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bject Editors-in-Chief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Quanming Lu,Prosessor,Changjia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Rongbin Zhou,Prosessor,Changjia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 Quanming Lu,Prosessor,Changjia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Rongbin Zhou,Prosessor,Changjia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Deputy Director,Life Sciences and Medicine,US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ESSOR subject editors chief National Science Fund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Changjia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Rongbin zhou Quanming 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隋《施睿墓志》考
2
作者 郑旭东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3,112,共5页
2021年,隋《施睿墓志》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樱花广场基建工地内。志主施睿为南北朝时期北迁之南士。南北朝时期有大量的南人北迁,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得以在关中地区迅速发挥出来,填补了关陇地区的文化缺失。
关键词 施睿墓志 南朝士族 南人北迁 西魏北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礼”性技术:《考工记》与齐尔塞尔论题 被引量:5
3
作者 潘天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5-21,共7页
作为体系性的技术文本,《考工记》意味着东周齐国工匠文化思想正式出场,也标志着侯国官方合"礼"性技术渐趋成熟。《考工记》详记齐国6种官营手工行业及其30类工种,或率先创构了侯国官营工匠文化体系,这包括诸类工种的行业结... 作为体系性的技术文本,《考工记》意味着东周齐国工匠文化思想正式出场,也标志着侯国官方合"礼"性技术渐趋成熟。《考工记》详记齐国6种官营手工行业及其30类工种,或率先创构了侯国官营工匠文化体系,这包括诸类工种的行业结构、社会职能、造物技术、生产规范、营建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等早期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元。连同《考工记》的技术体系本身一同成熟的还有东周文化或士大夫思考这种合"礼"性技术体系的为文化逻辑。《考工记》既涵盖了中国式"齐尔塞尔论题"的最初模型与要义,又显露出齐国士大夫与百工的互动行为潜伏着彼此区隔化偏向及其后遗效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尔塞尔论题 东周 学者 工匠 互动 区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移势变:论包世臣与常州士人的交往及经世思想的嬗变 被引量:4
4
作者 徐立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5,共7页
嘉道之际,考据学仍在发展,经世思潮正在兴起。作为经世思潮初期中心人物,包世臣并非孤独的独行者,他与常州士人关系极为密切,自视“常州同党”,他的用世精神得到常州士人的呼应,从而在江南形成了颇有声势的经世思潮。包世臣经世之道以... 嘉道之际,考据学仍在发展,经世思潮正在兴起。作为经世思潮初期中心人物,包世臣并非孤独的独行者,他与常州士人关系极为密切,自视“常州同党”,他的用世精神得到常州士人的呼应,从而在江南形成了颇有声势的经世思潮。包世臣经世之道以取得实效为宗旨,故他不愿持论过高,而是主要针对具体时政而论,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矛盾焦点的转移,他思考问题的重心也随之改变,相应的对策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世臣 常州士人 经世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寓周隋的南朝士人交往图卷——新出隋开皇八年《朱干墓志》笺证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晓薇 王其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2,共10页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 吴郡钱塘朱氏是南朝齐梁间文学世家,其后裔在进入北周后竟不为史载。新出土的隋代《朱干墓志》所揭示的正是朱氏一族在周隋间的政治与文化生活轨迹,并为其家族世系的链接补备了重要阙环。由于墓志的序和铭是出自南朝文学领袖明克让与庾信之手,故对于补备他们的遗文和研讨入北的南朝士人交往关系保存了珍贵史料。其中所揭示的丰富的南朝士人行迹与文化传承,也为进一步探究周隋间的政治文化倾向特别是文化理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干墓志 北周史 隋史 南朝士人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时期扬州文人雅集与戏曲繁盛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乾嘉时期扬州出现了新的繁华,“海内文士,丰集维扬”,文人雅集一时胜于江南。扬州文人雅集一般伴有戏曲活动,观剧评戏是这种戏曲活动的主要表现。雅集文人对演出剧目和表演艺人的品评,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它一方面促进了戏曲的繁盛,另一... 乾嘉时期扬州出现了新的繁华,“海内文士,丰集维扬”,文人雅集一时胜于江南。扬州文人雅集一般伴有戏曲活动,观剧评戏是这种戏曲活动的主要表现。雅集文人对演出剧目和表演艺人的品评,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它一方面促进了戏曲的繁盛,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戏曲创作的案头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文人雅集 戏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庾信与北周宗教变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林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2,共7页
庾信参与北周三教论衡的事迹保存在与周武帝的唱和二教诗中。其诗作融汇三教典故,表述三教融合思想,颂扬周武帝的三教论辩技巧,与北周宗教变革有着紧密关联。与庾信同期的入北南士,或通过诗文创作,或通过三教论辩,表述三教思想。庾信等... 庾信参与北周三教论衡的事迹保存在与周武帝的唱和二教诗中。其诗作融汇三教典故,表述三教融合思想,颂扬周武帝的三教论辩技巧,与北周宗教变革有着紧密关联。与庾信同期的入北南士,或通过诗文创作,或通过三教论辩,表述三教思想。庾信等入北南士的文化活动,带动了北周社会对南朝佛教文化的接受,也由此影响了北周宗教变革。他们对北周文化变革的广泛影响,给北方佛教徒留下深刻的记忆。佛教徒在反思北周灭佛的历史时,创造了庾信受多头龟恶报的应验记,以其作为对庾信的宗教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入北士人 文学创作 北周宗教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诸子学说与西周官学传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庞慧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4,共8页
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干的西周官学传统,是孕育春秋战国诸子学说的文化母胎,是诸子立说时必须面对的"传统文化"。诸子对待西周官学传统的态度表面上差别甚大:儒家以"述而不作"自许,坚决... 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干的西周官学传统,是孕育春秋战国诸子学说的文化母胎,是诸子立说时必须面对的"传统文化"。诸子对待西周官学传统的态度表面上差别甚大:儒家以"述而不作"自许,坚决捍卫;墨家则更造传统,意存取消;道家的态度,在疏离中有兼容;法家则着眼现实,摒弃传统。诸子时代的历史,是在法家学说的引导下清除旧传统、塑造新传统的历史。但法家力图割裂新、旧传统的主张,却在新传统基本缔造成形之后遭到摒弃。诸子时代结束后,西周官学传统被塑造为思想权威。《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出于王官"说,即反映了"大一统"体制下的汉代学者对西周官学传统与汉文化之间关系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诸子 西周官学 传统 诗书礼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振甫的编辑思想探析
9
作者 叶新 殷明姝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周振甫是一位为出版业特别是古典文学编辑出版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大编辑,也是一位值得我们所有出版业从业人员学习和追随的楷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周振甫卓越的编辑思想,即:校对型编辑、书橱型编辑、良友型编辑、学者型编辑、编... 周振甫是一位为出版业特别是古典文学编辑出版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大编辑,也是一位值得我们所有出版业从业人员学习和追随的楷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周振甫卓越的编辑思想,即:校对型编辑、书橱型编辑、良友型编辑、学者型编辑、编辑型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振甫 编辑思想 学者型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树人金石学研究的尝试与限度——以其考碑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文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6,共14页
在大量抄录、校勘古碑的基础上,周树人曾在短时间内写过7篇有关碑铭的考证文章,但他随即终止了此项工作。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主观方面,周树人的考碑讲究实证,多方参考史书及前人研究成果,追求考证的科学性与... 在大量抄录、校勘古碑的基础上,周树人曾在短时间内写过7篇有关碑铭的考证文章,但他随即终止了此项工作。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主观方面,周树人的考碑讲究实证,多方参考史书及前人研究成果,追求考证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这需要有渊博的知识、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考证作持续支撑。客观方面,碑刻剥蚀、文字脱漏、史料讹漏等,给释读、考证与推论带来局限、疏漏甚至是错误。因此,在主客观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周树人未能将金石学研究推向理想高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他恰好又得遇《新青年》等发声平台,可以重续自己以文学改变国民精神的理想。虽然,周树人没有继续他的金石学研究,从而成为一代金石学家,但他却以“鲁迅”的身份跻身现代中国文坛,进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界、思想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树人 金石学者 考古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充必大——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传记的政治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瑞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90,共9页
研究南宋中期的历史,无论中央政治,还是地域社会,乃至思想、文学,位至宰相的周必大,都是一位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而《宋史·周必大传》则是研究周必大的最为基本的文献之一。然而已有一定研究积累的周必大研究,对《宋史》本传的研... 研究南宋中期的历史,无论中央政治,还是地域社会,乃至思想、文学,位至宰相的周必大,都是一位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而《宋史·周必大传》则是研究周必大的最为基本的文献之一。然而已有一定研究积累的周必大研究,对《宋史》本传的研究则尚付阙如。其实,包括《宋史·周必大传》在内的正史列传,通过史臣的甄别取舍,在某种程度上说,内容要比出自私家的碑传更为可信和丰富。在重视发掘新史料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基本文献的解读。透过解读《宋史·周必大传》,一个承平时代的士大夫的不平凡作为得以清晰浮现。其所关涉的各种事相,也为解码南宋中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周必大 宋史 宋孝宗 士大夫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与批评:北周隋唐学者的庾信骈文观
12
作者 刘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自北周至隋唐,众多学者对庾信骈文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和深层次的发掘,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接受。具体来说,北周隋唐学者的接受视点主要集中于庾氏骈文的修辞造诣、行文技法及其对当代或后世的影响方面,偶尔兼及庾信的德行人品。当然,贬抑... 自北周至隋唐,众多学者对庾信骈文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和深层次的发掘,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接受。具体来说,北周隋唐学者的接受视点主要集中于庾氏骈文的修辞造诣、行文技法及其对当代或后世的影响方面,偶尔兼及庾信的德行人品。当然,贬抑批评庾信骈文的言论亦不少见,尤其是唐初史家的论调最为尖刻,他们批判庾信骈文一意追趋藻饰声律,却忽略政治教化功能。北周隋唐学者对于庾信之作,无论接受还是批评,都体现出对庾信骈文文体的深度省思,对后世骈文理论与批评多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隋唐学者 庾信骈文 修辞技巧 文学成就 接受与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