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影像的长寿湖水体营养状态时空变化遥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辰 夏婧 +2 位作者 闵天 梁思 田婧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湖泊的营养状态和变化趋势研究对科学认知湖泊水质演变规律和治理湖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水体颜色指数(FUI)与湖泊的营养程度密切相关,是评估湖泊营养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指标.本研究以重庆市长寿湖为研究区,利用1986-2022年间的L... 湖泊的营养状态和变化趋势研究对科学认知湖泊水质演变规律和治理湖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水体颜色指数(FUI)与湖泊的营养程度密切相关,是评估湖泊营养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指标.本研究以重庆市长寿湖为研究区,利用1986-2022年间的Landsat5/7/8系列遥感数据,计算水体的FUI指数,由此评价水体营养状态,并结合变异系数、Sen斜率及Mann-Kendall(M-K)参数检验变化趋势分析法,探讨长寿湖及其不同功能分区近40年间水体营养状态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长寿湖水体多年来主要处于中营养状态,2002年后水质持续稳定好转;富营养水域主要集中于西部生态养殖区;2)西部生态养殖区FUI值变异系数最大(0.17),自2002年后营养状态趋于稳定改善,水质明显好转的区域多分布于湖区的中部和西北部;3)中部生态旅游区FUI值变异系数最低(0.10),营养状态多年较为稳定,水质好转和恶化的区域共存,其湖区中西部FUI值呈显著下降趋势,富营养化等级明显降低;4)东部湿地保护区的营养状态以中营养向富营养转变为主,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加剧.研究结果为长寿湖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颜色指数 富营养化 遥感提取 Landsat影像 长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滩草甸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
2
作者 许可 陈宏伟 +1 位作者 黄彦青 孙学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53-56,共4页
以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中河滩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对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滩草甸植被类型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内河滩草甸共有3种群落类型,分别为灰脉苔草沼泽草甸群落、乌拉草... 以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中河滩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对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滩草甸植被类型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内河滩草甸共有3种群落类型,分别为灰脉苔草沼泽草甸群落、乌拉草沼泽草甸群落、东方羊胡子草沼泽草甸群落;其中灰脉苔草沼泽草甸群落(俗称塔头沼泽)作为水陆过渡带最具代表性的沼泽群落,受气候和光照、温度等影响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滩草甸类型 物种多样性 湿地沼泽 长寿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长寿湖富营养化评价及氮磷平衡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志敏 熊海灵 +2 位作者 张晟 张可 魏世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5,109,共4页
利用营养状态卡森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长寿湖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长寿湖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的输入输出研究结果为:氮输入总量7914 6t/a ,主要来源为上游来水,占总量约70 % ;磷输入总量5 91 8... 利用营养状态卡森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长寿湖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长寿湖富营养化主要影响因子氮磷的输入输出研究结果为:氮输入总量7914 6t/a ,主要来源为上游来水,占总量约70 % ;磷输入总量5 91 84t/a ,主要来源为农田径流,占总量约4 7% ;氮磷输出量分别为2 4 19 5t/a和12 0 2t/a,截留率分别为6 9 4 %和79 7%。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了防止湖泊富营养化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评价 长寿湖 平衡研究 氮磷 重庆 湖泊富营养化 营养状态 营养状况 指数评价 研究结果 输入输出 影响因子 农田径流 指数和 监测点 输出量 截留率 污染物 龙溪河 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 被引量:100
4
作者 杨伟 谢德体 +3 位作者 廖和平 潘卓 朱琳 李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9-229,I0006,共12页
该文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切入点,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特定的整治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模式下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求和农户意愿调查的主客观分析... 该文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切入点,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特定的整治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模式下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求和农户意愿调查的主客观分析,确定研究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应采用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征的评价模式。论文采用差异性调查分区法、置信区间计算法、潜力等级水平选择法、耕地生产能力计算法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等方法分别确定了A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和B类型区(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的农用地整治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并对潜力结果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A类型区数量潜力551.78hm2、质量潜力2218.57t,B类型区数量潜力1531.32hm2、质量潜力3883.77t,适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二、三级潜力区,研究认为A类型区整治潜力挖掘应以质量为主、数量为辅。该研究为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潜力分析和土地整治实践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潜力分析 高标准基本农田 质量综合指数 长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构造-沉积分异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树根 文龙 +15 位作者 宋金民 孙玮 汪华 金鑫 郭海洋 邓宾 江青春 李智武 丁一 叶玥豪 王瀚 范建平 杨迪 李柯然 田小彬 罗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5-413,共29页
受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发生了较强的构造-沉积分异,形成了“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通过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连井剖面和地震响应特征刻画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的构造-沉积分异,并探讨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 受峨眉地裂运动的影响,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发生了较强的构造-沉积分异,形成了“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通过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连井剖面和地震响应特征刻画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的构造-沉积分异,并探讨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自中二叠世栖霞期始,四川盆地就已经开启了北西-南东向的构造-沉积分异。栖一期,通江-苍溪-南充-长寿凹陷(简称通江-长寿凹陷)初步形成,“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基本定型;蜀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9.69×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9.1 m;川东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3.77×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13 m;通江-长寿凹陷主要呈“C”形的北宽中窄南宽的双喇叭形特征,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3.75×10^(4)km^(2),厚度为10.3~28.4 m。栖二期,通江-长寿凹陷内外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差异不明显,但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展布依然为北西-南东向。茅一期,通江-长寿凹陷向南扩展,延续了栖霞期向台内延伸的趋势;蜀南台地向北西扩大,形成川西北-蜀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7.79×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45.6 m;川东北台地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分布面积为3.94×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0~53 m;通江-长寿凹陷依然为“C”形的北窄南宽的喇叭形特征,面积为5.79×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36.3~96.0 m。茅二期,通江-长寿凹陷的“C”形态消失,为北西-南东走向的苍溪-渠县凹陷所取代,但“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仍然存在,该凹陷西陡东缓,面积为1.4×10^(4)km^(2),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为36.3~53.6 m。中二叠世通江-长寿(生烃)凹陷的发现提升了油气勘探的潜力,凹陷“C”形区带内及周缘地区是中二叠统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根据含海泡石(滑石)层系厚度,同时参考栖霞组和茅口组滩相白云岩的分布特征,依据源控论分别确定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一段、栖二段、栖霞组、茅一段、茅二段和茅口组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区带。栖一段非常规气藏最有利勘探区含海泡石(滑石)层系累计厚度>20 m,主要分布在南江-通江区域、剑阁-蓬溪地区和长寿地区。栖二段常规(白云岩)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剑阁-成都-广安地区和威远-綦江地区。茅一段非常规气藏最有利勘探区含海泡石(滑石)层系累计厚度>40 m,主要分布在南江-通江地区、剑阁-蓬溪地区和长寿-綦江地区。茅口组常规气藏的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通江-长寿凹陷(茅一期)以北、苍溪-渠县凹陷(茅二期)以南的广元-南部-南充-广安-石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通江-长寿凹陷 构造-沉积分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上游长寿湖浮游藻类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21
6
作者 雷波 刘朔孺 +3 位作者 张方辉 闫苏苏 李建辉 张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9-377,共9页
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的长寿湖浮游藻类以及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浮游藻类物种组成、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检验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群落差异,同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确定影响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群... 基于2013年3月-2014年2月的长寿湖浮游藻类以及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浮游藻类物种组成、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检验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群落差异,同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确定影响不同季节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泽丝藻(Limnothrix sp.)、小尖头藻(Raphidiopsis sp.)、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具尾逗隐藻(Komma caudata)、鞘丝藻(Lyngbya sp.)和马索隐藻(Cryptomonas marssonii)为长寿湖优势种群,不同季节间浮游藻类群落组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以春季最为简单,夏季次之,秋、冬季最为复杂.不同季节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差异较大,水温和营养盐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光照强度、高锰酸盐指数、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有机碳在秋、冬季节同样成为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湖 浮游藻类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军 廖和平 +1 位作者 唐娜 李冬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出发,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全区土地资源宏观分区,包括城市发展核心区、城镇综合拓展区、现代生态农业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区;研究提出优化配置...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出发,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全区土地资源宏观分区,包括城市发展核心区、城镇综合拓展区、现代生态农业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区;研究提出优化配置长寿区土地资源,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长寿区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与长寿湖水库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营养级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谢青 徐勤勤 +4 位作者 王永敏 孙涛 樊宇飞 刘伟豪 王定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7-845,共9页
为探究人为活动对水库鱼类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的影响,选择人为影响程度较低的三峡水库和影响程度较高的长寿湖水库为研究对象,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两个水库鱼类δ13C值、δ15N值和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寿湖水库鱼类... 为探究人为活动对水库鱼类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的影响,选择人为影响程度较低的三峡水库和影响程度较高的长寿湖水库为研究对象,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两个水库鱼类δ13C值、δ15N值和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寿湖水库鱼类δ13C平均值(-22.66‰±1.94‰)与三峡水库(-22.59‰±1.87‰)较为接近,但长寿湖鱼类的δ15N值(13.95‰±3.02‰)显著高于三峡水库鱼类的δ15N值(11.98‰±2.25‰).根据δ15N值计算不同食性鱼类间的营养级,三峡水库营养级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而长寿湖中则表现为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营养级出现了异常现象.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人为影响(如人工喂食鱼饲料等)较大的水体,采用δ15N值计算不同食性鱼类间的营养级存在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营养级 三峡水库 长寿湖水库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区分布 被引量:8
9
作者 宋金民 刘树根 +15 位作者 李智武 张本健 邓宾 江青春 金鑫 孙玮 汪华 郭海洋 陈骁 王佳蕊 田小彬 张玺华 叶玥豪 杨迪 范建平 罗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71,共18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勘探成效显著,是目前勘探开发和研究的热点层位,但其成藏模式、成藏过程与有利勘探区分布尚不明晰。为此,在分析含海泡石层段沉积环境的基础上,修编了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图,阐述了通江—长寿凹陷控制下的源储配...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勘探成效显著,是目前勘探开发和研究的热点层位,但其成藏模式、成藏过程与有利勘探区分布尚不明晰。为此,在分析含海泡石层段沉积环境的基础上,修编了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图,阐述了通江—长寿凹陷控制下的源储配置及成藏模式,明确了中二叠统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古特提斯洋扩张演化、勉略洋俯冲与峨眉大火成岩省构造热事件影响,四川盆地内部中二叠世形成通江—长寿克拉通内凹陷;②在栖霞期沉积时期,沉积相带呈现出北东向和北西向共存的特征,通江—长寿凹陷控制了台内北西向滩体的展布;③到了茅口组二期沉积时期,沉积相带展布主要受通江—长寿凹陷控制,呈现出北西—南东向展布,凹陷两侧边缘滩体发育;④通江—长寿凹陷的发育为中二叠统的源储配置提供了自生自储和旁生侧储两种源储组合新模式;⑤凹陷内海泡石沉积厚度大,大量有机质被吸附,在凉水环境下得到保存,形成优质烃源岩,在埋藏环境中,海泡石开始大量转化与溶解,形成大量有机质孔和黏土微孔,在凹陷内形成自生自储的配置关系,同时海泡石转化释放出的富镁离子的成岩水,通过侧向和垂向运移,将凹陷边缘滩白云石化,形成优质的白云岩储层,形成旁生侧储的配置关系。结论认为,通江—长寿凹陷控制着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油气分布,中二叠统自生自储型非常规泥质灰岩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通江—长寿凹陷内,勘探面积约为24800 km^(2),旁生侧储型常规气藏的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凹陷两侧边缘带,勘探面积约为477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通江—长寿凹陷 成藏模式 含海泡石层段 有利勘探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长寿湖水体磷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相灿 周莉萍 +5 位作者 卢少勇 王伟 程萌 蔡珉敏 焦伟 甘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1-143,149,共4页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11月和2010年3月在重庆长寿湖全湖采样,通过测量118个(11月)和31个(3月)水样的总磷浓度,揭示长寿湖水体磷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1月份长寿湖水体总磷平均浓度较低,水质大都处于Ⅳ类;3月份长寿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11月和2010年3月在重庆长寿湖全湖采样,通过测量118个(11月)和31个(3月)水样的总磷浓度,揭示长寿湖水体磷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1月份长寿湖水体总磷平均浓度较低,水质大都处于Ⅳ类;3月份长寿湖水体总磷平均浓度较高,水质处于Ⅳ~劣Ⅴ类之间;3月份长寿湖水体总磷浓度要比11月份普遍偏大,平均水质也要比11月份低1个等级。这主要和3月温度明显高于11月,春节期间上游火炮纸生产加剧以及沿湖精养鱼塘放水等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湖 水体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盆地长寿地区三叠系杂卤石的发现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淑丽 郑绵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5-1056,共12页
笔者先后2次对川东盆地盐矿实地考察,并系统采集了样品。水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地区T1j4-2地层中岩盐w(K+)较高,最高可达3.25%,明显高于其他盐矿点(合川盐矿、云阳盐矿及万州高峰盐矿)。岩盐Br-含量也较高;Br×103/Cl值相... 笔者先后2次对川东盆地盐矿实地考察,并系统采集了样品。水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地区T1j4-2地层中岩盐w(K+)较高,最高可达3.25%,明显高于其他盐矿点(合川盐矿、云阳盐矿及万州高峰盐矿)。岩盐Br-含量也较高;Br×103/Cl值相对较高,一般为0.26-0.36,最大可达0.41,已达到晚期石盐沉积,甚至是钾镁盐早期沉积阶段。而后又对K+含量较高的样品(不含KCl)进行配矿分析,同时结合岩矿鉴定及XRD分析验证,首次发现和确定长平3井的主要含钾矿物为杂卤石,样品中不含钾石盐(KCl)。通过对样品薄片镜下观察,杂卤石为自形-半自形的板状和柱状及叶片状形态,结合杂卤石与石盐的接触关系及Br×103/Cl值分析,认为长平3井杂卤石为原生沉积成因,而非如前人所认为的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的杂卤石成因——后期含钾镁较高的热卤水交代硬石膏而形成。这一认识对该区寻找可溶性钾盐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三叠系 杂卤石 成因研究 沉积阶段 长寿地区 川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优选中的应用——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伟 廖和平 +3 位作者 谢德体 朱琳 夏涛 陈杰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9,共8页
我们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以期优选最接近可实现整治潜力的分析方法,为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工作中潜力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Delphi法... 我们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以期优选最接近可实现整治潜力的分析方法,为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工作中潜力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Delphi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优选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了四种测算方法中,综合评价的分值最低61.282分,最高65.704分,差距不大。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率法最差,城镇体系等规划法为最优,并得出长寿区最可能实现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我们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优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时,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整治成本等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对各测算方法进行较为合理的评判,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村居民点以及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的优选评价中,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潜力测算 方法优选 模糊综合评价 长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及模式研究——重庆市长寿区实证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庆媛 潘菲 李元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共8页
在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的重组入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并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寿区农民居民点按照村镇数量等级规模,可... 在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的重组入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并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寿区农民居民点按照村镇数量等级规模,可形成完整的"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居民点体系;2遵循农村居民点迁移规律和用地发展需求,需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3产业结构重组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具有重要影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型4种产业类型;4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可分为以城镇化、工业化等外部关联为动力源的"城镇化引领型"、以产业发展为内生动力源的"内部改造型"和"中心村整合型",以及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动力源的"生态移民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重构路径 模式识别 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 长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真富 谭德军 +2 位作者 谢洪斌 陈凤英 李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对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来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土壤中重金属Hg、Cd和As的富集较为严重,超过了土... 对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来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土壤中重金属Hg、Cd和As的富集较为严重,超过了土壤质量一级标准。②Ni和Cu的含量主要受土壤形成因子,如地形、土壤类型等的控制;Pb、Cd、Zn很大程度来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受内在和外在因子的共同影响。③长寿湖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是轻度和中等生态危害,中等生态危害面积4 821.66 hm2,占总面积的43.23%,主要生态风险因子是Hg和Cd,分别达到了较强生态危害和中等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湖 土壤 重金属 空间结构特征 潜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壤侵蚀因子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晓军 谭德军 +3 位作者 罗真富 谢洪斌 陈凤英 李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045-20047,共3页
以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基于已有的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给出模型各因子的计算方法,并利用GIS空间数据提取和数据运算方法,结合水利部水力侵蚀强度分级,获取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主要以微... 以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基于已有的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给出模型各因子的计算方法,并利用GIS空间数据提取和数据运算方法,结合水利部水力侵蚀强度分级,获取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面积为6 611.53×104m2,占研究区面积的86.30%。这些地区主要为果园、林地和水田,该地区植被盖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湖 USLE GIS 土壤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鹏飞 何太蓉 +1 位作者 金慧芳 赵恬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3,共5页
基于连续提取法对长寿湖15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探讨磷的生物有效性和评价沉积物的污染性。结果表明:无机磷(IP)是长寿湖表层沉积物总磷(TP)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占TP的74.82%,有机磷(OP)只占较小部分;IP中自生钙磷... 基于连续提取法对长寿湖15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探讨磷的生物有效性和评价沉积物的污染性。结果表明:无机磷(IP)是长寿湖表层沉积物总磷(TP)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占TP的74.82%,有机磷(OP)只占较小部分;IP中自生钙磷(Ca-P)所占比重最大,各形态磷所占比重大小依次为Ca-P>Fe-P>Detr-P>Ads-P;相关性分析表明,TP的含量及分布主要受到IP的影响,而IP受到Ca-P的控制;长寿湖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磷的含量为412.13~713.25μg/g,平均占TP的89.98%,具有很强的释磷潜力;长寿湖表层沉积物呈中度污染,应加强监测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长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游线网络结构测评及规划优化——以重庆长寿湖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勇 王亚风 +2 位作者 黄晖 张启瑞 刘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偏重主观经验、缺少量化评价依据、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的弊端,以国家4A级景区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原理和方法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测评体系,通过网络密度、聚类... 为解决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偏重主观经验、缺少量化评价依据、科学性和系统性较差的弊端,以国家4A级景区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原理和方法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网络结构测评体系,通过网络密度、聚类系数、平均距离、中心度、中心势、n-派系和结构洞等结构测评指标,从网络完备程度和运行状态两方面对游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游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长寿湖景区现状游线网络完备程度较高,运行状态良好,总体合理,但存在相关游线数量偏少,部分景点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为此,以不同类型游线产品为线索,从游线数量、中心景点和旅游点的修正、游览的层次性等方面提出规划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线路 结构测评 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AHP的长寿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存东 何太蓉 苏维词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1,共5页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和热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根据长寿湖区域自然人文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了生态特征指标、功能作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3个亚类、20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基于...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和热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根据长寿湖区域自然人文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了生态特征指标、功能作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3个亚类、20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FAHP)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对其生态健康进行了初步评价,得出2006年长寿湖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0.471。表明长寿湖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受到上游垫江县、梁平县排放的工业污水污染及湖区内网栏养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 长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区长时序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娜 张迪 +2 位作者 潘建平 冯珊珊 潘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6-62,共7页
分析长寿区生态质量时空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对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长寿区为研究区,以2002—2021年多景Landsat-5 TM影像和Landsat-8 OLI影像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生态质量演变过程,并... 分析长寿区生态质量时空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对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长寿区为研究区,以2002—2021年多景Landsat-5 TM影像和Landsat-8 OLI影像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生态质量演变过程,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生态质量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长寿区RSEI均值由2002年的0.6427降低到2006年的0.5665,2010年以后RSEI均值稳步增加,生态质量呈“先恶化后好转,整体向好发展”的趋势;②生态质量较好的区域集中在高程较高的区域,较差的区域集中在长江两岸的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城镇居民居住区;③2002—2021年长寿区生态质量改善面积为628.838 km^(2),占比44.16%;退化面积为183.269 km^(2),占比12.87%,改善效果明显;④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高程和人口密度是影响RSEI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人类活动和地形因素对区域生态质量变化起主导作用。利用RSEI和随机森林模型可以对长寿区及三峡库区内其他相似区域进行生态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RSEI 随机森林 时空变化 驱动力 三峡库区 长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长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刚 刘建伟 史东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7-182,共6页
水既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环境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人类社会及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该文在对国内外水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寿区水资源利用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选择... 水既是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环境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人类社会及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该文在对国内外水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现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寿区水资源利用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选择了24项指标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24个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长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度为第四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较差,提出了长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区域水资源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