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粗榧愈伤组织增殖及褐变现象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韬 钟秋平 李永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本文通过测定海南粗榧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含量,探究外植体、培养基、抗褐变剂及激素对粗榧愈伤组织生长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褐变率比茎段外植体低;培养基添加... 本文通过测定海南粗榧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含量,探究外植体、培养基、抗褐变剂及激素对粗榧愈伤组织生长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褐变率比茎段外植体低;培养基添加0.5g·L-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良好的抗褐变效果。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萘乙酸(NAA)4mg·L-1+激动素(KT)0.1mg·L-1+蔗糖30g·L-1+卡拉胶6g·L-1+PVP0.5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褐变 海南粗榧 愈伤组织 增殖 cephalotaxus mannii hk 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粗榧外植体灭菌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成韬 钟秋平 李永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k.f.)的枝条、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采用升汞、次氯酸钠与臭氧为消毒剂,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海南粗榧外植体污染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升汞与臭氧复合处理的灭菌方法最佳,最佳灭菌条件为... 以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k.f.)的枝条、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采用升汞、次氯酸钠与臭氧为消毒剂,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海南粗榧外植体污染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升汞与臭氧复合处理的灭菌方法最佳,最佳灭菌条件为:75%酒精灭菌1 min,臭氧灭菌30 min,再用0.1%HgCl2溶液灭菌10 min。在此条件下,外植体污染率5%,愈伤组织诱导率95%,外植体细胞活力比对照提高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粗榧 臭氧灭菌 细胞活力 污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祁珊珊 戴志聪 +3 位作者 司春灿 林英 钟琼芯 杜道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的海南粗榧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样方中的乔木层、灌木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但同一样方中乔木层...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粗榧保育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的海南粗榧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虽然不同样方中的乔木层、灌木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但同一样方中乔木层和灌木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保育群落中的优势种主要有红紫麻(Oreocnide rubescens)、野芭蕉(Musa wilsonii)、药用狗牙花(Ervatamia officinalis)等;保育区内海南粗榧成年和幼体植株生长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海南粗榧 保育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