价
7
作者 于艳奇 杨明源 +4 位作者 吕春茂 白绍赐 张群芳 邹晨阳 姜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板栗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立了水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AA)、总黄酮、好果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08%、14.64%、15.64%、7.74%、9.41%、9.11%、18.90%、10.48%。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丹栗1号、丹东9113和qX-005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第一类板栗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二类板栗适合取仁加工,制作罐头、果脯等产品,或加工成板栗粉用于面包、饼干等产品的制作;第三类板栗可作为优质的食品原料;第四类板栗适宜炒食,也适宜作为直售坚果。本研究结果为板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对板栗结实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史学腾 孙文研 +1 位作者 张伟伟 房克凤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明硼(B)元素对板栗结实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板栗的科学种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板栗开花初期和盛花期,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酸(H_(3)BO_(3))及其拮抗剂甲硼酸(MeBA)、苯硼酸(PBA),分析板栗饱满率和三果率等结实特性,以... 【目的】探明硼(B)元素对板栗结实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板栗的科学种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板栗开花初期和盛花期,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酸(H_(3)BO_(3))及其拮抗剂甲硼酸(MeBA)、苯硼酸(PBA),分析板栗饱满率和三果率等结实特性,以及淀粉、可溶性糖、氮元素及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等关键品质指标。【结果】喷施0.3%硼酸显著提高了板栗果实的饱满率和三果率,而喷施0.5%硼酸及硼拮抗剂甲硼酸、苯硼酸降低了这两项指标。0.3%硼酸处理后,果实中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升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硼拮抗剂则导致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下降。此外,喷施0.3%硼酸及其拮抗剂后,果实中可溶性糖、氮元素及其他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施用适宜浓度的硼(0.3%)能够显著提升板栗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而促进板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淀粉 可溶性糖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菌发酵板栗渣工艺优化及其多糖的抗氧化性
9
作者 张彪 杨晓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160-166,共7页
为改善板栗渣的营养组成并提高其多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以板栗渣为原料,以纳豆菌为发酵菌种,以板栗渣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板栗渣的发酵工艺,并研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纳豆... 为改善板栗渣的营养组成并提高其多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以板栗渣为原料,以纳豆菌为发酵菌种,以板栗渣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板栗渣的发酵工艺,并研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纳豆菌接种量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料液比1∶4(g/mL),在该条件下板栗渣中多糖的含量为31.7%。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发酵板栗渣多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并随着多糖浓度增加,发酵板栗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呈现增强趋势。发酵板栗渣可作为一种优质多糖源应用于食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渣 纳豆菌 发酵 工艺优化 多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麸质板栗馒头品质改良剂的配方优化
10
作者 杨晓聪 胡文静 +2 位作者 李世卓 马曾静 李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针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持气性差、不易成型等问题,探究了乳清蛋白、α-淀粉酶、黄原胶、单甘酯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比体积和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复合改良剂配方优化,并... 针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持气性差、不易成型等问题,探究了乳清蛋白、α-淀粉酶、黄原胶、单甘酯对无麸质板栗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比体积和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复合改良剂配方优化,并测定其消化特性。结果表明:无麸质板栗馒头复合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以大米粉和板栗粉混合粉质量为基准,乳清蛋白添加量20.00%、α-淀粉酶添加量0.45%、黄原胶添加量1.50%、单甘酯添加量0.30%。在此配方下,无麸质板栗馒头的感官评分为73.40±0.50,比体积为(2.73±0.05)mL/g。通过体外消化测定得到优化后的馒头快消化淀粉(RDS)含量为62.64%±0.45%,慢消化淀粉(SDS)含量为20.17%±0.49%,抗性淀粉(RS)含量为17.19%±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麸质 板栗馒头 响应面法 复合改良剂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板栗两大果实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11
作者 熊瑛 肖龙敏 王安民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商洛是全国著名的板栗主产区,近年来板栗果实害虫栗实象和栗实蛾在当地的危害逐年加重,影响了栗农的经济收益。分别对这两大果实害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等进行了总结,依据其习性及为害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商洛是全国著名的板栗主产区,近年来板栗果实害虫栗实象和栗实蛾在当地的危害逐年加重,影响了栗农的经济收益。分别对这两大果实害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等进行了总结,依据其习性及为害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各地板栗生产经营者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果实害虫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板栗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12
作者 于志军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探讨了燕山板栗产业在品牌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旨在提升板栗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燕山地区板栗产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通过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 探讨了燕山板栗产业在品牌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旨在提升板栗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燕山地区板栗产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通过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并介绍了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板栗栽培管理中的应用。同时,论述了通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扩大销售市场的方式,提出了规模化经营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阐述了制定和实施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 板栗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县板栗规范化管理措施
13
作者 李宗先 王天元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80-82,共3页
河北省青龙县是京东板栗的优生区和重要产区,栽培面积广,年产板栗10余万t,该地所产青龙板栗含糖量高、肉质细腻,外皮薄、颜色深、有金属光泽,内部涩皮极易剥离,栗仁金黄色,炒熟后香甜糯、不易褐变,深受广大栗商、炒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河北省青龙县是京东板栗的优生区和重要产区,栽培面积广,年产板栗10余万t,该地所产青龙板栗含糖量高、肉质细腻,外皮薄、颜色深、有金属光泽,内部涩皮极易剥离,栗仁金黄色,炒熟后香甜糯、不易褐变,深受广大栗商、炒商和消费者的欢迎。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青龙县板栗产业发展8项规范化管理措施,即深耕、改良土壤;培肥土壤,合理施肥;兴修水利设施和合理用水;培育和推广良种,改劣换优;合理密植;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管理;农用工具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实现有机板栗的最高生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青龙县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地区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
14
作者 刘波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板栗是昆明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种植历史悠久,昆明大多数县区都适合种植板栗。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低产改造、提质增效等低效林改造技术支撑,昆明地区板栗表现出产量低、质量差、出虫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昆明地区板栗产业的发展。本... 板栗是昆明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种植历史悠久,昆明大多数县区都适合种植板栗。但由于缺乏针对性的低产改造、提质增效等低效林改造技术支撑,昆明地区板栗表现出产量低、质量差、出虫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昆明地区板栗产业的发展。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昆明地区板栗种植的概况和低效林的特点,并结合实地考察和相关研究成果,从土壤翻耕、树下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低效林改造 土壤翻耕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藻酸钠-果胶复配体系的马蹄爆爆珠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15
作者 何叶 郭建行 +1 位作者 曹柯源 范军营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8期62-66,70,共6页
本研究基于钙离子体系中海藻酸钠与果胶复配协同凝胶的原理,采用反向成球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马蹄风味爆爆珠。以质构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马蹄爆爆珠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马蹄爆爆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 本研究基于钙离子体系中海藻酸钠与果胶复配协同凝胶的原理,采用反向成球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马蹄风味爆爆珠。以质构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马蹄爆爆珠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马蹄爆爆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果胶质量比8∶2、成球反应时间10 min、乳酸钙添加量15%和外壳复合胶体浓度1.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马蹄爆爆珠展现出良好的爆浆感与咀嚼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加速破坏实验后,马蹄爆爆珠的风味、口感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爆爆珠 制备工艺 海藻酸钠 核壳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板栗粉面团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涛 周立 +4 位作者 徐园杰 袁松凯 曹艳广 郝建雄 刘俊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改善板栗粉在无麸质食品领域的品质特性及加工性能,考察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添加量分别为0、0.9、1.8、2.7、3.6 U/g(按板栗全粉质量计)时对板栗粉面团质构特性、流变特性、糊化特性等的影响,并从游离巯基含量... 为改善板栗粉在无麸质食品领域的品质特性及加工性能,考察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添加量分别为0、0.9、1.8、2.7、3.6 U/g(按板栗全粉质量计)时对板栗粉面团质构特性、流变特性、糊化特性等的影响,并从游离巯基含量的变化加以解释,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板栗面团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TG的添加可以增强板栗面团的黏度、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量为2.7 U/g时,其最终黏度增加6.8 cP、硬度增加7.55 g、弹性增加0.38、咀嚼性增加33.62 g、回复性增加0.118,板栗面团内部的结构更加稳定;随着TG添加量的增加,板栗面团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增加,综合黏弹性上升,抗外界形变能力增强,面团稳定性及加工性能随之提高;板栗面团游离巯基的含量随TG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添加量为2.7 U/g与未添加时的相比,游离巯基含量减少了0.16 mmol/g。但TG添加量过多会导致蛋白过度交联,淀粉粒被迫外露,面团整体的稳定性降低。综上,当TG添加量为2.7 U/g时,改善板栗面团的理化特性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粉 面团 谷氨酰胺转氨酶 食品质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板栗果仁糖类物质含量和质地的影响
17
作者 黄秋伟 龙凌云 +3 位作者 罗小杰 金利 刘功德 毛立彦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9,共7页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板栗果仁在贮藏过程中糖类物质及质地的变化规律,以产自广西东兰县的野生板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温度(25、8、4、-1℃)下贮藏45 d的理化品质和质构特性变化,并对理化指标和质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板栗果仁在贮藏过程中糖类物质及质地的变化规律,以产自广西东兰县的野生板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不同温度(25、8、4、-1℃)下贮藏45 d的理化品质和质构特性变化,并对理化指标和质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0~45 d贮藏期内,-1℃贮藏的板栗果仁水分损失最少、硬度变化最小;在贮藏第40天时,-1℃贮藏的板栗果仁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板栗果仁理化指标与其质构特性的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支链淀粉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已超过50%,可作为评价板栗果仁贮藏品质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贮藏温度 糖类物质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板栗酥性饼干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伟民 王毓岚 余小娜 《粮食加工》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开发一款板栗饼干,研究以板栗粉、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板栗粉、麦芽糖醇、黄油和牛奶的最佳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板栗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板栗... 为开发一款板栗饼干,研究以板栗粉、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板栗粉、麦芽糖醇、黄油和牛奶的最佳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板栗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板栗粉添加量33%,麦芽糖醇添加量30.7%,黄油添加量26.3%,牛奶添加量36%,聚葡萄糖2%、小苏打0.6%。所得板栗酥性饼干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黄油 响应面法 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红蜘蛛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兆学 张富娥 +2 位作者 王圣文 王培相 赵艳敏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5期77-78,共2页
近年来,随着板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技术的提升,板栗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红蜘蛛的危害尤为严重。该虫繁殖能力强、危害范围广且难以控制,对板栗树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对红蜘蛛发生规律及危害... 近年来,随着板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技术的提升,板栗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红蜘蛛的危害尤为严重。该虫繁殖能力强、危害范围广且难以控制,对板栗树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对红蜘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板栗红蜘蛛的防控措施,供种植管理者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红蜘蛛 危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叶发酵饲料的制备、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研究
20
作者 邢茜 李小艳 +1 位作者 侯艳霞 段鹏慧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0-83,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发酵剂对板栗叶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剂),试验Ⅰ组(添加30g/kg纤维素酶),试验Ⅱ组(添加30 g/kg纤维素酶+3 g/kg复合益生菌),每个处理5个重复,在室温...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发酵剂对板栗叶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剂),试验Ⅰ组(添加30g/kg纤维素酶),试验Ⅱ组(添加30 g/kg纤维素酶+3 g/kg复合益生菌),每个处理5个重复,在室温下发酵20 d后取样,对比分析不同板栗叶发酵饲料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酸、乙酸、丙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相比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乳酸、乙酸等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试验组挥发性盐基氮及pH值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粗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酸菌显著增加(P<0.05),霉菌活菌数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感官评定指标明显提升,尤其是试验Ⅱ组,板栗叶发酵饲料的色泽呈淡黄色,酒香味浓重,且质地柔软松散。以上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复合益生菌制备的板栗叶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及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叶 发酵饲料 发酵品质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