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非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博月 付积艺 +2 位作者 吴佳霏 王珺 李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06-3814,共9页
背景 卡非佐米自2022年在我国上市以来,已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广泛应用,但目前该药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不足。目的 探讨卡非佐米治疗M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3月—202... 背景 卡非佐米自2022年在我国上市以来,已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广泛应用,但目前该药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不足。目的 探讨卡非佐米治疗M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3月—2023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至少2个疗程卡非佐米治疗的53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患者均采用以卡非佐米为基础的方案进行治疗,以研究对象首次使用卡非佐米的时间为随访起点,以死亡、疾病复发或随访结束为随访终点,通过门诊、住院复查或使用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每2个月随访1次,并记录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例数,计算总缓解率(ORR)、≥VGPR率、最佳ORR和最佳≥VGPR率,评估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治疗线数、髓外病变、Durie-Salmon(DS)分期、国际分期系统(ISS)、肾功能、心血管疾病进行亚组间疗效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53例患者中PR为17例(32.1%),VGPR为11例(20.8%),CR为4例(7.5%),sCR为8例(15.1%),ORR为75.5%(40/53)。总体疗效评估显示,最佳ORR为84.9%(45/53),最佳≥VGPR率为71.7%(38/53)。一线用药组、首次复发用药组与三线及以上用药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FS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OS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MART标危组与高危组、DS分期Ⅰ~Ⅲ组、ISS分期Ⅰ~Ⅲ组、有髓外病变组与无髓外病变组、有心血管疾病组与无心血管疾病组、肾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临床疗效、PFS、OS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中感染患者8例(15.1%),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衰加重等不良反应患者7例(1.2%),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3例(5.7%),肝功能损害患者1例(1.9%),肾功能损害患者1例(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20/53)。结论 以卡非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卡非佐米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肿瘤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失败原因及方案纳排指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硕鹏 马海兰 +6 位作者 黄慧瑶 朱敬肖 于安琪 侯怡如 唐玉 房虹 李宁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以及纳排标准对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的影响,探讨提高受试者成功筛选入组的策略,为研究机构和申办方制定纳排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以及纳排标准对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的影响,探讨提高受试者成功筛选入组的策略,为研究机构和申办方制定纳排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开展的40项药物临床试验资料,通过频数、百分构成比对收集到的受试者筛选失败数据和方案中的纳排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在涵盖8个瘤种的40个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筛选失败受试者425例,<65岁受试者居多(333例,78.4%),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受试者自愿退出(71例,16.7%)、基因突变不符合(61例,14.3%)、肿瘤转移(52例,12.2%)、其他疾病治疗未恢复(38例,8.9%)、骨髓功能未达标(19例,4.5%)、肝功能不符合要求(15例,3.5%)。在纳排指标中,对受试者年龄(100%)、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97.5%)、骨髓功能[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95.0%、血小板计数(PLT):97.5%、血红蛋白(HB):97.5%]、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95.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7.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5.0%]、肾功能[肌酐(Cr):80.0%,以及病毒筛查(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80.0%、乙型肝炎病毒(HBV):70.0%、丙型肝炎病毒(HCV):62.5%]的要求相对严格。结论该院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受试者自愿退出、肿瘤脑转移以及生化检测指标不合格,这与临床试验纳排标准的设定密切相关。深入了解受试者特征,精准设定合适纳排标准,持续改进试验设计,加强与受试者沟通,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筛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临床试验方案 纳排标准 筛选失败原因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要点及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 儿童胶质瘤异质性突出,具有独特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并非成人胶质瘤的“缩小版”。本文强调儿童胶质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的基本要点,介绍其与成人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异同,阐述儿童胶质瘤涉及的重要驱动基因异常及其对应的靶向治疗策略,重点描述组蛋白H3突变致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策略,并展望儿童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未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表观基因组学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估化学治疗用于兔VX2恶性骨肿瘤模型早期效果
4
作者 张静 董诚 +1 位作者 李晓莉 徐文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用于兔VX2恶性骨肿瘤模型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以30只实验兔成功建立VX2恶性骨肿瘤模型,以其中14只为化疗组,经静脉注射顺铂7 mg/kg体质量,以另16只为对照组,经静脉注射等量生... 目的观察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用于兔VX2恶性骨肿瘤模型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以30只实验兔成功建立VX2恶性骨肿瘤模型,以其中14只为化疗组,经静脉注射顺铂7 mg/kg体质量,以另16只为对照组,经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2周后(干预前)及干预后3天采集平扫MRI及DCE-MRI,对MRI与病理所见进行点对点对照,获取瘤体区域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及血浆容积分数(V_(p)),以及微血管密度(MVD)。比较组内干预前、后MRI结果,以及干预后组间MRI结果,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判断是否曾接受化疗的效能,分析干预后DCE-MRI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化疗组干预前、后平扫MRI所见肿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干预前,化疗组实体瘤区域K^(trans)、K_(ep)均降低、对照组均升高(P均<0.05),而2组V_(e)及V_(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化疗组K^(trans)及K_(ep)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组间V_(e)及V_(p)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K^(trans)、K_(ep)、V_(e)及V_(p)判断是否曾接受化疗的AUC分别为0.964、0.933、0.317及0.455。干预后化疗组实体瘤区域MVD低于对照组(P<0.05);2组实体瘤区域K^(trans)、K_(ep)值均与MVD呈正相关(r=0.876、0.881,P均<0.05),而V_(e)或V_(p)值与MVD无显著相关性(r=0.118、0.202,P均>0.05)。结论DCE-MRI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和K_(ep)可较为敏感地反映化疗用于VX2恶性骨肿瘤模型兔早期效果及其MVD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动物实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单中心研究
5
作者 张静 王鹏 邱晓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2-738,共7页
目的探索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生存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采用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和尼妥珠单抗化疗或放射治疗联合ACT001化疗的14例儿童DIPG患者的临床和影... 目的探索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生存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采用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和尼妥珠单抗化疗或放射治疗联合ACT001化疗的14例儿童DIPG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信息及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项因素对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共14例患儿的客观缓解率为10/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30个月。基线影像学无强化是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的保护因素(RR=0.052,95%CI:0.006~0.416;P=0.005);男性(RR=0.085,95%CI:0.009~0.764;P=0.028)、年龄较大(RR=0.631,95%CI:0.423~0.942;P=0.024)、无脑神经受累表现(RR=0.116,95%CI:0.017~0.781;P=0.027)和基线影像学无强化(RR=0.046,95%CI:0.005~0.413;P=0.006)是总生存期延长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诊断时年龄较小、发病时脑神经受累、基线影像学强化是影响DIPG患儿生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与“7+3”方案在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近期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霞霞 文晓玲 +7 位作者 黎若祺 张夏林 张恬波 董春霞 王梅芳 张建华 杨林花 张睿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与标准“7+3”方案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VEN+AZA方案(41例)或“7+...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与标准“7+3”方案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受VEN+AZA方案(41例)或“7+3”方案(38例)诱导治疗且资料完整的79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后,比较组间缓解率、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VEN+AZA组总反应率(ORR)为68%,“7+3”组为84%,其中复合缓解率(CR+CRi;CRc)分别为64%和72%,两组ORR(P=0.185)及CRc(P=0.544)均无统计学差异。VEN+AZA组的5例未缓解(NR)患者中,4例伴7号染色体异常(7q-/-7),1例伴ETV6基因突变。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8和12个月,6个月OS、PFS率均无统计学差异(84%vs 92%,P=0.389;84%vs 92%,P=0.258)。两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Ⅲ-Ⅳ级骨髓抑制,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70)和25(14-61)d(P=0.161),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27(11-75)和25(16-50)d(P=0.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N+AZA组感染发生率低于“7+3”方案组(56%vs 88%,P=0.012),两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36%和64%(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N+AZA和标准“7+3”方案治疗新诊断老年AML的近期疗效相近,但VEN+AZA组感染发生率低。伴有7号染色体异常(7q-/-7)可能是老年AML患者接受VEN+AZA治疗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0例单中心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任朦 杨益 +3 位作者 李紫明 张仁谦 施雨峰 陶军秀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9-2026,共8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22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850例HCC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特征。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计算生存时间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基线...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22年5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850例HCC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特征。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计算生存时间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基线特征的生存期差异。结果850例HCC患者,以男性为主(82.6%),首诊中位年龄58.0(49.0~66.0)岁,50~6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59.8%)。HBV感染占比最高(77.4%),首诊74.2%患者合并肝硬化,49.2%有门静脉癌栓,20.2%肝外转移,以肺部转移占比最高(44.2%,76/172)。巴塞罗那分期(BCLC)A(0)、B、C、D期分别为20.4%、22.5%、41.5%、15.6%。患者性别(χ^(2)=16.631,P=0.001)、年龄段(χ^(2)=24.261,P=0.019)、居住地(χ^(2)=39.776,P<0.001)、是否有病毒性肝炎(χ^(2)=8.338,P=0.040)、首诊前是否规律抗病毒(χ^(2)=26.140,P<0.001)的BCLC分期总体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到489例患者的生存时间,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9.99个月(95%CI:14.86~25.12),1、3、5、10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7%、39.9%、29.4%、22.7%。不同年龄段(χ·2=13.452,P=0.009)、病毒性肝炎病史(χ^(2)=6.123,P=0.013)、首诊前是否规律抗病毒(χ^(2)=15.505,P<0.001)、合并2型糖尿病(χ^(2)=9.820,P=0.002)、肿瘤个数(χ^(2)=57.713,P<0.001)、肿瘤最大直径(χ^(2)=41.862,P<0.001)、门静脉癌栓(χ^(2)=293.909,P<0.001)、首诊肝外转移(χ^(2)=118.329,P<0.001)、BCLC分期(χ^(2)=465.638,P<0.001)、手术切除(χ^(2)=78.860,P<0.001)、局部治疗(χ^(2)=36.216,P<0.00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或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χ^(2)=7.182,P=0.007)、中药汤剂治疗(χ^(2)=30.050,P<0.001)、不同综合治疗方案(χ^(2)=13.221,P=0.004)的生存时间有差异。259例(30.5%)患者记录了无进展生存期,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为10.98个月(95%CI:8.54~13.42)。结论HCC患者在性别、年龄、居住地、是否有病毒性肝炎、首诊前规律抗病毒、肿瘤特征、治疗方式、预后均存在流行病学特征,早期发现率低、总体生存时间短,急需开展早筛、早诊、早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治疗方案 无进展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方案治疗肝细胞癌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泽鑫 黄金涛 +2 位作者 仲斌演 沈健 朱晓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从现有技术方式、人群选择、疗效评估等方面阐述了TACE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TACE联合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前景,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提供新...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从现有技术方式、人群选择、疗效评估等方面阐述了TACE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TACE联合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前景,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肿瘤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进展
9
作者 盖菁菁 孔晨晨 +1 位作者 赵传 张俊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6-711,共6页
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多数呈非侵袭性,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可达到长期生存。然而对于位于脑干、视觉传导通路等脑深部结构的肿瘤,无法手术全切除,药物化疗是临床症状恶化或影像... 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多数呈非侵袭性,预后较好。手术全切除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可达到长期生存。然而对于位于脑干、视觉传导通路等脑深部结构的肿瘤,无法手术全切除,药物化疗是临床症状恶化或影像学进展时的首选辅助治疗方法;近年除传统药物化疗外,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综述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进展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管生成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儿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抗肿瘤药癌症患者药物素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褚云怡 江子芳 贺泽翻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6-128,F0003,共4页
口服抗肿瘤药是癌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药物素养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基础,药物素养不足会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产生。本文对癌症患者口服抗肿瘤药的药物素养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保障癌症患者安全... 口服抗肿瘤药是癌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药物素养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基础,药物素养不足会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产生。本文对癌症患者口服抗肿瘤药的药物素养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保障癌症患者安全服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肿瘤患者 口服抗肿瘤药 化疗药物 靶向药物 药物素养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拉帕利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疗效分析
11
作者 余建忠 韩记昌 +2 位作者 刘亚超 李林 李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均接受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统计肿瘤客观缓解率以评估疗效;记录患儿耐受性和安全性指标如肝肾功能、心功能、恶心呕吐、疲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共12例患儿中10例肿瘤体积缩小均≥30%,其中2例肿瘤体积缩小100%;1例肿瘤体积无变化;1例肿瘤体积增大20%,总客观缓解率为10/12。不良反应包括5例出现恶心呕吐,主要发生在药物化疗期间;8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在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12
作者 徐锦江 孙铭 +4 位作者 顾立学 董桂娟 朱丽娟 曲靓靓 尹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癌症化疗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居家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评价系统,分别在乳腺癌第1个化疗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t1),第1(t2)、第2(t3)、第3(t4)个化疗疗程居家休...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癌症化疗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居家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评价系统,分别在乳腺癌第1个化疗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t1),第1(t2)、第2(t3)、第3(t4)个化疗疗程居家休息的第2周评价。结果不同时间患者认知、行为、现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较t1、t3较t2、t4较t3认知、行为、现状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从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行为4个领域全方位护理介入,既解决了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间期居家管理中的问题,又为护理提供了标准化的、可遵循的居家自我管理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护理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崔海滨 葛怀娥 +2 位作者 白希永 臧春霞 张媛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奥沙利铂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胃癌术后2~3周行全身化疗。治疗组患者根据胃癌术后恢复状况第1~2天开始行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d,90 min/次,连续4 d,术后1个月行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术后2年复发率及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患者Ⅰ~Ⅱ度骨髓抑制、Ⅲ~Ⅳ度骨髓抑制、Ⅰ~Ⅱ度恶心呕吐、Ⅲ~Ⅳ度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3例患者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均顺利完成,术后1年时失访1例,对照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27.9%(12/43)〕较治疗组〔7.1%(3/42)〕升高、术后3年生存率〔37.2%(16/43)〕较治疗组〔73.8%(31/4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90.7%(39/43)与95.2%(4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可明显降低腹腔复发率,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奥沙利铂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6
14
作者 凌华晃 李涛 +2 位作者 吴祥成 蔡茂德 苏炳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化疗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4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化疗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4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0.7%(11/27),对照组为35.0%(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0,P=0.7885);观察组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9,P=0.0330)。结论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培美曲塞 奈达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81例报告 被引量:42
15
作者 曹志宇 何建苗 +6 位作者 杨波 张庆军 赵华洲 张心慧 刘瑞军 史玉琪 孙永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1例,其中Ⅲa期65例,Ⅲb期1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及保乳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分为...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1例,其中Ⅲa期65例,Ⅲb期1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及保乳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 8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81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12例(14.8%),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 CR)4例(4.9%),临床部分缓解(PR)52例(64.2%),稳定17例(21.0%),无进展病例,总有效率(ORR)为79.0%(64/81)。新辅助化疗后经12~60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的随访,3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肺、肝脏、脑膜和骨,远处转移率3.7%(3/81),其中1例死亡。新辅助化疗后有48例患者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行保乳手术,术后局部复发率6.3%(3/48),保乳综合治疗后1年进行乳腺外形的评估,其中优14.6%(7/48),良43.8%(21/48),差41.7%(20/48)。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规范化的切除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16
作者 王晓红 李义慧 +3 位作者 杨俊泉 张瑞娟 王建功 胡万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用该药,两组术后1周进行TA方案化疗,每21 d为1周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加用该药,两组术后1周进行TA方案化疗,每21 d为1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分别于化疗前1天及化疗1周后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测定血常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血IL-4、IL-10水平。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5.56±1.78)×109/L,高于对照组的(3.51±1.5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及CD8+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39.41±2.34)%和(40.12±1.7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0.14±1.51)%和(25.45±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lgG、IgA、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升高白细胞、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放化疗顺利进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注射液 乳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田金徽 葛龙 +8 位作者 娄丽丽 谢吻 甘雨虹 裴改琴 王权 刘锐锋 张秋宁 王小虎 张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326-3335,共10页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ISI Web of Knowledge、EMBase、Pub Med和Cochrane Libr...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ISI Web of Knowledge、EMBase、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纳入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对比CF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Win BUGS 1.4统计学软件和试验序贯分析统计学软件分别执行网状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RCTs,包含1 884例患者,共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和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复方苦参、康莱特联合CF化疗方案在提高有效性指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其他方案,然而,在降低恶心呕吐(Ⅲ~Ⅳ级)和白细胞计数减少(Ⅲ~Ⅳ级)发生率方面参芪扶正、艾迪联合CF化疗方案效果更好。结论目前尚无有力证据显示在提高乳腺癌治疗有效性指标、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和白细胞计数减少等方面的最佳中药注射剂联合CF化疗方案,临床实践中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中草药 注射剂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海波 赵明峰 +4 位作者 李玉明 邓琦 耿莉 崔蕊 刘鹏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28-3533,共6页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疗方案或类似化疗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化疗。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时检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4组:〈100×10^9/L组45例、(100^150)×10^9/L组19例、(151^300)×10^9/L组25例、〉300×10^9/L组21例。比较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复发率。以患者年龄60岁为界,分为≥60岁41例,〈60岁69例;以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为界,分为≥30×10^9/L 28例,〈30×10^9/L 82例;以患者是否预后不良染色体为界,分为预后不良染色体16例,非预后不良染色体94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为界,分为完全缓解70例,未完全缓解40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界,分为〉300×10^9/L 21例,≤300×10^9/L 8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别以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作为观察终点,采用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诱导化疗后不同血小板计数组患者性别、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100^150)×10^9/L组患者年龄高于〉300×10^9/L组(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所占比例、复发率高于〉300×10^9/L组(P〈0.007)。Log-rank检验示,不同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预后不良染色体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首次诱导化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与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初治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增多者预后相对较好,且可独立影响AM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小板计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变化对肺癌化疗早期疗效的观察与评估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谢海涛 黎庶 +5 位作者 初金刚 李雪 王强 郭恩中 李智勇 徐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初治肺癌常规化疗患者25例。化疗前1周内CT检查与化疗后90~100 d的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根据RECIST标准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1周内及...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初治肺癌常规化疗患者25例。化疗前1周内CT检查与化疗后90~100 d的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根据RECIST标准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21 d行两次CT灌注扫描,比较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25例患者中缓解组15例,非缓解组10例。在25例患者中,化疗前与化疗后早期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早期CT各灌注参数在两组中均有变化。缓解组血容量(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71.0±20.4)mL/1 000 mL和(49.8±31.4)mL/1 000 mL,t值2.558,P值0.023;Patlak血容量(P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73.1±34.1)mL/1 000 mL和(45.2±19.0)mL/1 000 mL,t值3.325;P值0.005,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可见两种参数呈下降趋势。未缓解组BV参数值化疗前后分别为(50.4±61.0)mL/1 000 mL和(120.5±15.7)mL/1 000 mL,t值-3.062,P值0.016;PBV参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38.0±9.3)mL/1 000 mL和(62.0±38.3)mL/1 000 mL;t值-2.471;P值0.036,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上升趋势。进行分组对照BV和PBV缓解率的χ2检验后验证BV升高组和降低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V升高组与下降组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V降低组缓解率高于PBV升高组。结论:化疗后早期病变大小较化疗前均无明显变化;CT灌注参数在化疗后早期的变化,对肺癌化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彭芳 张静平 +1 位作者 李小云 张海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对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总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对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总健康状况得分粗分(RS)为(4.11±1.21)分,得分排前3位的分别是认知功能、经济困难、情绪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年龄、KPS得分、医护工作满意度,总的决定系数(R2)为0.287,复相关系数(R)为0.536。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在认知功能、经济困难、情绪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最差,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与年龄、KPS得分、医护工作满意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生活质量 Karnofskyal功能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