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创新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张超 刘文轩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7,共10页
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本文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试点政策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厘清试点政策作用后波特假说的理论边界。研究发现:处于试验区的企业碳绩效显著... 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本文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试点政策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多重中介模型厘清试点政策作用后波特假说的理论边界。研究发现:处于试验区的企业碳绩效显著提升且成本压力与绿色创新在试点政策影响企业碳绩效的过程中发挥并行中介作用。此外,试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企业碳绩效不仅发挥并行中介作用,还可能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由于企业“创新补偿效应”难以抵消“制度遵循成本”,试点政策的“波特假说”依旧处于“制度遵循成本”阶段。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对于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企业高管绿色认知强的企业受试点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企业碳绩效 成本压力 绿色创新 波特假说 上市公司 链式中介 并行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改革方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真理 王毅 +2 位作者 张丛林 张爽 李海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7-265,共9页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如何解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是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破解的重大命题.本文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难点地区——长江上...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如何解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是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破解的重大命题.本文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难点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提出设立"长江上游经济带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想,认为应着眼于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以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目标,以梯级水电开发为抓手,以深化区域综合配套改革为根本动力,给予地方政府在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中更大的自主权.本文分析了设置试验区的战略意义和定位,提出了该试验区的重点创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经济带 生态保护 经济发展 综合改革试验区 黄金水道 水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占仓 陈萍 彭俊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5,共9页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临空经济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微观上改变区域发展要素禀赋,中观上实现与区域产业耦合,宏观上促进区域税收和就业增长。作为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代表之一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临空经济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微观上改变区域发展要素禀赋,中观上实现与区域产业耦合,宏观上促进区域税收和就业增长。作为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代表之一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五化同步"、打造"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四个河南"、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整合河南临空资源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结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发展融入国际前沿的临空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发展临空经济也大有可为,郑州临空经济发展推动了区域发展模式创新,为我们展示出未来区域发展新"四化"趋势。依托于国际航空运输体系的临空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区域发展重点一直在沿海或沿江地区的发展模式,开辟出区域发展热点重返内陆地区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区域发展模式 内陆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排放企业碳减排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范德成 张修凡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碳减排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制订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完成减排目标是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采集我国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实证方法解析中国绿色... 碳减排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制订合理的碳减排政策以完成减排目标是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较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采集我国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实证方法解析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对高排放企业碳减排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立能够激励高排放企业实行碳减排活动,推动高排放企业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进一步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和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验证了绿色金融政策能够通过形成资本支持和投资动力而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从而促进高排放企业提高碳减排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 技术创新 社会责任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莉芬 王崇举 钟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支点之一[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先行先试"权。试验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可... 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支点之一[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先行先试"权。试验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可能会引发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与冲突,造成试验区的"不稳定",妨碍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并就试验区的风险应对与风险防范提出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风险评价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我国城乡差距不断加大,"三农"问题不断突出的背景下,成都市和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统筹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严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对其进行... 在我国城乡差距不断加大,"三农"问题不断突出的背景下,成都市和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统筹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严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探讨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和创新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深化与自由贸易港的建立 被引量:32
7
作者 佟家栋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8,85,共7页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但在开放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因此十九大为自由贸易试...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但在开放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因此十九大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建议把每个自由贸易区分为海关监管的自由贸易区和非海关监管的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把成熟的经验推广到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再把经验推向全国。所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采用不同模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与金融自由贸易区和金融中心自由贸易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自由贸易区 改革试验区 海关监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药企业核心专利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爱静 尹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0,共5页
在深入学习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药领域企业近20年来核心专利技术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药核心技术分布现状以及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发展程度,并对各个实验区中药企业专利技术进... 在深入学习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药领域企业近20年来核心专利技术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药核心技术分布现状以及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发展程度,并对各个实验区中药企业专利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不同地区中药领域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实验区中药技术产业优势,为各实验区中药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以及各实验区因地制宜发展不同侧重领域的中药技术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中药专利 企业专利 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界“综配改革”制度创新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文兴 赵晓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成败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新制度将更具包容性。不仅试验区要有机会获得制度创新收益,同时这类收益也要被非试验区分享,这样的机制设计更有利于改革成果最大化。跨行政区域边界的改革路径,有利于平衡财政集权与分权成本,...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成败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新制度将更具包容性。不仅试验区要有机会获得制度创新收益,同时这类收益也要被非试验区分享,这样的机制设计更有利于改革成果最大化。跨行政区域边界的改革路径,有利于平衡财政集权与分权成本,区域间相互开放有利于推进区域间竞争模式改善。文章给出了试验区的性质:改革综合性、特殊区域性、空间传导性。在对这类性质深刻把握基础上,可以建立或更新一系列更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对重庆、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考察,论证了"成渝万金三角"构想,为512巨灾后川渝合作提出了新命题,是化不利为有利的难得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区域合作 试错权 成渝万金三角 灾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昌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9-23,共5页
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 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总体来看,当前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适应迅速开展的改革试验实践,存在一些重要不足,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统筹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改革新范式:下城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金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区域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探索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与杭州市下城区政府合作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摸索出一种区域教育改革的新范式:下城模式。下... 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区域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探索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与杭州市下城区政府合作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摸索出一种区域教育改革的新范式:下城模式。下城模式是在模式的建构背景、价值追求、理论基础、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及实施载体等六个部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区域教育改革新范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改革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下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城市群”的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鹰 王亚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2期6-11,54,共7页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繁荣。应用"椭圆城市群"城乡统筹理论,对成渝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新的诠释后发现,对国...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繁荣。应用"椭圆城市群"城乡统筹理论,对成渝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新的诠释后发现,对国家"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在成渝地区的落实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界定和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群 城乡统筹规划 “椭圆城市群” 成渝改革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主题转型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凤莲 陈朝阳 +1 位作者 凌瑛 胡斌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14-19,共6页
自2005年以来,全国共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12个。试验区主要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为主题,但存在着政府统筹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区域职... 自2005年以来,全国共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12个。试验区主要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为主题,但存在着政府统筹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区域职业教育特色有待凸显等问题。基于此,试验区建设应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职业教育制度 农村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何去何从——基于12个已建试验区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平和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6,共10页
从2005年起,教育部先后与天津、河南、四川、三峡库区、广西、辽宁、山东潍坊、安徽皖江、黑龙江、浙江宁波、重庆、甘肃共建了12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各试验区聚焦自身改革发展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力量上坚持了政府主导、目... 从2005年起,教育部先后与天津、河南、四川、三峡库区、广西、辽宁、山东潍坊、安徽皖江、黑龙江、浙江宁波、重庆、甘肃共建了12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各试验区聚焦自身改革发展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力量上坚持了政府主导、目标上坚持了清晰可行、任务上坚持了具体明确、动力上坚持了制度突破、在落实上坚持了政策推进,从而促进了职业教育较大发展,主要表现为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有所突破。但是,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试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站位有待进一步高远、特色有待进一步凸显、协同有待进一步加强、力度有待进一步推进。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目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应当更加突出改革试验的规律性、人本性、问题性、协调性、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特点 经验 问题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林草改革实践与发展对策研究
15
作者 罗致 魏甫 +2 位作者 黄哲 敖俊杰 陈胜兰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江西省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林草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使绿水青山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总结江西省林草改革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在参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林草改革举措... 江西省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林草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使绿水青山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总结江西省林草改革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在参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林草改革举措和经验模式调研基础上,以江西省在林草方面的一些改革举措为切入点,总结了江西省依托政策优势,在场外造林、林权收储、湿地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出的机制创新,以及通过创新举措,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所取得的建设成效。同时,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部分创新举措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试验区 林草改革 场外造林 林权收储 湿地资源管理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改革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16
作者 李晓龙 袁帅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3-78,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经济韧性是经济体维护经济安全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在建设“韧性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经济韧性是经济体维护经济安全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在建设“韧性城市”、维护城市经济安全等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抓手,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有利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提升经济韧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建设“韧性城市”以及中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视作准自然实验,尝试将金融改革政策与城市经济韧性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金融改革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金融改革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地理区位城市的政策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改革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考虑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以及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等的叠加影响后依然成立;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处理、更换被解释变量以及变更样本时间区间等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改革政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政策效果主要通过增强信贷可得性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来实现;从异质性角度来看,相比于规模较大城市与南方城市,金融改革政策对规模较小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政策效果更强。因此,文章建议建设更多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金融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扩大金融改革试验区辐射范围,带动试点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建立增强信贷可得性、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长效机制,借助行政手段和财政手段,充分发挥信贷可得性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在金融改革政策影响城市经济韧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规模较小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政策资源倾斜,增加上述地区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数量,优化当地金融供给结构和资本市场环境,提高当地政府对经济的引导能力,从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改革政策 城市经济韧性 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 双重差分模型 信贷可得性 资本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