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生产废水的MnOx-CeO2催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彬侠 张小里 +2 位作者 李红亚 刘林学 金奇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5-97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MnOx-CeO2系列催化剂,利用比表面测定仪(BET),X射线衍谢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Mn/(Mn+Ce)摩尔比对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影响以及催化剂表面形态与活...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MnOx-CeO2系列催化剂,利用比表面测定仪(BET),X射线衍谢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Mn/(Mn+Ce)摩尔比对催化剂表面形态的影响以及催化剂表面形态与活性之间的关系.BET和XRD表征结果表明,Mn/(Mn+Ce)摩尔比为0.6时,催化剂晶粒尺寸最小,比表面积最大.XRD和XPS表征结果显示,Mn和Ce氧化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催化剂表面Mn的氧化态和化学需氧量(COD)随着组成的变化而变化,当Mn/(Mn+Ce)摩尔比为0.7时,催化剂表面出现高价锰氧化物,而且其化学吸附氧最多.用Mn/(Mn+Ce)摩尔比为0.7的MnOx-CeO2催化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时,当催化剂用量为4 g/L,反应温度190℃,进水pH为7.0,氧分压1.6 MPa,搅拌速度500 r/min,反应60 min时,COD去除率最大为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农药废水 MnOx-ceo2 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eO2/SiO2催化剂上甲烷催化裂解制氢的研究
2
作者 张美丽 季生福 +3 位作者 赵平 谭月平 李成岳 刘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37-239,共3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和CeO2含量的Ni/CeO2/Si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eO2的含量与甲烷裂解制氢反应性能的关系,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eO2质量分数大于5%后能显著提高甲烷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稳定性....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不同Ni和CeO2含量的Ni/CeO2/Si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eO2的含量与甲烷裂解制氢反应性能的关系,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CeO2质量分数大于5%后能显著提高甲烷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稳定性.XRD结果表明,CeO2对活性组分Ni具有很好的分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催化裂解 制氢 Ni/ceo2/SiO2催化剂 ceo2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O对Pd/CeO2-TiO2催化剂CO低温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梁飞雪 朱华青 +1 位作者 秦张峰 王建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28-430,共3页
对比研究了干湿条件下Pd/CeO2-TiO2催化剂的CO低温氧化性能,考察了水存在时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水的存在对催化剂CO低温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不仅没有负面影响,而且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5%的CO,0.5%... 对比研究了干湿条件下Pd/CeO2-TiO2催化剂的CO低温氧化性能,考察了水存在时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水的存在对催化剂CO低温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不仅没有负面影响,而且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5%的CO,0.5%~1.5%的H2O时,在45℃,空速30 L/(h·g)的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CO完全转化时间可保持33 h.失活催化剂经过简单的再生过程,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低温氧化 ceo2 TIO2 ceo2-TiO2 PD催化剂 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郑修成 王淑萍 +3 位作者 王淑荣 张守民 黄唯平 吴世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23-624,共2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CuO/CeO2,运用微反-色谱装置以及HRTEM、XRD、TPR等手段对试样进行了催化活性及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CuO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单纯的CeO2的催化活性也很低.而CuO/Ce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则大大提高.
关键词 ceo2 CuO/ceo2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瞬变响应技术研究CeO2在Co-CeO2/SiO2 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
5
作者 师海波 沈师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58-760,共3页
使用包括脉冲和CO-TPD在内的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CeO2在Co-CeO2/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可提高表面反应中间物种金属甲酸盐的热稳定性,使其容易加氢生成更多的有用产物,较难生成CO2,从而抑制催化剂的表面积碳,提高... 使用包括脉冲和CO-TPD在内的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CeO2在Co-CeO2/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铈可提高表面反应中间物种金属甲酸盐的热稳定性,使其容易加氢生成更多的有用产物,较难生成CO2,从而抑制催化剂的表面积碳,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ceo2/SiO2 ceo2 瞬变响应技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可控纳米CeO2的微乳液法合成 被引量:28
6
作者 朱文庆 许磊 +2 位作者 马瑾 任建梅 陈亚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4-1290,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O2.采用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别对纳米CeO2的晶形、形貌、粒径及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纳米CeO2粒子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分散性较好、粒径范围为5-18nm.考察了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对纳米CeO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乳液法,通过改变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能够对纳米CeO2粒径进行有效控制;纳米CeO2的粒径均随着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和Ce(NO3)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CeO2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ceo2 粒径可控 合成 紫外吸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聚合聚苯胺/CeO2-COOH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聚合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盼盼 黄惠 +2 位作者 金磊 何亚鹏 郭忠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对二氧化铈(CeO2)进行羧基化改性得到羧基化二氧化铈(CeO2-COOH),并与苯胺(An)接枝聚合得到核壳结构聚苯胺/二氧化铈复合材料(PANI/CeO2-COOH)。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旋转圆盘电化学... 对二氧化铈(CeO2)进行羧基化改性得到羧基化二氧化铈(CeO2-COOH),并与苯胺(An)接枝聚合得到核壳结构聚苯胺/二氧化铈复合材料(PANI/CeO2-COOH)。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旋转圆盘电化学测试技术分析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eO2-COOH的CeIII/CeIV的比值接近1,具有较高的表面氧空位;PANI/CeO2-COOH中PANI接枝效果较好,而且与纯PANI结构相同;CeO2-COOH与PANI之间通过价键接枝形成的PANI/CeO2-COOH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在228℃左右,且在200~600℃内的分解速率较慢,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mol/LH2SO4中对电极进行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PANI/CeO2-COOH复合材料电极不仅具有良好的峰对称性和最高阳极峰电流,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A/g时,比电容达到149.5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合 羧基化ceo2 聚苯胺/ceo2-COOH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聚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的CeO2-ZrO2-Al2O3材料及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红梅 周菊发 +4 位作者 祝清超 曾少华 魏振玲 陈耀强 龚茂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84-2486,共3页
CeO2-based oxygen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with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via Brunauer-Emmet Teller(BET)method,X-ray diffraction(XRD)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H2-TPR).This paper revealed that... CeO2-based oxygen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with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via Brunauer-Emmet Teller(BET)method,X-ray diffraction(XRD)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H2-TPR).This paper revealed that three CeO2-based oxygen storage materials are all forming homogeneous solid solution.Among the samples,CeO2-ZrO2-Al2O3(CZA)has the best textural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aged CZA are 90 m2/g and 0.29 mL/g.We proposed a viewpoint:Al3+ might insert among the interspace of fluorite structure or highly dispersal in solid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ZrO2-Al2O3 共沉淀法 热稳定性能 结构性能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掺杂对AlCoCrCuFe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明星 王志新 +3 位作者 梁存 周家臣 张德良 朱达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111,共6页
采用熔铸法制备等摩尔比的AlCoCrCuFe高熵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测试CeO2掺杂前后对其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oCrCuFe由BCC和FCC双相组成,合金... 采用熔铸法制备等摩尔比的AlCoCrCuFe高熵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测试CeO2掺杂前后对其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CoCrCuFe由BCC和FCC双相组成,合金中掺杂1%(质量分数)CeO2后引起衍射峰强度的显著提高。两种合金显微组织均为典型树枝晶,Cu与Ce元素在晶间富集,枝晶内为调幅分解组织。CeO2的加入使合金显微硬度从441.5HV增加到475.3HV,摩擦因数与质量损失率分别从0.55,1.44%降低到0.4,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AlCoCrCuFe ceo2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浸渍法制备NiO/CeO2催化剂及其在CO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敬方 葛成艳 +4 位作者 姚小江 曹原 张雷 汤常金 董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51-2458,共8页
采用固相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O/CeO2催化剂,并通过与常规湿浸渍法比较,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和CO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 采用固相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O/CeO2催化剂,并通过与常规湿浸渍法比较,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和CO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物种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CO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镍负载量相同时,固相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于湿浸渍法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TEM、XPS、H2-TPR结果表明,固相浸渍法更有利于加强镍铈间的相互作用和得到高分散的镍物种,从而促进镍物种的还原.Raman结果表明固相浸渍法相比于湿浸渍法能产生更多氧空位,这有利于氧气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使得CO氧化反应更容易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ceo2 CO氧化 固相浸渍法 湿浸渍法 界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脱氮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峰 郑柳萍 +2 位作者 黄莹莹 颜桂炀 王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1-807,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掺杂两步法合成了Ce O2/Ti O2光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理化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吡啶-正辛烷体系为模拟油品氮源,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的光催化脱氮行为,并探究了光催化脱氮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掺杂的铈... 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掺杂两步法合成了Ce O2/Ti O2光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理化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吡啶-正辛烷体系为模拟油品氮源,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的光催化脱氮行为,并探究了光催化脱氮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掺杂的铈主要以Ce O2的形式存在,且增强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在可见光辐照150 min的条件下,铈的掺杂量质量分数为8%,所制备的Ce O2/Ti O2催化剂投入量为1.0 g/L时,模拟油品中吡啶的脱氮率高达7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ceo2/TiO2 模拟油品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锰共掺杂改性CeO2-ZrO2-Al2O3固溶体的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雪乔 信欣 +3 位作者 刘建英 刘盛余 赵明 陈耀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60-2366,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La,Mn共掺杂的CeO2-ZrO2-A12O3(CZA)复合氧化物,采用BET,XRD,H2-TPR,XPS和XRF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形成了稳定的CZA固溶体,经600℃焙烧后表现出良好的织构性能,1000℃老化后,La,Mn共掺杂...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La,Mn共掺杂的CeO2-ZrO2-A12O3(CZA)复合氧化物,采用BET,XRD,H2-TPR,XPS和XRF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形成了稳定的CZA固溶体,经600℃焙烧后表现出良好的织构性能,1000℃老化后,La,Mn共掺杂样品具有最佳的高温稳定性;H2-TPR测试表明,La,Mn之间存在正协同效应,共掺杂的样品具有最佳的低温还原性能和高温稳定性;XPS结果表明,掺杂La可有效抑制在焙烧过程中Mn向表面的迁移,从而保持较高的表面吸附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ZrO2-Al2O3 MNOX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CeO2和Ag-CeO2的合成及在CO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婧 黄新松 李广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系统合成了不同粒径的CeO2和Ag纳米粒子及Ag-CeO2纳米复合粒子,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CO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较低,以其为催化剂时CO的最大催化转化率仅为40%,且粒径越小越容易失活;在CeO2纳米粒子催化下,C... 系统合成了不同粒径的CeO2和Ag纳米粒子及Ag-CeO2纳米复合粒子,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CO催化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g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较低,以其为催化剂时CO的最大催化转化率仅为40%,且粒径越小越容易失活;在CeO2纳米粒子催化下,CO的催化转化率可达到100%,但催化反应的温度较高(约350℃);与CeO2和Ag相比,Ag-CeO2的催化性能明显增强,CO在较低的温度(150℃)下可实现完全转化.程序升温还原(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TPR)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中Ag和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优异催化性能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纳米催化材料 水热合成 CO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纳米CeO2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昱 毛健 +3 位作者 尹海顺 文贵华 陈国需 涂铭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4,108,共4页
采用不同沉淀剂制备纳米CeO2。用FE-SEM、XRDI、R、马尔文动态激光散射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等对纳米CeO2的微观尺寸和形貌,以及Zeta电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呈球形,尺寸均小于100nm且和所选用的沉淀剂有关。随着所采用沉淀剂pH... 采用不同沉淀剂制备纳米CeO2。用FE-SEM、XRDI、R、马尔文动态激光散射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仪等对纳米CeO2的微观尺寸和形貌,以及Zeta电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呈球形,尺寸均小于100nm且和所选用的沉淀剂有关。随着所采用沉淀剂pH值的增加,纳米CeO2的O-Ce键合强度增强,制备的CeO2试样的Zeta-pH曲线依次下移,等电点依次左移。同时,团聚粒径减小,分布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ZETA电位 沉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毛生 李永绣 +1 位作者 邓苏君 胡建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4-47,56,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制备纳米CeO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各种方法,重点介绍了液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中各种方法的特点和研究新进展,并阐明了制备纳米CeO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ceo2 纳米复合氧化物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2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震 李丽华 +3 位作者 张金生 李秀萍 喻育红 赵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137-139,共3页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制备纳米CeO2的液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和机械化学法,阐述了各方法的特点、研究新进展以及前景,讨论了纳米CeO2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抛光粉、紫外线遮断剂、触媒功能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纳米ceo2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CeO2增敏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云云 张琰图 +1 位作者 章竹君 王军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5-1379,共5页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4,检出限(3σ)为3.3×10-8mol/L。对5.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该法用于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0%;对尿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7.9%~98.7%,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ceo2纳米粒子 对乙酰氨基酚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eO2催化剂上甲烷低温催化燃烧的研究--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利华 杨玉霞 +2 位作者 孙鲲鹏 徐贤伦 刘淑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92-193,共2页
分别用浸渍法(IM)、沉积-沉淀法(DP)和共沉淀法(CP)制备了甲烷低温燃烧Pd/CeO2催化剂,并与常用的Pd/Al2O3催化剂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得的Pd/CeO2催化剂对甲烷的氧化活性最高,使甲烷的起燃温度(10℃)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比Pd/A... 分别用浸渍法(IM)、沉积-沉淀法(DP)和共沉淀法(CP)制备了甲烷低温燃烧Pd/CeO2催化剂,并与常用的Pd/Al2O3催化剂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沉积沉淀法制得的Pd/CeO2催化剂对甲烷的氧化活性最高,使甲烷的起燃温度(10℃)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比Pd/Al2O3降低了83℃和110℃.XRD及XPS分析表明,Pd/CeO2催化剂的活性与CeO2上晶格氧的活动能力及Pd-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N-DP催化剂上Pd-CeO2相互作用最强,即存在较强的SMSI效应,导致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催化燃烧 PD催化剂 ceo2 沉积沉淀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2-ZrO2催化剂制备及其对CO选择性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晓敏 董新法 林维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1-364,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CuO-CeO2-Zr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微反应-色谱装置对催化剂CO选择性氧化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并用XRD、TP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柠檬酸/硝酸盐(c/n)配比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CuO-CeO2-Zr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微反应-色谱装置对催化剂CO选择性氧化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并用XRD、TP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柠檬酸/硝酸盐(c/n)配比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为1.75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140℃~190℃温度区间,CO转化率在99%以上,且保持相对较高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还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对催化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550℃焙烧获得的催化剂表面非晶相CuO负载量最高,相应的催化剂活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选择性氧化 溶胶-凝胶法 CuO—ceo2-ZrO2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氢气氛中CuO/CeO2催化剂选择性氧化CO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汉波 李豪杰 +1 位作者 董新法 林维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07-308,共2页
制备了不同CuO含量的CuO/Ce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配比、反应温度和氧气的进气量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关键词 富氢气体 CuO/ceo2催化剂 CO选择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