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比较研究
1
作者 李珂 巴金石 李伟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36-738,共3页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 对国产高强中模型碳纤维环氧、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冲击试验和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凹坑深度、冲击后压缩强度以及压缩破坏应变等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曲线和凹坑深度—剩余压缩强度曲线均存在拐点。冲击能量低于40 J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阻抗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冲击能量高于40 J时存在相反关系。凹坑深度小于2 mm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容限性能高于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大于2 mm时两者性能相当。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在6.7 J/mm冲击能量下的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差异较大,在目视勉强可见损伤(BVID)下的CAI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中模型碳纤维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冲击损伤 损伤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
作者 杨沛文 张东 +1 位作者 杨小平 李刚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基于双马树脂固化反应机理,采用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分别开发了双马预聚与交联模拟程序,以两步法构建了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分子动力学(MD)模型,并对其模型结构、热机械性能与树脂刚度进行了预测。双马树脂在预聚和交联过程的固化反应转化率... 基于双马树脂固化反应机理,采用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分别开发了双马预聚与交联模拟程序,以两步法构建了耐高温双马树脂的分子动力学(MD)模型,并对其模型结构、热机械性能与树脂刚度进行了预测。双马树脂在预聚和交联过程的固化反应转化率以及固化模型密度均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证明了动态原位固化程序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固化反应;同时,从树脂前驱体到预聚体再到交联模型的模拟固化过程中,树脂模型从高黏性液体状态逐渐向高密度网络结构的固体聚合物状态转变,验证了固化程序的合理性;基于双马树脂固化模型的密度、体积变化率和弹性刚度矩阵预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杨氏模量与实验结果接近,证实了此双马树脂模型的可靠性及对双马树脂体系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双马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动态原位固化程序 转化率 玻璃化转变温度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与阻燃性能
3
作者 汪杰 侯涛 +1 位作者 陈静茹 林起浪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0,共5页
环氧(EP)树脂作为工业用热固性树脂,具有黏附力强、稳定性高、固化收缩率低、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但存在着易燃、耐热性低和隔热性能差等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减少EP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环氧(EP)树脂作为工业用热固性树脂,具有黏附力强、稳定性高、固化收缩率低、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但存在着易燃、耐热性低和隔热性能差等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为了减少EP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和其稳定性,需要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提升其力学和阻燃等性能。本文以EP树脂为原料、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固化剂、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为改性剂制备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BDEP)树脂,然后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力学试验机、氧指数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研究该树脂的力学与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随着BMI的加入,BDEP树脂的交联密度变大。BDEP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当BMI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备的BDEP-2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123.43 MPa和18.10 kJ/m^(2)。随着BMI质量分数从0变为40%时,BDEP树脂的阻燃性能逐渐提高,极限氧指数从25.5%提高到30.1%。在BDEP树脂的热解过程中伴有自发泡现象,最终形成蜂窝状闭孔泡沫结构的残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 力学性能 改性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浸料用热熔树脂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雯茜 曹碧雯 +1 位作者 阮英波 杨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43-748,共6页
预浸料具有方便环保、树脂含量可控、尺寸规格可调整等特点,而热熔浸渍法以其环保高效、质量稳定等优势成为预浸料主要的制备工艺。作为成型预浸料的重要原材料,热熔树脂的性能对预浸料的工艺性和最终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制适... 预浸料具有方便环保、树脂含量可控、尺寸规格可调整等特点,而热熔浸渍法以其环保高效、质量稳定等优势成为预浸料主要的制备工艺。作为成型预浸料的重要原材料,热熔树脂的性能对预浸料的工艺性和最终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制适用于预浸料的热熔树脂体系是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几种预浸料常用热熔树脂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预浸料用热熔热固性树脂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料 环氧树脂 酚醛树脂 氰酸酯树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性能对比研究
5
作者 王超 阙伟婧 +2 位作者 周金岑 石佩洛 凌辉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针对湿法纺丝的TG800和干喷湿纺的SYT55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碳纤维微观形貌,并将两种碳纤维与双马树脂802复合,制备热熔预浸料及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测试分析其拉伸、压缩、剪切等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破坏形貌。... 针对湿法纺丝的TG800和干喷湿纺的SYT55两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碳纤维微观形貌,并将两种碳纤维与双马树脂802复合,制备热熔预浸料及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测试分析其拉伸、压缩、剪切等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破坏形貌。研究结果表明,SYT55纤维表面光滑,其碳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更高,且高温力学性能良好;TG800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00级碳纤维 纺丝工艺 双马树脂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萘环二胺改性BMI树脂的制备和性能
6
作者 王威 王义师 +5 位作者 孔国强 王昭硕 杨传超 周赞民 王坤 刘书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针对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大而引起的脆性大的问题,通过合成一种含萘环和醚键的二元胺化合物(DAN),用DAN和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DM)进行预聚,然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预聚物加至BDM/二烯丙基双酚A(DABPA)二元体系中,形... 针对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大而引起的脆性大的问题,通过合成一种含萘环和醚键的二元胺化合物(DAN),用DAN和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DM)进行预聚,然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预聚物加至BDM/二烯丙基双酚A(DABPA)二元体系中,形成DAN/BDM/DABPA三元体系,来达到对BMI树脂增韧的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证明DAN被成功合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析了三元体系的固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体系有着相似的固化行为;采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确定了共混物的固化工艺参数,具体参数为:180℃/2 h+210℃/2 h+240℃/4 h+260℃/2 h。测试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随预聚物的加入先增加后降低,加入预聚物质量分数3%的体系冲击强度达到了25.9 kJ/m^(2);共混体系的弯曲强度随着预聚物的加入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加入预聚物质量分数为6%的体系的弯曲强度达到了128.2MPa。用热重分析法分析了共混体系固化物的热稳定性,预聚物质量分数为6%和9%的共混体系的800℃残炭率均高于未加预聚物的体系,但加入预聚物的共混体系失重5%的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增韧 改性 萘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萘环的二元胺扩链预聚物增韧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和性能
7
作者 王威 王义师 +7 位作者 孔国强 王昭硕 杨传超 周赞民 王坤 刘书畅 崔博文 齐风杰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9,共7页
为提高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冲击韧性,本研究首先合成了一种二元胺化合物2,7-二(4-氨基苯氧基)萘(DAN),用DAN和双酚A二苯醚型双马来酰亚胺(BMPP)进行预聚,得到预聚物DP,将不同质量分数的DP加至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 为提高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冲击韧性,本研究首先合成了一种二元胺化合物2,7-二(4-氨基苯氧基)萘(DAN),用DAN和双酚A二苯醚型双马来酰亚胺(BMPP)进行预聚,得到预聚物DP,将不同质量分数的DP加至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BDM/DABPA)体系中,制备了一系列DP/BDM/DABPA共混体系。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过程中的产物和预聚物DP进行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简支梁冲击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对共混体系固化前后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产物DAN结构和预期结果一致;共混体系有着相似的固化行为;通过固化前后FTIR图可知共混体系固化程度良好,加入DP的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最高可以达到27.6 kJ/m^(2)和124.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增韧 改性 萘环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类化合物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孔德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2,共9页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因其出色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然而,BMI树脂具有熔点高、加工工艺性差、固化温度高且脆性大的缺点,采用烯丙基类化合物与BMI共聚加成改性是最常用的改性方法。本文通过对近些年烯丙基类化合物改性BMI...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因其出色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然而,BMI树脂具有熔点高、加工工艺性差、固化温度高且脆性大的缺点,采用烯丙基类化合物与BMI共聚加成改性是最常用的改性方法。本文通过对近些年烯丙基类化合物改性BMI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包括烯丙基双酚A、烯丙基酚醛树脂、烯丙基醚化合物、烯丙基酚氧树脂以及含硼化合物,旨在为BMI树脂的改性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树脂 改性 烯丙基化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羧基丁腈橡胶与双马树脂共固化机理研究
9
作者 黄效建 梁森 +2 位作者 张宗顺 石豪启 吴召琦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为基相,碳纤维为增强型,氢化羧基丁腈橡胶(HXNBR)为粘弹性材料。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180℃下HXNBR与BMI共固化机理,根据正交试验法通过改变硅烷偶联剂KH550和加工助剂WB212的含量,设计出性能优良的BMI基嵌入式... 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为基相,碳纤维为增强型,氢化羧基丁腈橡胶(HXNBR)为粘弹性材料。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180℃下HXNBR与BMI共固化机理,根据正交试验法通过改变硅烷偶联剂KH550和加工助剂WB212的含量,设计出性能优良的BMI基嵌入式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ECCDS)。通过硫化性能进行测试,表明KH550和WB212的加入增大了阻尼材料的交联度和硫化特性。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和微观形貌分析,验证了HXNBR与BMI之间确实有大量新的新化学官能团产生,并形成了互穿网格结构,使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羧基丁腈橡胶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硅烷偶联剂 加工助剂 嵌入式共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透明阻燃聚酰亚胺介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昊 李欣膂 +2 位作者 黄祚刚 刘继延 刘学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通过4-溴苯并环丁烯与苯基二氯膦反应,再经过氧化得到二苯并环丁烯基苯基膦氧(DBPPO),其熔点为107℃,熔融态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DBPPO可以自聚,也可与双马来酰亚胺(BMI-2B)共聚得到膦氧聚酰亚胺。通过改变DBPPO和BMI-2B的物质的量比,... 通过4-溴苯并环丁烯与苯基二氯膦反应,再经过氧化得到二苯并环丁烯基苯基膦氧(DBPPO),其熔点为107℃,熔融态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DBPPO可以自聚,也可与双马来酰亚胺(BMI-2B)共聚得到膦氧聚酰亚胺。通过改变DBPPO和BMI-2B的物质的量比,制备了一系列的膦氧聚酰亚胺,采用宽频介电阻抗松弛谱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微型燃烧量热仪对其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光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DBPPO和BMI-2B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制备的膦氧聚酰亚胺PI-11的介电常数为3.53,介电损耗正切值(1 MHz)为0.052,5%热失重温度为478℃,800 nm透光率为94.5%。此外,PI-11燃烧过程中总释放热与BMI-2B相比降低了45.7%,表明该物质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环丁烯 双马来酰亚胺 聚酰亚胺 介电常数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低介质损耗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昊东 周友 唐安斌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了改善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韧性、溶解性,提高BMI树脂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应用性,本文采用有机硅与D936型BMI树脂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Si-D936)。采用红外、核磁、凝胶渗透色谱对Si-D936的特征结构和硅基-D93... 为了改善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的韧性、溶解性,提高BMI树脂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应用性,本文采用有机硅与D936型BMI树脂合成了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Si-D936)。采用红外、核磁、凝胶渗透色谱对Si-D936的特征结构和硅基-D936单体进行了表征,同时探究了不同硅含量对Si-D936溶解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10 GHz下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改性前的D936相比,Si-D936在丁酮中的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质量溶解度最高能达到30%(室温),但随着Si含量的增加,Si-D936的分子量增大,溶解性能略有下降;Si-D936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但随着Si含量增加,耐热性能和残碳率逐渐下降;有机硅改性可改善D936树脂的力学性能,其中SiD936-1(D936与HM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固化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D936分别提升了35%和24.6%,随着Si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改性树脂的交联程度受到影响,树脂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下降;有机硅改性D936树脂后,改性树脂的介电性能得到改善,介质损耗因数从0.009 4减小到0.007 2(1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有机硅 低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高耐热双马树脂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虎 王超 +2 位作者 左小彪 周金岑 尚呈元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研究了一种耐高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805)的工艺特性、流变特性和耐热性能,在此基础上制备了TG800/805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对高温及室温的力学性能和断裂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805树脂的最低黏度为1.6 Pa·s,... 研究了一种耐高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805)的工艺特性、流变特性和耐热性能,在此基础上制备了TG800/805国产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对高温及室温的力学性能和断裂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805树脂的最低黏度为1.6 Pa·s,具有良好的工艺性;TG800/805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经280℃热处理后,其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在280℃的保持率分别为68%和52%,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56℃,说明研制的TG800/805材料体系可以在280℃高温下较长时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热熔预浸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动汽车功率芯片封装应用的耐高温塑封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蕾 张有生 +4 位作者 戴晟伟 韩淑军 齐悦新 任茜 刘金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环氧塑封料(EMC)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用芯片封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工作温度的不断升高对传统EMC材料的耐热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耐高温塑封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耐高温树脂发展概况及... 环氧塑封料(EMC)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用芯片封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动汽车电控系统工作温度的不断升高对传统EMC材料的耐热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耐高温塑封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从耐高温树脂发展概况及其对传统环氧树脂基EMC材料的改性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双马来酰亚胺(BMI)、氰酸酯(CE)、聚苯并噁嗪(PBZ)树脂改性EMC材料以及邻苯二腈基塑封料的发展状况。最后对电动汽车电控芯片封装用耐高温塑封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电子封装 环氧塑封料 双马来酰亚胺 氰酸酯 聚苯并噁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参数与耐热性能的关系
14
作者 许晓洲 戴雪岩 +4 位作者 王天娇 汪东 柯红军 李丽英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5-257,共3页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参数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0℃以内,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10℃提高到350℃...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参数与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0℃以内,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CCF800S/821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10℃提高到350℃。进一步考察了该复合材料在室温和250℃时的力学性能,发现在250℃下力学性能保持率大于51%。因此,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体系作为结构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复合材料 高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并咪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赞民 李根臣 +4 位作者 孔国强 王义师 王昭硕 马海艇 杨传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针对结构复合材料高耐温等级的应用需求,从改善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基体性能出发,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将刚性苯并咪唑环结构引入单体主链中,以共沸甲苯法合成出含单苯并咪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BZ-BMI)和含邻苯并咪唑结构双马来酰... 针对结构复合材料高耐温等级的应用需求,从改善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基体性能出发,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将刚性苯并咪唑环结构引入单体主链中,以共沸甲苯法合成出含单苯并咪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BZ-BMI)和含邻苯并咪唑结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OBZ-BMI)。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热重(TG)分析法研究了单体的固化行为及固化物的热稳定性。DSC曲线结果表明,BZ-BMI与OBZ-BMI在210~370℃温度范围内进行交联固化,其固化行为受链段长度、分子结构规整性与相互作用力影响较大;同时,结合DSC曲线确定了单体的固化工艺为200℃/2 h+250℃/2 h+330℃/6 h;FTIR分析表明此工艺可以完全固化。TG分析表明,其热分解温度与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DM)相当,而P(BZ-BMI)与P(OBZ-BMI)在800℃下残炭率分别为74.7%与70.4%,远高于P(BDM)的测试值(48.3%),说明苯并咪唑结构的引入有效提高了BMI的耐热阻燃性能;OBZ-BMI共聚改性体系保持了优异的力学性能,较传统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BMI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0%,拓宽了BMI在耐高温树脂基结构复材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双马来酰亚胺 合成 聚合物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封装基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6
作者 牛慧敏 李战胜 宗立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针对高精密度电子芯片对封装基板材料耐热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了一种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DHPZBMI)和新型固化剂二烯丙基联苯二酚(DABP)来制备高耐热性封装基板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使用DHPZBMI、DABP与苯并噁嗪(BOZ)改性商用... 针对高精密度电子芯片对封装基板材料耐热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合成了一种杂萘联苯双马来酰亚胺(DHPZBMI)和新型固化剂二烯丙基联苯二酚(DABP)来制备高耐热性封装基板材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使用DHPZBMI、DABP与苯并噁嗪(BOZ)改性商用N,N’-(4,4’-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树脂,并采用与玻璃纤维布热压的方式制备出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同时,进行了流变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体系有宽温域(>100℃)加工窗口,5%热失重温度(T5%)高于395℃,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HPZBMI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树脂体系的耐热性,25%的DHPZBMI摩尔添加量使得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20℃,且随DHPZBMI的增加而升高,最高达288℃。复合材料的Tg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BDDB/GF-1的Tg高达314℃。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为821 MPa,弯曲模量达41.2 GPa,介电损耗低至0.011,热膨胀系数低于45×10-6K-1,与铜箔的剥离强度达1.025 N/mm。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封装基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烯丙基化合物 苯并噁嗪 共混改性 封装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威 王义师 +5 位作者 孔国强 王昭硕 杨传超 周赞民 王坤 刘书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在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介绍了BMI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BMI树脂分子链短且存在大量刚性基团使得固化后交联密度大,导致固化物韧性差,成为...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在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介绍了BMI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BMI树脂分子链短且存在大量刚性基团使得固化后交联密度大,导致固化物韧性差,成为了制约BMI树脂使用的最大问题。重点介绍了BMI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包括二元胺类化合物改性、烯丙基化合物改性、橡胶改性、热塑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改性、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和合成新型BMI等。最后根据现有增韧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BMI树脂增韧方向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增韧 改性 耐热性 复合材料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自适应网络的可回收再利用阻燃双马树脂研究
18
作者 黎友霜 金秋硕 +2 位作者 唐璟玥 贾梦 许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3,共7页
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为原料,向其引入阻燃交联剂DOPO-DBA-F,用来制备一种兼具自愈合与阻燃性能的改性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LM)、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测试仪和... 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为原料,向其引入阻燃交联剂DOPO-DBA-F,用来制备一种兼具自愈合与阻燃性能的改性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LM)、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测试仪和锥形量热仪对改性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残炭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逆Diels-Alder(DA)键的形成有效改善了BMI的可回收性能,并通过DSC测试研究了呋喃基团和BMI之间可逆DA的存在。同时,阻燃交联剂的引入成功提高了可逆BMI的阻燃性能,其LOI值可以达到38.5%,UL94达到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DIELS-ALDER反应 自愈合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帅 夏益青 +3 位作者 朱俊龙 曾云涛 张仁飞 盛玉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以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为主的复合材料、结构胶黏剂及其相关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及用量增加,但未改性的BMI树脂存在熔融温度与固化温度较高以及脆性大等缺点。本文合成了具有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席夫碱... 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以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为主的复合材料、结构胶黏剂及其相关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及用量增加,但未改性的BMI树脂存在熔融温度与固化温度较高以及脆性大等缺点。本文合成了具有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与BMI共混来对BMI树脂进行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共混体系的聚合反应行为,通过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表征了共混体系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席夫碱的加入不仅降低了共混体系的熔融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BMI的固化温度,使得固化反应更加容易进行;席夫碱的加入还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席夫碱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对其与BMI的反应性以及对应聚合物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席夫碱 固化温度 耐热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雷勇 荆晓东 江璐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 4 ,4 ' 双马来酰亚胺二苯基甲烷 (BMDPM) /o ,o' 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基础上引入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 (CTBN)增韧剂和稀释剂 ,采用先分步预聚、后减压共混的工艺合成了一种热熔性的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了不同丙烯... 在 4 ,4 ' 双马来酰亚胺二苯基甲烷 (BMDPM) /o ,o' 二烯丙基双酚A(DABPA)的基础上引入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 (CTBN)增韧剂和稀释剂 ,采用先分步预聚、后减压共混的工艺合成了一种热熔性的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究了不同丙烯腈含量的羧基封端的丁腈橡胶 (CTBN)及其不同用量对树脂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BN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增韧 橡胶增韧剂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