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强震短临前兆异常共性特征的物理基础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立德
付虹
邬成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强震短临阶段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是"一多、二大、三广、四平静"。通过讨论"一多、二大、三广"这三项微观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基础,提出用"软包体模型"和信息论中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信息会突然增强的理论...
强震短临阶段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是"一多、二大、三广、四平静"。通过讨论"一多、二大、三广"这三项微观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基础,提出用"软包体模型"和信息论中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信息会突然增强的理论,可以对上述共性特征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短临前兆异常
共性特征
物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震中波红外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丽峰
郭晓
+2 位作者
张璇
魏从信
秦满忠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7-984,共8页
为了研究强震中波红外热辐射异常变化特征,以风云卫星中波红外资料为基础数据,应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方法对6次6.5-7.0级强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次强震前3个月内均存在明显的中波红异常变化,功率谱异常偏离年均值和标准差值较大,...
为了研究强震中波红外热辐射异常变化特征,以风云卫星中波红外资料为基础数据,应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方法对6次6.5-7.0级强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次强震前3个月内均存在明显的中波红异常变化,功率谱异常偏离年均值和标准差值较大,其异常幅度可达8倍,持续时间为50-105天.异常变化特征具有强震短期预测指标意义,同时可对即将投入实用的高分辨率静止卫星中波红外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中波红外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形变异常特征与预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双绪
张希
+3 位作者
祝意青
张晓亮
张四新
薛富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附近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跨断层短测线和90年代以来的GPS、流动重力等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几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与地震有关的构造形变异常的...
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附近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跨断层短测线和90年代以来的GPS、流动重力等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几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与地震有关的构造形变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可能的机理,初步总结了基于这些不同尺度(类型)的构造形变异常进行强震中期预测的一些指标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北段
强震形变异常特征
预测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小波分析提取的云南强震数字化形变异常特征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强
宋治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8,共9页
运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提取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提取了2001年以来云南地区强震(MS≥6)前数字化形变异常。结果表明,在MS≥6地震前,震中附近(〈250km)的倾斜、应变和重力等形变信号出现周期为3-1...
运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提取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提取了2001年以来云南地区强震(MS≥6)前数字化形变异常。结果表明,在MS≥6地震前,震中附近(〈250km)的倾斜、应变和重力等形变信号出现周期为3-11天的异常信息;重力和倾斜异常出现较早,可作为中短期指标,应变异常出现较晚,可用作短临指标;震源区最先出现应变异常,应变异常可作为未来强震震中的判定指标。这些强震前数字化形变异常特征对该地区未来强震三要素的中短临判定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数字化形变
强震特征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前兆低频前驱波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继业
任建辉
+7 位作者
张彦吉
孙鹏宇
孙强
武晓军
吴海波
胡滨生
孟令蕾
杜天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31,共13页
前驱波是一种暂态信号,是在震源成核过程中发射出的一种低频波,对地震预测而言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可靠短临前兆信息。本文提取了黑龙江及邻区3次中强地震前5例水位、竖直摆倾斜数字化低频前驱波异常图像,分析了低频前驱波异常形态、异...
前驱波是一种暂态信号,是在震源成核过程中发射出的一种低频波,对地震预测而言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可靠短临前兆信息。本文提取了黑龙江及邻区3次中强地震前5例水位、竖直摆倾斜数字化低频前驱波异常图像,分析了低频前驱波异常形态、异常特征和异常指标,经初步统计得到了经验公式,探讨了前驱波异常机理,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震例均为近场区中强地震前数字化前兆低频前驱波异常,丰富了低频前驱波方法在黑龙江地区地震分析预测工作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低频前驱波
短临异常
特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震短临前兆异常共性特征的物理基础
被引量:
20
1
作者
陈立德
付虹
邬成栋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B03-02-01)资助
文摘
强震短临阶段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是"一多、二大、三广、四平静"。通过讨论"一多、二大、三广"这三项微观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基础,提出用"软包体模型"和信息论中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信息会突然增强的理论,可以对上述共性特征做出解释。
关键词
强震
短临前兆异常
共性特征
物理基础
Keywords
strong
earthquake
short-term and impending-
earthquake
precursor
anomaly
common
characterist
ic
physical base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震中波红外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丽峰
郭晓
张璇
魏从信
秦满忠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7-984,共8页
基金
基金项目: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系统(一期)(31~Y30B09~9001~13/15)
文摘
为了研究强震中波红外热辐射异常变化特征,以风云卫星中波红外资料为基础数据,应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方法对6次6.5-7.0级强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次强震前3个月内均存在明显的中波红异常变化,功率谱异常偏离年均值和标准差值较大,其异常幅度可达8倍,持续时间为50-105天.异常变化特征具有强震短期预测指标意义,同时可对即将投入实用的高分辨率静止卫星中波红外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强震
中波红外
异常特征
Keywords
strong
earthquake
s
medium-wave infrared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315.73 [天文地球—地震学]
TN21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形变异常特征与预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双绪
张希
祝意青
张晓亮
张四新
薛富平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南北地震带北段大震危险性跟踪研究"和"中国大陆7
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项目
文摘
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附近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跨断层短测线和90年代以来的GPS、流动重力等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几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与地震有关的构造形变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可能的机理,初步总结了基于这些不同尺度(类型)的构造形变异常进行强震中期预测的一些指标判据。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北段
强震形变异常特征
预测判据
Keywords
The North segment of the south-north seismic belt of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anomaly with strong earthquake
Forecasting criterions
分类号
P315.72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小波分析提取的云南强震数字化形变异常特征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强
宋治平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上海市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8,共9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B03-04-01<西南构造区强震预测预警技术和指标>
文摘
运用小波分析理论及其时频分析方法,阐述了提取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提取了2001年以来云南地区强震(MS≥6)前数字化形变异常。结果表明,在MS≥6地震前,震中附近(〈250km)的倾斜、应变和重力等形变信号出现周期为3-11天的异常信息;重力和倾斜异常出现较早,可作为中短期指标,应变异常出现较晚,可用作短临指标;震源区最先出现应变异常,应变异常可作为未来强震震中的判定指标。这些强震前数字化形变异常特征对该地区未来强震三要素的中短临判定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数字化形变
强震特征
云南地区
Keywords
Wavelet analysis Digital data of deformation Anomalies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data of deformation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
s Yunnan reg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前兆低频前驱波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继业
任建辉
张彦吉
孙鹏宇
孙强
武晓军
吴海波
胡滨生
孟令蕾
杜天娇
机构
哈尔滨市防震减灾技术中心
哈尔滨市通河地震台
哈尔滨市延寿地震台
哈尔滨市阿城地震台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31,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15Y)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06)联合资助
文摘
前驱波是一种暂态信号,是在震源成核过程中发射出的一种低频波,对地震预测而言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可靠短临前兆信息。本文提取了黑龙江及邻区3次中强地震前5例水位、竖直摆倾斜数字化低频前驱波异常图像,分析了低频前驱波异常形态、异常特征和异常指标,经初步统计得到了经验公式,探讨了前驱波异常机理,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震例均为近场区中强地震前数字化前兆低频前驱波异常,丰富了低频前驱波方法在黑龙江地区地震分析预测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中强地震
低频前驱波
短临异常
特征研究
Keywords
Th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
s Low-frequency precursory waves Shortimpending
anomaly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强震短临前兆异常共性特征的物理基础
陈立德
付虹
邬成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强震中波红外异常特征研究
张丽峰
郭晓
张璇
魏从信
秦满忠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形变异常特征与预测指标研究
王双绪
张希
祝意青
张晓亮
张四新
薛富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小波分析提取的云南强震数字化形变异常特征
刘强
宋治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数字化前兆低频前驱波异常特征分析
李继业
任建辉
张彦吉
孙鹏宇
孙强
武晓军
吴海波
胡滨生
孟令蕾
杜天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